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为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所以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引导学生多看书
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选择看什么书,这很重要。多阅读能培养孩子对文学的爱好。通过阅读,孩子在博览群书后感悟到表达方法,积累到辞藻句式。有些作品,我还要帮助孩子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特点、写作的背景。虽然他们不一定理解,但是日积月累总会有所感悟。现在我女儿先后看了《床边的小豆豆》、《上过月球的兔子》、《绿野仙踪》、《爱丽丝梦游仙境》、《月亮的味道》、《猜猜我有多爱你》等著作。我们家规定,每星期必须去一次书店(一般都是星期天晚上)、一次图书馆(一般是星期六下午1:00—3:00,有时去看书,有时去做作业),每月至少在当当网上买一次书,一次购书5—8本(一般孩子的4本,大人的4本)。同时还要让她学会词语搬家,明确告诉她语文课学习的词语需要在作文中用。平时多留意语文教材里的词语,在孩子写作文时提醒她用上几个合适的。久而久之,她就会养成习惯。在女儿练习写作《秋天来了》时,我就要求她必须用上黄老师在一次作业里要求写的20个关于秋天的词语里面的3个。
2.引导学生多读书
从小就要让孩子读书。我要求女儿必须大声朗读,读的时候必须感情丰富,包括语调和语气。同时还特别注意给孩子读些古文和散文,重点句子要求她背诵。这个学期,学校没有给孩子们订阅课外阅读书目,我就到互联网上寻找,给孩子挑了一本《日有所诵(二年级)》,每天晚上洗漱后读2篇,读完后闭上眼睛想一想,重要篇目要求背诵。
3.引导学生修改作文
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定要改变“老师改,学生看”的传统观念,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提高作文素质。
3.1交流法
在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将作文打好草稿后,我要求他们先认真阅读三遍,边读边想边修改,然后与同学交流阅读再修改。这样虽然速度慢,但经过相互间的商讨、争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从中体会到修改作文的妙处和乐趣。这种方法既给学生提供了相互间思想交流的机会,又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2讲评法
先根据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选择典型作文,再进行集体讲评,评时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并要求学生说说这样改的理由。教师的指点加上学生的评讲,有利于纠正普遍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3.3鼓励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作文之前或之后,形式有个别鼓励、表扬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文等鼓励法。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鼓励法,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也能促进学生修改作文的自信心,每次鼓励之后,学生的作文中定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断。此法运用在作文学困生身上时,尤其有效。
4.创设情境,开阔作文思路
教师的情感流露会使学生喜欢上仿效。如指导《记一件感人的事》时,我首先声情并茂地描述了自己在患病住院期间,同学们曾冒着大雨,走过泥泞的羊肠小道来探望他,他感动得流泪。其次问学生:“老师在讲述时为什么会噙着泪水?泪水说明老师的情感怎么样?”最后告诉学生,我讲述的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但表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厚感情,“流泪”是真情流露的一种表现,激动、痛苦、欢乐、悲惨时人们也会热泪盈眶,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我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以小见大,以真实感人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把话匣子打开了,感情如洪水一般喷发。
学生丰富的情感往往表现于言谈举止中,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诱发学生的情感,把言行举止和情感通过作文表现出来。如一位老师在“悉尼奥运”的主题班会上,发现学生说到世界跳水冠军熊倪时激动不已,眉飞色舞,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问同学们,说到熊倪时,为什么特别高兴?当同学们说熊倪真棒,我佩服他时,教师又启发同学们:熊倪的棒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敬佩他?有的同学说:“他的跳水动作太优美了,就像一只轻巧的海鸥在海天之间飞落。”有的说:“熊倪能保持冷静,奋起直追、反败为胜,真真令人感动。”这样同学们就写出了《我心中的英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的好习作。
5.训练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训练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是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和能力。一些简单的问题,如错别字、用错的常用词就用不着讨论,但在思想内容上出现的错误时,应让学生集体讨论,小组交流,反复修改,多让学生参与。几经训练,学生不但能找出文章的毛病和修改的办法,而且会大大激发学生个性作文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6.运用媒体——评析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假如着重于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克服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只“作”不“改”的弊端,着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评改能力。具体操作:首先用电教媒体展示典型的“病例”,师生一起讨论修改的方法,同时教给学生修改的符号。其次师生一起小结,使学生从“病例”中学到修改的方法。最后运用电教媒体出示多篇各个层次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找出其中精彩的片段或存在的不足,分组互议,并交流各自见解。之后指名学生评析,师根据其口述及时在电教媒体中修改,并随机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鉴赏、评改能力自然得到较大提高。
