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06-02
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所以医学界认为腰间盘突出属“腰腿痛,痹症”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向方突出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的以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症状,该病好发于20-30岁青壮年,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以劳动强度大或长期处于坐立位的人员多见,病因为劳损、负重、不良体位、外伤、脊柱畸形等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诱发椎间盘突出,临床突出节段以L4~5最多,L5~1次之,L3~4最少。按纤维环及厚纵韧带损害的程度可分为3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突出的腰椎间盘刺激神经根及周围膜囊、静脉丛等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无菌性炎症或水肿粘连而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减弱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针灸科常见疾病,本人从2009年1月~2011年3月,2年间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综合运用应用牵引按摩电针小针刀法等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例来源
农村此病的发生率较高,本文病例大多数病史较长,病程有3天至2年不等,25例中约有10例由外科确诊诊治无效后,转到我科就医的。
2 诊断要点
腰间盘突出症在青壮年人中常见,尤以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别。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CT和MRI可以明确突出的部位。若怀疑出现腰椎间盘突出,配合影像学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3 治疗方法
3.1 腰椎牵引:患者仰卧位于电动牵引床上,行腰椎牵引,牵引力根据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按体重的50%设置牵引力,每次25min,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3.2 推拿按摩:俯卧位,先行腰部擦法做预备手法,然后顺序行腰部穴位点按法,穴取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承扶、环跳、委中,再行骶棘肌推拿、捏、拍击法及下肢牵拉后伸等手法。最后俯卧位行斜扳手法,左右交替进行。每次20~30min,连续10天为1个疗程。
3.3 电针:取腰3~5夹脊、另外根据疼痛循行方向不同而取穴⑴足太阳经型: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⑵足少阳经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加减:有腰骶部疼痛者,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疏调腰部经络之气;与天气变化有关者,加灸大椎、阿是穴温经止痛;气滞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化瘀止痛。方义: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有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两种情况,故循经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环跳为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阳陵泉乃筋之会穴,可疏筋通络止痛,故可通用。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用提插捻转泻法,以出现沿腰腿部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佳。针刺得气后通电,用密波、连续波、或疏密波,刺激量逐渐由中度到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min,连续10天为1个疗程
3.4 局部拔罐:针刺后的穴位和疼痛部位拔火罐,连续10天为1个疗程。
3.5 小针刀治疗:局部消毒后,取腰3~5夹脊、环跳、阳陵泉等以上的电针选取的穴位,每次4个穴位左右,进行切割剥离,松解腰腿部软组织。每隔3-5天做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3.6 锻炼疗法:1).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悬垂锻炼实际上是继续进行的牵引治疗,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2)是弯腰、转腰锻炼法.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可有效恢复萎缩的肌肉,增加腰腿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但应注意循序渐进,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或不适为度。疼痛缓解后即在床上开始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其具体方法包括五点式和三点式,即把头部、双肘及双足跟五点作为支点,使劲向上挺胸抬臀,腰肌功能加强后改为以头部和双足跟作为支点的三点式锻炼方法。也可作飞燕点水、直腿抬高及下肢后伸锻炼、踝关节及拇趾的屈伸锻炼等。腰背肌功能逐渐加强后可加大活动量,锻炼离床活动,但每次下床时要戴腰围保护,并注意避免腰部突然用力,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患者先滚向床的一边,抬高床头,将腿垂到床边的同时用肘膊支撑自己坐起,待双脚着地后再站起行走(回床时按相反顺序依次进行)。
4 病案
25例效果显著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5-60岁不等。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2年。治疗效果:19例全部临床治愈,4例有效2例无效。其中综合运用牵引按摩电针小针刀等3次治愈8例,5次治愈者10例。总治愈率达72%,好转率92%.
