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二年级哲学常识的特点是抽象、深奥、难理解,如何促成知识由直观、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进而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中要讲究教学艺术。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与教学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合理选择教学艺术形式和内容,恰当运用教学艺术手段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教学艺术形式、内容和手段都是为特定的主题服务的,如何实现二者和谐统一?笔者认为,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就如构思一篇好的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散文中的“神”,主要指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题旨和思路。“形”,即作品的血肉筋骨、物质存在,它包括“题材”以及“段落”“结构”“句子”等等。笔者认为,对哲学课堂教学而言,“神”即指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教育教学和思维路径。而“形”则是指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艺术形式、内容和手段。
“神”,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课堂教学起着根本性的、主导性的作用。无“神”的教学是缺少目标的毫无意义的。同时,“神”又需要贯通在一定的实体(即“形”)中才得以体现。教育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成功突破都必须通过多种教学艺术形式、内容和手段才能实现。无“形”的教学则是枯燥无味的。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以下,笔者试以“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哲学课堂教学中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的一点体会。
1.取材的片段性、分散性与主题的集中性的对立统一。前者指的是选取的用以拓展教学内容的材料表面看去不相连贯,无所谓因果,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联系(即“形散”),但在同一主题、同一教学目标(主题的集中性、即“神不散”)的指导和贯通下, 就成为一个活的统一整体。
二者的关系在拓展教学内容的选材上,集中表现为其他学科知识与哲学的关系。哲学知识抽象难懂,需要我们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调节思维、突破难点。
在“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历史故事“唐太宗与魏徵”引出成语典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来复习旧课,旧课不旧,尤有新意;以历史故事“希特勒死亡之谜”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优秀文学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典型人物性格分析及著名音乐作品欣赏为契机,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与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相结合,增强了教学的信度;以历史知识分析“论持久战”为基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表面看来,在这一节课中,语文、历史、音乐知识信手拈来,海阔天空,非常随意,可谓“形散”。实际上,每一取材无不是精挑细选,围绕教学目标而定,可谓“神不散”。在拓展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本身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
2.形式、手段的机动性、自由性,同思路的确定性的对立统一。前者指的是因立意取材及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艺术手段。而后者则指整节课的思路需经过精心构思,表现出鲜明的、确定的趋向和目标。
在“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一课的教学中,多种教学艺术手段的运用,营造了师生和谐、情景交融的课堂氛围。
①采用寓言动漫、讲幽默故事、析漫画、说哲理趣文等形式。例如,选用漫画“你的脉为什么摸不着”,幽默故事“超短裙的风波”,学生在会意的笑声中积极抢答,畅所欲言,效果很好。
②通过竞赛、辩论、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对知识的把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选用脑筋急转弯、谜语(斯芬克斯之谜),让学生猜谜抢答;文学欣赏,朗诵一段名家笔下的人或景的描写并作适当评析;即兴做诗或续写等等。有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哲学的思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必须精心构思、剪裁、布局、谋篇,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一方面可因立意取材及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艺术手段,或漫画,或幽默,或竞赛,穿插交错,一任择之。这中间并无成法,也无定式,而尽可以灵活多样些,方可使抽象的哲学教学生动起来,此正所谓“形散”。但教学艺术手段的多样化又并非简单地堆砌、搞“花架子”,徒有形式,杂乱无章。而应在自由中有序地贯穿于精心构思的框架之中,点线结合,指向确定的目标,此正所谓“神不散”。总而言之,既要用墨如泼,又要惜墨如金;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但教学艺术形式、内容和手段都是为特定的主题服务的,如何实现二者和谐统一?笔者认为,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就如构思一篇好的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散文中的“神”,主要指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题旨和思路。“形”,即作品的血肉筋骨、物质存在,它包括“题材”以及“段落”“结构”“句子”等等。笔者认为,对哲学课堂教学而言,“神”即指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教育教学和思维路径。而“形”则是指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艺术形式、内容和手段。
“神”,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课堂教学起着根本性的、主导性的作用。无“神”的教学是缺少目标的毫无意义的。同时,“神”又需要贯通在一定的实体(即“形”)中才得以体现。教育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成功突破都必须通过多种教学艺术形式、内容和手段才能实现。无“形”的教学则是枯燥无味的。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以下,笔者试以“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哲学课堂教学中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的一点体会。
1.取材的片段性、分散性与主题的集中性的对立统一。前者指的是选取的用以拓展教学内容的材料表面看去不相连贯,无所谓因果,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联系(即“形散”),但在同一主题、同一教学目标(主题的集中性、即“神不散”)的指导和贯通下, 就成为一个活的统一整体。
二者的关系在拓展教学内容的选材上,集中表现为其他学科知识与哲学的关系。哲学知识抽象难懂,需要我们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来调节思维、突破难点。
在“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历史故事“唐太宗与魏徵”引出成语典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来复习旧课,旧课不旧,尤有新意;以历史故事“希特勒死亡之谜”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优秀文学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典型人物性格分析及著名音乐作品欣赏为契机,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与培养能力和陶冶情操相结合,增强了教学的信度;以历史知识分析“论持久战”为基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表面看来,在这一节课中,语文、历史、音乐知识信手拈来,海阔天空,非常随意,可谓“形散”。实际上,每一取材无不是精挑细选,围绕教学目标而定,可谓“神不散”。在拓展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本身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
2.形式、手段的机动性、自由性,同思路的确定性的对立统一。前者指的是因立意取材及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艺术手段。而后者则指整节课的思路需经过精心构思,表现出鲜明的、确定的趋向和目标。
在“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一课的教学中,多种教学艺术手段的运用,营造了师生和谐、情景交融的课堂氛围。
①采用寓言动漫、讲幽默故事、析漫画、说哲理趣文等形式。例如,选用漫画“你的脉为什么摸不着”,幽默故事“超短裙的风波”,学生在会意的笑声中积极抢答,畅所欲言,效果很好。
②通过竞赛、辩论、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对知识的把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选用脑筋急转弯、谜语(斯芬克斯之谜),让学生猜谜抢答;文学欣赏,朗诵一段名家笔下的人或景的描写并作适当评析;即兴做诗或续写等等。有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哲学的思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一节成功的哲学课,必须精心构思、剪裁、布局、谋篇,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一方面可因立意取材及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艺术手段,或漫画,或幽默,或竞赛,穿插交错,一任择之。这中间并无成法,也无定式,而尽可以灵活多样些,方可使抽象的哲学教学生动起来,此正所谓“形散”。但教学艺术手段的多样化又并非简单地堆砌、搞“花架子”,徒有形式,杂乱无章。而应在自由中有序地贯穿于精心构思的框架之中,点线结合,指向确定的目标,此正所谓“神不散”。总而言之,既要用墨如泼,又要惜墨如金;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做到“形散而神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