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让中职学校技能教育及技能比赛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以达到真正地为企业提供可用人才,成为企业人才的源泉,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技能竞赛 社会需要 就业前提 检验教学平台
为提高广东省中职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人才的需要,全省中职学校自2008年起定期举办会计实务操作、点钞、小键盘速打、会计电算化四个项目的财会技能比赛,以改变以往中职生“理论懂得不多,又不会操作”的现象。
广东省中职学校技能比赛至今举办了四届。2011年以前,采用单项集体比赛形式,分为会计实务、点钞及会计电算化三个项目,讲求配合协作能力;而2011年则采用单人全能比赛形式,分为个人的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点钞、小键盘输入项目,这种比赛方式讲求个人全能的熟练程度,也更能突出学生个人技能的能力。
本人先后三次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中职学校举办的会计技能比赛,对于在中职学校开展会计技能竞赛的必要性及不足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中职学校开展会计技能竞赛的必要性
会计技能竞赛是建立在会计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的一项实战型教育项目。要开展会计技能竞赛,必须要开展会计技能培训项目,因此,开展技能竞赛的必要性要从会计技能培训教育方面来做一个说明。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理论知识为辅为教育目的的技能型学校。开展会计技能教育不仅是教学理论上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是一个集社会需求、先进科技与扎实理论相结合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点:
(一)社会需要技能型的财务人员。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广东这个经济前沿省份,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这个特点:
首先,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对于各种人才的需求量大。
其次,经济发展,企业数量增加,需要很多的财务人员。改革初期,业务量不大,手工会计基本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能够全面操作会计事务”。随着经济的纵深发展,企业业务量不断增加,企业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企业需要多技能人员。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企业,资本少,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企业要求从业人员身兼数职。
经济发展需要,财务从业人员除掌握会计实务技能外,还必须掌握其他技能。因此,会计技能培训成为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一个主要课题。
(二)会计技能是就业的前提条件。
企业作为营利性质的单位,节约成本是其首要的任务。现在企业用人的条件:一能动手操作会计,二能管理事务,三能文字处理。
计算机的普及,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开展会计工作成为必然趋势,现阶段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能全盘操作会计业务”而且“能应用财务会计软件”。
为争取就业岗位,中职生必须具备大专本科院校学生所不具备的技能才能胜出。会计技能中的会计核算、点钞、小键盘输入等项目都是会计工作中的必须技能,而且这些技能简单易学,一般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后,基本上都能掌握,再掌握一定速度的文字录入及简单的文档处理技能,这些技能在学生竞争工作岗位时,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也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满足企业的需要。
掌握多种技能的实用型学生,正是企业所需的会计从业人员。因此就业上要求,中职财会学生必须具备手工及计算机处理会计事务能力及一般文员的素质。
(三)会计技能教育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及坚实物质基础。
会计实务、点钞与小键盘输入等项目都具有较长的教学历史,各中职学校对于这方面的教学经验都比较丰富,而对于会计电算化项目,在这里值得一提。
会计电算化最初是会计专业的一门辅助课程。1995年前,被称为会计知识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相结合的“边缘”学科,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才从“边缘”学科变成了会计方向的一个专业。而适用于该专业的会计软件,以财政部的安易软件、北京用友公司的用友财务软件、深圳金蝶公司的金蝶财务软件最为著名。
2001年以前,企业大都使用安易软件。2001年后,企业可选用深圳金蝶财务软件或北京用友财务软件。教学上也大致相同。