典型病例:
4.1 曹某某,女,44岁,工人。2009年5月4日来我科就诊。主诉:腰腿痛半月余,加重3天。患者半月前因受寒出现右下肢疼痛,渐进加重,影响活动,夜间疼痛尤甚,经外院封闭、口服止痛药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常间歇性发作,近3天来疼痛又反复加重。12月1日来我科求治,查:腰痛合并坐骨神經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足少阳经型经悬钟、足临泣等穴处。,直腿抬高试验45度阳性;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CT示:腰4-5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运用上述牵引按摩电针小针刀法等治疗,电针取穴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用提插捻转泻法,针刺得气后通电,用疏密波,刺激量逐渐由中度到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min,,小针刀治疗:局部消毒后,取腰3~5夹脊、环跳、进行切割剥离,松解腰腿部软组织。每隔3-5天做一次,电针6次,小针刀2次后患者坐骨神经诸痛全部消失,随访半年余,未再复发。
4.2 于某某,男,41岁。2010年9月1日来我科就诊。右下肢持续掣痛2天,加重1天。因夜晚睡觉时腿伸于被子外面感受寒凉而致。白天不能活动,夜间无法人眠、疼痛难忍,不可言状。由家人抬来诊治。当时患者呻吟不止,哭号不已。查:右下肢疼痛自臀部沿股后向小腿放散;腰部无明显压痛;右下肢屈曲,呈保护性体位;髀枢和腓肠肌部位以及委中、昆仑穴多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强阳性,约30°时即呼痛不止。CT示:L4-5,L5-S1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取患肢环跳、殷门、委中、阳凌泉、承山、昆仑6穴,以电针连续波、快频率强刺激30分钟;结合按摩:运用点,按,揉,敲等手法,按摩10分钟;拔罐5分钟,小针刀治疗:局部消毒后,取腰3~5夹脊、环跳、进行切割剥离,松解腰腿部软组织。当即疼痛大减停止哭号、呻吟。次日自己拄拐杖前来复诊,3次即告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外伤、劳损或寒冷等因素为其主要诱因,其病理机制为椎间盘退变突出后,一方面对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产生机械性压迫和刺激;另一方面释放出含糖蛋白、β-蛋白及类组织胺物质,刺激神经而产生炎症,炎症后期形成粘连,使神经缺血,兴奋阈下降所致。除以上因素外,椎间盘损伤后,脊柱内,外力学失稳,椎间盘内压力增高等亦是导致一系列症状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疗上解除椎间盘突出的机械压迫外,消除炎症,松解粘连,纠正脊柱内外力学失稳,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等亦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针灸、小针刀、腰椎牵引和推拿按摩是非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方法。通过牵引和推拿按摩治疗,可改善局部的血循环,恢复组织间的力学平衡,增加盘外压,降低盘内压,促使突出物回缩或移位,减缓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促进炎症吸收,调整后关节紊乱,松解粘连,解除腰脊肌肉的紧张、痉挛。腰椎牵引是目前治疗本病有效而又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其机制主要是牵开椎间孔,减少各种因素造成的神经根刺激,改善神经根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恢复椎体正常生理弯曲,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针灸直达病变部位,迅速吸收,促使血液循环加速,可达到行气活血,破瘀散结,通络止痛,起到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紧张及痉挛,利于髓核还纳,恢复腰椎活动功能,使临床症状缓解,神经根症状全部解除,因而使疼痛消失,得以康复,远期效果好,达到标本皆治的目的,使众多患者得以康复,腰部功能锻炼起到了保护腰椎,预防复发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患侧下肢肌力、肌张力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潘小霞,岳进,韦立富 .韦立富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0):5.
[2] 费兰波,李家康.青龙摆尾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1):47-48.
[3] 赵允涛,王安祥.环跳双针 治疗腰腿痛24例临床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2477.
[4] 吴越.白虎摇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2):35.
