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也可以为了消遣而阅读。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能直接阅读英语书籍、报章、杂志,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对实现我国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掌握的语言材料越多,使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在目前我们缺乏直接听、说英语机会的情况下,通过阅读接触英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英语的途径。通过阅读还可以获得一些关于使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所以阅读是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手段。
中学是打基础阶段,应当在中学为阅读打下初步的基础。
1.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既然如此重要,有的人就提出了以阅读为中心的口号。这些人主张培养一会,即会阅读就够了,认为培养听、说、写是浪费时间,是事倍功半。还有的人认为大纲中规定了“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因此可以不必培养听、说、写的能力,专攻阅读就可以了。有这些看法的同志忽略了两点:第一点,听、说、读、写是有机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听和读是领会、理解语言的能力,说和写是活用、表达语言的能力。领会、理解是基础,活用、表达是提高。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提高。只有清楚、正确地领会和理解,才能清楚、正确地活用和表达。活用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领会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第二点,中学英语是打基础阶段,初一是基础的基础。语音教学是入门阶段的重点,而听和说又是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的基本训练方法。要充分发挥入门阶段的优势,培养学生开口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边听、边说、边读、边写,视觉、听觉、动觉的协同活动对增强记忆比单纯地通过视觉来阅读效果要大得多。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而不应当只训练阅读。当然这里所说的综合训练是指教学全过程而言,并不意味着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阶段都要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平均使用力量。听、说、读、写的训练在不同教学阶段可以有所侧重,在初学阶段宜以视、听、说训练为主,同时进行适当的读、写的训练,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习惯之后,在继续进行听、说训练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2.正确处理课文与课外阅读材料的关系。
课文常被用作精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常被用作泛读材料。精读材料要少而精,对精读材料要进行有重点深入、细致地分析讲解,以求理解所学材料中的语言现象及其内容。但有些教师,对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喜欢逐句地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解分析,对有些词的用法,喜欢旁征博引,甚至引导学生过多地研究某些词的细微区别。还有的教师认为只要理解课文大意就够了,因而对该讲的语言知识也不讲。这两种偏向都不利于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必然会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精读是要对课文里的重点词、短语和某些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讲解的,但这主要是针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困难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讲解。反之,如果该讲的不讲,也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讲练结合,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有的课文生词比较少,没有新的语言现象和结构复杂的句子,对这类课文,是可以作泛读材料处理的。
阅读能力是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目前中学六年的英语教材中的总词汇量约为四五万个词,平均每个学期学生仅仅能接触到四五千个词的文章。仅仅依靠这有限的课文材料是无法培养起阅读能力来的。因此,必须给学生选择一定量的、适合他们语言水平的、内容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对课外阅读材料,只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不必进行语言分析。阅读量要逐渐增大,速度也要逐渐加快,要在量中求质。阅读后做几个是非判断题或多项选择题,以自测阅读理解的程度。开始时,要把阅读纳入课时计划中,在课内进行,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可以在课外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面要广,量要大,要求阅读速度快。
3.选材要恰当。
要使学生对阅读有兴趣,无论是为了求知识、消遣,或者是为了获取信息,选材都非常重要。首先,难易要适度。材料过分容易,学生读起来没有兴趣}过深、过难,虽然读了,但不能理解其内容,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也会使学生丧失兴趣和信心。难易程度以阅读后理解的正确率达到70%~80%为恰当。低于这个比例,材料就偏难,高于这个比例,就太容易。太难、太易都无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在保持正确理解率达到70%~80%的前提下求速度。同一个班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会有差别,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他们选难易不同的读物,这样,全班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够在他们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他们对阅读才会有兴趣。开始的时候,应当选择生词量不超过2%的材料,在学生有了一定阅读能力并学会查词典以后,生词量可以适当增加,但也不可太多。因为学生如果把很多时间用在查词典上,他们对阅读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了。其次,材料内容应当多样化,故事、寓言、英雄人物传记、浅易的科幻故事、历史、地理知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学生生活等,都是中学生喜欢的题材。这类阅读材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以及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学生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表面意义, 却不能理解文章的真正意义,原因之一是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缺乏必要的了解。
