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划时代的深刻变革。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教育改革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的目标、性质和模式。确立了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基本理念:①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生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②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设计了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学习。③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④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⑤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观念更新。从单一的评价模式转化为多向评价模式,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可见,新课程理念赋予了高中物理教学的新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新课标中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部分组成,并形成了一定的层次。
第一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知识可以从书本中来,从课外资料中来,从生活实践中来。而技能只有通过实践和反复联系才能获得。通过反复联系可以使局部动作联合为一个完整的动作技能。知识只有通过技能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才能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第二层次:“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途径和方法,需要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以形成一定的能力。
第三层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福建师大的余文森教授认为,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它还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它还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观。这一目标一般无法书面检测。但它不是“虚”的,完全可以通过课堂中学生“写”在脸上的表情、鲜活的态度和口头的表达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例如“简谐运动”一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什么是机械振动;②知道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运动,了解简谐运动的若干实例;③知道判断简谐运动的方法及研究简谐运动的意义;④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掌握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速度、加速度随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变化的规律;⑤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②掌握建立物理模型的科学方法。通过弹簧振子所做的简谐运动的分析,得到有关简谐运动的一般规律性的结论,使学生知道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③学会分析简谐运动的实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回复力和惯性之间关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回复力和惯性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正是这一对立面使物体做简谐运动;②通过对简谐运动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各物理量之间的普遍联系。知道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③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弹簧振子;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过程的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组织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干什么”和“能干什么”并不表示教师“在干什么”。因此,教学过程的开放,应在教师的策划、引导、组织下有序地进行。教学过程的开放首先应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反馈与调节
教学反馈与调节是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又一突出特点。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积极;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在哪里;学生在学习中还有哪些困难。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争取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
(1)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及时获取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馈信息。①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过程,因此反馈信息往往通过学生的表情反映出来,教师要善于及时观察和分析。如学生对重复的内容往往表现出厌烦的心理状态,这就提醒教师要立即转入新的问题。学生对不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表情上表现出目瞪口呆,期待教师讲述的心情。教师应耐心认真的加以讲解。②课余课间的反馈信息。学生往往在课余会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论。因此教师在下课后要倾听学生的评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提出的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作为调节后继教学的依据。③教师自我体会。“教然后知困”通过教学教师定有所感想。最得意的是什么;最遗憾的是什么;什么地方还需调整等等。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馈,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2)教师对获得的信息要及时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①教师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调节、纠正和加强自己的活动。②教师应及时准确的提醒、指正、帮助学生激发动力,改进学习方法。③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然后知惑”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是所学知识的增值过程,是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整体化的过程。
总之,新课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新课程的编写比较灵活,给教与学都留有发展的空间。新教材的实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新课标中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部分组成,并形成了一定的层次。
第一层次:“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知识可以从书本中来,从课外资料中来,从生活实践中来。而技能只有通过实践和反复联系才能获得。通过反复联系可以使局部动作联合为一个完整的动作技能。知识只有通过技能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才能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第二层次:“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途径和方法,需要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以形成一定的能力。
第三层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福建师大的余文森教授认为,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它还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它还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观。这一目标一般无法书面检测。但它不是“虚”的,完全可以通过课堂中学生“写”在脸上的表情、鲜活的态度和口头的表达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例如“简谐运动”一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什么是机械振动;②知道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运动,了解简谐运动的若干实例;③知道判断简谐运动的方法及研究简谐运动的意义;④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掌握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速度、加速度随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变化的规律;⑤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机械振动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②掌握建立物理模型的科学方法。通过弹簧振子所做的简谐运动的分析,得到有关简谐运动的一般规律性的结论,使学生知道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③学会分析简谐运动的实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回复力和惯性之间关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回复力和惯性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正是这一对立面使物体做简谐运动;②通过对简谐运动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各物理量之间的普遍联系。知道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③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弹簧振子;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过程的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组织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干什么”和“能干什么”并不表示教师“在干什么”。因此,教学过程的开放,应在教师的策划、引导、组织下有序地进行。教学过程的开放首先应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反馈与调节
教学反馈与调节是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又一突出特点。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积极;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在哪里;学生在学习中还有哪些困难。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争取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
(1)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及时获取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反馈信息。①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过程,因此反馈信息往往通过学生的表情反映出来,教师要善于及时观察和分析。如学生对重复的内容往往表现出厌烦的心理状态,这就提醒教师要立即转入新的问题。学生对不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表情上表现出目瞪口呆,期待教师讲述的心情。教师应耐心认真的加以讲解。②课余课间的反馈信息。学生往往在课余会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论。因此教师在下课后要倾听学生的评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提出的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作为调节后继教学的依据。③教师自我体会。“教然后知困”通过教学教师定有所感想。最得意的是什么;最遗憾的是什么;什么地方还需调整等等。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馈,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2)教师对获得的信息要及时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①教师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调节、纠正和加强自己的活动。②教师应及时准确的提醒、指正、帮助学生激发动力,改进学习方法。③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然后知惑”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是所学知识的增值过程,是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整体化的过程。
总之,新课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新课程的编写比较灵活,给教与学都留有发展的空间。新教材的实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