[5] 宫会爱,吕延国.针刺环跳穴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6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4,12(7):17-18
作者单位:213000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卫生院针灸科
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所以医学界认为腰间盘突出属“腰腿痛,痹症”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向方突出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的以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症状,该病好发于20-30岁青壮年,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以劳动强度大或长期处于坐立位的人员多见,病因为劳损、负重、不良体位、外伤、脊柱畸形等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诱发椎间盘突出,临床突出节段以L4~5最多,L5~1次之,L3~4最少。按纤维环及厚纵韧带损害的程度可分为3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突出的腰椎间盘刺激神经根及周围膜囊、静脉丛等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无菌性炎症或水肿粘连而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减弱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针灸科常见疾病,本人从2009年1月~2011年3月,2年间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综合运用应用牵引按摩电针小针刀法等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例来源
农村此病的发生率较高,本文病例大多数病史较长,病程有3天至2年不等,25例中约有10例由外科确诊诊治无效后,转到我科就医的。
2 诊断要点
腰间盘突出症在青壮年人中常见,尤以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别。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CT和MRI可以明确突出的部位。若怀疑出现腰椎间盘突出,配合影像学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3 治疗方法
3.1 腰椎牵引:患者仰卧位于电动牵引床上,行腰椎牵引,牵引力根据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按体重的50%设置牵引力,每次25min,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3.2 推拿按摩:俯卧位,先行腰部擦法做预备手法,然后顺序行腰部穴位点按法,穴取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承扶、环跳、委中,再行骶棘肌推拿、捏、拍击法及下肢牵拉后伸等手法。最后俯卧位行斜扳手法,左右交替进行。每次20~30min,连续10天为1个疗程。
3.3 电针:取腰3~5夹脊、另外根据疼痛循行方向不同而取穴⑴足太阳经型: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⑵足少阳经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加减:有腰骶部疼痛者,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疏调腰部经络之气;与天气变化有关者,加灸大椎、阿是穴温经止痛;气滞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化瘀止痛。方义: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有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两种情况,故循经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环跳为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阳陵泉乃筋之会穴,可疏筋通络止痛,故可通用。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用提插捻转泻法,以出现沿腰腿部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佳。针刺得气后通电,用密波、连续波、或疏密波,刺激量逐渐由中度到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min,连续10天为1个疗程
3.4 局部拔罐:针刺后的穴位和疼痛部位拔火罐,连续10天为1个疗程。
3.5 小针刀治疗:局部消毒后,取腰3~5夹脊、环跳、阳陵泉等以上的电针选取的穴位,每次4个穴位左右,进行切割剥离,松解腰腿部软组织。每隔3-5天做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3.6 锻炼疗法:1).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悬垂锻炼实际上是继续进行的牵引治疗,它不仅使腰等部位得到放松,而且还增强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2)是弯腰、转腰锻炼法.它包括前后大弯腰、左右侧弯腰、左右转腰等锻炼,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中等速度、稍用力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循序渐进。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可有效恢复萎缩的肌肉,增加腰腿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但应注意循序渐进,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或不适为度。疼痛缓解后即在床上开始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其具体方法包括五点式和三点式,即把头部、双肘及双足跟五点作为支点,使劲向上挺胸抬臀,腰肌功能加强后改为以头部和双足跟作为支点的三点式锻炼方法。也可作飞燕点水、直腿抬高及下肢后伸锻炼、踝关节及拇趾的屈伸锻炼等。腰背肌功能逐渐加强后可加大活动量,锻炼离床活动,但每次下床时要戴腰围保护,并注意避免腰部突然用力,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患者先滚向床的一边,抬高床头,将腿垂到床边的同时用肘膊支撑自己坐起,待双脚着地后再站起行走(回床时按相反顺序依次进行)。
4 病案
25例效果显著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5-60岁不等。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2年。治疗效果:19例全部临床治愈,4例有效2例无效。其中综合运用牵引按摩电针小针刀等3次治愈8例,5次治愈者10例。总治愈率达72%,好转率92%.
