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日利亚:“世界图书之都”引领阅读
尼日利亚的哈科特港被指定为“2014年世界图书之都”,其入选原因是该城市提出了质量很高的鼓励阅读、写作和图书出版的活动方案。该方案对青年给予重点关注,在提高识字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我对哈科特港提交的活动项目表示认同,他们的项目能够促进广泛的公众参与及发展普及阅读。”
预计到2015年,尼日利亚的成人识字率将提高到60%,青年识字率将提高到70%至79%。哈科特港当选“2014年世界图书之都”将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同时,哈科特港将邀请50所小学的学生参与“阅读树”项目。该项目要求学生阅读书籍,每人写一篇描绘尼日利亚风景、节日、传统的文章,文章将结集出版。此外,哈科特港将每月选出一本书籍,推荐给市民阅读。如4月的书籍为钦努阿·阿契贝所著的《神箭》。学生们将会被鼓励阅读每月推荐书籍并参加读书讨论。当选书籍还会成为当月电视、广播文学节目的重要内容,同时被改编成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登上舞台。
美国:向不常阅读的人赠书
继英国和爱尔兰于2011年成功举办“世界图书夜”活动之后,美国于2012年成为该活动的第一个国际合作伙伴,在每年的4月23日举办“世界图书夜”。
“世界图书夜”的口号是“传递对阅读的热爱”。每年,由美国图书馆和书商组成的独立小组选择30至35本书籍,条件是要“好看到你愿意推荐给别人看”,然后专门加印,每种以20本装成一箱,再由志愿者送给不常阅读的人,甚至包括监狱在内的机构。“世界图书夜”通过授权热心读者成为推广阅读的使者,让大家了解谁热爱读书,以及鼓励不热情的人参与进来。
据介绍,赠书的过程并不容易。作者需要同意放弃他们的版税;出版商同意支付印刷、生产书籍的成本,其中不包含任何利润;书店和图书馆自愿成为志愿者领取赠书的社区机构。书单公布之后,市民通过申请成为志愿者,在他们所在的社区分发20本图书(同一本)。“世界图书夜”主办方负责审核申请,根据申请者接触不读书或很少读书的人的能力挑选赠书志愿者。
4月23日,志愿者把领取的图书分发给那些没有阅读习惯或因为各种原因不阅读纸质书籍的人。据统计,每年活动期间,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发放约100万册图书。
法国:将阅读作为一项国家事业
巴黎图书沙龙举办之际,法国出版工会和国家图书中心联合发起行动,对法国人的阅读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显示:2013年,70%的法国人至少一年中看了一本书。他们中的80%年龄在15至24岁。这些阅读者平均每年读15本书,而2011年阅读者的平均读书量为16本。
多数读者表示偏爱看书,近3/4的读者认为,书的质量、价格和供应都不是影响阅读的最大问题,最大的障碍是缺少时间。只有5%不阅读的人和12%的阅读者认为书价太贵。
这次调查的特别之处在于,问卷涉及法国人对图书喜爱与否。结果显示,法国人对图书喜爱有加。人们对书的“高度信任”远胜过其他媒介,读者对图书的内容信任度为40%,而对日报、电视、网络和电台、杂志内容的信任度分别为16%、16%、7%、6%和3%,对图书的信任是对网络的6倍。
读者们十分认同阅读的价值和意义:96%读者认为应该陪儿童读书以培养其对书本的品位,95%的人认为书本是知识的主要源泉,94%的人则认为书能带给人深刻的影响,另有85%的人认为拥有书本是生活中最基本的。84%的读者认为难以想象一个没有书的世界。
法国出版和图书领域两大机构发出呼吁,要将阅读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政府部门尤其应该将学生的阅读列为优先。而2013至2014年,教材的预算减少了55%。法国的小学教材预算(每人每年13.5欧元),低于德国(31欧元)、芬兰(80欧元)、荷兰(90欧元)和西班牙(111欧元)。为促进儿童阅读,2012年出版工会和教育部及图书链所有相关机构合作发起一项名为“阅读小冠军”的朗读比赛。今年超过1.5万名儿童参加了这项活动,决赛将于6月18日在巴黎喜剧院举行。
韩国:朴槿惠将为小学生读书
据报道,韩国一份调查显示,韩国成年人每年读书率仅为68.8%,较1994年下降了18%。这意味着,每10个韩国人中就有3人一年一本书都没读。
出于对韩国国内读书率过低的担忧,韩国出版协会3月曾向韩国总统府青瓦台提出请求:希望总统能亲自为孩子读书以鼓励读书。
