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与远方的可可托海等你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yigyaoatc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金秋的一个傍晚,一位穿着时尚的年轻姑娘来到可可托海镇的一个警务站,她告诉值班的民警,她来自遥远的四川成都,到可可托海是为了寻找一个人。
  民警耐心地告诉她:“你要寻找可可托海辖区内的任何一个人,我都会尽力帮你找到。”年轻姑娘说:“我要寻找的是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作者王琪,你能帮我找到他吗?”
  民警听后一脸茫然。
  成都姑娘在可可托海寻找了一个星期,当她确认王琪并不在可可托海时,神情无奈地自言自语:我就知道他不在可可托海,我就知道这首歌是他在脑子里编造出来的一个故事,可我为什么还要踏遍千山万水来寻找他呢!
  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在2020年的下半年成为网红歌曲,成为热搜,成为焦点话题,成为人们争相杜撰牧羊人爱情故事的由头,并且成为2021年央视春晚上为数不多的几首独唱歌曲之一,这着实是歌曲的创作者、演唱者事先都预料不到的事。随着歌曲的走红,过去在内地很少有人知道的可可托海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的确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带给北疆阿勒泰的意外惊喜。
  可可托海到底在哪里?它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隐藏在历史的尘埃里?甚至有人始终没有弄明白,可可托海到底是不是一片海呢?
  我有幸在可可托海驻足了两个夏天,强烈的紫外线把我的脸庞晒得像那些早已退役的矿山机械一样黝黑锃亮。追根溯源,不只是钟山的壮美吸引了我的目光,也不只是额尔齐斯河上游的清净河水迷醉了我的灵魂,更不只是这里的森林、草原、壮美山川让我流连忘返。让我驻足并且魂牵梦绕的,恰恰是为共和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三号矿脉,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人铮铮傲骨的深水电站,是那块小得不能再小的著名的额尔齐斯石,是那座历经沧桑仍然屹立在额尔齐斯河上的老木桥,是那些依然坚守在父辈们流过血、淌过汗的工作岗位上的矿二代、矿三代们。
  刚到可可托海时,在三号矿脉旁给我们当讲解员的稀有公司经理就是个矿二代。他的讲解朴实无华,饱含深情。言谈中,他把自己对于父辈们的热爱和崇敬,父辈们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崇敬,全都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三号矿脉从一座高出地面200多米的山峰,变为一个直径250米左右、深入地下140多米、有著13层螺旋状运输车道的巨大矿坑。听完他的讲解,我心潮澎湃,回去后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都难以平静。从那以后,我在任何场合都会嘱咐我在可可托海见到的每一个人:请记住,这个地方不叫三号矿坑,它不仅仅是一个坑,它曾经与共和国荣辱与共,与国家命脉紧紧相连,它的名字应该叫三号矿脉。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写下了献给可可托海的第一首诗:
  三号矿脉
  曾经
  受尽磨难
  经历百年沧桑
  几度身世变换
  你最终修炼成为
  中国有色工业的摇篮
  你的名字叫
  三号矿脉
  曾经
  为了偿还
  老大哥的债务
  你勇敢地背负起
  母亲受伤的身躯里
  接近一半的重任
  你的名字叫
  三号矿脉
  曾经
  共和国
  “两弹一星”的内脏
  是从你的体内输出
  让中国人的腰杆
  在全世界面前挺直
  你的名字叫
  三号矿脉
  曾经
  三号矿脉
  连着国脉
  说来也奇怪,屈指算算,我已经接近三十年没有写诗了。到了可可托海,亲眼看到了矿区曾经的辉煌,接触到了当年的矿山工人和他们的后代,我惊讶于老矿工们对于当年为国家奉献青春甚至生命的无怨无悔,更惊讶于矿二代、矿三代们对于父辈们坚守矿山、爱矿如生命的那份理解、崇敬和由衷颂扬。在可可托海,年轻人说起父辈们的事迹都会如数家珍;在可可托海,最成功的精神传承,就是年轻人能把讲述前辈们的传奇故事,当作一件神圣的事情在真诚歌颂。
  作为一个曾经写过诗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不想写诗都难!
