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喧哗的爱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哪里人?”每次我开口说话,就有陌生人好奇地问。这个问题让我难以启齿。
  我调慢自己讲话的速度说:“我来自日本。”
  他们恍然大悟,然后又补充说:“汉语讲得很好啊!只是觉得你的口音不太像本地人。”类似这样的对话不知重复了多少回,虽然我早已习惯,但心中总是有一丝无奈。
  事实上,我是在中国“留学”的中国人。
  这天下午,我坐校车到达医院,跟着同学来到耳鼻喉科。诊室里,患者进进出出,我穿上白大褂,站在医生旁边,看他们与患者交流。
  我开始心神恍惚——这个场景让我想起21年前,在妈妈怀里极其配合医生检查的我。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大医院都很少有检查听力的设备,更何况县城的小医院,医生只能用最简单的办法来测试我的听力。检查了一段时间后,医生挠着头喃喃自语,我看见爸爸妈妈一脸绝望。
  同学们进入门诊室,我回过神,意识到小组见习的交换时间到了。我好奇地问护士:“听力多少分贝算是正常?”护士说:“正常听力一般都在25分贝及以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听力障碍的分级标准:正常听力是25分贝及以下,中度听力障碍是41~60分贝,重度听力障碍是61~80分贝。
  我突然意识到,生活了这么多年,做了那么多次听力测试,我还不知道自己的听力是多少分贝。晚上问爸妈,我才知道,自己当时左右耳的听力都是102分贝。
  100多分贝,意味着当你闭上眼睛,会感觉除自己以外,世界上毫无生命存在,任何声音对你来说都是多余的。


  我的父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父亲从小成绩优异,跳了很多级。19岁时,他已从重点大学的电子系毕业,此后去一所大学当了教师。
  母亲所上的正是父亲任教的大学。只是大家怎么都没想到,少言寡语的父亲竟然会给我母亲写情书,还委托母亲的班主任递给她。母亲毕业后,他们走到了一起。
  母亲毕业后在银行工作,父亲则离开大学去了国家电网工作,还和朋友合伙开了家电脑公司。工作几年后,经济上有了一定积累,他们打算生孩子。
  那个孩子就是我。


  我1岁那年,妈妈的幸福生活被毫不留情地打破了。
  刚出生的我很少哭,是个安安静静的婴儿。有一次,我突然发起高烧,烧到40摄氏度,哭闹很严重。爸妈都吓坏了,赶紧把我抱到附近的门诊部,注射了庆大霉素。
  几天后,高烧总算是退了。
  接下来的日子,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我依然是爱笑的乖女孩,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1997年,为了庆祝香港回归,家里招待亲戚一起欢庆。随后大家跑到屋外放鞭炮。我走路不太稳,慢慢走到鞭炮旁,大人们点火后,才发现我离得太近了。有人赶紧跑过来尝试捂住我的小耳朵,怕我被响亮的鞭炮声惊吓到。但响声已起,他还是没来得及捂住我的耳朵。
  大家都认为我会大哭,但我没有,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我对鞭炮声毫无反应,这让爸妈开始觉得不对劲,决定带我到医院检查。
  医生说我的听力很差,病情非常严重。妈妈听后,觉得整个世界要崩塌了。
  父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带着我来到北京的一家大医院。
  经过精密检查,医生写了份权威的诊断书——神经传导性耳聋,双耳重度耳聋。
  爸妈依旧不愿相信眼前的事实,半天才鼓起勇气问:“孩子的耳朵还有治好的希望吗?”
  那位医生耐心而诚恳地说:“目前来说,国内最好的医生也解决不了耳聋问题。近年来国外好像有成功的案例,但那个是第一次成功的,总体来说成功率还是非常非常小。她以后只能上聋哑学校了,让她学手语吧。我们真的救不了她。”
  医生的话好像一把无情的剑,刺中爸妈的心,他们来不及思考就痛彻心扉。
  然而,妈妈怀抱中的我,对这一切浑然不觉,嘻嘻地笑了起来。


  爸爸用电脑疯狂地查资料,得知安裝人工耳蜗能使重度耳聋患者重获声音,但需要做过精密的手术后才可以实现。在1997年,只有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的相关医生能做这种手术。
  于是,父母重新制订人生计划——辞掉工作,一起去日本留学;让我在日本做手术,戴上人工耳蜗,恢复听力。
  2岁的我先被寄养在外婆家。3岁时,母亲从日本回来看望我,给我配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助听器。
  有了助听器后,我便开始跟着聋哑学校的老师学习说话。跟老师学发音,说数字1,2,3。有一天,老师问我:“你几岁了?”我伸出3根手指做出“ok”的手势,慢慢地说出“sɑn”。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使用语言交流。知道我能说出话以后,父母都乐坏了。过了不久,我又学会说“爸爸”“妈妈”。父母听到我说话后看到希望,更不愿放弃了。


