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变局时代

来源 :新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yang_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的企业要提高意识,探寻如何利用互联网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是由一批工作和创业于美国加州硅谷地区的华人高科技专业人士通过两年筹备酝酿,于2000年正式注册成立的非盈利和非政治专业团体。该协会的宗旨是提供广泛联络各方面高科技企业及专业人才的交流平台,加强会员之间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合作交流,拓展会员就业工作和事业发展的空间;团结协会的个人和公司会员,提高协会的专业影响力。通过协会与中国各地的企业和政府已经建立起来的合作通道,为会员同中国开展高科技交流合作和投资创业提供各种实质性的帮助。
  《新经济导刊》:种种现象云集在一起,反映出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反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技术、道德、法律、政策、商业模式等方面的不成熟?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我觉得国内互联网领域的跟风现象还比较严重,之所以发生跟风现象,是因为创新相对比较少,模仿相对比较多。在创新少的氛围里,一有新的功能和新的应用、新的策略出现,大家就一窝蜂地跟上来了。另外一个现象是,炒作太多,而这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创新匮乏。实在没有新的东西了,就会去炒一些虚的东西,以吸引人气。
  《新经济导刊》:以审查搜索内容结果、制订网游分级标准、颁发电子商务许可证和视频网站牌照发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代表。互联网整治风暴到来,这对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应该把握度,有时候干预得多了,不一定会取得预想的正面的影响。比如许可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特权,那么肯定就有一些人会去做关系来获得许可,这是要值得注意的。
  我认为,在成熟的行业中,企业会自律,苹果公司肯定不会让Itune有黄色内容,其产品要的是前卫的形象,而不是低级趣味的东西。大部分企业都希望自己有正面的形象,但是有一些公司它就是要做负面和低级的内容,即便有许可证也不能杜绝。实际上,有一些公司就是拿了许可证当特别通行证,在做一些不正当的事情,这样一些情况政府就应该干预,进行检查。
  《新经济导刊》:新政时期,互联网企业纷纷卷入纷争。从优酷酷6互诉可见,这是行业自然的优胜劣汰。而从魔兽世界版权风波、视频网站“国家队”浮出。可见直接利益冲突背后,潜伏的是更高级别的利益之争。您如何评价?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以视频的“国进民退”来说,我觉得造成这样印象,不仅仅是因为所谓“国家队”在资源上有优势,实际上在政策许可和支持方面也获得了政府更多的支持。但是,不管是国资背景,还是民营互联网企业,实际上都是中国的经济力量,一个共同的导向是为民服务,所以以某种标准来区隔是不太合适的。
  从长远来看,这些事情背后涉及到一些资源的整合,肯定会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一些影响。最近就有媒体提到在一些传统领域存在“国企生病,民企吃药”的状况,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新经济导刊》:新一波的躁动。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新的15年大潮开启,新的15年互联网将呈现怎样的格局?在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社交网站、门户网站、个人网站等领域您更看好哪些行业,原因是什么?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对于未来15年,我觉得会有一个4/6开的行业格局。四大门户,百度、盛大、阿里巴巴等这些企业都形成了规模,已经很庞大了,会继续保持行业的地位,占据60%的格局。而一些新的互联网企业也会挤进来,也有可能标新立异,占领一席之地,打败这些巨头。当然,这些企业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创意和市场手段,比如获得非常多关注的开心网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像百度、sina这样规模的互联网,答案也留待未来。
  关于未来的机遇,从行业机会来看,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相对来讲已经比较成熟了,基本定型了,无太多的机遇。我看好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在游戏领域,从业务来看,游戏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因为互联网越来越深入生活,而娱乐和游戏始终是互联网用户的一个重要目的,2009年很多游戏公司动作很大,比如和电影业合作等等,这都体现了游戏的旺盛需求。
  《新经济导刊》:结合硅谷经验,谈谈在这轮变革潮中,中国互联网企业如何才能不被淘汰?在用户获取能力、资本驾驭能力、政策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互联网企业资本的意识也很强,很多资本在追逐互联网企业。当然优胜劣汰是商业社会的常规,中国互联网企业要不被淘汰,肯定要把技术创新放到重要位置,从硅谷互联网的发展就能看到这一点。
  除了技术创新,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什么样的东西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什么样的应用更适用于中国特色,适用于中国网民。
  还有一些方向值得注意,比如发展以中国为出发点,面向全世界的商业模式。实际上,Google就是以美国为出发点,面向全世界,它把业务做到了全球各地。
  另外一个重要的建议是,在这一轮变革中,中国传统的企业要提高意识,探寻如何利用互联网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今年很多大企业,比如富士康、国美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就是一个佐证。
其他文献
