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汽车教学的特点是,既要满足学生掌握一定文化基础知识的需要,又侧重于向学生传授必备的汽车专业检测与维修技能,强化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毕业后快速上岗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当中,低学历人员所占比例极高的现象十分严重。那么如何让中职学校的学生通过几年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技术,又能跟上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汽修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材。目前大多数汽车专业教材内容滞后于汽车工业的发展,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重理论轻实践。汽车构造的内容过于陈旧,现代汽车应用的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装置都没有纳入教学内容。最明显的就是有助于培养锻炼学生供职于汽修企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没有设置或设置了但学时太少。应根据本区特点,筛选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并与课本知识结合进行理论和实际需求,设置实训课内容,再根据实训内容设置课程应该讲什么,实训课应该练什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熟练规范地掌握实际生产作业中的技能,更好的做到零距离上岗。(2)讲授知识不易过深。在中职教学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学历高或“成道早”、经验多、见识广,就不满足于中职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想方设法通过钻研偏仄深奥的知识和车型来拉开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而上课就容易偏离中职学历阶段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讲一些偏难、偏深的理论,使老师很费力,学生听不懂,最终导致学无所获。但是,作为汽车专业的教师又不能停留在中职汽车专业水平上,应该不断的学习提高,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要在自己钻研高新技术同时,通过调研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就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情况,来定位教学的内容、深度和难度,使“教”与“学”“同心、同步、同获”。(3)充分利用实物器材(多媒体)教学。中职学生对学汽车专业知识,由于缺乏实物器材或实习器材与教材介绍车型、内容不符,加之学习方法不对、理解不透、记忆不清、掌握不好,在实操考试时只能靠集中复习、临时突击、摸着实物器材来弥补。但在理论考试时,由于脱离了实物器材,原理性思维缺乏,就会出现“死背题”现象,时间间隔一长,又全忘了。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应不唯课本,让学生在弄通原理和要領情况下,进行理解性记忆。
二、教师在汽车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
(1)教师应有“理论型”、或“技能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由于我国中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职业办学的特色,因此加快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已成为当前广大职业院校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2)注重教师自身形象,树立教师威信。教师应注重自身的继续教育,充实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时刻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学习新技术,研究新问题,防止知识老化,尽可能给学生留下亲切、热情大方、有知识、有能力、有信心的美好印象,树立起教师的威信,使学生把对教师的好感和尊敬,转移到对教师所教课程的爱好和兴趣上来。(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亲其师而乐其学,疏其师而厌其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感情投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营造生动平等、和谐、轻松自如的教育气氛。(4)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们国家历来有重视榜样力量的传统,尤其是教育界出现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的启示与激励作用胜于无数说教,也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地位塑造学生行为,是每个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天职。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只有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5)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如何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它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将“师傅带徒弟”赋予新的内涵。现代职业教育仍然大力提倡“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模式和职业思想授受方式。针对技校生的职业意识起点低,职业主动性差的不足,我们要求实习单位的师傅要改变传统的帮带观念,改变传统的师傅身份,做到既要在技术方面手把手的教,也要在做人、做事等思想品质上做有目标的指导。我们要求师傅,每天要准备给徒弟讲授知识和传授思想的“教案”,要对传授徒弟技术和思想观点“备课”。这样,师傅的工作由“带”的目标不确定,转为“教”的确定性和合理性及理论性,师傅其实就是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对于生产实习的“师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未来的汽车维修业的重要目标就是汽车医生和汽车护士的培养;汽修企业所需要的是对行业发展能有所贡献和有所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实事求是的说,刚刚毕业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修理工,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会成为具有出色的汽车修理专业技能、健康人格和本专业创新能力的大师级人才。
一、汽修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材。目前大多数汽车专业教材内容滞后于汽车工业的发展,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重理论轻实践。汽车构造的内容过于陈旧,现代汽车应用的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装置都没有纳入教学内容。最明显的就是有助于培养锻炼学生供职于汽修企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没有设置或设置了但学时太少。应根据本区特点,筛选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并与课本知识结合进行理论和实际需求,设置实训课内容,再根据实训内容设置课程应该讲什么,实训课应该练什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能够熟练规范地掌握实际生产作业中的技能,更好的做到零距离上岗。(2)讲授知识不易过深。在中职教学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学历高或“成道早”、经验多、见识广,就不满足于中职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想方设法通过钻研偏仄深奥的知识和车型来拉开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而上课就容易偏离中职学历阶段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讲一些偏难、偏深的理论,使老师很费力,学生听不懂,最终导致学无所获。但是,作为汽车专业的教师又不能停留在中职汽车专业水平上,应该不断的学习提高,跟上汽车技术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要在自己钻研高新技术同时,通过调研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就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情况,来定位教学的内容、深度和难度,使“教”与“学”“同心、同步、同获”。(3)充分利用实物器材(多媒体)教学。中职学生对学汽车专业知识,由于缺乏实物器材或实习器材与教材介绍车型、内容不符,加之学习方法不对、理解不透、记忆不清、掌握不好,在实操考试时只能靠集中复习、临时突击、摸着实物器材来弥补。但在理论考试时,由于脱离了实物器材,原理性思维缺乏,就会出现“死背题”现象,时间间隔一长,又全忘了。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应不唯课本,让学生在弄通原理和要領情况下,进行理解性记忆。
二、教师在汽车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
(1)教师应有“理论型”、或“技能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由于我国中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职业办学的特色,因此加快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已成为当前广大职业院校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2)注重教师自身形象,树立教师威信。教师应注重自身的继续教育,充实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时刻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学习新技术,研究新问题,防止知识老化,尽可能给学生留下亲切、热情大方、有知识、有能力、有信心的美好印象,树立起教师的威信,使学生把对教师的好感和尊敬,转移到对教师所教课程的爱好和兴趣上来。(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亲其师而乐其学,疏其师而厌其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感情投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营造生动平等、和谐、轻松自如的教育气氛。(4)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们国家历来有重视榜样力量的传统,尤其是教育界出现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的启示与激励作用胜于无数说教,也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地位塑造学生行为,是每个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天职。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只有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5)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如何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它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将“师傅带徒弟”赋予新的内涵。现代职业教育仍然大力提倡“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模式和职业思想授受方式。针对技校生的职业意识起点低,职业主动性差的不足,我们要求实习单位的师傅要改变传统的帮带观念,改变传统的师傅身份,做到既要在技术方面手把手的教,也要在做人、做事等思想品质上做有目标的指导。我们要求师傅,每天要准备给徒弟讲授知识和传授思想的“教案”,要对传授徒弟技术和思想观点“备课”。这样,师傅的工作由“带”的目标不确定,转为“教”的确定性和合理性及理论性,师傅其实就是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对于生产实习的“师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未来的汽车维修业的重要目标就是汽车医生和汽车护士的培养;汽修企业所需要的是对行业发展能有所贡献和有所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实事求是的说,刚刚毕业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修理工,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会成为具有出色的汽车修理专业技能、健康人格和本专业创新能力的大师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