  当然,在我所见到的年轻人中,他们不只是用自己的嘴巴去讲讲父辈们的英雄事迹,他们同样还在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延续着父辈们未竟的事业。在地下发电站,我所看到的工作人员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他们居住在老一辈居住过的职工宿舍里,工作在离地面136米以下的深水电站。他们深居大山,远离外界繁华世界。看到他们,我既心疼,又欣慰。
  当年,那位自己给自己写贺电的普通一兵,在可可托海数不胜数。他们虽然都很普通,却都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我没有见到过韩凤鸣老人,但韩凤鸣老人的故事却真实地把我感动了。
  历史是这样记述这件事情的。韩凤鸣在探矿时偶然发现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通过自己的经验,他断定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英石。于是,他把这块不大的石头切下一半送到国内权威机构检验,结论是这是一块国内未曾发现过的新矿种。为了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于是再把剩下的一半切下一大半送到国际矿物协会鉴定,检测结论最终断定,这块石头确实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矿物种类。经过几次切割送检,最后这块神奇的石头只剩下指甲盖儿那么大小了。
  按照国际惯例,一种新矿种在发现之后,是可以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在国际矿物协会签发文件确认这块石头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种之前,韩凤鸣当时完全可以沿袭这个惯例,申请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块石头,但他没有,甚至有人提醒过他,他依然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块稀世之宝,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比获得任何国际大奖都更加容易流芳百世,但韩凤鸣始终没有这么做。用当时的说法,这个人似乎有点儿傻,用现在的话讲,这就是一个人的格局和胸怀。
  在可可托海,处处充满着红色的记忆。这些记忆里,既有和共和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有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的小事情。往往,大事件中包含着无数个小事情,无数个小事情又托举着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记忆也会或多或少地褪色甚至消失。就像那些老厂房,那些老宿舍,那些老的专家楼,它们存在着看似很无奈,消失了又着实令人心疼。   美丽的可可托海盆地,方圆也就四五平方公里,但在它最鼎盛的时期,却居住着四万七千人,比现在阿勒泰地区的任何一个县城的常住人口都要多。我们现在的每一个县城,规划面积一般都不少于七八平方公里,城区的住宅楼成片开发,高楼林立,城镇人口也就两三万人;而几十年前的可可托海,那时候还不是建制镇,只有一个神秘的代号叫“111”,额尔齐斯河河南是生产区,河北是生活区,生活区的面积最多也就两三平方公里,却能住下接近五万人口。由此可见,那时人们的居住条件,是何等的艰苦。据老人们讲,当年一家四五口人,能住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条件已经非常不错了。
  刚到可可托海时,老木桥的旁边有一条风情街,供旅游的人们吃喝玩耍。我原来以为老木桥根本就不存在,这里只是人工打造的一条招揽游客的商业街而已,每次只是匆匆而过,不愿意去凑那份热闹。后来,为了规范旅游市场,风情街被取缔,老木桥才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一天晚饭过后,我沿河而上,才第一次见到人们常说的那座老木桥。驻足桥面,群山被夕阳染上了一片红晕,蓝色的河水从桥下哗哗流淌。一座老木桥,北连老矿山居住区,南接著名的三号矿脉。当年,河北生活,河南生产。河北是坚固的后方,河南是战斗的前线。一座老木桥,见证了无数个发生在可可托海河南河北的大事小情。
