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教育尴尬,谁有高招?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69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12期刊登了广东惠东中学杨关敬老师写的题为《最后的谈话》一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与他所带的高二年级的一位各方面都不错却想要退学的学生之间的谈话,作者谈话的初衷是想弄清该生退学的原因并设法劝其读完高中,考入大学,以求有好的前途。但谈话的结果是“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尴尬无语……”谈话中这位学生退学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在这里我受不了学校的约束,我一直晚上精神好,经常晚上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而白天精神不好,只想睡觉;再说我看到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他们一天到晚只会学习,啥都不会干。我想自己必须出去闯一闯或者好好学一门技术。”
  第二,“……您也刚说大学毕业后啥都会有,但我却看不到希望,我觉得学校是个抹杀学生个性的地方,在这里,大家都变成了书呆子。想到这些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恐惧感!”
  第三,“……您刚才说大学生升值空间大,老师,您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听您上课是一大享受,太棒了!可是,我却为您感到悲哀,您工作四年了吧?……有一次我看到您的工资单——1020元,这点工资能干嘛?……这四年您买过几套好衣服——起码从您高一开始教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从没见您买过新衣服,即使这样,除了我们学生说您教得好,谁还会承认您的价值?老师,您也应该出去闯一闯,到这里干嘛!——您的现状是我退学的又一个原因!”
  看完这篇文章,从事了20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我思绪万千。那位要求退学的学生虽带有一点偏执但其所讲的理由都的的确确是事实。我们的高中教育主要目标就是为大学“加工”输送学生,家长、社会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是高考升学率。而高中学生的“加工”只是从短期效应入手:“狠灌、狠压、狠抓”,题海便是他们的市场,若要张扬个性,没门。至于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能动性等等更是无从谈起。因为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老师的标准都只有那个“率”,“适者生存”,为了在竞争中不至于被淘汰,老师们能做的也只有拼命的抓那根救命稻草——“率”,至于学生的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个性培养及多元智力的开发则不属于评价范围,当然不会有谁关注了。仔细想来,我们的这种“批量化生产”的高中教育在打造一批批高分学生的同时,糟蹋了多少虽文化课成绩差但有特长、有思想、有个性的好孩子啊!
  目前高中学校“以学为主”实属过火,学生们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正处在思想活跃、充满激情、最富创造性的阶段,但是他们的肩头却被沉重的课业负担死死地压着,无暇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像我们的学生每年的中秋节、端阳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白天自然在学校上课,但晚上也无一例外地被圈在教室里上晚自习,他们对这些节日的合家团圆、礼花满天、亲情温暖又能体验多少,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天性全没有了。就这样,是学校将这些孩子的生命力压抑,令其创造性丧失,激情消退,逐渐地将其打造成书呆子;只注重考试成绩,至于品德修养、身心健康、做事能力已不属于教育的范畴;当然高分学生进入社会后未必高能,其道德品质、人格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与在校时的“高材生”不成正比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另外,高中教师一轮一轮陪着学生参加高考,起五更睡半夜,对学生而言,三年毕业后便有了盼头,而含辛茹苦的老师们唯一的盼头便是退休。长年披星戴月,忍辱负重,默默奉献,其付出与回报确实难成比例,这份辛苦众所周知,有目共睹,其清贫也毋庸置疑,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要求你必须清,而你的工资收入又无法令你不贫。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学生不愿重蹈老师的覆辙,毕业升学时都不愿报考师范类院校。近几年,即使上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地跳槽改行。
  仔细想想目前高中教育的实际状况,这位学生退学也不无道理,本想设法为杨关敬老师支招,可在事实面前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满肠愁绪,无奈只能在此疾呼。偌大的中国智者无数,有高招者当然也不乏其人,快请大家拿出高招使我们的高中教育摆脱尴尬,走出误区,步入正确的轨道,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其他文献
母鸡的年龄  老师问杰克:“你说说看,通过什么可以知道母鸡的年龄?”“通过牙齿,老师。”“不过……母鸡没有牙齿呀,亲爱的!”“可是我有牙齿呀!如果它的肉是嫩的,那么,这只母鸡是年轻的;如果肉很硬的话,那只母鸡准是年老的。”    让水流走  杰克和爸爸一起坐船在湖里捕鱼,杰克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愁眉苦脸的?”“你难道没有看见船头有漏洞,水直往舱里流吗?”“别急,我们只要在船尾开个洞,水不就流走
期刊
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批评学生之时,便如怒目金刚,斥责之言如狂风暴雨,直刺学生肺管,以期求得切学生之肤,令其改正,然,效果无法长远,甚至求近也难。成语有云: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我想,这对教师批评学生不无启示。下面,举这样几例。    一、以理示警,以求学生自悟    禅宗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赶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  “什么叫够了?”师父问。
期刊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班会背景: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重要论述,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系统总结与升华,又是新
期刊
活动背景:  1.央视组织的《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日前揭晓,洪战辉高票当选,2月9日晚8点央视举行了颁奖晚会。洪战辉的先进事迹经全国各大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决定授予洪战辉“全国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2.超女被媒体的过份热捧,致使超女在学生们视野范围内的占据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许多学生认识超女,熟悉超女,经常在嘴边谈论超女,在电视中收看超
期刊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性。心理效应多属于偏见,具有消极作用,但只要恰当地利用之,也可以发挥出积极作用。    反馈效应    1.实验  罗西与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周教学。
期刊
一、管的苦恼    我校属于寄宿制学校,每天宿舍的评比分数将累计加到班级的量化分数上,直接影响着优秀班级的评比。宿舍每天都要接受宿舍管理员的检查,因此各班主任都把宿舍管理看作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作为年轻班主任,我始终不敢懈怠,以为只有严格要求、严防死守就能保证宿舍不会出问题,其实,这种思想往往会南辕北辙。  218寝室的学生是典型的调皮学生,虽然其中有作为班级干部的纪律班长和体育班长,但是每天评比结
期刊
假如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在上面。感觉到总是在后面,那一准是在向前看。我视故我在,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由目光去感知。要紧的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而目光仍然可以投向任何一个地方。  只要我们安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周遭的一切就会以我们为中心,或是离我们远去,或是冲我们而来,或是围绕我们旋转,或是对着我们静默。如果我们惶惑,始终感觉没有自己合适的
期刊
西安规定公办初中小学招收新生不得举行入学考试    西安市教育局近日出台《关于2006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规定所有学校招收新生均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  《意见》规定,各学校新生报名统一按市教育局通知的新学期开学报名时间进行,所有学校不得提前组织新生报名、注册,不得提前收费。 严格执行校长负责制。各小学和初中学校校长要准确掌握本校校舍、师资、教学管理水平的实际,以办学条件确
期刊
八倍的辛劳    美国女国务卿赖斯,其奋斗史颇有传奇色彩。短短二十年,她就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女孩成为著名外交官员,奇迹般地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嬗变。有人问她成功的秘诀,她简明扼要地说,因为我付出了“八倍的辛劳”。  赖斯小的时候,美国的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特别是在她生活的伯明翰,黑人地位低下,处处受白人欺压。赖斯10岁时全家到首都游览,却因身份是黑人,不能进入白宫参观。小赖斯倍感羞辱,凝神远望
期刊
一、问题提出    1.“班本教材”概念的设想  教材——主要的课程资源,有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在重视开发课程资源的今天,作为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我们,能否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发课程资源呢?    2.“班本教材”的涵义  首先它隶属于校本教材,是校本教材的个体化,是校本教材的一个例子、一个段落。  其二,它是教育和教学相结合的产物。从教育角度讲,它是集社会、家庭、学校、班级及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