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o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而提出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教与学的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思维,落实课后延伸探究以及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融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学科,对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教给学生,而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但是经过对多所小学实地考察发现,在实际的科学课堂中,由于时间紧、空间有限,教师占了主体地位,学生不能动手探究,课堂变得枯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引起了我们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既然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自教育部颁布《科学3_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我国小学科学迎来了发展时期。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关于小学科学的教材体系和教法体系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但时至今日,科学课的处境仍旧不容乐观:专业化的教师培养才能造就专业化的科学教师队伍,但是科学教师的专业来源多样,专业知识不强;课时分配较少,难以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内容空洞乏味,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实验难以顺利开展;评价制度不完善,教师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教与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礎课程。但是很多老师,甚至是科学老师自己都先入为主地把科学课当作可有可无的副科,以为只要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就足够了,根本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教授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科学课不作为平时考试的科目和小升初考试的科目,即便学生刚开始很有兴趣,但是课外补习班和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学科学,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认为科学不重要,以至于在科学课堂上要么学语文或数学,要么当作放松课,结果什么也没学着。所以,更新老师教的观念和学生学的观念刻不容缓。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也将会显示出进取的、主动的、高效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更加高效地利用課堂。
  ①自制教具,得心应手
  李正道博士曾经说过:“自制的教具,永远比买的好。”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会使学生主动获得准确直观的科学知识。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制教具来充实实验教学的“能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吸引力,还能启发学生在课下勇于探索和创作,使学生把所学科学知识付诸实践,间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②团队合作,科学园地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待得最多的地方,结合班级的板报工作来开展科学园地,鼓励学生搜集与科学相关的知识,可以无形中增加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机会。另外,他们在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绘制板报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分工合作。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动。
  ①鼓励质疑问难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行探索和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儿童创新思维的开端。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置惑营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②开设创客课堂
  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产生于动作,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发展。创客也就是把创新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地方。开设科学课的创客课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头脑风暴,打开思维,产生新的点子,然后和伙伴运用器材去创作,把点子变成现实,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4.落实课后延伸探究
  探究的过程是不分时间和地点的,科学课下课了,但是探究还在继续,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延伸探究,培养学生课下高效率的自我学习能力。
  5.注重对学生的及时评价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评价的根本目的应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论
  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和阵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的春天已经来到,我们期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其他文献
2013年的春天,我受邀参观北京沙河附近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技站,第一次“认识”了两个具有伟大的奉献精神的美国人寒春和阳早。这是我在这个世纪唯一一次“亲身接触”具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的灵魂。两个人放弃美国第一流的科技职位——包括原子弹的研制来到中国,为普通人做最普通的事情;在一个利益化的时代,他们宁愿“养牛”,也不去谋取私人的利益。我参观他们的寓所,简陋、简单而充满了一个奉献者的“别致”——房
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采用言教、身教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无国界移民,[瑞士]安托万·佩库、[荷兰]保罗·德·古赫特奈尔,武云译,译林出版社,2011  新结婚时代,王海钨,作家出版社,2009  女人三十,焦冲,载《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0.1  男人三十,焦冲,载《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1.5  有一种社会叫做“陌生人社会”  最近一本叫做《无国界移民》的书探讨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全球人口的自由流动,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面貌。尤其是改变了现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和课堂转型中展现的一大亮点,依据循序渐进原则,在小学低、中、高段的科学实验导学中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尤为重要。那么小学生创新能力
进入新的21世纪以来,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繁荣发展,一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创造了中国童书“大国崛起”的“美丽童话”,成了一支拉动中国出版上行的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我们要有效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让幼儿学习、积累适应社会生活的早期经验。那么,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景呢?  一、角色游戏环境生活化  角色游戏是帮助幼儿了解生活的窗口,通过在异彩纷呈的角色游戏区域展开各种活动,孩子们模仿生活中的场景,和同伴进行交流、沟通,通过这样的交流,他们对外界的感知
语言的品悟离不开情境,语言的运用也同样离不开情境。没有了情境的支撑,语言表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学生的热情无法激活,言语的运用也会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之中。因此,习作教学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可感的情境,唤醒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以生活为基础,将学生的体验走向真实  1.精心设置活动,创设可感情境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指出:没有生活作为支点,学生就难以获得写作的经
幼儿园的科学区角,是针对活动的开展、幼儿的特点等因素,投放多种多样的材料,供幼儿在游戏时间,对周围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地方。丰富的区角材料、适合的区角布置等,都会让科学区角变得生动起来。而幼儿在科学区的游戏中,通过观察发现、提出疑问、尝试操作等方式,在知识、能力等方面也都会有所提高。妙用幼儿园的科学区角,让幼儿在玩玩闹闹中快乐地学习更多快乐的知识。  随着对区角游戏越来越重视,更好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