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德育理念的研究型大学德育环境思考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u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型大学德育环境的创建与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样重要,生态德育作为新兴的德育理念可以为研究型大学德育环境的创建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生态德育的角度出发,结合研究型大学的特点,近而分析研究型大学以生态德育为理念的德育环境创建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 生态德育 德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人与环境,犹如鱼与水、鸟与木的关系。环境之于人,在于它为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土壤和养分。人的发展,人的思想道德面貌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来决定,而人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环境,从而改变其思想政治面貌和道德风尚。
  高校德育环境是指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及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以及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一切特定因素的总和。优良的大学德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思想品德形成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可能抵消学校正面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而生态德育是区别于传统人际德育的一种新德育观,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般认为,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其实质是要求广大学生以一种全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去调节人与自然地关系,合理维系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研究型大学实施生态德育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在我国,人与自然、资源等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是决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建设生态文明,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充分奠定了高校实施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也预示着高校德育工作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变的必然趋势。
  研究型大学是我们国家培养高素质精英人才和发展高水平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与文化繁荣的强大力量,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领跑者,是遵守社会道德和进行思想解放的先驱模范,也理应成为传播和坚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先锋力量。相比于普通大学,研究型大学开展生态德育工作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北大校长陈佳洱说过:“我们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不但具有开拓新知识的创造力,而且具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及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研究型大学在开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更需要引导学生自觉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研制和应用科学技术与防止和解决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结合起来,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同发展。
  笔者认为,在生态德育理念的指导下,研究型大学德育环境的创建应该致力于达成一种共识:即学校德育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时刻保持与生态环境的一致性,保持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同时丰富德育生活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生命的自由发展,进而维护学校德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
  
  2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的环境特点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根本特点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点和非研究型大学是相近的。但由于研究型大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要求德育工作者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掌握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2.1 群体的高素质性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的主客体均具有高于普通大学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以浙江大学为例,专职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者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而从研究型大学学生的构成来看,进入研究型大学学习的学生是相当优秀的,以我们国家为例,每年高考最高分的学生近乎全部进入名牌重点大学学习,他们在学习能力,自制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于普通大学学生的明显差距,他们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思想道德修养都有一个较高的层次,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对德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难题。
  2.2 学生的强自主性
  在研究型大学,学生可以最大化的接触到社会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在不同文化和传统的交互影响下,各自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同的见解。特别是研究生,他们的生理、心理、思想等日趋成熟,自主意识强烈,个性化愈加明显,对他们的教育不能仅靠传统的知识灌输和理论讲解,而是要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自我理解和深入思考,进而实现自我管理。因此,这也对德育工作者创新实施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2.3 目标的超前瞻性
  研究型大学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社会精英和领袖人物,这里的学生代表着国家最高层次的人才,这里有良好的研究环境,包括丰富的图书资源、设备良好的实验室、先进的计算机以及大学出版机构等等,学生有条件学习最广泛的知识,接触最前沿的技术,与最出色的学者面对面,在设施完备的实验室里创造创新技术,并通过他们特有的方式将更多更新的创意经过学校向社会辐射,从而带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应而,对他们的教育更应体现超前性,必须着眼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2.4 环境的大开放性
  人才培养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方向,这些学校往往拥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访问学者,双语教学以及各种国际性的研究课题在这些大学里频频出现,社会环境变化的剧烈性、广泛性、关联性、渗透性都在这里逐一体现。作为社会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中心,研究型大学通过联系社会,参与国际合作,沟通着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办学思路的国际化,让整个校园环境都充满了多彩的气息,学生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他们的德育理念、途径、方法也更具有开放性。
  
