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与我的母校西北大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年之后,我重新认识了柳青。以前,因为《创业史》认识他,那时候我心里的柳青还是文学的柳青,后来到了皇甫村才知道,柳青是人民的柳青。
  “‘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句话我是听我们的人民作家柳青说的。人们说,如果你去农民里面找到他,分不清,你不知道谁是柳青,都一样……党政干部也要学柳青,像他那么接地气,那么能够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第六次提到学习柳青精神。
  柳青曾在西北大学有过一段短暂的求学经历。西北大学的前身是“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7年,北平、天津失守,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四校一院迁至西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这一年,柳青考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俄文先修班学习,接受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在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学习的阶段,他聆听了多位马列教授的指导,同时,他一边学习俄文,一边从事苏联文学翻译。1938年,日机轰炸西安,学校不得不停课,刚步人大学的柳青出于作家的使命和内心的呼喊,便向组织提出要北上延安,以笔为枪,投身于革命。
  我们今天看到的《创业史》,其实是《创业史》的第一部手稿,这也多亏了当年西北大学学生的保护,才使得手稿没有在“文革”时期惨遭毒手。据柳青的女儿刘可风回忆,在“文革”时期,西安“红恐队”准备抄柳青家时,西北大学的学生怕手稿受到损失,想抢先到達皇甫村柳青的家,由他们“抄家”可以保护一下手稿,可是时间来不及,西北大学的学生就马上联系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因为陕西师范大学所在吴家坟距离皇甫更近一些,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接到电话,立刻出发抢先一步“抄”走了《创业史》第一部手稿,后来也是在西北大学的学生帮助下,在陕西师范大学的仓库内找到了失而复得的手稿,只可惜第二部手稿在之前已经被抄过一次,不知所踪了。
  对待柳青,西北大学的学生每天主动送报纸,他们不套近乎,也不说一句重话,有时还会讨论些关于小说的问题。西北大学王宗义后来回忆说:“就我所知,像他这样扎扎实实和农民在一起的作家,也许世界上少见,所以,我们西大一直保他。”后来,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作家协会红色造反队联合写了一个调查报告,肯定了柳青在西安14年的努力和探索,使柳青得以平反。
  著名地质学家,也是西北大学教授的张伯声回忆说,他和柳青等几个“臭老九”在被打成“牛鬼蛇神”的那段日子里,柳青私下多次找他讨论过改变陕北面貌的方案。1972年,柳青还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描述自己对陕北土地面貌的理解和因地制宜的规划,时时刻刻不忘国家和人民。
  “公诚勤朴”这四个字是我的母校西北大学的校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诚者,天之道也”“取必以渐,勤则得多”“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即公正、诚实、勤劳、朴素,其实也可以用来形容柳青。
  柳青不仅仅是柳青个人,那是一代人的记忆和精神体现。
其他文献
我们兄弟三个,我排行老大,出生一岁多就得了小儿麻痹症,父亲和祖父带我辗转几个省市抢救,才算保住了性命,落个双腿残疾。也因此花光了家底——每年夏秋,祖父只要把粮食晒干,装袋后,就转手都背去卖掉还债。这样还了好几年,债才算还清。  我长到八九岁了,还不能走路,只能坐在一个特制的小铁车上活动。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儿,我也和他們一样,贪玩得很。每天,大人们去劳动,一大帮孩子就会围我家来,拉我的小铁车四下里疯跑
期刊
