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文本细读;朗读;交流;读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57—0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文本细读已得到了普遍重视,但从操作层面看,教师以自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判断文本的意义,解读平面化等曲解、异化文本细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文本细读呢?笔者认为通过朗读、交流和读透这三个途径,注意把握文本整体内涵,聚焦于语言进行富有层次的细读,并在此基础上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笔者曾参加过“凤凰语文”一个关于文本细读的主题讨论,并在此基础上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与交流。那次论坛的主题是细读《莫泊桑拜师》。大家经过激烈讨论后,总结出文本细读的几种途径:
一、朗读
朗读是进入文本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教学时教师要进行范读,并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情形展示朗读,又因为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内心,走进他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会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细读文本时,朗读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朗读赋予作品以生命,所以它有助于理解作品。尤其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更要通过朗读来感受内在的东西,如果读得声情并茂,就能通过人物语言感悟到他的内心。有时候,朗读能够替代理解。
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常常不好意思进行这样的朗读,所以错过了许多文本细节,也就失去了文本的内涵。
二、交流
许多人都喜欢埋头一个人钻研教材,其实文本细读也要学会与别人交流。与别人交流是借“智慧”,正如有人这样说“如果我给你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苹果,最终仍是两个苹果;如果我给你一个想法,你也给我一个想法,那最终会有无数的想法。”备课时,我们经常交流一下,会非常便捷地走入文本。
在我们办公室,每天都有这样的交流。
记得在教授《老师,您好!》一文前,一个教师问了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春晖”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我和另外两个老师翻看了手上的几份教学用书,又上网查看了一下,都认为“春晖”一词在文中应该指“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但在教学用书和备课手册上都不是这样解释的。到底怎样来解读这个词语的意思?
我们把第二小节又读了几篇,终于达成共识:“春晖”和后文中的“朝霞”一词都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带来了美好的一天。
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在交流的氛围中,往往也能达到文本细读的目的。
三、读透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上课也是这样,不听别人上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听别人的课,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等于别人把教材的大门打开了,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作为旁观者的我,就会在这座“山”里有很多新奇的发现。
读透文本并不只是现场听课,还可以去看一下各种名师的课堂实录,从实录中我们也能找到文本的“点”。我在教授六年级古诗《渔歌子》一文时,阅读了大量的课堂实录,终于找到了一个被我忽略的点:不须归!
诗人为什么不须归?难道仅仅是被美景所吸引吗?不是的,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不须归的理由跃然纸上——原来他是官场被贬,躲藏到山水间来的。而他的哥哥则希望他能回家,因为还有家人在等着他。此时诗人就处于这种“归”与“不归”的矛盾的挣扎中:归,那是不愿意的,因为他已经看破红尘,看惯官场的尔虞我诈,他只想置身于这山水之间,做个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简单人;不归,那是不孝的,因为他还有老父老母要抚养,还有妻儿在等待。就在这样的矛盾中,借着钓鱼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正是诗人张志和的高明之处。
所以,对待一般的文本,细读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师既要沉入文本,完全地读进去;又要跳出文本,清醒地读出来。既在细节处探查入微,同时还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5—0057—0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文本细读已得到了普遍重视,但从操作层面看,教师以自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判断文本的意义,解读平面化等曲解、异化文本细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文本细读呢?笔者认为通过朗读、交流和读透这三个途径,注意把握文本整体内涵,聚焦于语言进行富有层次的细读,并在此基础上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笔者曾参加过“凤凰语文”一个关于文本细读的主题讨论,并在此基础上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与交流。那次论坛的主题是细读《莫泊桑拜师》。大家经过激烈讨论后,总结出文本细读的几种途径:
一、朗读
朗读是进入文本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教学时教师要进行范读,并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情形展示朗读,又因为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内心,走进他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会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细读文本时,朗读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朗读赋予作品以生命,所以它有助于理解作品。尤其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更要通过朗读来感受内在的东西,如果读得声情并茂,就能通过人物语言感悟到他的内心。有时候,朗读能够替代理解。
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常常不好意思进行这样的朗读,所以错过了许多文本细节,也就失去了文本的内涵。
二、交流
许多人都喜欢埋头一个人钻研教材,其实文本细读也要学会与别人交流。与别人交流是借“智慧”,正如有人这样说“如果我给你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苹果,最终仍是两个苹果;如果我给你一个想法,你也给我一个想法,那最终会有无数的想法。”备课时,我们经常交流一下,会非常便捷地走入文本。
在我们办公室,每天都有这样的交流。
记得在教授《老师,您好!》一文前,一个教师问了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春晖”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我和另外两个老师翻看了手上的几份教学用书,又上网查看了一下,都认为“春晖”一词在文中应该指“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但在教学用书和备课手册上都不是这样解释的。到底怎样来解读这个词语的意思?
我们把第二小节又读了几篇,终于达成共识:“春晖”和后文中的“朝霞”一词都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带来了美好的一天。
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在交流的氛围中,往往也能达到文本细读的目的。
三、读透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上课也是这样,不听别人上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听别人的课,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等于别人把教材的大门打开了,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作为旁观者的我,就会在这座“山”里有很多新奇的发现。
读透文本并不只是现场听课,还可以去看一下各种名师的课堂实录,从实录中我们也能找到文本的“点”。我在教授六年级古诗《渔歌子》一文时,阅读了大量的课堂实录,终于找到了一个被我忽略的点:不须归!
诗人为什么不须归?难道仅仅是被美景所吸引吗?不是的,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不须归的理由跃然纸上——原来他是官场被贬,躲藏到山水间来的。而他的哥哥则希望他能回家,因为还有家人在等着他。此时诗人就处于这种“归”与“不归”的矛盾的挣扎中:归,那是不愿意的,因为他已经看破红尘,看惯官场的尔虞我诈,他只想置身于这山水之间,做个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简单人;不归,那是不孝的,因为他还有老父老母要抚养,还有妻儿在等待。就在这样的矛盾中,借着钓鱼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正是诗人张志和的高明之处。
所以,对待一般的文本,细读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师既要沉入文本,完全地读进去;又要跳出文本,清醒地读出来。既在细节处探查入微,同时还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