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书展作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图书版权交易会,是了解全球出版业和进行图书交易的理想平台。第38届伦敦书展(London Book Fair)将于2009年4月14~16日在伦敦Earls Court展览中心举办。
秉承“版权贸易”核心 首相到场助阵
2008年的伦敦书展,共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的2000多家公司参展,120个国家的25000多位观众参观。这使得租用了近600张洽谈桌的国际版权中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籍版权贸易场所。双方就多语种书籍和手稿的销售与拍卖进行积极商洽,并深入探讨书籍出口、内销和生产服务等相关事宜。
秉承“版权贸易”交易核心,伦敦书展为新入行的版权销售代表所开设的“版权销售入门”研习会吸引了全球120个出版商和代理商。该研习会作为展会的“传统节目”,深受好评。培生中国(Pcarson China)的主席James Kynge在发言中介绍了在中国的出版经验,以及为有兴趣在中国成立代表处的出版商们开设的“中国论坛”。作为主要发言人,来自HarperCollins的Victoria Barnsley女士所作的“出版业与环境”成为讨论的热点;而由英国出版商协会所作的关于英国图书市场的介绍,则让听众对英国当前的出版业市场潮流资讯及相关数据有了深入地了解。
2008年恰逢英国“阅读年”,英国首相布朗正在大力推动英国的“全民阅读”活动。书展当天,这位被英国人认为是自丘吉尔以来最具文学素养的首相不期而至。布朗的到来充分体现了伦敦书展在业界的重要地位,而其“读书是人生中的一大激情”、“书就是一切”等充满激情的话语更让展会现场的气氛无比活跃。
展会现场,热烈的气氛无处不在。“烹饪美食书籍展区”首次展示了获奖烹饪书籍,并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厨师现场演示他们书中的菜谱;“今日作家”及“文学咖啡吧”活动吸引了大量著作人,当代英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赛巴斯蒂安·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东尼·帕森斯(Tony Parsons)、畅销儿童文学作家法兰西斯卡·赛门(Francesca Simon)及旅英华人作家薛欣然等均亲临现场做推广宣传。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业务、销售及联络一向是伦敦书展的关键所在。
参展规模创历年之最 让世界“感知中国”
在伦敦书展期间,中国图书特设“感知中国”大型展台,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藏宗教文化、自然风光与历史、当代中国文学、实用生活、工具书以及汉语教学。据了解,中国展商的参展规模创历年之最。其中,中国正式展团由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CUPP)组织,独立参展商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等大型中国出版公司。
教育是伦敦书展的重要功能之一,本届书展共举办了超过80场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主题涉及数字出版、儿童出版、电影及电视版权、书籍销售与英国市场开拓等多个方面。其中,“中国论坛”重点探讨了中国出版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以及英国与中国之间的出版贸易合作机会。伦敦书展的一系列论坛,为中国展商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书展,中、日、韩的图书相对比较少,在全球图书市场上明显处于弱势。中国出版物的装帧水平已接近世界潮流,但从内容来看,有些书籍还比较刻板,不够亲切自然生动。
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图书在同国际接轨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外国进口图书仍比较多,而出口相对比较少。笔者认为,我国出版商应在选题策划上更具国际视野,中国作家、学者也应更加善于用英语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内容至上”、“善于表达”,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如此,中国图书才能在全球性的“版权贸易”中占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国文化才能得以更为广泛、迅速、准确的传播。
伦敦书展官方网站www.londonbookfair.co.uk。
秉承“版权贸易”核心 首相到场助阵
2008年的伦敦书展,共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的2000多家公司参展,120个国家的25000多位观众参观。这使得租用了近600张洽谈桌的国际版权中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籍版权贸易场所。双方就多语种书籍和手稿的销售与拍卖进行积极商洽,并深入探讨书籍出口、内销和生产服务等相关事宜。
秉承“版权贸易”交易核心,伦敦书展为新入行的版权销售代表所开设的“版权销售入门”研习会吸引了全球120个出版商和代理商。该研习会作为展会的“传统节目”,深受好评。培生中国(Pcarson China)的主席James Kynge在发言中介绍了在中国的出版经验,以及为有兴趣在中国成立代表处的出版商们开设的“中国论坛”。作为主要发言人,来自HarperCollins的Victoria Barnsley女士所作的“出版业与环境”成为讨论的热点;而由英国出版商协会所作的关于英国图书市场的介绍,则让听众对英国当前的出版业市场潮流资讯及相关数据有了深入地了解。
2008年恰逢英国“阅读年”,英国首相布朗正在大力推动英国的“全民阅读”活动。书展当天,这位被英国人认为是自丘吉尔以来最具文学素养的首相不期而至。布朗的到来充分体现了伦敦书展在业界的重要地位,而其“读书是人生中的一大激情”、“书就是一切”等充满激情的话语更让展会现场的气氛无比活跃。
展会现场,热烈的气氛无处不在。“烹饪美食书籍展区”首次展示了获奖烹饪书籍,并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厨师现场演示他们书中的菜谱;“今日作家”及“文学咖啡吧”活动吸引了大量著作人,当代英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赛巴斯蒂安·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东尼·帕森斯(Tony Parsons)、畅销儿童文学作家法兰西斯卡·赛门(Francesca Simon)及旅英华人作家薛欣然等均亲临现场做推广宣传。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业务、销售及联络一向是伦敦书展的关键所在。
参展规模创历年之最 让世界“感知中国”
在伦敦书展期间,中国图书特设“感知中国”大型展台,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藏宗教文化、自然风光与历史、当代中国文学、实用生活、工具书以及汉语教学。据了解,中国展商的参展规模创历年之最。其中,中国正式展团由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CUPP)组织,独立参展商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等大型中国出版公司。
教育是伦敦书展的重要功能之一,本届书展共举办了超过80场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主题涉及数字出版、儿童出版、电影及电视版权、书籍销售与英国市场开拓等多个方面。其中,“中国论坛”重点探讨了中国出版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以及英国与中国之间的出版贸易合作机会。伦敦书展的一系列论坛,为中国展商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书展,中、日、韩的图书相对比较少,在全球图书市场上明显处于弱势。中国出版物的装帧水平已接近世界潮流,但从内容来看,有些书籍还比较刻板,不够亲切自然生动。
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图书在同国际接轨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外国进口图书仍比较多,而出口相对比较少。笔者认为,我国出版商应在选题策划上更具国际视野,中国作家、学者也应更加善于用英语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内容至上”、“善于表达”,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如此,中国图书才能在全球性的“版权贸易”中占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国文化才能得以更为广泛、迅速、准确的传播。
伦敦书展官方网站www.londonbookfair.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