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初中历史教育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d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伟大史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爱国主义 初中历史教育 中国近代史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中国近代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初中历史教育中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爱国主义内涵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的理念在学校教育中根深蒂固,学校、家长以至学生自身都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劣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003年我国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更加全面、明确和具体的建议,并进一步强调了情感态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不仅重视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获得,更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观的形成。
  二、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的学生大多处在13到16岁之间,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一方面,他们已经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而另一方面,初中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性格品质和价值追求。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在这个时期形成,初中历史教学就是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价值指导,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为以后立身社会、回馈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要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联系课本,把握历史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近代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素材。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王朝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民族崛起、洗刷外辱的历史。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自强,社会各阶层积极谋求救国救民道路,中国社会在一次次的探索中踏上了向独立、和平、民主道路的嬗变历程。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未曾间断过,比如虎门销烟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等,于水深火热中,优秀的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不怕牺牲,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当家作主。正是由于不甘压迫,才会有了独立思潮的觉醒。因此,这段历史是老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阵地,作为老师,要充分地利用好这段历史,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每年的“五四”纪念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组织学生演讲或举办相关主题的历史讲座,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了解这些爱国史实,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优秀的历史人物也可贯穿于爱国主义教育中。林则徐领导的虎门硝烟运动,极大地提高了民族威望,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顽强,为国捐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了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这些在反帝反封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爱国仁人志士,会给学生的思想带来正面的冲击。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影像等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具体教学时,利用历史纪录片,可以直观、形象地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如在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时,为了呈现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时的画面,将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相关片段放给学生看,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度感知西方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其教学效果远远超出了教师单纯的讲解。
  五、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利用中国近代史的丰富史料,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当然,这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断地付诸实践。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性发散思维,主要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倡导一题多变,诱发学生思维”、“重视说理训练,完善学生思维”、“重视说理训练,完善学生思维”等方面加以强化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发散思维 问题情境 一题多变  历史在创新中前进,人在创新中成长,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使学生主动
期刊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思潮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问题行为日益突出。加之初中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和趋于成熟的时期,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如不好好把握,将是一个“危险期”。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校园内打架斗殴、迷恋网络、早恋甚至敲诈勒索等违纪违法行为屡有发生,加之当前农村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目前,还有不少语文课堂单一封闭或千变万化,没有一定规则,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这与课标不相符合,也不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想打破这一现状,就必须创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
期刊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是值得大家商谈的问题。  一、如何理解班主任对学生的爱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着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
期刊
自主性绘画是指引导儿童依照自己的意愿,运用自己选择的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绘画活动。对儿童而言,不受教师的强制性干预,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能够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就绘画活动本身来说,它体现了画法和绘画过程的自主性,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那么,作为教师应怎样有效地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呢?  一、明确目标,改革创新  首先要明确,幼儿绘画是以强调掌握绘画知识技能
期刊
摘 要:对于教师而言,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天当上班主任。虽然班主任被称作地球上最小的“官”,但是,班主任这一工作是不容易当的,做得不好,身心疲劳!本人拟结合任职班主任七年的工作经验谈一下高中班主任的工作。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工作指南 称职  班主任,世界上最小的“官”。这个“官”,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又恨又爱!恨的原因,是世人都知道的累;爱的原因,做得好,会很有成就感,且但凡当过学生的一般最后仍记得
期刊
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由于缺乏对国外理论实践的了解、认识和评价,研究普遍带有盲目性和重复性。为此,笔者对小学阶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学者认为,体育运动具有以下心理健康价值:
期刊
一、前言  有效的语言学习涉及从对少量语言形式的控制及时过渡到相对无限的语言形式的自动加工,而讨论则被认为是促进这种自动形成的最有效的途径。课堂讨论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围绕某一话题或内容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讨论是师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其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讲英语的机会,增强学生讲英语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
期刊
英语作文是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点。要想帮助学生写好作文,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从简单的造句开始,从三、五句的小对话、小作文开始,要鼓励他们敢开口、敢动笔,要写一句争取对一句,让学生有成就感,体会到语言运用的快乐。练习写作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运用的过程,要从学习英语开始,就多记一些重点词汇、典型句式、精彩段落,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这样可以扩大词汇量,增加知识储备,有效
期刊
关注心理健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召唤。诚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而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使教学符合学生心理规律,有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在教材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中可挖掘的心理辅导因素很多,但我们应该从语文学科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