青瓦台表示,正在积极推进朴槿惠访问小学,参加为孩子读书的活动。此外,韩国政府还在今年4月23日发行《世界图书日》纪念邮票,透过一枚枚精美的邮票,将阅读和写作之风随信件吹遍每个角落。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王 眉、程 佳、郑 苒/文)
链接
2008~2011年 书店减少500家
昆明书店生存状况调查
在一线城市身处网络电商对实体书店冲击两年之后,随着大型书店进店客流量的下降,一贯慢半拍的昆明书店在今年显现出来自网络的压力。一方面是大型书店的人气减少,而另一方面,人头攒动、读者不断涌入的图书馆,却面临资金、场地使用上的捉襟见肘。
相较前面二者,昆明市内的私人独立书店整体经营状况也并不乐观。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1年,昆明市的书店已经从3 738家减少到了3 155家,减少了500多家。存活下来的几家有代表性的独立书店,在压力下呈现出的则是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清高——隐于喧嚣的都市,起起落落,似一只游走的猫,冷静地旁观着外界的厮杀。
2014年4月23日,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从公共图书馆、大型卖场到私人独立书店,记者逐一探访、深入了解,试图勾勒出昆明图书行业目前的生存影像,寻找网络时代下昆明读者的现实踪迹。 试营业的三个月中,是饶饶人生中感到最累的三个月,同时也是觉得最感动的三个月,“因为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在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我们坚守这家书店的必要。”书店试营业开始后,大量的年轻艺术家、设计师、画家开始聚集到这里,很多人在这里碰撞文化和创意,在其中诞生了不少全新的念头。“这三个月里,我们见到了因为这家书店开始喜欢阅读的人;看见了几乎快放弃画笔的年轻人因为这里找到了和他一样的群体……”
图书馆
年轻人喜爱自助借还机,但图书馆老年人居多
从2011年开始,国家每年给予各级图书馆一定专项经费用于免费开放项目——省级图书馆由省政府给予支持,每年给250万免费开放专项经费;地州、县、文化站由中央财政给予补贴,州市一级的是50万,县馆是20万,乡镇文化站则为5万元。云南省图书馆副馆长周宇青说,对比2011年~2013年,连续三年,省图书馆读者人次、图书外借册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2年4月份,云南省图书馆在钱局街投入了两台24小时自助借还机,当年二季度共借阅图书2 000册、三季度3 558册、四季度2 101册。对比人工外借的五六十万册次,两年多的时间以来,24小时自助借还机真正的效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昆明市图书馆。2011年,昆明市图书馆率先在全国首家使用24小时自助借还机。2013年,昆明市图书馆自助借还机共计借出图书9 055册、还书7 744册、续借677册。而近几年,该馆的年借出书刊量在30万册次左右。
“机器投入使用后,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读者借还书的效率。但对于自助借还机,读者也存在适应问题,加之机器的系统不是特别完善,如经常会遇到借不了、卡证,需要反复调整,限制了功能的发展。”昆明市图书馆副馆长刘志芳说,24小时自助借还机比较受年轻读者欢迎,但来市图书馆借阅图书则以老年读者居多。
市级图书馆每年有50万免费开放专项经费,但实际使用下来,“公共图书馆在投入方面是逐年增加的,这笔经费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整体发展和对读者服务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刘志芳介绍,目前,昆明市图书馆使用的场地建于1987年,随着城市发展、读者需求的发展,现在市图书馆的场地已经明显不够用。“图书每年都要新采购一批,借阅的书架上目前可以上架的数量就那么多,新书购进来一批一部分图书要被撤下一批,这样读者的选择就会受到限制;此外,藏书的书库目前也已经饱和,根本放不进去。”刘志芳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心里并不是太有底。
(来源:《云南信息报》 马丽娅 鲁岩琳/文)
链接
中国人均阅读纸质书4.77本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近日在北京发布。
调查显示,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年增长0.38本,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 (据新华社)
