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背景下山水题材雕塑创作研究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magic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域文化特征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创作者的艺术表现力和创作题材,同时也可以借助作品本身的流动性扩大地域文化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桂林有着非常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当地的山水雕塑有着浓厚的地域性特征,在当代雕塑创作者的不断努力下,一大批高水平的雕塑作品被创作出来,扩大了桂林雕塑的影响力。鉴于此,本文以桂林地区为例对地域文化背景下山水题材的雕塑创作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桂林;地域文化;山水题材;雕塑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桂林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对旅游商品等相关纪念品进行开发不仅可以有效带动桂林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对地域性文化进行有效宣传。旅游纪念品有着特殊的产品属性,其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大于本身的实用性,因此,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设计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当地雕塑艺术的不断发展,山水题材的雕塑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雕塑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着地域文化和时代面貌,直观反映人们的审美追求和价值观。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雕塑的艺术表现力,要求雕塑创作更加多元化,只有有效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底蕴,才能将桂林这座旅游城市的山水文化优势发扬光大。
  一、桂林山水文化特征
  桂林地理位置特殊,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人工開发程度低,原始自然资源丰富,山水景观相对完整,一些景点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命名,例如象鼻山、老人山、斗鸡山等,这些都成为桂林景区的特色。对于山水,从不同角度会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山水的功能和文化意义,随着理学思想发展的成熟而渗透到艺术创作者的思维当中,对其审美理念和审美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桂林山水文化中的山水被赋予了秀美、雄浑、飘逸等特征。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桂林山水文化的主要特征。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多民族聚集,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明显,当地政府也大力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将桂林山水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特色活动结合在一起,运用少数民族这一文化元素,对桂林山水风景进行精神文化方面的补充,通过独特的地域文化吸引游客。桂林山水文化与当代雕塑创作的有效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此外,桂林山水文化对于雕塑创作题材的选择、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桂林山水文化的特征和艺术内涵表现在雕塑创作方面,主要包括:通过地域文化影响雕塑创作主题的选择,通过影响雕塑创作理念、审美观念从而改变雕塑创作思路。以桂林为题材的雕塑创作活动源于当地特殊的地貌和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当代雕塑创作者通过自身对桂林的认识和了解,创作出了许多充分展现桂林山水文化的优秀雕塑作品。
  二、山水题材雕塑的艺术特点
  雕塑是以雕刻塑形方式进行的一种艺术创作。桂林山水文化吸引了众多雕塑创作者来展现桂林山水之美,使得雕塑成为传播桂林山水文化的载体,创作者孜孜不倦地进行雕刻,对山水文化不断进行补充和丰富。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雕塑作品在现代雕塑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主要风格为秀丽温婉、雄浑开阔以及野趣横生。创作者以雕塑的形式,为表现为人所熟知的、秀美的桂林山水提供新的审美角度。桂林本土雕塑创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与开拓,创作出更多更具文化特点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雕塑艺术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社会因素有着直接的关联,在表现形式上,传统的造型艺术语言需要通过特定的符号语言表达出来,这改善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并引起人们的思考。在地域文化背景下,雕塑艺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点,具有地域性、历史性等特定的根源和依据,其中的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个人精神寄托的重要部分。秀丽温婉的风格通过严谨的造型和高超的创作技巧体现出桂林山水超凡脱俗的意境。桂林山水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能够与雕塑创作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众多当代雕塑创作者的审美和辛勤创作都是为了让桂林山水文化呈现出耀眼的光芒。
  雕塑创作者的审美取向是指艺术家对美和艺术的看法和理论,影响雕塑创作者从构思到创作的全过程,是创作者人格和作品内涵的综合体现。由于雕塑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作品可以反映创作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审美追求。
  雕塑创作文化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不断发生变化。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审美的理解不仅表现在雕塑作品表象,更注重意境的体现。雕塑创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必须表现作品和情感的相互融合,赋予其更多思想审美的元素。意境作为一个评价雕塑作品的艺术标准,还包括意象,在于给予普通的自然事物以文人的思考和象征,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观察现代雕塑作品,可以发现作品风格多样,不拘泥于特定形式,不同的风格还能表现创作者的个人心境和情感。
