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的企业要提高意识,探寻如何利用互联网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是由一批工作和创业于美国加州硅谷地区的华人高科技专业人士通过两年筹备酝酿,于2000年正式注册成立的非盈利和非政治专业团体。该协会的宗旨是提供广泛联络各方面高科技企业及专业人才的交流平台,加强会员之间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合作交流,拓展会员就业工作和事业发展的空间;团结协会的个人和公司会员,提高协会的专业影响力。通过协会与中国各地的企业和政府已经建立起来的合作通道,为会员同中国开展高科技交流合作和投资创业提供各种实质性的帮助。
《新经济导刊》:种种现象云集在一起,反映出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反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技术、道德、法律、政策、商业模式等方面的不成熟?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我觉得国内互联网领域的跟风现象还比较严重,之所以发生跟风现象,是因为创新相对比较少,模仿相对比较多。在创新少的氛围里,一有新的功能和新的应用、新的策略出现,大家就一窝蜂地跟上来了。另外一个现象是,炒作太多,而这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创新匮乏。实在没有新的东西了,就会去炒一些虚的东西,以吸引人气。
《新经济导刊》:以审查搜索内容结果、制订网游分级标准、颁发电子商务许可证和视频网站牌照发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代表。互联网整治风暴到来,这对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应该把握度,有时候干预得多了,不一定会取得预想的正面的影响。比如许可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特权,那么肯定就有一些人会去做关系来获得许可,这是要值得注意的。
我认为,在成熟的行业中,企业会自律,苹果公司肯定不会让Itune有黄色内容,其产品要的是前卫的形象,而不是低级趣味的东西。大部分企业都希望自己有正面的形象,但是有一些公司它就是要做负面和低级的内容,即便有许可证也不能杜绝。实际上,有一些公司就是拿了许可证当特别通行证,在做一些不正当的事情,这样一些情况政府就应该干预,进行检查。
《新经济导刊》:新政时期,互联网企业纷纷卷入纷争。从优酷酷6互诉可见,这是行业自然的优胜劣汰。而从魔兽世界版权风波、视频网站“国家队”浮出。可见直接利益冲突背后,潜伏的是更高级别的利益之争。您如何评价?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以视频的“国进民退”来说,我觉得造成这样印象,不仅仅是因为所谓“国家队”在资源上有优势,实际上在政策许可和支持方面也获得了政府更多的支持。但是,不管是国资背景,还是民营互联网企业,实际上都是中国的经济力量,一个共同的导向是为民服务,所以以某种标准来区隔是不太合适的。
从长远来看,这些事情背后涉及到一些资源的整合,肯定会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一些影响。最近就有媒体提到在一些传统领域存在“国企生病,民企吃药”的状况,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新经济导刊》:新一波的躁动。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新的15年大潮开启,新的15年互联网将呈现怎样的格局?在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社交网站、门户网站、个人网站等领域您更看好哪些行业,原因是什么?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对于未来15年,我觉得会有一个4/6开的行业格局。四大门户,百度、盛大、阿里巴巴等这些企业都形成了规模,已经很庞大了,会继续保持行业的地位,占据60%的格局。而一些新的互联网企业也会挤进来,也有可能标新立异,占领一席之地,打败这些巨头。当然,这些企业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创意和市场手段,比如获得非常多关注的开心网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像百度、sina这样规模的互联网,答案也留待未来。
关于未来的机遇,从行业机会来看,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相对来讲已经比较成熟了,基本定型了,无太多的机遇。我看好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在游戏领域,从业务来看,游戏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因为互联网越来越深入生活,而娱乐和游戏始终是互联网用户的一个重要目的,2009年很多游戏公司动作很大,比如和电影业合作等等,这都体现了游戏的旺盛需求。
《新经济导刊》:结合硅谷经验,谈谈在这轮变革潮中,中国互联网企业如何才能不被淘汰?在用户获取能力、资本驾驭能力、政策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互联网企业资本的意识也很强,很多资本在追逐互联网企业。当然优胜劣汰是商业社会的常规,中国互联网企业要不被淘汰,肯定要把技术创新放到重要位置,从硅谷互联网的发展就能看到这一点。
除了技术创新,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什么样的东西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什么样的应用更适用于中国特色,适用于中国网民。
还有一些方向值得注意,比如发展以中国为出发点,面向全世界的商业模式。实际上,Google就是以美国为出发点,面向全世界,它把业务做到了全球各地。
