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瓶颈、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的重要使命和历史重任。因此,如何做好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各级办学人员需思考的问题。
一、紧密结合实际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要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全方位培养农业领域的专业农民队伍。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农业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相应地规划、优化专业布局,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促进人才供给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职业的要求,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现代农业与农村发展紧密结合、相互支撑、有效耦合。
二、搞好优化整合
优化整合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实现农业部门牵头,教育、财政、发改等多个部门参与联动,充分调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县级职教中心、职业院校等力量,广泛吸纳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协同发展。
优化整合培训项目,统筹安排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农民成人学历教育,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组织实施的培训项目,搭建专项培训、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新型职業农民培育有效衔接的“立交桥”。
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好通用精品教材的作用,开发利用好地方区域教材,打造精品教材、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依托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等建设实训基地,拓展培训基地服务示范功能,推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培训基地共建共享,分层级、分类型、分模块开展培训,对初级和中级职业农民推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模式,对高级职业农民推行“专题教学”培训模式,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强化培训体系
提升办学条件,改造现有的教育培训设施,特别是要加大对基层教学培训设施设备投入,改善基层教学培训条件,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好的支持服务。
提升师资水平,建立健全师资选聘、使用管理、评价考核、培养激励等制度,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师资库,着力打造了解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和农民需求、掌握现代知识技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入库师资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管理,整体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质量。
提升服务水平,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开发,丰富多媒体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完善多媒体资源库,促进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依托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APP等将教育培训资源定向精准推动到新型职业农民手中,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求。
四、加强信息宣传
把信息宣传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制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宣传方案,明确宣传内容、渠道、形式和具体安排等,及时挖掘总结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和好模式,发挥好各类信息宣传平台作用,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宣传力度。宣传内容上,主要集中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动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重点宣传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典型,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宣传渠道上,既要重视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主流媒体,更要重视互联网络、移动客户端、公众号等新型网络媒体,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战略。宣传形式上,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形式,突出宣传效果,发挥好传播载体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让农业真正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让农民真正成为受尊重得实惠的好职业。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张大鹏 任长青 高 佳
一、紧密结合实际
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要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全方位培养农业领域的专业农民队伍。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农业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相应地规划、优化专业布局,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促进人才供给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职业的要求,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现代农业与农村发展紧密结合、相互支撑、有效耦合。
二、搞好优化整合
优化整合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实现农业部门牵头,教育、财政、发改等多个部门参与联动,充分调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县级职教中心、职业院校等力量,广泛吸纳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协同发展。
优化整合培训项目,统筹安排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农民成人学历教育,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组织实施的培训项目,搭建专项培训、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新型职業农民培育有效衔接的“立交桥”。
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好通用精品教材的作用,开发利用好地方区域教材,打造精品教材、精品课程等教学资源,依托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等建设实训基地,拓展培训基地服务示范功能,推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培训基地共建共享,分层级、分类型、分模块开展培训,对初级和中级职业农民推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模式,对高级职业农民推行“专题教学”培训模式,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强化培训体系
提升办学条件,改造现有的教育培训设施,特别是要加大对基层教学培训设施设备投入,改善基层教学培训条件,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好的支持服务。
提升师资水平,建立健全师资选聘、使用管理、评价考核、培养激励等制度,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师资库,着力打造了解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和农民需求、掌握现代知识技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入库师资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管理,整体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质量。
提升服务水平,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体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开发,丰富多媒体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完善多媒体资源库,促进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依托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APP等将教育培训资源定向精准推动到新型职业农民手中,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求。
四、加强信息宣传
把信息宣传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制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宣传方案,明确宣传内容、渠道、形式和具体安排等,及时挖掘总结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和好模式,发挥好各类信息宣传平台作用,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宣传力度。宣传内容上,主要集中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动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重点宣传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典型,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宣传渠道上,既要重视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主流媒体,更要重视互联网络、移动客户端、公众号等新型网络媒体,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战略。宣传形式上,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形式,突出宣传效果,发挥好传播载体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让农业真正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让农民真正成为受尊重得实惠的好职业。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张大鹏 任长青 高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