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题材的课文所占比重大,受到学生的喜爱。小说中刻画人物的语言形式多,其中讽刺艺术是文曲意直的较为高级的写作技法。本文从何谓讽刺艺术、讽刺艺术之于小说人物的作用和应用讽刺的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教学小说人物的讽刺艺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更好地梳理清教材内容,令教学效率更高,学生更易把握。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人物;讽刺艺术;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讽刺艺术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写作技法,常见于小说和杂文中,往往是将特点寡淡、常见的人、事进行艺术处理,达到引人瞩目、令人深省的效果。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课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果小说中人物塑造失去特点,那么小说也就索然无味。通过学习课文去理解各类修辞手法和文学艺术,其中讽刺艺术较为高级,对于初中学生也较难理解。所以,对教材中的小说体裁的课文,应重点分析描写、刻画人物特点、人格的讽刺艺术,理解人物背后的背景和小说的内蕴。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小说人物的讽刺艺术进行了探讨。
一、讽刺艺术的内涵
讽刺艺术是文学艺术中让人拍案叫绝的内容,让原本平静的湖面掀起波澜,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上更是如此,一个个普通人通过文字的描写变得妙趣横生却振聋发聩。原本无奇的生活竟与现实构成了巨大的反差,通过小说情节的变化和语言、动作的勾勒,使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成为讽刺的源泉。讽刺艺术让小说人物成为支撑小说的架构,让人物更丰满,让小说可读性更强。
讽刺艺术罕见于散文,更多是在小说、杂文中。初中语文教材里关于小说题材的课文有近20篇,其中《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是用讽刺艺术进行人物塑造,进而为整篇小说定调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夸张变形、对比、对话等方式让小说人物的特点、人性跃然纸上,或为其悲愤,或为其愤恨,或为其惋惜。讽刺艺术的应用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更是饱含了作者的主观和时代要求,虚构的人物成了社会、时代的代表,让小说的文学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更饱满,这也正是教材中所选课文经典性的必然。
二、讽刺艺术应用于人物刻画的路径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见到讽刺之妙化为“屠龙 之术”的尴尬: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要素都梳理清楚,但学生不能理解讽刺,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学生却很难体会讽刺的意味和文字的感染力,甚至有些学生会淡然问道:“怎么讽刺了?”这一方面说明了讽刺艺术很高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如果不把课文内容吃透,很难让学生理解。于是有些老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让学生自悟,这不单单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更是对经典小说的褻渎。在笔者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向学生传达,让讽刺艺术的应用路径形成体系脉络,易于学生理解,更易于学生在之后的写作中应用。
首先,深度描写。深度描写是将人物的肖像、动作、表情等利用情节的变化和节奏的交替展现出人物的丑态,用丑进行讽刺。例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在卖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地、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寥寥几句,画面感却很强,把一个多年不得志,又不会经营生活的穷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又如范进中举后,其动作更是与其恪守的书生形象大相径庭,充满了讽刺意味。“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在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的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是泥,淋淋漓漓一身水……”让人感到此人疯态毕露,可笑之余又觉可悲、可怜。一个受封建礼教桎梏多年的人在得知中举后,竟然会有如此反应,一方面是对范进虚伪人格的讽刺,另一方面则是对封建社会压迫人、限制人的讽刺。
其次,夸张。夸张是把人物的假丑恶进行夸大、缩小变形,突出某一人物特征,达到讽刺效果。如对胡屠户市井小人的细节描写更是入木三分:“屠户把银子搂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把胡屠户爱财又想攀附权势的心理矛盾展现出来,从动作的迟疑表现出内心的虚伪。不用价值判断,更不用直接给人物扣帽子,就让这些人物的特点、人性和内心形象生动。
再次,对比。对比是小说情节进行翻转,产生相反的环境,形成“比较”的态势。通过对比,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小说人物的塑造上,《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对狗和狗主人的态度转变;《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等,都是对比产生的讽刺,讽刺这些人物趋炎附势、见风使舵。还有《故乡》中对杨二嫂的容貌描述,更是有针对性地使用了对比手法,从颧骨、嘴唇、脸上的粉等说明了二十年人物的变迁。
最后,语言。语言不仅交代了小说的背景,更对人物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通过语言进行讽刺也是学生最易理解的路径。小说作者为什么不用盖棺定论的语言让人物性格、立场定式,而是通过故事、对话等烘托人物?这是语文写作中的一大法宝,也是让学生感到小说人物真实,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更是让学生了解讽刺、把握人物的切入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小说人物的讽刺艺术上,教材中有各异的人物、不同的讽刺艺术,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铺垫与教学,让学生尽可能理解讽刺艺术的用法,去揣摩小说作者的用意和对小说整体的作用,进而在自己写作中能够熟练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茉莉.论《儒林外史》鲜明的讽刺艺术特色[J].青年文学 家,2018(5).