  富蕴县的可可托海矿区,曾经为共和国的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这注定了这片热土从一开始就被注入了满满的红色基因。现在,矿山开采都已关停,开始转向红色旅游开发。可可托海曾经的辉煌,也为红色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有理由相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旅游业必然能为可可托海再次创造出当年矿业开发时曾经有过的灿烂明天。
  可可托海不只是有矿山遗迹留下的红色旅游,它同时还拥有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一草一木都能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一山一石都能使人产生美的感受,诗的遐想。你看宝石沟口的那两棵树,它们不同于一个树种,却彼此紧紧相依,就像一对长相厮守的夫妻,任凭四季轮回,无论风霜雨雪,把自己定格成为大地上的一道迷人景观。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它们的旁边慢慢地又生长出一棵小桦树来。当地的人们都开玩笑说,夫妻树的爱情结晶也已经慢慢长大了。
  我看着这对夫妻树,头脑中努力搜寻着关于树的诗句。
  可可托海虽然没有海,但它却有着一条蔚蓝色的河流,这就是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富蕴县境内的阿尔泰山南坡,由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而成。库依尔特河从钟山景区奔腾而出,在可可托海镇穿行而过,一头涌进水面如镜的伊雷木湖。
  伊雷木湖看似波平浪静,但从湖面的最初形成到深水电站的建设,这中间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两段往事。
  1931年8月11日5时18分47秒,在我国西北边陲新疆东北隅、阿尔泰山南麓的富蕴县境内发生了8级地震,当时北京鹫峰台地震仪记录了这次地震,远离震区12万公里的拉丁美洲圣胡安地震台记录到这次地震的震波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地震有感范围达数千公里以外,地表破坏现象极为壮观,集中分布于富蕴县可可托海至青河县二台之间狭长地带,形成长159公里的地震断裂带。在那次大地震中,山体塌方阻碍了库依尔特河河道,成为地震断裂带上最大的断陷盆地,从而形成了最初的伊雷木湖。
  1956年,国家在伊雷木湖的出水口拦河修坝,开始建设装机容量2万千瓦的地下水电站,水电站深藏在地下136米处。1967年2月,可可托海地下水电站开始发电。拦河修坝使得伊雷木湖水位抬高,湖面增大。可以说,今天的伊雷木湖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和人类战天斗地的结果。
  我时常徜徉在伊雷木湖岸边,看如镜的湖面倒映远处的山峦,听干打垒的村庄传出鸡鸣犬吠和拖拉机驶向田野的欢快声音。在铁买克乡看伊雷木湖,一派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你根本想象不到在湖的对岸,曾经发生过当年大地震的惨烈场面和修建地下电站时的艰难情景。
  秋天的可可托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金黄色的树叶挂满杨树和白桦树的枝头,蔚蓝色的河水绸缎般在起伏弯曲的河床中穿行,青灰的花岗岩山体为可可托海如画的风景打满底色。在这些巨大的花岗岩山体中,钟山独树一帜,鹤立鸡群。
  作为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的代表性景点,钟山让无数游人顶礼膜拜,流连忘返。一山一巨石,一石一巨钟,一钟一盛景。钟山耸立在群峰之上,额尔齐斯河环绕钟山日夜流淌。这块巨大的钟山,人们早已习惯叫它神钟山了,但唯独我不喜欢这个俗气的名字。面对如此寂寥清净之地,一口巨钟高耸云间,是何等俊秀奇美,让人心旷神怡。我闭目静听,仿佛听到这口巨钟正在向着阿尔泰群山大地传送着绵绵不断的祝福。
  来可可托海吧!这里不光有牧羊人和牧羊人的爱情故事,这里更有无尽的诗与远方在等着你。
  責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今天起了个早,骑车去赶县城的公共汽车。到达县城时已是七点二十。到赴会的地点行政中心还很远,报到时间是七点半,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准时了。  我选择了黄包车。车夫是一个六十上下的老者。头发全白,瘦小的身材,佝偻着背。车子破旧不堪,摇摇晃晃。他吃力地骑着。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乘坐黄包车。以往我喜欢徒步,一是为了省钱,二是出于锻炼。但今天我破例,也有一个目的:感受一下乘坐黄包车的滋味。老车夫瘦弱而坚毅的背
期刊