财务软件在操作流程上与手工相似,金蝶软件在报表编制上吸收“Ecell表格”的制作方法,简单易学。而用友财务软件则是一款管理型的软件,并且用友公司率先开发出了企业资源计划软件——ERP软件,完善了财务软件体系。
丰富扎实的教学经验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财务软件的发展,为中职学校开展会计技能培训及竞赛提供坚实的软硬件条件。
(四)会计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平台。
在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都被要求具备会计初级证书,而该证书只要通过指定的考试即可获得。如何才能从“全民学会计的围城”中突破出来,独树一帜?特别是面对生源不断下降,在夾缝中求生存的中职学校来说,更是要将自己会计专业中的“技能与动手能力强”特色表现出来,在提高理论教学质量下,增加会计课程的含金量,开设实用型的技能培训课程,加强中职学生动手能力,才能与通过考试即获证书的财务人员有所不同。
为了检验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与教学经验的交流,中职学校间举行会计技能比赛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也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有比赛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出人才。
技能竞赛是检查各中职学校财会技能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要表现舞台。
通过以上的四点可以看出,中职学校开展技能培训是有其社会效应、企业需要、就业要求及教学支持的,而能表现出会计技能培训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校际间的技能竞赛,在比赛中不仅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还可以将中职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及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会计技能比赛具有时代需要的特性。
二、会计技能竞赛后的思考
广东省中职学校财会技能比赛每届都搞得红红火火。比赛获奖后,各学校欢欢喜喜回到了原处,下一年到来时,又再开始下一次比赛的准备。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耗资费时地准备大赛?就为了站在领奖台上那闪光的几秒钟?虽说教育部门颁布了一些关于获奖选手高职考试可以加分,在就业提升上有一些便利条文外,可是,这些条文可以让社会了解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了吗?企业知道中职学校为它提供了适用的员工了吗?中职学生就业率提高了吗?校际间的这些会计技能比赛似乎没有能给出一个答案。
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在此提出一些关于举办会计技能竞赛所应发挥的作用不足的地方的看法:
(一)技能竞赛的社会效应低。
会计技能是一种社会技能。但技能比赛时,除教学单位,没有其他观众,我们比赛获奖选手,就算是全国技能比赛第一名,又有多少社会民众、单位、企业知道其姓名?
为了让社会各界对中职学校办学特色有认识,大赛前应通过电视、电台及报刊媒体大力宣传,吸引社会民众到会观看,用学生的亲身表演来吸引大众,宣传中职学校教学特色,以达到应有的社会效应,提高招生率的目的。
(二)技能比赛是一场“独角戏”。
2008年开始,广东省级职业财会技能比赛的参赛人数从一百多人到二百多人,参与选手选拔的人数多达2000多人,但是,在这人数中独独缺少了最重要的一个角色——企业。
中职学校的技能教育培训与竞赛一直处于一厢情愿状态。中职技能培训大都依据教学上的需要来进行,并不是根据企业需要的技能开展教学;每次技能比赛,除了赞助商外只有中职学校及学生这个演员而没有企业这个重要的观众。没有企业到场,中职生又如何能够在毕业时顺利的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如何能提高就业率?技能比赛没有起到应有的经济效应作用。
在比赛中,不仅要邀请企业到场,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各中职学校还应组织财会技能表演队,尽可能多地参与各种企业交流会,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会计才艺技能,以达到宣传自身教学特色及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三)参赛人员普及面小。
广东省级财会技能大赛,每校参赛的选手是六名。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参赛的选手们的各项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比赛过后,高、新、巧的技能并没有在随后的教学中推广,广大中职学生不能从比赛中获得技能提高的实惠。
(四)参赛成本高。
比赛的器材不断更新变化,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比赛的软件,每次比赛软件的升级费用不低,阻碍了一些本想参赛但没有太大经济能力购买软件的学校参赛。
(五)应举行全面的技能比赛。
中职学校能通过动手表现的专业有很多。近年来,举办的技能竞赛都是比较传统的会计、服装、英语技能等比赛项目,本人认为除了传统技能项目外还应举行计算机文字录入速度、秘书写作、茶艺表演、幼师技能、美术画展、营销员推销口才、营销企划设计、动画设计等技能的比赛,才能全面地体现出中职学校教育的特色。
