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笔者从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要学会宽容学生、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真正爱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关爱学生 师德修养 育人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甚至组织全班同学来冷落他,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
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受到的斥责、冷遇比较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很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
二、要学会宽容学生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杨磊的男生,是后来转学来的,可以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优点,对学习马马虎虎,在班里更是横行霸道,一般任课老师对他不闻不问,只要不影响自己上课就行,一开始,我也本着这样的态度,可是,杨磊并不因为我的不理睬而在课堂上遵守纪律,我们终于闹僵了,有好几次,因为他,我非常生气批评他,看着我生气了,他非但不害怕,反而洋洋自得,这更让我火上浇油,我俩几乎是成了仇人。就这样过了很久,假期里的一天,我和一位同学逛街,杨磊从正面走过来,我们几乎是同时怔了一下,在我还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杨磊喊了一声"李老师好",而后,对我很自然的笑了笑,走开了。我呆呆的站在原地,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胸是那么狭窄,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杨磊相处得很快乐,我再也没有因为学生的过错而发过火,因为,在我的学生身上,我发现了一种宽容的美德。在生活中,两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或许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存在如此多的矛盾和摩擦。具有宽阔的胸襟是人的美德,这一点对于教师而言,则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另外,教师的这种宽容的美德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极易波动,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教师是他们人生的指路人,要做好正确的引导。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異的发展,学生生活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几乎没有经受过挫折,感情非常脆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另外,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给予的时代,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奉献,面对家长的无私给予,老师的默默奉献,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指出体验和表达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应,他认为忘恩负义是情感病态的明显标志。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重视孩子思想教育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现在的孩子不懂的回报,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那我们的社会还怎样向前发展?合格的人才,不仅是指具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排除学生心中的烦恼,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多关心学生的精神状况,努力完成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塑造,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他们崇拜自己的老师,关注自己老师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做出评判。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学生问我们问题时,我们答错了,或者是不会,学生就会露出惊愕的表情,"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吗?"是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是永远也难不倒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变化迁怒于学生。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这样做也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调查表明,学生更喜欢那些能带病坚持上课,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坚强的老师,如果老师做的还不如学生,就会对老师不信任,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伟大而高尚的,他们甚至认为老师就应该是完人,圣人,没有缺点,从不犯错误,学生的这种认识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关键词:关爱学生 师德修养 育人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甚至组织全班同学来冷落他,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
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受到的斥责、冷遇比较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很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
二、要学会宽容学生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杨磊的男生,是后来转学来的,可以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优点,对学习马马虎虎,在班里更是横行霸道,一般任课老师对他不闻不问,只要不影响自己上课就行,一开始,我也本着这样的态度,可是,杨磊并不因为我的不理睬而在课堂上遵守纪律,我们终于闹僵了,有好几次,因为他,我非常生气批评他,看着我生气了,他非但不害怕,反而洋洋自得,这更让我火上浇油,我俩几乎是成了仇人。就这样过了很久,假期里的一天,我和一位同学逛街,杨磊从正面走过来,我们几乎是同时怔了一下,在我还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杨磊喊了一声"李老师好",而后,对我很自然的笑了笑,走开了。我呆呆的站在原地,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胸是那么狭窄,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杨磊相处得很快乐,我再也没有因为学生的过错而发过火,因为,在我的学生身上,我发现了一种宽容的美德。在生活中,两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或许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存在如此多的矛盾和摩擦。具有宽阔的胸襟是人的美德,这一点对于教师而言,则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另外,教师的这种宽容的美德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极易波动,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教师是他们人生的指路人,要做好正确的引导。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異的发展,学生生活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几乎没有经受过挫折,感情非常脆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另外,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给予的时代,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奉献,面对家长的无私给予,老师的默默奉献,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指出体验和表达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应,他认为忘恩负义是情感病态的明显标志。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重视孩子思想教育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现在的孩子不懂的回报,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那我们的社会还怎样向前发展?合格的人才,不仅是指具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排除学生心中的烦恼,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多关心学生的精神状况,努力完成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塑造,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他们崇拜自己的老师,关注自己老师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做出评判。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学生问我们问题时,我们答错了,或者是不会,学生就会露出惊愕的表情,"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吗?"是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是永远也难不倒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变化迁怒于学生。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这样做也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调查表明,学生更喜欢那些能带病坚持上课,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坚强的老师,如果老师做的还不如学生,就会对老师不信任,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伟大而高尚的,他们甚至认为老师就应该是完人,圣人,没有缺点,从不犯错误,学生的这种认识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