自主创新亟需寻求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破除自身无法逾越的外部环境屏障。而要实现这点,关键在于,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要从整个体系上进行转轨    中国人之聪明,中国创新资源之多,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国家重视科技这么多年了,中国自主创新为什么总是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自主创新今日的滞后局面?  对此,通常而言,我们会强调自己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够,以及科研与企业的“两张皮”问题,还会归
期刊
《新经济导刊》:关于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业界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传感器,有人认为是通信协议,有人理解是下一代互联网……总之众说纷纭,您认为物联网到底是什么?  杨震:物联网的定义有很多,很多专家、学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认为,物联网是信息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互联网借助网关、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等连接而成,人们将各种信息采集处理后放在互联网上,因此互联网反映的是虚拟的电子信息,并且与现实是有鸿
期刊
症结已经找到,而关键的问题是,谁将迈出第一步?    四年前,深圳某居民楼内,一个挂着“鼎识科技”的标志牌的房间内,几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年人正在为手中的小玩意忙得不可开交,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其中一位便不情愿地打开了门:“请问你找谁?”来者答道:“我是达晨创投投资总监梁国智,我找你们负责人。”  或许是对于“创投”二字的敏感,当来者报出了名号后,这几位中年人差点跳了起来。他们感到惊讶的同时,更多的是
期刊
2008年的北京奥运盛宴犹在眼前,2010年的上海世博又接踵而至。  两年前,在奥运开幕前夕,《新经济导刊》曾推出一期名为《财富奥运》的封面专题。当其时,“奥运经济”是各方经济人士关注的焦点,本刊指出,不可低估奥运带来的商业机会,但也不必过分夸大奥运经济的杠杆效应,对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来说,奥运相当于为其打开了一扇大门。跨过那扇门,中国将迎来的是更为广阔的世界经济舞台。  今天,同样举足
期刊
这边是经济学大家,那边是公益界名宿,两位智者对话,会是怎样一种场景?82岁的茅于轼,72岁的商玉生,在他们身上,有着极其相似的气质,慈眉善目、温润如玉,善良和蔼写在两张微笑的脸上。和声细语,却又丝丝入扣,行云流水一般,让聆听者仿佛饮了一坛醇酒,说不出的舒服,道不明的回味。  不久前,在本刊朱敏总编的主持下,这对泰山北斗于茅老家中倾情论道。谁能把这当成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逢?就像多年神交的老友,他乡偶遇
期刊
在巨大商机面前,任何一家相关企业都无法让自己有片刻的松懈    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倡导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本次世博会的核心理念。中国政府此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给在中国的各类企业,特别是资金及研发技术占巨大优势的高科技企业提出了一个紧迫的命题。  得“低碳”者得天下,研发、生产“绿色产品”,打造低碳经济,已经
期刊
谈起发展方式的转变,谁也无法否认,“新经济”所担负的使命,如今愈发艰巨。  全球金融危机使出口导向型经济走到尽头,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旧有经济发展模式弊端也日益凸显。就政策转向的重点而言,难怪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建议“鼓励内供或远胜鼓励内需”。“鼓励内供”即鼓励私营的工业转向为供给国内的市场而产出。  新经济的发展障碍值得深究。其中一点恐怕在于,执掌“旧经济”的传统权力部门往往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
期刊
物联网产业链如何构成?其产业化过程中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仅仅是个乌托邦吗?    好莱坞导演给诺亚方舟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美国人却用“末日地堡”抢占了风头,还是英国人的研究比较“靠谱”:他们已在希腊建成了原型——“自治愈”房屋。据了解,这种房屋在遭遇地震压力后不会出现坍塌而是移动,其内置的RFID和传感器,不但可以收集处理数据,还能构建地震预警系统。究其技术原理:没错,物联网。  然而,世界
期刊
这家物联网创业企业有何烦恼,其如何冲破资金的瓶颈?又如何走上产业化道路    2010年4月22日,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某会议室,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一场时髦且另类的选秀活动在这里举行。选手是众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评委则是时下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这是“创新中国DEMO CHINA 2010”北京分赛的现场。  去年,就在上一届活动中,一家公司打着物联网的旗号,从成都分赛一路过关斩将杀入武汉决赛,给
期刊
策划:本刊研究部  执行:杨剑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改革开放的“下一个30年”。  自1981年在中国建立开发区的决议得到国务院批准至今,开发区之得名也近30年了。在这30年间,开发区以其独特的政策优势成为地方经济版图上的“小特区”,也因其巨大的经济增长贡献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极”。  如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步流星之时,城市经济是否还有必要通过开发区的“增长极”形式来实现战略发展·尤其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