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当前高中数学教材中引入了更多的基础性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发挥导学性拓展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的参与性与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关系,长期的教学实践证实,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其学习动力与热情也就更大。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方法与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主体参与意识;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逻辑性的课程,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其成绩的提高和思维方法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因此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难以产生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学习。
一、 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切入点
(一) 充分整合教材内容
高中数学的教材知识除了有固定的定义、性质和公式以外,很多内容都是具体的实例,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吃透教材内容,充分将其整合,灵活处理,才能发挥教材最大的使用价值,从而挖掘教材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引入物体“三视图”的概念,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模型展开联想,并形成三视图的绘制,如动车、汽车等等,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相应的视频与图片进行展示,补充一些动车等原理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发挥教材应用的最大价值。
(二) 凸显教学实用性特点
高中数学知识有较多的模块,如空间几何、三角函数、曲线方程、统计概率等等,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少,且复杂难懂,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条件更多地引用现实生活的实例来解释数学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凸显教学实用性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窗边让学生采用数学方法对远处的旗杆进行测量,预估旗杆具体的高度;或是在讲解“集合”的知识时让学生留意做操或集会过程中观察探讨;学习椭圆方程时举出生活中出现的有关椭圆轨迹的例子等等,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引发联想,同时也更善于观察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利用数学理论解决生活难题。
(三)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兴趣并顺着问题的引导逐渐探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要善于创建问题情境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提问三个平面能够将一个空间分为几个部分的问题,由于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性,学生思考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际的情境,准备一个蛋糕模型,用刀切开三次表示三个平面的切分,这种转换模式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能引起学生进行思考,甚至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 注入丰富教学元素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注入丰富教学元素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常用的方法如多媒体技术教学、实物演示法、游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等。比如在学习概率的相关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概率知识的内容,设计关于抽奖的小游戏,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提前设置一些小奖品。再比如引入故事教学,为学生讲述高斯和等差数列的故事,讲述韦达和密码学的故事等等,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从而提高学习主体参与意识。
二、 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能够促进学生长时间地维持热情的学习状态,集中精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自觉地被数学隐藏的深厚知识以及数学思维所呈现的规律性而折服,比如很多几何问题,由于空间的存在,几何图形的问题让其呈现出很强的规律美与逻辑美,学生对这种美的解读则建立在培养一定逻辑思维和掌握一定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由此来提高自主参与性。
(二)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性
教师应积极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通过实践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自觉投入学习当中。高科技的发展使其发展成果覆盖至教学领域,在当前的高中教学课堂上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非常常见,此外,还有不少教师优化了过去常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协作中强化团队意识,共同探讨练习,同样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参与自觉性。比如在探究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布置以下题型:已知00且a≠1,那么比较|loga(1-x)|与|loga(1 x)|,在小组中学生需要分配任务,分别验证01的情况,完成后对结果进行整合,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性。
(三) 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性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依旧存在硬性灌输学生知识的情况,这个过程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不但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与成效,更要看到学生学习时思维形成的过程,适时进行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自主参与意识。比如关于“或、且、非”等常见数学逻辑连接词应用时,教师如果只是单纯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必然很容易混淆。为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引入方程式进行导学,如(x 1)2=1,(x 2)2 2=1等,学生先做解题任务时就会发现存在有解和无解的不同情况,此外还有的题型是自解,那么在学生形成三种类型的概念以后再穿插关于“或、且、非”的区别与讲解,学生才能意识到两者的联系,并充分发挥主体参与和识别的作用,深化学习主体意识。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其学习主体性发挥,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我学习主体地位,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和不断探索中发挥主体学习功能,全面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亚兵.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體参与意识的教学研究[J].数理化,2016,4(12):34.
[2]杨素梅.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实现高中数学活力课堂[J].学周刊,2016,2(28):71.
作者简介:朱雷,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凤台一中。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主体参与意识;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逻辑性的课程,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其成绩的提高和思维方法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因此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难以产生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学习。
一、 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切入点
(一) 充分整合教材内容
高中数学的教材知识除了有固定的定义、性质和公式以外,很多内容都是具体的实例,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吃透教材内容,充分将其整合,灵活处理,才能发挥教材最大的使用价值,从而挖掘教材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引入物体“三视图”的概念,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模型展开联想,并形成三视图的绘制,如动车、汽车等等,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相应的视频与图片进行展示,补充一些动车等原理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发挥教材应用的最大价值。
(二) 凸显教学实用性特点
高中数学知识有较多的模块,如空间几何、三角函数、曲线方程、统计概率等等,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少,且复杂难懂,但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条件更多地引用现实生活的实例来解释数学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凸显教学实用性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窗边让学生采用数学方法对远处的旗杆进行测量,预估旗杆具体的高度;或是在讲解“集合”的知识时让学生留意做操或集会过程中观察探讨;学习椭圆方程时举出生活中出现的有关椭圆轨迹的例子等等,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引发联想,同时也更善于观察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利用数学理论解决生活难题。
(三)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兴趣并顺着问题的引导逐渐探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要善于创建问题情境模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提问三个平面能够将一个空间分为几个部分的问题,由于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性,学生思考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际的情境,准备一个蛋糕模型,用刀切开三次表示三个平面的切分,这种转换模式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能引起学生进行思考,甚至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 注入丰富教学元素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注入丰富教学元素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常用的方法如多媒体技术教学、实物演示法、游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等。比如在学习概率的相关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概率知识的内容,设计关于抽奖的小游戏,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提前设置一些小奖品。再比如引入故事教学,为学生讲述高斯和等差数列的故事,讲述韦达和密码学的故事等等,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从而提高学习主体参与意识。
二、 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能够促进学生长时间地维持热情的学习状态,集中精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自觉地被数学隐藏的深厚知识以及数学思维所呈现的规律性而折服,比如很多几何问题,由于空间的存在,几何图形的问题让其呈现出很强的规律美与逻辑美,学生对这种美的解读则建立在培养一定逻辑思维和掌握一定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由此来提高自主参与性。
(二)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性
教师应积极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通过实践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自觉投入学习当中。高科技的发展使其发展成果覆盖至教学领域,在当前的高中教学课堂上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非常常见,此外,还有不少教师优化了过去常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协作中强化团队意识,共同探讨练习,同样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参与自觉性。比如在探究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布置以下题型:已知0
(三) 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性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依旧存在硬性灌输学生知识的情况,这个过程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不但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与成效,更要看到学生学习时思维形成的过程,适时进行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自主参与意识。比如关于“或、且、非”等常见数学逻辑连接词应用时,教师如果只是单纯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必然很容易混淆。为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引入方程式进行导学,如(x 1)2=1,(x 2)2 2=1等,学生先做解题任务时就会发现存在有解和无解的不同情况,此外还有的题型是自解,那么在学生形成三种类型的概念以后再穿插关于“或、且、非”的区别与讲解,学生才能意识到两者的联系,并充分发挥主体参与和识别的作用,深化学习主体意识。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其学习主体性发挥,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我学习主体地位,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和不断探索中发挥主体学习功能,全面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亚兵.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體参与意识的教学研究[J].数理化,2016,4(12):34.
[2]杨素梅.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实现高中数学活力课堂[J].学周刊,2016,2(28):71.
作者简介:朱雷,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凤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