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总离不开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接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联想,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与作者发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但选入中学课本的古典文学作品,由于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本身又没有提供太多可理解的知识背景,学生无法进入到对文字的理解中去,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例如,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 当学生初读课文时,由于缺乏生活积累或思维呈散乱状态而不能深入理解课文。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首先在课堂导入时,一边在屏幕上打出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的歌词,一边播放歌曲原唱,在荡气回肠的音乐和刘欢雄浑豪迈的演唱中,学生们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学习情境。当学习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小说高潮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赏读文字,在作者巧妙运用的比喻中领略鲁达的铁拳威力,以及郑屠挨打的特殊感受,在品味语言中用心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接着播放电视剧片断,让学生在形象直观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把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强于教师用大量的语言去转述时代背景、描述人物。带着在视频文件中获得的直观感受,学生又一次读课文,文中的语言、文字就能转化成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进入学生的思维中,参与到学生的理解、鉴赏和再创造活动中来。随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课后在网上搜寻与课文相关的素材,为课文分析做准备。
古典文学存在生活体验缺乏的问题,说明文同样存在不能理解的问题。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即使文章的语言再准确,也不可能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全相同的事物或事理。这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把事物正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使学生获取了准确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活板》一文时,我播放以课文内容为基础,配以朗读和示意图的视频文件,还有关于毕 发明泥活字的一个纪录片,不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毕 发明泥活字的伟大,活字印刷的方便快捷,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之后,我又组织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印刷术发展的相关资料,开展交流,获得了巩固知识和拓宽知识的双重目的。
可见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它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中学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具体说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学习兴趣。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尤其是视听类媒体,适当的发挥其逼真的声光效果,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若再提供学生动手参与学习的机会,则必然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乐在其中。因此在教《三峡》时,我搜集了有关三峡风光的图片,并在多媒体教室中以美丽、直观、形象的画面形式丰富学生的视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思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拓展选择空间。语文学习必须广泛涉猎,“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学好语文不可缺少的一个侧面。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极大,可以极大拓展阅读选择的空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获得极大的选择自由。师生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广泛地、有选择性地阅读。同时,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实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看云识天气》一课,是地理学科和语文学科的结合;《奇妙的克隆》一课,是生物学科和语文学科的结合等等。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元性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教师备课时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
以上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优越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那么语文教学就将掀开新的一页。但是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受大家忽视的问题。
1.忽视教学主体的参与性
语文教学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精髓是教师、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用于支持课堂教学的。由于多媒体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可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它集文字、图像、声音、录像等于一体,因此人们在提到运用多媒体支持课堂教学时,一味地强调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也就是强调在单位时间里给予学生尽量多的信息。这样大信息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无所适从,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结果是学过的知识像过眼烟云,记得快也忘得快。
2.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信息技术为我们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它能够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示自己的个性。信息化的教育给了我们教师一个好的舞台,我们只有以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大胆创教育之新,才能够育创新之人。
例如,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 当学生初读课文时,由于缺乏生活积累或思维呈散乱状态而不能深入理解课文。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首先在课堂导入时,一边在屏幕上打出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的歌词,一边播放歌曲原唱,在荡气回肠的音乐和刘欢雄浑豪迈的演唱中,学生们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学习情境。当学习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小说高潮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赏读文字,在作者巧妙运用的比喻中领略鲁达的铁拳威力,以及郑屠挨打的特殊感受,在品味语言中用心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接着播放电视剧片断,让学生在形象直观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把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强于教师用大量的语言去转述时代背景、描述人物。带着在视频文件中获得的直观感受,学生又一次读课文,文中的语言、文字就能转化成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进入学生的思维中,参与到学生的理解、鉴赏和再创造活动中来。随后,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课后在网上搜寻与课文相关的素材,为课文分析做准备。
古典文学存在生活体验缺乏的问题,说明文同样存在不能理解的问题。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即使文章的语言再准确,也不可能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全相同的事物或事理。这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把事物正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使学生获取了准确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活板》一文时,我播放以课文内容为基础,配以朗读和示意图的视频文件,还有关于毕 发明泥活字的一个纪录片,不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毕 发明泥活字的伟大,活字印刷的方便快捷,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之后,我又组织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印刷术发展的相关资料,开展交流,获得了巩固知识和拓宽知识的双重目的。
可见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它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中学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具体说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促进学习兴趣。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尤其是视听类媒体,适当的发挥其逼真的声光效果,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若再提供学生动手参与学习的机会,则必然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乐在其中。因此在教《三峡》时,我搜集了有关三峡风光的图片,并在多媒体教室中以美丽、直观、形象的画面形式丰富学生的视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思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拓展选择空间。语文学习必须广泛涉猎,“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学好语文不可缺少的一个侧面。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极大,可以极大拓展阅读选择的空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获得极大的选择自由。师生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广泛地、有选择性地阅读。同时,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实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看云识天气》一课,是地理学科和语文学科的结合;《奇妙的克隆》一课,是生物学科和语文学科的结合等等。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元性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教师备课时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
以上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优越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那么语文教学就将掀开新的一页。但是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受大家忽视的问题。
1.忽视教学主体的参与性
语文教学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精髓是教师、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用于支持课堂教学的。由于多媒体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可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它集文字、图像、声音、录像等于一体,因此人们在提到运用多媒体支持课堂教学时,一味地强调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也就是强调在单位时间里给予学生尽量多的信息。这样大信息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无所适从,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结果是学过的知识像过眼烟云,记得快也忘得快。
2.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信息技术为我们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它能够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示自己的个性。信息化的教育给了我们教师一个好的舞台,我们只有以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大胆创教育之新,才能够育创新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