  雕塑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山水艺术创作内涵丰富,在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等多个领域,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审美体验,通过理性认识将自然之美激起伦理感情,从而与人的精神道德情操相联系。山水艺术在中国美学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反映了中国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承载着中国人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对山水艺术的研究和鉴赏集中在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当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创作不缺少对山水自然景观的追求。古时文人墨客常常在居室中设置山水盆景,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陶冶情操。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现代雕塑学体系被引入到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雕塑创作进入了更为宽泛的语境,无论是抽象的手法还是材质的选择,装置雕塑的形式、观念雕塑的语言出现,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状态。雕塑创作者为了探索艺术创作的发展,从多个维度吸收不同的经验,尝试多样的创作手法。一些对山水风景有追求的雕塑家,对传统文化和山水艺术有独特的见解,形成了以山水形象为主题的雕塑创作,具有较强的积极探索意义。雕塑创作可直接吸收山水艺术形象,将其立体空间化,也有创作者使用雕塑的方式创作山水主题的雕塑作品。   中国古代雕塑中体现的山水风景元素,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由于雕塑作品受到功能性制约,作为主雕像的衬托背景,传统雕塑中的山水并未能独立成为一种表现主体。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山水元素并没有承载创作者的主观意图,但雕塑中的山水元素被寄予的情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桂林山水题材雕塑发展
  桂林山水雕塑作品的审美取向,受我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影响,与创作者个人的经历、审美取向也有一定的特殊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艺术创作的根源所在,拥有非常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地域文化背景下山水题材的雕塑创作融合了创作者的真实情感,同时也是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以情感为纽带传播民族精神文化的媒介,它所提炼出来的传统符号体现并寄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为当代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元素。
  在桂林山水题材的雕塑创作中,出现了山水艺术符号这种象征性语言,多被用于表达雕塑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将桂林山水这一特殊艺术符号进行加工和创作,形成了一种既有传统的文化符号,具备形似和神韵,又具有创作者对当下环境的审美思考,带有当代艺术特征的作品。在雕塑创作中,这些传统山水艺术符号有助于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思考。无论创作目标是激发观察者的审美愉悦,还是通过雕塑作品反映当下的生活状态,本质都是通过山水元素来创造艺术对话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思考,作品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元素的意义。这些作品中的山水元素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体现着地域文化的独特气質、精神和思想。
  桂林当代雕塑创作者的作品是其内在修养的转化,从艺术作品角度出发能看出艺术家的独立性。雕塑创作者主观意识的表达决定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在雕塑创作过程中,主观情感的表达体现在真实社会生活环境和特定历史文化传统之中,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会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受到相应的影响,创作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就是在创作中表现出对新的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尝试。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以桂林山水文化为研究对象,对桂林山水题材的雕塑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先从桂林地域文化特征入手,分析其山水风景的文化特征,然后从当代雕塑创作手法和审美角度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背景下桂林山水雕塑的艺术特征。在地域文化背景下,桂林当地山水题材的雕塑作品在意境表现方面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通过寄情于山水的创作形式,表现了创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现如今,桂林当地山水题材雕塑作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更多的雕塑创作者通过不断的努力,扩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对地域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通过创新将桂林山水雕塑推向了全国。
  项目基金
  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林山水题材雕塑艺术创作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KY02045)。
  作者简介
  张斌,1985年9月生,男,讲师,研究方向为雕塑。通讯作者:刘红艳。
  参考文献
  [1]黄楠.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转化[J].美术文献,2017(5):39-40.
  [2]龙彬.微型雕塑的美学分析[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20.
  [3]姚翊姁.论塑绘图式在当代陶瓷雕塑中的表达[J].天工,2021(2):42-43.
  [4]刘金石.浅析中国现当代雕塑创作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J].戏剧之家,2018(9):138-139.