尼日利亚的哈科特港被指定为“2014年世界图书之都”,其入选原因是该城市提出了质量很高的鼓励阅读、写作和图书出版的活动方案。该方案对青年给予重点关注,在提高识字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说:“我对哈科特港提交的活动项目表示认同,他们的项目能够促进广泛的公众参与及发展普及阅读。”
预计到2015年,尼日利亚的成人识字率将提高到60%,青年识字率将提高到70%至79%。哈科特港当选“2014年世界图书之都”将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同时,哈科特港将邀请50所小学的学生参与“阅读树”项目。该项目要求学生阅读书籍,每人写一篇描绘尼日利亚风景、节日、传统的文章,文章将结集出版。此外,哈科特港将每月选出一本书籍,推荐给市民阅读。如4月的书籍为钦努阿·阿契贝所著的《神箭》。学生们将会被鼓励阅读每月推荐书籍并参加读书讨论。当选书籍还会成为当月电视、广播文学节目的重要内容,同时被改编成戏剧等表演艺术形式登上舞台。
美国:向不常阅读的人赠书
继英国和爱尔兰于2011年成功举办“世界图书夜”活动之后,美国于2012年成为该活动的第一个国际合作伙伴,在每年的4月23日举办“世界图书夜”。
“世界图书夜”的口号是“传递对阅读的热爱”。每年,由美国图书馆和书商组成的独立小组选择30至35本书籍,条件是要“好看到你愿意推荐给别人看”,然后专门加印,每种以20本装成一箱,再由志愿者送给不常阅读的人,甚至包括监狱在内的机构。“世界图书夜”通过授权热心读者成为推广阅读的使者,让大家了解谁热爱读书,以及鼓励不热情的人参与进来。
据介绍,赠书的过程并不容易。作者需要同意放弃他们的版税;出版商同意支付印刷、生产书籍的成本,其中不包含任何利润;书店和图书馆自愿成为志愿者领取赠书的社区机构。书单公布之后,市民通过申请成为志愿者,在他们所在的社区分发20本图书(同一本)。“世界图书夜”主办方负责审核申请,根据申请者接触不读书或很少读书的人的能力挑选赠书志愿者。
4月23日,志愿者把领取的图书分发给那些没有阅读习惯或因为各种原因不阅读纸质书籍的人。据统计,每年活动期间,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发放约100万册图书。
法国:将阅读作为一项国家事业
巴黎图书沙龙举办之际,法国出版工会和国家图书中心联合发起行动,对法国人的阅读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显示:2013年,70%的法国人至少一年中看了一本书。他们中的80%年龄在15至24岁。这些阅读者平均每年读15本书,而2011年阅读者的平均读书量为16本。
多数读者表示偏爱看书,近3/4的读者认为,书的质量、价格和供应都不是影响阅读的最大问题,最大的障碍是缺少时间。只有5%不阅读的人和12%的阅读者认为书价太贵。
这次调查的特别之处在于,问卷涉及法国人对图书喜爱与否。结果显示,法国人对图书喜爱有加。人们对书的“高度信任”远胜过其他媒介,读者对图书的内容信任度为40%,而对日报、电视、网络和电台、杂志内容的信任度分别为16%、16%、7%、6%和3%,对图书的信任是对网络的6倍。
读者们十分认同阅读的价值和意义:96%读者认为应该陪儿童读书以培养其对书本的品位,95%的人认为书本是知识的主要源泉,94%的人则认为书能带给人深刻的影响,另有85%的人认为拥有书本是生活中最基本的。84%的读者认为难以想象一个没有书的世界。
法国出版和图书领域两大机构发出呼吁,要将阅读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政府部门尤其应该将学生的阅读列为优先。而2013至2014年,教材的预算减少了55%。法国的小学教材预算(每人每年13.5欧元),低于德国(31欧元)、芬兰(80欧元)、荷兰(90欧元)和西班牙(111欧元)。为促进儿童阅读,2012年出版工会和教育部及图书链所有相关机构合作发起一项名为“阅读小冠军”的朗读比赛。今年超过1.5万名儿童参加了这项活动,决赛将于6月18日在巴黎喜剧院举行。
韩国:朴槿惠将为小学生读书
据报道,韩国一份调查显示,韩国成年人每年读书率仅为68.8%,较1994年下降了18%。这意味着,每10个韩国人中就有3人一年一本书都没读。
出于对韩国国内读书率过低的担忧,韩国出版协会3月曾向韩国总统府青瓦台提出请求:希望总统能亲自为孩子读书以鼓励读书。
青瓦台表示,正在积极推进朴槿惠访问小学,参加为孩子读书的活动。此外,韩国政府还在今年4月23日发行《世界图书日》纪念邮票,透过一枚枚精美的邮票,将阅读和写作之风随信件吹遍每个角落。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王 眉、程 佳、郑 苒/文)
