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这是我从教历程中常常遇到的取舍问题。事实上,伴随人一生的成长历程中,人们需要获取的信息量不断增加,新的信息层出不穷。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已成为一种需要。自主获取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的能力,应从一点一滴中培养。
可是,在英语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该从何抓起呢?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又让学生快乐成长呢?笔者愿意在此分享一些心得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大多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贴近生活的知识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活动中练,生活中用。例如,学习一些日常用语 “ Hello! Hi! What’s your name? I’m…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night! Goodbye! Bye-bye! Nice to meet you .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 时,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之间使用英语问候、自由交谈。通过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问候、询问,使他们在轻松自信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融入到英语的学习中
1.使用英语授课。教师使用英语授课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听说、理解、感知、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
2.带读。通过老师、学生带读、小组读、集体齐读,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的记忆,培养英语的语感。
3.诵读。对小学生而言,诵读不仅可以使他们很好地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扩大词汇量,积累固定的句子结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诵读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灵活地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中应该熟记的词、词组,尤其是句子和段落,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能脱口而出。
4.问答。师生互问互答是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常用方法,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有意注意力,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5.复述短文或故事。复述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按照一定要求,遵循一定顺序,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内容比较准确地进行讲述,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灵活运用已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复述则要求在原作内容基础上加上一些合理的想象和创造。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基本能力,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三、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
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以下方法指导:
1.记单词的方法。渗透给小学生一些识记单词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以下方法:分段记忆法、理解识记法、联想记忆法、借助动作、画面等等。例如:run, jump, play, sing, make, go, come, left, right, on, in, under, behind, in front of,等单词,可以通过做中学,表演中理解词义、识记词义。elephant这样的长单词,可以分段记忆,也可以通过大象自身形象联想、分析识记。go,so,no,play, day, make, cake, wake, take ,可以通过相似联想识记。还可以借助图片形象识记单词,例如:形容天气的词,摇扇子表示hot、雨丝、雨伞表示rainy、树枝摇摆表示windy、戴墨镜表示sunny。炒菜动作表示cook、做开汽车动作表示driver、用批改作业动作表示teacher、俩人配合,一人装牙疼,一人装作医生治牙,以此来表示dentist。总之,科学合理的方法,有趣的画面、动作,会让小学生产生学英语的动力和乐趣。
2、学会倾听。课堂上,听对话回答问题和小组表演对话,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听懂别人说的话,抓住别人说的英语的大意和要点。通过对方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听出对方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上。要求学生养成每天听英语的好习惯,真正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持之以恒,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学会说。小学英语教材的安排是从听说入门,通过听听说说,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兴趣。通过模仿教学录音带的语音、语调,掌握较为标准的英语口语。通过课堂内老师设计的语言情景理解、操练、运用英语表达。
四、重视语言积累,大胆尝试
平时的英语课文对话教学中,不局限于课本。而是让学生在熟练朗读课文对话的基础上自编对话,并让学生表演和讨论课文对话及自编的对话。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练习运用英语日常用语交际句型。如:在学习第一册lesson 27时,我先让学生听、跟读和分角色读、诵读,再自编对话、表演对话,如:
A: Look! I have a balloon!
B: Wow! Cool!
A: What colour is it?
B: Look. Red, blue, yellow, green, orange and brown.
A: How nice!
通过自编课文对话和表演对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运用英语的能力。
五.布置自主型的作业,使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外
在母语环境内学习外语,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课堂延伸,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说英语。为此,课间师生问候,课外打招呼,都应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课外兴趣小组、英语角等形式,都是课堂很好地补充。而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学以致用,可让学生自制英语手抄报,提供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课外读物,提倡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卡,摘抄本,摘抄课外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教师定期让学生在课内外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教师应不断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动思维,大胆实践,使自主学习和交流真正成为英语教学的灵魂。
可是,在英语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该从何抓起呢?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又让学生快乐成长呢?笔者愿意在此分享一些心得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大多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贴近生活的知识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活动中练,生活中用。例如,学习一些日常用语 “ Hello! Hi! What’s your name? I’m…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night! Goodbye! Bye-bye! Nice to meet you .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 时,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之间使用英语问候、自由交谈。通过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问候、询问,使他们在轻松自信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融入到英语的学习中
1.使用英语授课。教师使用英语授课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听说、理解、感知、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
2.带读。通过老师、学生带读、小组读、集体齐读,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的记忆,培养英语的语感。
3.诵读。对小学生而言,诵读不仅可以使他们很好地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扩大词汇量,积累固定的句子结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诵读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灵活地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中应该熟记的词、词组,尤其是句子和段落,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能脱口而出。
4.问答。师生互问互答是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常用方法,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有意注意力,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5.复述短文或故事。复述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按照一定要求,遵循一定顺序,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内容比较准确地进行讲述,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灵活运用已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复述则要求在原作内容基础上加上一些合理的想象和创造。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基本能力,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三、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
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需要以下方法指导:
1.记单词的方法。渗透给小学生一些识记单词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以下方法:分段记忆法、理解识记法、联想记忆法、借助动作、画面等等。例如:run, jump, play, sing, make, go, come, left, right, on, in, under, behind, in front of,等单词,可以通过做中学,表演中理解词义、识记词义。elephant这样的长单词,可以分段记忆,也可以通过大象自身形象联想、分析识记。go,so,no,play, day, make, cake, wake, take ,可以通过相似联想识记。还可以借助图片形象识记单词,例如:形容天气的词,摇扇子表示hot、雨丝、雨伞表示rainy、树枝摇摆表示windy、戴墨镜表示sunny。炒菜动作表示cook、做开汽车动作表示driver、用批改作业动作表示teacher、俩人配合,一人装牙疼,一人装作医生治牙,以此来表示dentist。总之,科学合理的方法,有趣的画面、动作,会让小学生产生学英语的动力和乐趣。
2、学会倾听。课堂上,听对话回答问题和小组表演对话,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听懂别人说的话,抓住别人说的英语的大意和要点。通过对方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听出对方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上。要求学生养成每天听英语的好习惯,真正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持之以恒,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学会说。小学英语教材的安排是从听说入门,通过听听说说,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兴趣。通过模仿教学录音带的语音、语调,掌握较为标准的英语口语。通过课堂内老师设计的语言情景理解、操练、运用英语表达。
四、重视语言积累,大胆尝试
平时的英语课文对话教学中,不局限于课本。而是让学生在熟练朗读课文对话的基础上自编对话,并让学生表演和讨论课文对话及自编的对话。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练习运用英语日常用语交际句型。如:在学习第一册lesson 27时,我先让学生听、跟读和分角色读、诵读,再自编对话、表演对话,如:
A: Look! I have a balloon!
B: Wow! Cool!
A: What colour is it?
B: Look. Red, blue, yellow, green, orange and brown.
A: How nice!
通过自编课文对话和表演对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运用英语的能力。
五.布置自主型的作业,使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外
在母语环境内学习外语,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课堂延伸,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说英语。为此,课间师生问候,课外打招呼,都应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课外兴趣小组、英语角等形式,都是课堂很好地补充。而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学以致用,可让学生自制英语手抄报,提供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课外读物,提倡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卡,摘抄本,摘抄课外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教师定期让学生在课内外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教师应不断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动思维,大胆实践,使自主学习和交流真正成为英语教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