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而神不散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oyan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二年级哲学常识的特点是抽象、深奥、难理解,如何促成知识由直观、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进而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中要讲究教学艺术。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与教学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合理选择教学艺术形式和内容,恰当运用教学艺术手段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教学艺术形式、内容和手段都是为特定的主题服务的,如何实现二者和谐统一?笔者认为,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就如构思一篇好的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散文中的“神”,主要指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题旨和思路。“形”,即作品的血肉筋骨、物质存在,它包括“题材”以及“段落”“结构”“句子”等等。笔者认为,对哲学课堂教学而言,“神”即指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教育教学和思维路径。而“形”则是指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艺术形式、内容和手段。
  “神”,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课堂教学起着根本性的、主导性的作用。无“神”的教学是缺少目标的毫无意义的。同时,“神”又需要贯通在一定的实体(即“形”)中才得以体现。教育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成功突破都必须通过多种教学艺术形式、内容和手段才能实现。无“形”的教学则是枯燥无味的。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以下,笔者试以“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哲学课堂教学中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的一点体会。
  1.取材的片段性、分散性与主题的集中性的对立统一。前者指的是选取的用以拓展教学内容的材料表面看去不相连贯,无所谓因果,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联系(即“形散”),但在同一主题、同一教学目标(主题的集中性、即“神不散”)的指导和贯通下, 就成为一个活的统一整体。
  二者的关系在拓展教学内容的选材上,集中表现为其他学科知识与哲学的关系。哲学知识抽象难懂,需要我们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调节思维、突破难点。
  在“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历史故事“唐太宗与魏徵”引出成语典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来复习旧课,旧课不旧,尤有新意;以历史故事“希特勒死亡之谜”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优秀文学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典型人物性格分析及著名音乐作品欣赏为契机,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与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相结合,增强了教学的信度;以历史知识分析“论持久战”为基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表面看来,在这一节课中,语文、历史、音乐知识信手拈来,海阔天空,非常随意,可谓“形散”。实际上,每一取材无不是精挑细选,围绕教学目标而定,可谓“神不散”。在拓展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本身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
  2.形式、手段的机动性、自由性,同思路的确定性的对立统一。前者指的是因立意取材及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艺术手段。而后者则指整节课的思路需经过精心构思,表现出鲜明的、确定的趋向和目标。
  在“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一课的教学中,多种教学艺术手段的运用,营造了师生和谐、情景交融的课堂氛围。
  ①采用寓言动漫、讲幽默故事、析漫画、说哲理趣文等形式。例如,选用漫画“你的脉为什么摸不着”,幽默故事“超短裙的风波”,学生在会意的笑声中积极抢答,畅所欲言,效果很好。
  ②通过竞赛、辩论、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对知识的把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选用脑筋急转弯、谜语(斯芬克斯之谜),让学生猜谜抢答;文学欣赏,朗诵一段名家笔下的人或景的描写并作适当评析;即兴做诗或续写等等。有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哲学的思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必须精心构思、剪裁、布局、谋篇,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一方面可因立意取材及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艺术手段,或漫画,或幽默,或竞赛,穿插交错,一任择之。这中间并无成法,也无定式,而尽可以灵活多样些,方可使抽象的哲学教学生动起来,此正所谓“形散”。但教学艺术手段的多样化又并非简单地堆砌、搞“花架子”,徒有形式,杂乱无章。而应在自由中有序地贯穿于精心构思的框架之中,点线结合,指向确定的目标,此正所谓“神不散”。总而言之,既要用墨如泼,又要惜墨如金;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其他文献
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要改变学生心目中历史课刻板、枯燥无味的形象,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才能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创造力,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从而挖掘他们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历史课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地理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1.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地震时,可用低沉的语言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空前的、惨绝人寰的地震在我们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民族初中,98%的学生都是“平地瑶”或“过山瑶”的瑶胞子弟。因此,我在语文课堂上就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讲授一些乡土知识。如在讲授七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民俗风情”时,就结合了《社戏》(鲁迅)、《端午日》(沈从文)中对“看社戏”、“赛龙舟”的风情描绘,引导学生用心体味作家笔下江浙、湘西一带的民俗风情,然后在“拓展延伸”中与学生共同探讨本地的民俗风情。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
【案例背景】自古以来,“士多悲秋”。马致远面对“夕阳西下”,慨叹“断肠人在天涯”;杜甫登上衡山,凭高望远,道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愤;同样是秋天,刘禹锡面对“晴空一鹤”,却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冲霄豪情。一代伟人毛泽东笔下之秋,一扫历代文人官场失意之愤、得意之喜,喷射出的是如火如荼的激情和远大抱负,体现出救国救民的英雄气概,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去追寻伟人的崇高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作文要“发展个性”“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应该坚持走个性化之路,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自由发展的活动中成长为个性特长鲜明的人才。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写自己想写的事,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成为今天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那么,怎样才能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如何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在求真、求善、求美中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培育,是每一位政治教师不懈的追求。    一、求真,钻进教材,跳出教材    求真首先要带着学生钻进教材,学习新知。“真”是客观世界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人们求知的对象。“真知”是外界事物的真实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忽视了对教材基础知
评语既是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评价,又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委婉的评语犹如一股溪流,能化解师生之间的壁垒;恰当的评语如一滴滴甘露,能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中肯的评语如迷雾中的灯塔,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  我把评语分为五种类型。  (一)激励型  这是评语中运用最多的一种类型。(1)课堂提问、作业后的评语:“你的字真漂亮”、“书法家”、“字和人一样帅”、“你的见解很独特”、“认真极了”、“第一流的作业
在阅读课文中,往往一次对疑点的感悟便能极大地拓宽我们的认知视野,激活思维。成功的阅读教学,教师应当巧妙而精要的设计一些疑点,并大胆地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然后因势利导,以达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境界。  初中语文杜甫的诗歌有好几篇,在学生阅读杜甫的《望岳》时,突然发现本诗与《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格调意蕴明显不同。于是某学习小组的小课题就诞生了——“杜甫的家国命运与诗歌风格的嬗
从近几年来的中考命题分析,考题更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卷面上适当减少了识记性内容,增加了语用考查的比重,突出了情景语言,在语境中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综合、运用能力。考题宏观上基本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微观上,题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一定的改动,更加突出了语用能力的考查。  教师应该吃透教材的重难点及大纲,同时细细研究考试说明——它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是大纲的具体化。另外,注意研究近几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情感不仅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感受,而且还是认识活动的源泉,它在认识活动中起着调节和强化的作用,它既是接受知识的动力,又是知识转化为信念的重要因素。学校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的形成,离不开优良情感的培养,当知识与相应的情感发生共鸣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