典型病例:
4.1 曹某某,女,44岁,工人。2009年5月4日来我科就诊。主诉:腰腿痛半月余,加重3天。患者半月前因受寒出现右下肢疼痛,渐进加重,影响活动,夜间疼痛尤甚,经外院封闭、口服止痛药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常间歇性发作,近3天来疼痛又反复加重。12月1日来我科求治,查:腰痛合并坐骨神經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足少阳经型经悬钟、足临泣等穴处。,直腿抬高试验45度阳性;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CT示:腰4-5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运用上述牵引按摩电针小针刀法等治疗,电针取穴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用提插捻转泻法,针刺得气后通电,用疏密波,刺激量逐渐由中度到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min,,小针刀治疗:局部消毒后,取腰3~5夹脊、环跳、进行切割剥离,松解腰腿部软组织。每隔3-5天做一次,电针6次,小针刀2次后患者坐骨神经诸痛全部消失,随访半年余,未再复发。
4.2 于某某,男,41岁。2010年9月1日来我科就诊。右下肢持续掣痛2天,加重1天。因夜晚睡觉时腿伸于被子外面感受寒凉而致。白天不能活动,夜间无法人眠、疼痛难忍,不可言状。由家人抬来诊治。当时患者呻吟不止,哭号不已。查:右下肢疼痛自臀部沿股后向小腿放散;腰部无明显压痛;右下肢屈曲,呈保护性体位;髀枢和腓肠肌部位以及委中、昆仑穴多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强阳性,约30°时即呼痛不止。CT示:L4-5,L5-S1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取患肢环跳、殷门、委中、阳凌泉、承山、昆仑6穴,以电针连续波、快频率强刺激30分钟;结合按摩:运用点,按,揉,敲等手法,按摩10分钟;拔罐5分钟,小针刀治疗:局部消毒后,取腰3~5夹脊、环跳、进行切割剥离,松解腰腿部软组织。当即疼痛大减停止哭号、呻吟。次日自己拄拐杖前来复诊,3次即告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外伤、劳损或寒冷等因素为其主要诱因,其病理机制为椎间盘退变突出后,一方面对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产生机械性压迫和刺激;另一方面释放出含糖蛋白、β-蛋白及类组织胺物质,刺激神经而产生炎症,炎症后期形成粘连,使神经缺血,兴奋阈下降所致。除以上因素外,椎间盘损伤后,脊柱内,外力学失稳,椎间盘内压力增高等亦是导致一系列症状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疗上解除椎间盘突出的机械压迫外,消除炎症,松解粘连,纠正脊柱内外力学失稳,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等亦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针灸、小针刀、腰椎牵引和推拿按摩是非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方法。通过牵引和推拿按摩治疗,可改善局部的血循环,恢复组织间的力学平衡,增加盘外压,降低盘内压,促使突出物回缩或移位,减缓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促进炎症吸收,调整后关节紊乱,松解粘连,解除腰脊肌肉的紧张、痉挛。腰椎牵引是目前治疗本病有效而又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其机制主要是牵开椎间孔,减少各种因素造成的神经根刺激,改善神经根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恢复椎体正常生理弯曲,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针灸直达病变部位,迅速吸收,促使血液循环加速,可达到行气活血,破瘀散结,通络止痛,起到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紧张及痉挛,利于髓核还纳,恢复腰椎活动功能,使临床症状缓解,神经根症状全部解除,因而使疼痛消失,得以康复,远期效果好,达到标本皆治的目的,使众多患者得以康复,腰部功能锻炼起到了保护腰椎,预防复发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患侧下肢肌力、肌张力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潘小霞,岳进,韦立富 .韦立富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中国民间疗法,2005,13(10):5.
[2] 费兰波,李家康.青龙摆尾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1):47-48.
[3] 赵允涛,王安祥.环跳双针 治疗腰腿痛24例临床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2477.
[4] 吴越.白虎摇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2):35.
[5] 宫会爱,吕延国.针刺环跳穴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6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4,12(7):17-18
作者单位:213000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卫生院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