链接
2008~2011年 书店减少500家
昆明书店生存状况调查
在一线城市身处网络电商对实体书店冲击两年之后,随着大型书店进店客流量的下降,一贯慢半拍的昆明书店在今年显现出来自网络的压力。一方面是大型书店的人气减少,而另一方面,人头攒动、读者不断涌入的图书馆,却面临资金、场地使用上的捉襟见肘。
相较前面二者,昆明市内的私人独立书店整体经营状况也并不乐观。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1年,昆明市的书店已经从3 738家减少到了3 155家,减少了500多家。存活下来的几家有代表性的独立书店,在压力下呈现出的则是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清高——隐于喧嚣的都市,起起落落,似一只游走的猫,冷静地旁观着外界的厮杀。
2014年4月23日,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从公共图书馆、大型卖场到私人独立书店,记者逐一探访、深入了解,试图勾勒出昆明图书行业目前的生存影像,寻找网络时代下昆明读者的现实踪迹。 试营业的三个月中,是饶饶人生中感到最累的三个月,同时也是觉得最感动的三个月,“因为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在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我们坚守这家书店的必要。”书店试营业开始后,大量的年轻艺术家、设计师、画家开始聚集到这里,很多人在这里碰撞文化和创意,在其中诞生了不少全新的念头。“这三个月里,我们见到了因为这家书店开始喜欢阅读的人;看见了几乎快放弃画笔的年轻人因为这里找到了和他一样的群体……”
图书馆
年轻人喜爱自助借还机,但图书馆老年人居多
从2011年开始,国家每年给予各级图书馆一定专项经费用于免费开放项目——省级图书馆由省政府给予支持,每年给250万免费开放专项经费;地州、县、文化站由中央财政给予补贴,州市一级的是50万,县馆是20万,乡镇文化站则为5万元。云南省图书馆副馆长周宇青说,对比2011年~2013年,连续三年,省图书馆读者人次、图书外借册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2年4月份,云南省图书馆在钱局街投入了两台24小时自助借还机,当年二季度共借阅图书2 000册、三季度3 558册、四季度2 101册。对比人工外借的五六十万册次,两年多的时间以来,24小时自助借还机真正的效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昆明市图书馆。2011年,昆明市图书馆率先在全国首家使用24小时自助借还机。2013年,昆明市图书馆自助借还机共计借出图书9 055册、还书7 744册、续借677册。而近几年,该馆的年借出书刊量在30万册次左右。
“机器投入使用后,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读者借还书的效率。但对于自助借还机,读者也存在适应问题,加之机器的系统不是特别完善,如经常会遇到借不了、卡证,需要反复调整,限制了功能的发展。”昆明市图书馆副馆长刘志芳说,24小时自助借还机比较受年轻读者欢迎,但来市图书馆借阅图书则以老年读者居多。
市级图书馆每年有50万免费开放专项经费,但实际使用下来,“公共图书馆在投入方面是逐年增加的,这笔经费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整体发展和对读者服务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刘志芳介绍,目前,昆明市图书馆使用的场地建于1987年,随着城市发展、读者需求的发展,现在市图书馆的场地已经明显不够用。“图书每年都要新采购一批,借阅的书架上目前可以上架的数量就那么多,新书购进来一批一部分图书要被撤下一批,这样读者的选择就会受到限制;此外,藏书的书库目前也已经饱和,根本放不进去。”刘志芳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心里并不是太有底。
(来源:《云南信息报》 马丽娅 鲁岩琳/文)
链接
中国人均阅读纸质书4.77本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近日在北京发布。
调查显示,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年增长0.38本,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