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推动实施是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由之路。实施新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方向性的期望,而且更是一个推动学科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大面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广大教师要努力探索一条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从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为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应付考试、提高学生分数为目的,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情感意志的培养,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不仅是教师教学生的过程,更重要性的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引导者”、“帮助者”,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导地位让给学生。课本让学生阅读,见解让学生发表,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寻找,结论让学生提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优化教学内容,活用政治课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经典,只是教与学的蓝本。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不等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自己的思考,缺乏校本化的研究,以本为本,照本宣科,教材写什么就教什么,怎么写就怎么教,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因此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基于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展开教学过程。知识犹如一张网,要着重抓网上的纲、网上的结。知识体系中的主干知识是重点,与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知识是重点,要突出这些重点做文章。教材上设计的探究活动、辅助材料,同样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有所筛选。其次,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教学重点适当引进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知识、新材料,特别是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举措,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知识应用的能力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责任和意识。再次,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况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开阔眼界,从而弥补学科课程资源的不足,丰富学校文化生活。
第三,转变教学方式,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讲授是政治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的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机械地接受,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了。教支配了学、控制了学,教也走向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政治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四,优化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现行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很难考查学生的实际思想觉悟,往往以知识的多少代替品德的好坏。迫于中、高考的压力,许多教师只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思想道德觉悟的培养,学生也只关心考题考分,而根本不注重自身思想品德修养与提高,政治课成了应付考试的工具和升学的“敲门砖”。可见,现行的中、高考制度已成了制约政治课教学实效提高的“拦路虎”。因此,必须优化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否则,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只能是纸上谈兵。政治科的考试评价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对学生实际思想品德与道德认知能力的评价,注重德育行为的占分比例。
(责任编辑 袁 妮)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应付考试、提高学生分数为目的,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情感意志的培养,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不仅是教师教学生的过程,更重要性的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引导者”、“帮助者”,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导地位让给学生。课本让学生阅读,见解让学生发表,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寻找,结论让学生提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优化教学内容,活用政治课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经典,只是教与学的蓝本。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不等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自己的思考,缺乏校本化的研究,以本为本,照本宣科,教材写什么就教什么,怎么写就怎么教,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因此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基于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展开教学过程。知识犹如一张网,要着重抓网上的纲、网上的结。知识体系中的主干知识是重点,与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知识是重点,要突出这些重点做文章。教材上设计的探究活动、辅助材料,同样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有所筛选。其次,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教学重点适当引进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知识、新材料,特别是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举措,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知识应用的能力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责任和意识。再次,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况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开阔眼界,从而弥补学科课程资源的不足,丰富学校文化生活。
第三,转变教学方式,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讲授是政治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的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机械地接受,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了。教支配了学、控制了学,教也走向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政治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过程,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四,优化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现行考试评价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一次考试、一张试卷很难考查学生的实际思想觉悟,往往以知识的多少代替品德的好坏。迫于中、高考的压力,许多教师只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思想道德觉悟的培养,学生也只关心考题考分,而根本不注重自身思想品德修养与提高,政治课成了应付考试的工具和升学的“敲门砖”。可见,现行的中、高考制度已成了制约政治课教学实效提高的“拦路虎”。因此,必须优化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否则,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只能是纸上谈兵。政治科的考试评价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对学生实际思想品德与道德认知能力的评价,注重德育行为的占分比例。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