  1999年,4岁的我第一次坐飞机到日本,爸爸在机场接我,还把我高高地举起来。
  在我来之前,父亲住在日本福井县,没有任何熟人,他边学专业课,边学日语。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物价比中国贵很多,他只能用奖学金租个矮小的旧房间住。
  福井是一座小城市,靠近日本海,冬天的气温非常低。在零下十多摄氏度的冬天晚上,父亲仅靠一层毯子和小电炉取暖。睡觉的时候由于太冷,父亲就像哆啦A梦一样钻进储物柜里睡觉。
  长大后,我看到家里的毯子有一块烧焦的痕迹,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留着。母亲低声细语地告诉我这一切。父亲独自在日本过的那些苦日子,都浓缩在那一块焦痕中。   不久后,母亲成功申请到父亲就读大学的硕士。她省吃俭用,白天啃日语书,晚上就在便当工厂打工。工作到深夜,还可以得到一些快过期的便当,这样她就不用为吃的愁眉苦脸。
  在公寓旁边,有一所聋哑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大多数同学是轻度失聪。恰好,我到日本时刚4岁,是日本小孩刚刚开始正式学词汇的年纪。
  我会说的第一句日语是“まって”,意思是“等等我”。我已不记得当时是如何学会的,或许,我只是不想被别人落下不管。


  不久后,父亲博士毕业,在导师的介绍下,他去了一家医用电子株式会社工作,总部在600多公里之外的神户。我和妈妈也跟着搬去神户。
  来到神户后,我迅速適应了新生活。为了让我更好地学习中文,母亲注册了收费的中文电视台,坚持每天把节目录到盒式录像带里。妈妈下班一回家,就会陪我把录下来的节目看完,然后翻开从国内买回来的拼音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我发音。
  她又买了白板挂在客厅的墙壁上。妈妈站在白板前,念道:“che。”
  “se。”
  “不对,仔细听我念的,che。”
  “se。”
  妈妈靠近我的脸,拿起我的手靠近她嘴边说:“che。”我的手可以感受到从她嘴中喷出的气体,她是想教我达到这个效果。
  无论我读得有多不准确,妈妈一直没有放弃,一定要教到我完全掌握怎么正确地发音为止。
  我不认真时,妈妈会打我的手;我想放弃时,妈妈会打我的屁股。只有我说对了,妈妈才会开心地夸我。
  母亲教育我时特别严厉,堪称“虎妈”,但如果没有她,可能我到现在说话都还是不清不楚的。
  我读高一时,妈妈曾给我写了一封信,说其实她打我一顿,自己就会心疼一次。她骂我、打我都是希望我能讲好话,希望以后我不会受到欺负,一生远离痛苦。
  “不要依靠别人来养你,而是要学会自己养活自己。
  “即使以后在日本生活,也绝对不能忘记母语,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一天,妈妈接到电话,开始讲中文,那是来自中国的长途电话。突然,妈妈在我面前崩溃了。我跑过去,发现妈妈已是泪流满面。
  当时我什么也不知道。等她接完电话,我带着哭腔问:“妈妈,妈妈,到底怎么啦?”
  “小孩不要管大人的事情。”
  我一无所知,只是不忍心妈妈哭得那么伤心。我急坏了,扑在她怀里,跟着妈妈大哭起来。
  “是谁打的电话害我妈妈这么伤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爸爸呢?爸爸在哪里?爸爸快点回来!”
  我跑去客厅,打开窗户,往外面声嘶力竭地喊:“爸爸!爸爸,你在哪里?爸爸,你回来!”
  窗外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听见我的声音。妈妈赶紧过来,把我抱回房间。
  2000年,父母在日本生下妹妹。以他们当时的经济情况和精力,养不了两个孩子。妹妹生下后不久,母亲带着她回到中国,由外婆来带。他们打算等父亲工作稳定后,再把妹妹接回日本。
  刚过完周岁生日的妹妹,很喜欢到处乱摸,一摸到东西就往嘴里放。那天,妹妹抓起桌上的花生米往嘴里塞,不小心呛了一下,花生米卡在气管里。尽管叫了救护车,但妹妹还是没有抢救过来。
  母亲就是为此而泣不成声的。
  我只知道,那天我嘶喊哭泣的样子一直留在心里无法忘却。的确,那时,从我小小的心中萌生出的英雄主义,是发自内心的喊声——想知道情况,想保护妈妈,但我什么都听不懂——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假如当时我能听懂电话中的内容,就会懂得安慰妈妈,而不是随便对着窗外乱喊乱叫,让母亲悲痛欲绝。
  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一遍一遍跟着妈妈练发音,读到正确为止。