  3 研究型大学实施生态德育的思考方向
  3.1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长期以来,人们由于缺乏正确的生态观念而采取种种不恰当的生产实践方式破坏自然界,致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向严重,而人类自身也面临危险的生存困境。所以,研究型大学实施生态德育的首发点应从建构学生正确的生态观念入手。
  3.1.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极大程度的受限于自然界的制约,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对人类今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迄今为止,已经历二三百年历史的工业文明,就是人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的光明,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这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影响和危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3.1.2 充分强调节能节源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网络化普及的今天,外来思想对当代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特别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影响了我们的学生。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已明显表现出西方消费主义的特色,比如跟风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等等。勤俭节约本是我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在过分提倡物质生活的今天,传统的力量不足以抗衡外在思想的强烈冲击,据2005年5月24日《北京晨报》载:中国奢侈品市场价值约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3%,而消费这些奢侈品的绝大部分是25岁至30岁的年轻人。因此,消费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也是一种国家的发展态度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树立节约型消费观极为必要和迫切。开展节能节源消费观念的教育,要教育学生认识恶性消费的危害,认识到人类对物质的无限欲望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教育学生重拾名族传统美德,提倡简朴的生活,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
  3.1.3 树立观科学技术生态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切破坏力的源泉。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态观念,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将生产技术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中,反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环境的进一步破坏承担责任,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生将是我国未来高科技的开创者和引导者,教育和培养这些学生树立科学技术生态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正确的价值观深化技术应用,将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人类与自然同时创造福利的有效手段。“引导大学生以综合效益的眼光评价科技成果,防止和纠正以‘单一’的经济效益评价科技成果的倾向”。进行技术生态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大学生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能源流、生命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变化以及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所以说,在生态德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用生态知识去丰富和柔化科学生产技术的产生,是我们实施生态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手段。
  3.2 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同属于一个系统,不仅应重视人类的生存价值,也应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支撑与服务价值。今天的生态环境变化迅速,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时保持与时代特征相符合,与自然规律相协调,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学生遵循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所告知的人与人之间公平同样适用于人与自然之间。培养学生意识到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时,不能仅限于实现自身利益的满足,而应充分考虑到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影响,不能超支和滥用后代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可持续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稳定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致力于实现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相协调。
  3.3 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主题。生态德育能否落到实处,生态人的培养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和认识的水平。在人类的环境意识已经觉醒之时,高校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现成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大学生生态德育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承担生态道德义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把德育过程视为主体间的交流、理解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努力将过去那种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教育转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具体生动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教育,引导学生贴近社会生活,展开活生生的思想道德分析和判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自身,教育过程要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积极性,启发其自觉性,激发其创造性。这个改变的过程也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方法上需要不断的创新突破,更加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个体价值,培养其主体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意义,培养其对自然生态平衡主动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观念。
  3.4 重视三位一体的系统观念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说过:“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包括道德的知、情、意、行等诸多方面,围绕育人这一宗旨,学校要善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关注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强调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发挥多方位教育的功能,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学生的培养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要充分重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生态德育与社会环境、地区发展、家庭生活等的密切联系,利用多方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的合力。
  
  4 结束语
  研究型大学德育工作的生态化与其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样重要,生态德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德育理念,同时也是现代大学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开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教育人们正确认识生态规律,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提高人对生态环境的情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为每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知识、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生态行为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刘惊铎等.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J].新华文摘.1999,(1):200;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l998,(5):36—37.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4] 朱志媛.《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5月上 总第136期.
  [5] 陈寿朋.生态道德建设浅议[J].求是.2005,(14):4.
  [6] 舒湘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绵阳师范学报,2009年6月第28卷第6期.
  [7] 龚海泉等.当代公民道德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通过梳理前人相关文献可知,中国学者对城市群土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群的土地承载力、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城市群土地利用评价和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等四个方
每想起去世多年的父亲,他那瘦骨嶙峋的身影,黧黑多皱的面容,充满忧思和期盼的眼神儿,就栩栩如生地浮现在眼前,让我肃然而感动。父亲是一位真正的农民,在他平凡的生命里,在他劳苦的一
地方院校是大学各个类型中数量最多的群体,也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础。在这个群体中,少数院校办学目标笃定、特色鲜明、思路清晰,又能够高效利用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资金
饭碗难找人才倒贴猎头2008年的冬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钟情于把招聘高管或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交由专业人事公司,即猎头。而为尽早求得一份工作,有人愿自降身价,支付一部分佣金,“
背景与目的:下呼吸道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常见感染性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各种有创检查及治疗扰乱机体内环境等原因导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有所
<正>老人衰老、功能衰退和疾病会导致吞咽障碍(简称吞障或TZ),吞障广泛存在于老人中,但多数老人并未意识到吞障问题[1-3]。2016年《欧洲吞咽障碍学会-欧盟老年医学会白皮书》报
由于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长期的高负荷运转,发动机已成为汽车故障率较高的部件之一。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汽车的整车性能,并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发动机进行
我刚考上师范时,心理学老师在第一节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海边,无数条小鱼被海浪冲上岸。一个孩子不时弯下腰,捡起一条条小鱼,扔向大海。鱼儿在空中划一条优美的弧线,落入海中,快乐地
目的:建立动物实验模型,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探讨TPS治疗计划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探讨125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