如何让中职学校技能教育及技能比赛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以达到真正地为企业提供可用人才,成为企业人才的源泉,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技能竞赛 社会需要 就业前提 检验教学平台
为提高广东省中职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人才的需要,全省中职学校自2008年起定期举办会计实务操作、点钞、小键盘速打、会计电算化四个项目的财会技能比赛,以改变以往中职生“理论懂得不多,又不会操作”的现象。
广东省中职学校技能比赛至今举办了四届。2011年以前,采用单项集体比赛形式,分为会计实务、点钞及会计电算化三个项目,讲求配合协作能力;而2011年则采用单人全能比赛形式,分为个人的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点钞、小键盘输入项目,这种比赛方式讲求个人全能的熟练程度,也更能突出学生个人技能的能力。
本人先后三次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中职学校举办的会计技能比赛,对于在中职学校开展会计技能竞赛的必要性及不足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中职学校开展会计技能竞赛的必要性
会计技能竞赛是建立在会计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的一项实战型教育项目。要开展会计技能竞赛,必须要开展会计技能培训项目,因此,开展技能竞赛的必要性要从会计技能培训教育方面来做一个说明。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理论知识为辅为教育目的的技能型学校。开展会计技能教育不仅是教学理论上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是一个集社会需求、先进科技与扎实理论相结合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点:
(一)社会需要技能型的财务人员。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广东这个经济前沿省份,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这个特点:
首先,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对于各种人才的需求量大。
其次,经济发展,企业数量增加,需要很多的财务人员。改革初期,业务量不大,手工会计基本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能够全面操作会计事务”。随着经济的纵深发展,企业业务量不断增加,企业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企业需要多技能人员。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企业,资本少,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企业要求从业人员身兼数职。
经济发展需要,财务从业人员除掌握会计实务技能外,还必须掌握其他技能。因此,会计技能培训成为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一个主要课题。
(二)会计技能是就业的前提条件。
企业作为营利性质的单位,节约成本是其首要的任务。现在企业用人的条件:一能动手操作会计,二能管理事务,三能文字处理。
计算机的普及,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开展会计工作成为必然趋势,现阶段财务工作人员不仅“能全盘操作会计业务”而且“能应用财务会计软件”。
为争取就业岗位,中职生必须具备大专本科院校学生所不具备的技能才能胜出。会计技能中的会计核算、点钞、小键盘输入等项目都是会计工作中的必须技能,而且这些技能简单易学,一般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后,基本上都能掌握,再掌握一定速度的文字录入及简单的文档处理技能,这些技能在学生竞争工作岗位时,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也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满足企业的需要。
掌握多种技能的实用型学生,正是企业所需的会计从业人员。因此就业上要求,中职财会学生必须具备手工及计算机处理会计事务能力及一般文员的素质。
(三)会计技能教育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及坚实物质基础。
会计实务、点钞与小键盘输入等项目都具有较长的教学历史,各中职学校对于这方面的教学经验都比较丰富,而对于会计电算化项目,在这里值得一提。
会计电算化最初是会计专业的一门辅助课程。1995年前,被称为会计知识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相结合的“边缘”学科,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才从“边缘”学科变成了会计方向的一个专业。而适用于该专业的会计软件,以财政部的安易软件、北京用友公司的用友财务软件、深圳金蝶公司的金蝶财务软件最为著名。
2001年以前,企业大都使用安易软件。2001年后,企业可选用深圳金蝶财务软件或北京用友财务软件。教学上也大致相同。
财务软件在操作流程上与手工相似,金蝶软件在报表编制上吸收“Ecell表格”的制作方法,简单易学。而用友财务软件则是一款管理型的软件,并且用友公司率先开发出了企业资源计划软件——ERP软件,完善了财务软件体系。