  为我过完5岁生日,父母带我去西宫市的兵库医科大学。看了几次门诊、做完听力检查后,我的人工耳蜗手术定在2001年10月进行。
  父母做这个重大决定时,非常慎重。哪家医院可以做人工耳蜗手术,日本的医疗制度、手术经费、保险政策等,留学期间,他们已经了解得很透彻了。
  手术前,医生叫父母签手术同意书,并提示,这次手术有很大的风险:很有可能伤到面部神经导致面瘫。即使在当时科技发达的日本,人工耳蜗手术的成功率也未能达到70%。
  手术前,我打了麻药,动弹不得,但在被推进手术室前还保留着模糊的意识。我在病床上躺着,主治医生、护士和爸妈都站在我面前,对我说“要加油”。
  很快,我被推进通往手术室的专用电梯,我使劲睁着眼睛,模糊地看到爸妈站在电梯门口。爸爸搂着妈妈的肩膀,妈妈用手帕捂着自己的脸。电梯门要关起来的那一刻,妈妈还是没忍住,哭了出来。脑袋的迷糊状态使我有个错觉——我可能会死掉。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我不恐惧,而是充满未知和迷茫。
  我醒来时,已经在病房里,头一阵阵地痛,身体不听使唤。我慢慢抬起手,摸着头,发现我的头被一层一层的纱布裹着。
  经过一周的休养,母亲带我去人工耳蜗调机室,我们一直期待的一刻要到来了。
  经过听力测试——测最低、最高的声音后,人工耳蜗就配好了。
  打开开关的那一刻,仿佛在死寂的湖水中,突然有一群鱼跳来跳去,湖面也出现了各种半圆形的波纹。
  2001年秋天,我的人生中出现了新的生命力。
  一切似乎都很不真实。没想到“声音”原来这么好听,没想到“音乐”竟是这么动听。