1.引导学生多看书
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选择看什么书,这很重要。多阅读能培养孩子对文学的爱好。通过阅读,孩子在博览群书后感悟到表达方法,积累到辞藻句式。有些作品,我还要帮助孩子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特点、写作的背景。虽然他们不一定理解,但是日积月累总会有所感悟。现在我女儿先后看了《床边的小豆豆》、《上过月球的兔子》、《绿野仙踪》、《爱丽丝梦游仙境》、《月亮的味道》、《猜猜我有多爱你》等著作。我们家规定,每星期必须去一次书店(一般都是星期天晚上)、一次图书馆(一般是星期六下午1:00—3:00,有时去看书,有时去做作业),每月至少在当当网上买一次书,一次购书5—8本(一般孩子的4本,大人的4本)。同时还要让她学会词语搬家,明确告诉她语文课学习的词语需要在作文中用。平时多留意语文教材里的词语,在孩子写作文时提醒她用上几个合适的。久而久之,她就会养成习惯。在女儿练习写作《秋天来了》时,我就要求她必须用上黄老师在一次作业里要求写的20个关于秋天的词语里面的3个。
2.引导学生多读书
从小就要让孩子读书。我要求女儿必须大声朗读,读的时候必须感情丰富,包括语调和语气。同时还特别注意给孩子读些古文和散文,重点句子要求她背诵。这个学期,学校没有给孩子们订阅课外阅读书目,我就到互联网上寻找,给孩子挑了一本《日有所诵(二年级)》,每天晚上洗漱后读2篇,读完后闭上眼睛想一想,重要篇目要求背诵。
3.引导学生修改作文
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定要改变“老师改,学生看”的传统观念,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形成能力,提高作文素质。
3.1交流法
在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将作文打好草稿后,我要求他们先认真阅读三遍,边读边想边修改,然后与同学交流阅读再修改。这样虽然速度慢,但经过相互间的商讨、争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从中体会到修改作文的妙处和乐趣。这种方法既给学生提供了相互间思想交流的机会,又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2讲评法
先根据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选择典型作文,再进行集体讲评,评时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并要求学生说说这样改的理由。教师的指点加上学生的评讲,有利于纠正普遍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3.3鼓励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作文之前或之后,形式有个别鼓励、表扬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文等鼓励法。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鼓励法,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也能促进学生修改作文的自信心,每次鼓励之后,学生的作文中定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断。此法运用在作文学困生身上时,尤其有效。
4.创设情境,开阔作文思路
教师的情感流露会使学生喜欢上仿效。如指导《记一件感人的事》时,我首先声情并茂地描述了自己在患病住院期间,同学们曾冒着大雨,走过泥泞的羊肠小道来探望他,他感动得流泪。其次问学生:“老师在讲述时为什么会噙着泪水?泪水说明老师的情感怎么样?”最后告诉学生,我讲述的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但表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蕴含着深厚感情,“流泪”是真情流露的一种表现,激动、痛苦、欢乐、悲惨时人们也会热泪盈眶,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我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以小见大,以真实感人的思维方法促使学生把话匣子打开了,感情如洪水一般喷发。
学生丰富的情感往往表现于言谈举止中,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诱发学生的情感,把言行举止和情感通过作文表现出来。如一位老师在“悉尼奥运”的主题班会上,发现学生说到世界跳水冠军熊倪时激动不已,眉飞色舞,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问同学们,说到熊倪时,为什么特别高兴?当同学们说熊倪真棒,我佩服他时,教师又启发同学们:熊倪的棒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敬佩他?有的同学说:“他的跳水动作太优美了,就像一只轻巧的海鸥在海天之间飞落。”有的说:“熊倪能保持冷静,奋起直追、反败为胜,真真令人感动。”这样同学们就写出了《我心中的英雄》、《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的好习作。
5.训练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训练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是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应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和能力。一些简单的问题,如错别字、用错的常用词就用不着讨论,但在思想内容上出现的错误时,应让学生集体讨论,小组交流,反复修改,多让学生参与。几经训练,学生不但能找出文章的毛病和修改的办法,而且会大大激发学生个性作文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6.运用媒体——评析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假如着重于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克服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只“作”不“改”的弊端,着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评改能力。具体操作:首先用电教媒体展示典型的“病例”,师生一起讨论修改的方法,同时教给学生修改的符号。其次师生一起小结,使学生从“病例”中学到修改的方法。最后运用电教媒体出示多篇各个层次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找出其中精彩的片段或存在的不足,分组互议,并交流各自见解。之后指名学生评析,师根据其口述及时在电教媒体中修改,并随机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鉴赏、评改能力自然得到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