丰富扎实的教学经验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财务软件的发展,为中职学校开展会计技能培训及竞赛提供坚实的软硬件条件。
(四)会计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平台。
在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都被要求具备会计初级证书,而该证书只要通过指定的考试即可获得。如何才能从“全民学会计的围城”中突破出来,独树一帜?特别是面对生源不断下降,在夾缝中求生存的中职学校来说,更是要将自己会计专业中的“技能与动手能力强”特色表现出来,在提高理论教学质量下,增加会计课程的含金量,开设实用型的技能培训课程,加强中职学生动手能力,才能与通过考试即获证书的财务人员有所不同。
为了检验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与教学经验的交流,中职学校间举行会计技能比赛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也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有比赛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出人才。
技能竞赛是检查各中职学校财会技能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要表现舞台。
通过以上的四点可以看出,中职学校开展技能培训是有其社会效应、企业需要、就业要求及教学支持的,而能表现出会计技能培训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校际间的技能竞赛,在比赛中不仅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还可以将中职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及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会计技能比赛具有时代需要的特性。
二、会计技能竞赛后的思考
广东省中职学校财会技能比赛每届都搞得红红火火。比赛获奖后,各学校欢欢喜喜回到了原处,下一年到来时,又再开始下一次比赛的准备。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耗资费时地准备大赛?就为了站在领奖台上那闪光的几秒钟?虽说教育部门颁布了一些关于获奖选手高职考试可以加分,在就业提升上有一些便利条文外,可是,这些条文可以让社会了解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了吗?企业知道中职学校为它提供了适用的员工了吗?中职学生就业率提高了吗?校际间的这些会计技能比赛似乎没有能给出一个答案。
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在此提出一些关于举办会计技能竞赛所应发挥的作用不足的地方的看法:
(一)技能竞赛的社会效应低。
会计技能是一种社会技能。但技能比赛时,除教学单位,没有其他观众,我们比赛获奖选手,就算是全国技能比赛第一名,又有多少社会民众、单位、企业知道其姓名?
为了让社会各界对中职学校办学特色有认识,大赛前应通过电视、电台及报刊媒体大力宣传,吸引社会民众到会观看,用学生的亲身表演来吸引大众,宣传中职学校教学特色,以达到应有的社会效应,提高招生率的目的。
(二)技能比赛是一场“独角戏”。
2008年开始,广东省级职业财会技能比赛的参赛人数从一百多人到二百多人,参与选手选拔的人数多达2000多人,但是,在这人数中独独缺少了最重要的一个角色——企业。
中职学校的技能教育培训与竞赛一直处于一厢情愿状态。中职技能培训大都依据教学上的需要来进行,并不是根据企业需要的技能开展教学;每次技能比赛,除了赞助商外只有中职学校及学生这个演员而没有企业这个重要的观众。没有企业到场,中职生又如何能够在毕业时顺利的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如何能提高就业率?技能比赛没有起到应有的经济效应作用。
在比赛中,不仅要邀请企业到场,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各中职学校还应组织财会技能表演队,尽可能多地参与各种企业交流会,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会计才艺技能,以达到宣传自身教学特色及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三)参赛人员普及面小。
广东省级财会技能大赛,每校参赛的选手是六名。经过高强度的训练,参赛的选手们的各项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比赛过后,高、新、巧的技能并没有在随后的教学中推广,广大中职学生不能从比赛中获得技能提高的实惠。
(四)参赛成本高。
比赛的器材不断更新变化,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比赛的软件,每次比赛软件的升级费用不低,阻碍了一些本想参赛但没有太大经济能力购买软件的学校参赛。
(五)应举行全面的技能比赛。
中职学校能通过动手表现的专业有很多。近年来,举办的技能竞赛都是比较传统的会计、服装、英语技能等比赛项目,本人认为除了传统技能项目外还应举行计算机文字录入速度、秘书写作、茶艺表演、幼师技能、美术画展、营销员推销口才、营销企划设计、动画设计等技能的比赛,才能全面地体现出中职学校教育的特色。
如何让中职学校技能教育及技能比赛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以达到真正地为企业提供可用人才,成为企业人才的源泉,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