  2018年4月,由于紧张,外科手术基本操作这门考试我没有考好。想到平时练了那么久却没考好,我的心情很低落。
  那天晚上开班会,我和同学一起看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视频。作为去哪儿都缺乏身份认同感的“国际人”,我常常感到自己和班里的同学格格不入,悲伤的情绪突然涌上心头。
  这时,我萌生一个想法,于是打开微信和爸爸说:“今晚我们可以视频吗?”
  我离开座位,穿过后门,走出教室,站在教学楼昏暗的走廊里,给父亲拨打了视频电话。
  “喂,宝贝,畹莹。”
  我慢慢和爸爸聊起最近发生的事情,聊到了上午考试可能考砸的事。
  说到这里,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为了不哭出来,我昂起头看着月明星稀的夜空。
  我甚至说出了一句话:“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医生,和普通孩子比起来我真的就是个‘学渣’。”
  父亲说:“你仔细想想,你小时候为什么那么想当医生呢?”
  过了两天,妈妈知道了我的困惑,在微信里给我发来一段话:
  “任何人想做成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就拿你的父母做例子,为了给你治病,我们放弃了在中国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日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我们来日本比在中国辛苦很多,但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你培养得更好。我每次跟你提这些,是想要告诉你,你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第一次在医院查出你耳聋的时候,我们唯一的希望是能听到你叫一声‘爸爸妈妈’,哪里还敢奢望你能上大学。所以人的潜力很大,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2018年5月27日,我第一次在外科见习,有幸进入手术室,学习麻醉。
  我看到一位不到两岁的小患者被抱进来,又从护士那里听到,他将要做人工耳蜗手术时,我心里特别震惊。没想到时隔十多年后,我能作为医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手术。
  我在心里默默为小男孩加油。
  回来的校车上,我默默连上蓝牙耳机,听世终乐队的《山茶花》:
  想告诉追梦的你
  处境艰难的时候,记得想起来,不管什么时候
  ……
  我一直都知道
  你比谁都要耀眼的
  那个瞬间
  (麓 枫摘自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马明圆图)
其他文献
咱们中国一年出几十万种新书,你最多只能看100本。看哪本呢?好多人就这样陷入选择焦虑。  但是你想想,如果你是去一家自助餐厅,餐厅里食物非常多,你的胃口又非常有限,你会焦虑吗?  你不会!因为你是给3个参数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端着盘子就冲出去了。  哪3个参数呢?第一是自己爱吃;第二是贵,平常不舍得吃,现在奢侈一下;第三是这东西听说过,但没吃过,想嘗一尝。  那么,选书也是同样的道理:所选的书一定
期刊
你买一样商品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也许你自己并不知道。  有一次,我去剪头发,理发师跟我说,他们现在有一项按摩的服务,劝我办一张按摩卡。我比较喜欢按摩,所以还蛮心动的,可是一听价格我就犹豫了。这个理发师非常善解人意,他看出了我的犹豫,就赶紧说:“你们做老师的容易腰肌劳损,办张卡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呀。”我一听,就爽快地买单了。  同样是花钱按摩,一种目的是享受,一种目的是防止腰肌劳损。在哪种情况下你更愿
期刊
一  2021年4月21日,舒乙离世。  作为老舍的儿子,舒乙总让人感觉有些奇怪,奇怪之一是:他称呼自己母亲胡絜青一口一个“妈妈”“母亲”,可称呼父亲,却总用“老舍先生”。  在那篇《老舍的丹柿小院》里,舒乙写道:“家,对老舍先生来说,是个特别神圣的词,意味着踏实、温暖、舒坦,只因他颠沛流离了大半辈子,没有自己的家。”  在这篇文章里,只要提到父亲老舍,舒乙都用“老舍先生”或“他”,而不是“父亲”
期刊
近几年,“深圳中学豪华教师阵容曝光”这类话题经常上“热搜”:名牌中学招聘的教师清一色地毕业于国内外名校,其中博士占了四成,甚至体育、艺术这些人们传统观念里的“副科”老师也不例外。这几年,名校学霸当中小学老师好像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  这是一种“卷”吗,还是一种个人选择?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吗,又或是教育的本质已经发生改变?决定  “导师听到我做了这个决定,当场脸就黑了下来。”  韩仙森是当年陕西
期刊
伦敦一个旧书市上,熟识的书商叫住我,俯身从装书的纸盒里拿出一根木棒递过来。  黄色的木棒有小臂那么长,一头细尖,一头粗圆,像一根光滑的大木锥。书商叫我猜它是干什么用的,猜对了就送给我。我看那根木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随口猜是印刷书籍时使用的工具,或是老家具上的构件。他笑而不语,只是摇头,不一会儿就得意地揭晓答案,说它是维多利亚时期的“fid”。  我不认识那个词,赶紧查手机,发现那木棒竟是水手解绳索
期刊
2021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颁给了一只章鱼。  这只章鱼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是海洋众生里普通的一员,独来独往,靠着各种伪装小心翼翼地活着。  如果不是恰好被克雷格·福斯特发现,她应该和绝大多数同类一样,就那样悄无声息地存在着,直到短短的一生结束——章鱼在野外很少能存活超过18个月。  遇见她的时候,电影制片人克雷格正经历着人生的巨大危机。多年来的繁重工作让他精疲力竭,曾经热爱的事业也不再能带来快
期刊
金庸小說中,“科二代”很多,但没有谁像郭襄一样得天独厚。  父亲是“北侠”,师祖是“北丐”和“江南七怪”,父亲的义兄是“中顽童”,母亲是丐帮帮主,外公是“东邪”,哥哥是“西狂”,嫂子是古墓派传人。她的另两个哥哥是“南帝”的传人,姐夫也是后来的丐帮帮主。她还得到过金轮法王的垂青。  所以,当郭襄想开始自己的科研课题的时候,拥有几乎无穷的选择。  事实上,郭襄对诸多武功也都有所涉猎。在少室山下,郭襄和
期刊
鼠演雜技,童妇无不美谈之。一日,象莅临参观,场为之塞。翌晨,报纸头版头条,介绍象于场中卷鼻扇耳、摇尾晃腿以及众人观赏之乐况,毫不及鼠技。鼠大怒曰:“主角是我,登象作甚?”人谓曰:“巨物一挡,见你不着矣!”  (若 子摘自中信出版社《给孩子的动物寓言》一书)
期刊
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生活习惯往往是造成地球污染的元凶,立陶宛插画家普利特尼凯特把这些亟须重视的环境问题画成一幅幅温暖又忧伤的插画,希望唤起人类的环保意识。乳制品工业污染严重被束縛的动物燃烧化石燃料的隐形成本尾气“海啸”水瓶污染卫生纸对环境的危害很大不要发动洪水给你的房子供暖,也是给地球“供暖”
期刊
一  袁隆平在重慶读大学时,有同学在嘉陵江失踪,他跳江搜寻,顺流而下,一口气游了5000多米。  他是游泳健将,读中学时得过游泳选拔赛100米和400米两个第一,还得过省体育运动会游泳项目的银牌。  1952年,贺龙主持西南地区运动会,袁隆平代表川东到成都参赛。他因好奇龙抄手等小吃,吃完后身体不适,表现不佳,最终得了第四名,而前三名都入选了国家队。  返回大学后,他报名参加空军,在800多报名者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