车载DVD里播放着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我们却要前往边远农村,探访一群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生活现状。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车子到达白衣镇荷花村马金武家。马金武家住在离村级公路约一华里的山坳里,天正下着雨,山路泥泞湿滑,车开不进去,我们只得打伞步行进去,路上的野草一直蔓延至马金武家门前。我们来到之后,马金武从床上起来,他患有精神病的儿子也从楼上下来,他老伴儿早就去了镇上蕌果加工厂打零工,我便在他家堂
期刊
我想起了你。  晚上,和朋友们小聚,聚会因这场初雪而有了风雅的意味。八点钟,朋友们散去。我独自开车回家。雪只是轻描淡写地来了一遭,又离去,一丝踪迹也未曾留下。熄了火的车,暖气停了,坐在那里,久了,觉得很冷。那冷,有点儿疼痛。  离开时,有人抱着一床被子从我身边走过。他哼着歌,我听出来,那是一首儿歌。他的被子是给新生宝宝准备的吗?我的车里,也有一床新打的棉胎被子。我喜欢棉被,尤其被太阳晒过,晚上盖时
期刊
很多年之后,我重新认识了柳青。以前,因为《创业史》认识他,那时候我心里的柳青还是文学的柳青,后来到了皇甫村才知道,柳青是人民的柳青。  “‘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句话我是听我们的人民作家柳青说的。人们说,如果你去农民里面找到他,分不清,你不知道谁是柳青,都一样……党政干部也要学柳青,像他那么接地气,那么能够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
期刊
雨水就是这样的一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行二,大凡老二,常容易被忽略。  雨水一到,鸟类感应木气的生发而鸣叫,木气向上,非宣发不可不快。门前的塔山上群鸟争鸣。鸟也和人一样,有些鸟话多,显得热情有活力,有些鸟深沉内敛,相互应和,此起彼伏,织出天籁般的交响乐,句句啼鸣中,嫩绿色渐渐地从枝头晕染开来。  花信是植物对天地气机发生变化的应和,以花传信,是儿子与母亲的连接。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菜花、
期刊
喜鹊就是一个好兆头啊!  讲真的,我是特别喜爱喜鹊这种鸟的,不仅因为它是人见人爱的吉祥物,而且因为它不像其他鸟儿刚入秋,天还未冷时,就已逃之夭夭,飞往他乡另谋生路去了,喜鹊不畏冬的严寒,亦不惧夏的燥热,一年四季始终守在自己热恋的故土。  午后,“吱吱”声在天空绵延不绝,它衣冠华丽,色彩斑斕,伴着悦耳的鸣叫声像箭一般飞到高柳树上,这种鸟,它的俗名叫“红裙裙”,而它的官名是红尾鸲鸟。晚间,“咕咕咕”的
期刊
四爷,一个瘦瘦的老头儿,92岁。他一生未娶,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四爷的茶具行头精致得很,燥得人心痒痒的。有细瓷茶杯、柳条茶刀、置茶竹牍、滤茶棉袱、盛茶竹筒、烧茶砂罐等,常常惹得我们这些细伢仔一个个不是捣鼓茶杯,就是拎拎茶刀,间或死死地从茶叶饼上捏几片生的茶叶嚼嚼,不到三秒钟就一个个吐了出来,碰上年小的连胆汁都倒了出来。这个时候四爷不恼不嗔,不怒不吼,只是一一劝告,要我们及时放下那些器具,说等
期刊
在我们家乡,每年小暑过后,似乎都有一次疾风劲雨的夏汛。  某个下午,一点多钟的光景,雨,终于停了。天的一边,泛着白。太阳在静止的云彩后面,像一只即将破壳的小鸡崽子。假如運气好,你或许还可以看到一条七色彩虹,横亘在离你不远处的地方,像一条红丝带,漂亮极了;天另一边,正乌云密布,黑云在聚散,轰隆隆的雷鸣声从天际断断续续地传来。水里的鱼,也跟着溜了出来,到处都是鱼“吧嗒、吧嗒”甩尾巴的声音。  我三叔在
期刊
初春,田野葱绿。我带着女儿,在田埂上,搜寻记忆中的草药。  看到蒲公英了。叶片淡黄,茎细长,顶一朵毛茸茸的花。我欣喜地蹲下身子,教女儿抚摸它的叶子,与它认识。我小心翼翼地拔出蒲公英的根,但是它的花朵却随风消散了。女儿很失望,有点儿伤心。“那是蒲公英的孩子们,它们落地就会生根发芽的,明年就是一朵朵小蒲公英了。”我安慰女儿。女儿转忧为喜,我的眼睛却红了。  我想起了年逾七旬的母亲。  孩提时,每到春天
期刊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小米巷。  我和父母与奶奶以及四个堂姐妹们生活在一幢二层楼的老房子里。我家斜对门住着文奶奶。据母亲回忆,文奶奶有四个孩子,有造纸厂和煤饼厂工作的,有去浙江周边农村下乡的,最小的儿子去了黑龙江。有一天,母亲带我去文奶奶家玩儿。我们敲了好长时间的门,但没人出来。母亲觉得奇怪,透过木窗户,她看见文奶奶正仰面躺在地上。母亲见状,赶紧拉上我的手,去找邻居。文奶奶被邻居用三轮车快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