(编辑:陈岑)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人物;讽刺艺术;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讽刺艺术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写作技法,常见于小说和杂文中,往往是将特点寡淡、常见的人、事进行艺术处理,达到引人瞩目、令人深省的效果。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课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果小说中人物塑造失去特点,那么小说也就索然无味。通过学习课文去理解各类修辞手法和文学艺术,其中讽刺艺术较为高级,对于初中学生也较难理解。所以,对教材中的小说体裁的课文,应重点分析描写、刻画人物特点、人格的讽刺艺术,理解人物背后的背景和小说的内蕴。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小说人物的讽刺艺术进行了探讨。
一、讽刺艺术的内涵
讽刺艺术是文学艺术中让人拍案叫绝的内容,让原本平静的湖面掀起波澜,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上更是如此,一个个普通人通过文字的描写变得妙趣横生却振聋发聩。原本无奇的生活竟与现实构成了巨大的反差,通过小说情节的变化和语言、动作的勾勒,使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成为讽刺的源泉。讽刺艺术让小说人物成为支撑小说的架构,让人物更丰满,让小说可读性更强。
讽刺艺术罕见于散文,更多是在小说、杂文中。初中语文教材里关于小说题材的课文有近20篇,其中《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是用讽刺艺术进行人物塑造,进而为整篇小说定调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夸张变形、对比、对话等方式让小说人物的特点、人性跃然纸上,或为其悲愤,或为其愤恨,或为其惋惜。讽刺艺术的应用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更是饱含了作者的主观和时代要求,虚构的人物成了社会、时代的代表,让小说的文学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更饱满,这也正是教材中所选课文经典性的必然。
二、讽刺艺术应用于人物刻画的路径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见到讽刺之妙化为“屠龙 之术”的尴尬: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要素都梳理清楚,但学生不能理解讽刺,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学生却很难体会讽刺的意味和文字的感染力,甚至有些学生会淡然问道:“怎么讽刺了?”这一方面说明了讽刺艺术很高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如果不把课文内容吃透,很难让学生理解。于是有些老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让学生自悟,这不单单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更是对经典小说的褻渎。在笔者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向学生传达,让讽刺艺术的应用路径形成体系脉络,易于学生理解,更易于学生在之后的写作中应用。
首先,深度描写。深度描写是将人物的肖像、动作、表情等利用情节的变化和节奏的交替展现出人物的丑态,用丑进行讽刺。例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在卖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地、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寥寥几句,画面感却很强,把一个多年不得志,又不会经营生活的穷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又如范进中举后,其动作更是与其恪守的书生形象大相径庭,充满了讽刺意味。“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在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的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是泥,淋淋漓漓一身水……”让人感到此人疯态毕露,可笑之余又觉可悲、可怜。一个受封建礼教桎梏多年的人在得知中举后,竟然会有如此反应,一方面是对范进虚伪人格的讽刺,另一方面则是对封建社会压迫人、限制人的讽刺。
其次,夸张。夸张是把人物的假丑恶进行夸大、缩小变形,突出某一人物特征,达到讽刺效果。如对胡屠户市井小人的细节描写更是入木三分:“屠户把银子搂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把胡屠户爱财又想攀附权势的心理矛盾展现出来,从动作的迟疑表现出内心的虚伪。不用价值判断,更不用直接给人物扣帽子,就让这些人物的特点、人性和内心形象生动。
再次,对比。对比是小说情节进行翻转,产生相反的环境,形成“比较”的态势。通过对比,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小说人物的塑造上,《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对狗和狗主人的态度转变;《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等,都是对比产生的讽刺,讽刺这些人物趋炎附势、见风使舵。还有《故乡》中对杨二嫂的容貌描述,更是有针对性地使用了对比手法,从颧骨、嘴唇、脸上的粉等说明了二十年人物的变迁。
最后,语言。语言不仅交代了小说的背景,更对人物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通过语言进行讽刺也是学生最易理解的路径。小说作者为什么不用盖棺定论的语言让人物性格、立场定式,而是通过故事、对话等烘托人物?这是语文写作中的一大法宝,也是让学生感到小说人物真实,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更是让学生了解讽刺、把握人物的切入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小说人物的讽刺艺术上,教材中有各异的人物、不同的讽刺艺术,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铺垫与教学,让学生尽可能理解讽刺艺术的用法,去揣摩小说作者的用意和对小说整体的作用,进而在自己写作中能够熟练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茉莉.论《儒林外史》鲜明的讽刺艺术特色[J].青年文学 家,2018(5).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