有些地方,一生可能要去好多次。  初冬的时候,我又一次去了山阳漫川,住在漫川酒店309房间,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房间里,我想起了一个朋友,一个和我一起长大,后来又分开的朋友。  那是八年前的春天,我和她一起枕着黑色的夜,彻夜长谈。那时的她,很漂亮,喜欢穿着粉色的蕾丝小洋裙,像探出墙的桃花,我有点儿担心她,骂她是粉黛乱子。乱子刚离开围城,心情有点儿糟,她借了一辆二手车,带我去漫川闲逛。我们早上从小城镇
期刊
张先生送我一幅水墨画。  画面上一条鱼,瞪着眼,鼓着鳃,生猛,鲜活,好像随时准备着,择机入水,追随它的自由世界。画面题款:文章可贵是自由。  张先生不仅是翻译家、诗人、画家,还是一家文學杂志的主编。他知道我闲来有捣鼓文字的爱好,故将这幅画作赠予我。题款点睛,给我启示。  作家铁凝在《散文里没有规矩》中说,现在的散文太有散文的腔调了。又说,能不能写得别太像散文了?在古代,韵文即散文。鲁迅也说过,散文
期刊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相互包容。揣着99%被人嘲笑的梦想,朝着只有1%成功的方向努力奋斗。  我们一起经历风雨洗礼,迎难而上,浴血奮战,同舟共济,肝胆相照,不离不弃,荣辱与共,生死相随,砥砺前行。我们迎着阳光奔跑,去创造人间奇迹。
期刊
去青莲村,正值芒种。透过车窗远远望去,农机耕地,水牛镘田。妇女们“一”字排开,低头弯腰,绿油油的秧苗齐刷刷地立在坦荡如砥的水田里。横竖成篇,像一串串绿色的诗。这时,一阵栽秧号子透过车窗传进来,听不清歌词,但高亢清亮的音节伴着天地间的长风,将热腾腾的泥土气息瞬间送到面前。  田间的歌声同样回响在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诗经》记录下了周民春耕播种的画
期刊
再上平顶山去看一棵树,树的造型没有变化,树冠除了一些干死的枝丫凌乱地垂落,树干依然苍劲挺拔。  村里人都喜欢到树下来,有膜拜的,有歇脚的,来了就顺便给树浇点水。这也是一棵树繁茂的原因之一。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树的寿命,满树缠绕的红布足以说明一棵树对于当地人的意义。  2019年,当地对一棵树进行了打造,据说投入七百余万元,修建了一条一公里多长的木栈道,围绕一棵树修造了观景平台。当地人介绍说:结合八
期刊
太阳落到山的背后,晚霞散去最后的光亮,天,暗了下来。  泥土的气息混着各种花草树木的味道,在微风中,飘向彭家湾,渗入到彭家湾每个人的鼻孔里。  鸡鸭归笼,你挤我,我挤你,发出不同的声响。狗,跳来跳去,迎接晚归的主人。猫,扭着猫腰,迈着猫步,时而止步回望,时而看远方,时而蹲在墙头,时而又趴在树上。  天完全黑了下来。只要有掌灯人,如豆的煤油灯,就会在火柴的“嚓嚓”声中亮起来。  一盏,两盏,三盏……
期刊
今天起了个早,骑车去赶县城的公共汽车。到达县城时已是七点二十。到赴会的地点行政中心还很远,报到时间是七点半,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准时了。  我选择了黄包车。车夫是一个六十上下的老者。头发全白,瘦小的身材,佝偻着背。车子破旧不堪,摇摇晃晃。他吃力地骑着。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乘坐黄包车。以往我喜欢徒步,一是为了省钱,二是出于锻炼。但今天我破例,也有一个目的:感受一下乘坐黄包车的滋味。老车夫瘦弱而坚毅的背
期刊
车载DVD里播放着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我们却要前往边远农村,探访一群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生活现状。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车子到达白衣镇荷花村马金武家。马金武家住在离村级公路约一华里的山坳里,天正下着雨,山路泥泞湿滑,车开不进去,我们只得打伞步行进去,路上的野草一直蔓延至马金武家门前。我们来到之后,马金武从床上起来,他患有精神病的儿子也从楼上下来,他老伴儿早就去了镇上蕌果加工厂打零工,我便在他家堂
期刊
我想起了你。  晚上,和朋友们小聚,聚会因这场初雪而有了风雅的意味。八点钟,朋友们散去。我独自开车回家。雪只是轻描淡写地来了一遭,又离去,一丝踪迹也未曾留下。熄了火的车,暖气停了,坐在那里,久了,觉得很冷。那冷,有点儿疼痛。  离开时,有人抱着一床被子从我身边走过。他哼着歌,我听出来,那是一首儿歌。他的被子是给新生宝宝准备的吗?我的车里,也有一床新打的棉胎被子。我喜欢棉被,尤其被太阳晒过,晚上盖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