因此,教师应当在阅读前,结合阅读材料给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减少他们理解文章的困难。学生通过阅读大量适合他们语言水平的课外阅读材料,不仅可以复习许多学过的单词、短语和句型,而且还可以运用构词法的知识扩大词汇量。单词、句型熟了,反过来会促进新课的学习。
中学是打基础阶段,应当在中学为阅读打下初步的基础。
1.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既然如此重要,有的人就提出了以阅读为中心的口号。这些人主张培养一会,即会阅读就够了,认为培养听、说、写是浪费时间,是事倍功半。还有的人认为大纲中规定了“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因此可以不必培养听、说、写的能力,专攻阅读就可以了。有这些看法的同志忽略了两点:第一点,听、说、读、写是有机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听和读是领会、理解语言的能力,说和写是活用、表达语言的能力。领会、理解是基础,活用、表达是提高。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提高。只有清楚、正确地领会和理解,才能清楚、正确地活用和表达。活用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领会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第二点,中学英语是打基础阶段,初一是基础的基础。语音教学是入门阶段的重点,而听和说又是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的基本训练方法。要充分发挥入门阶段的优势,培养学生开口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边听、边说、边读、边写,视觉、听觉、动觉的协同活动对增强记忆比单纯地通过视觉来阅读效果要大得多。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而不应当只训练阅读。当然这里所说的综合训练是指教学全过程而言,并不意味着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阶段都要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平均使用力量。听、说、读、写的训练在不同教学阶段可以有所侧重,在初学阶段宜以视、听、说训练为主,同时进行适当的读、写的训练,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习惯之后,在继续进行听、说训练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2.正确处理课文与课外阅读材料的关系。
课文常被用作精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常被用作泛读材料。精读材料要少而精,对精读材料要进行有重点深入、细致地分析讲解,以求理解所学材料中的语言现象及其内容。但有些教师,对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喜欢逐句地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解分析,对有些词的用法,喜欢旁征博引,甚至引导学生过多地研究某些词的细微区别。还有的教师认为只要理解课文大意就够了,因而对该讲的语言知识也不讲。这两种偏向都不利于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过分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必然会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精读是要对课文里的重点词、短语和某些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讲解的,但这主要是针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困难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讲解。反之,如果该讲的不讲,也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讲练结合,通过各种类型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有的课文生词比较少,没有新的语言现象和结构复杂的句子,对这类课文,是可以作泛读材料处理的。
阅读能力是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目前中学六年的英语教材中的总词汇量约为四五万个词,平均每个学期学生仅仅能接触到四五千个词的文章。仅仅依靠这有限的课文材料是无法培养起阅读能力来的。因此,必须给学生选择一定量的、适合他们语言水平的、内容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对课外阅读材料,只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不必进行语言分析。阅读量要逐渐增大,速度也要逐渐加快,要在量中求质。阅读后做几个是非判断题或多项选择题,以自测阅读理解的程度。开始时,要把阅读纳入课时计划中,在课内进行,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可以在课外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面要广,量要大,要求阅读速度快。
3.选材要恰当。
要使学生对阅读有兴趣,无论是为了求知识、消遣,或者是为了获取信息,选材都非常重要。首先,难易要适度。材料过分容易,学生读起来没有兴趣}过深、过难,虽然读了,但不能理解其内容,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也会使学生丧失兴趣和信心。难易程度以阅读后理解的正确率达到70%~80%为恰当。低于这个比例,材料就偏难,高于这个比例,就太容易。太难、太易都无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在保持正确理解率达到70%~80%的前提下求速度。同一个班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会有差别,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他们选难易不同的读物,这样,全班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够在他们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他们对阅读才会有兴趣。开始的时候,应当选择生词量不超过2%的材料,在学生有了一定阅读能力并学会查词典以后,生词量可以适当增加,但也不可太多。因为学生如果把很多时间用在查词典上,他们对阅读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了。其次,材料内容应当多样化,故事、寓言、英雄人物传记、浅易的科幻故事、历史、地理知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学生生活等,都是中学生喜欢的题材。这类阅读材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以及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学生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表面意义, 却不能理解文章的真正意义,原因之一是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缺乏必要的了解。
因此,教师应当在阅读前,结合阅读材料给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减少他们理解文章的困难。学生通过阅读大量适合他们语言水平的课外阅读材料,不仅可以复习许多学过的单词、短语和句型,而且还可以运用构词法的知识扩大词汇量。单词、句型熟了,反过来会促进新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