  [5]张新宇,马骏.“大者无形”—论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中国山水意境[J].美术研究,2017(5):109-111.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古典建筑的艺术价值对世界建筑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古代建筑不仅整体风格独特、建设设计巧妙,而且在建筑的部分位置还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和雕刻装饰。由于民族、信仰和朝代不同,建筑的绘画和雕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绘画和雕刻具有一定的寓意和内涵,是古代建筑的重要文化体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可以为我国古代建筑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对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绘画以及雕刻应用情况和策略进行分析。
期刊
摘要:“云展览”不仅给观众提供线上的看展方式,还以相同的立意将展品重新构建在互联网世界中,是展览的数字化形态。“云展览”突破线下展览的限制,将文物的细节、更多的背景知识分享给观众。当前,中小型博物馆推出的“云展览”还属应对新冠疫情的紧急措施,在质量、内容、形式上并不理想,中小型博物馆应当揚长避短,学习大馆经验,在“云展览”的设计上发挥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树立分众化展览思维,整合资源,摆脱无谓的复制
期刊
迪庆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史、充满红色历史印记的热土,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迪庆各族人民在开展革命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这些既是党领导迪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又是革命前辈留在迪庆的精神财富和精神遗产,是构成迪庆长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迪庆州文物部门联合党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论述,重视迪庆长征文化的挖掘、保护、宣传,各项工作取得了一
期刊
摘要:徐氏泥彩塑为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泥塑,现已被列为国家级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徐氏泥彩塑题材种类繁多,其中神佛题材泥塑的特色尤为鲜明,表情造型“追神求意”、动作造型“以静衬动,以虚写实”、服饰造型“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彰显了徐氏泥彩塑的个性特征和艺术美感。本文通过对徐氏泥彩塑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从造型风格与造型语言入手,深入研究徐氏泥彩塑的神佛造型特点,分析其艺术特色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早期,欧美国家现代化进程势不可挡,在这一进程中,意大利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意大利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状况非常不满,他们以激扬的态势颂扬科学技术,一方面否认过去、开辟未来,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强烈的革命创新精神。意大利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的出现①,其中艺术家巴拉着力于探索物体不断变化的运动形态,并将其呈现出来。  本
期刊
摘要:据当前考古学研究可知,目前所知最早的漆器文物为距今8?000年前跨湖桥遗址中的漆弓,漆陶出土文物则晚了2?000年左右。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文章将结合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文化交流、地理条件和考古成果等因素,对漆陶出现的时间线向前进行溯源。本文的第二部分将探讨漆陶材料的多样性与应用方向,以生漆和腰果漆的材料性質为切入点,从材料学角度对漆陶工艺结合的未来进行理论阐释。  关键词:漆艺;陶瓷;文化;历史
期刊
摘要:“抓髻娃娃”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最为古老、夸张、朴素、喜庆的形象之一,娃娃为正面站立,圆头且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分开站立,手足皆外撇。抓髻娃娃—生命与繁衍之神、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其最突出的功能是生殖繁衍,其次才是驱鬼、辟邪、招魂等,她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生殖崇拜的一种原始图腾文化的遗存,原型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神话传说人物女娲。  关键词:视觉审美;抓髻娃娃;现代设计  “抓髻娃娃文创
期刊
摘要:截至2020年3月,移动互联网流量猛增,已达到235亿GB,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44.2%。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数字媒体的兴盛和线上新兴消费热度的高涨,虽然这是全球疫情期间出现的新现象,但各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已经很明显。因此,研究文化产业数字化对银饰品牌的打造、宣传策划及考虑如何运用新的传播营销模式和传播载体的空间很大。在信息化发展持续加速的时代,文化产业正在实现数字化转型,这也将决定疫情缓和后
期刊
摘要:湖南茶叶在明代茶马互市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末民初,湖南茶叶已成为大宗出口商品,安化茶叶驰名中外。在安化茶叶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茶叶包装、运输、销售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化。山西商人在茶叶贸易各个环节所付出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茶叶贸易的外销,使安化黑茶在茶叶贸易中搭起商品交流和文化互动的桥梁,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品牌。  关键词:清末民初;湖南安化;茶叶贸易;山西商人  湖南省位于我国东南腹地
期刊
摘要:福建省是我国红色文化革命圣地之一,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和主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著名产瓷区德化的所在省份。同时,德化作为福建省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做好福建红色文旅陶瓷产品设计研发与探究,能够填补福建红色文旅产业本土资源利用的空白。将福建红色文旅资源在德化陶瓷产品中进行合理利用,不仅能带动地方产业链与经济发展,还能传播红色文化,使福建省传统革命精神得到继承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