另外一个重要的建议是,在这一轮变革中,中国传统的企业要提高意识,探寻如何利用互联网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今年很多大企业,比如富士康、国美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就是一个佐证。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是由一批工作和创业于美国加州硅谷地区的华人高科技专业人士通过两年筹备酝酿,于2000年正式注册成立的非盈利和非政治专业团体。该协会的宗旨是提供广泛联络各方面高科技企业及专业人才的交流平台,加强会员之间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合作交流,拓展会员就业工作和事业发展的空间;团结协会的个人和公司会员,提高协会的专业影响力。通过协会与中国各地的企业和政府已经建立起来的合作通道,为会员同中国开展高科技交流合作和投资创业提供各种实质性的帮助。
《新经济导刊》:种种现象云集在一起,反映出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反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在技术、道德、法律、政策、商业模式等方面的不成熟?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我觉得国内互联网领域的跟风现象还比较严重,之所以发生跟风现象,是因为创新相对比较少,模仿相对比较多。在创新少的氛围里,一有新的功能和新的应用、新的策略出现,大家就一窝蜂地跟上来了。另外一个现象是,炒作太多,而这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创新匮乏。实在没有新的东西了,就会去炒一些虚的东西,以吸引人气。
《新经济导刊》:以审查搜索内容结果、制订网游分级标准、颁发电子商务许可证和视频网站牌照发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代表。互联网整治风暴到来,这对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应该把握度,有时候干预得多了,不一定会取得预想的正面的影响。比如许可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特权,那么肯定就有一些人会去做关系来获得许可,这是要值得注意的。
我认为,在成熟的行业中,企业会自律,苹果公司肯定不会让Itune有黄色内容,其产品要的是前卫的形象,而不是低级趣味的东西。大部分企业都希望自己有正面的形象,但是有一些公司它就是要做负面和低级的内容,即便有许可证也不能杜绝。实际上,有一些公司就是拿了许可证当特别通行证,在做一些不正当的事情,这样一些情况政府就应该干预,进行检查。
《新经济导刊》:新政时期,互联网企业纷纷卷入纷争。从优酷酷6互诉可见,这是行业自然的优胜劣汰。而从魔兽世界版权风波、视频网站“国家队”浮出。可见直接利益冲突背后,潜伏的是更高级别的利益之争。您如何评价?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以视频的“国进民退”来说,我觉得造成这样印象,不仅仅是因为所谓“国家队”在资源上有优势,实际上在政策许可和支持方面也获得了政府更多的支持。但是,不管是国资背景,还是民营互联网企业,实际上都是中国的经济力量,一个共同的导向是为民服务,所以以某种标准来区隔是不太合适的。
从长远来看,这些事情背后涉及到一些资源的整合,肯定会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一些影响。最近就有媒体提到在一些传统领域存在“国企生病,民企吃药”的状况,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新经济导刊》:新一波的躁动。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新的15年大潮开启,新的15年互联网将呈现怎样的格局?在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社交网站、门户网站、个人网站等领域您更看好哪些行业,原因是什么?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对于未来15年,我觉得会有一个4/6开的行业格局。四大门户,百度、盛大、阿里巴巴等这些企业都形成了规模,已经很庞大了,会继续保持行业的地位,占据60%的格局。而一些新的互联网企业也会挤进来,也有可能标新立异,占领一席之地,打败这些巨头。当然,这些企业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创意和市场手段,比如获得非常多关注的开心网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像百度、sina这样规模的互联网,答案也留待未来。
关于未来的机遇,从行业机会来看,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相对来讲已经比较成熟了,基本定型了,无太多的机遇。我看好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在游戏领域,从业务来看,游戏是非常具有活力的,因为互联网越来越深入生活,而娱乐和游戏始终是互联网用户的一个重要目的,2009年很多游戏公司动作很大,比如和电影业合作等等,这都体现了游戏的旺盛需求。
《新经济导刊》:结合硅谷经验,谈谈在这轮变革潮中,中国互联网企业如何才能不被淘汰?在用户获取能力、资本驾驭能力、政策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美国硅谷科技协会: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互联网企业资本的意识也很强,很多资本在追逐互联网企业。当然优胜劣汰是商业社会的常规,中国互联网企业要不被淘汰,肯定要把技术创新放到重要位置,从硅谷互联网的发展就能看到这一点。
除了技术创新,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什么样的东西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什么样的应用更适用于中国特色,适用于中国网民。
还有一些方向值得注意,比如发展以中国为出发点,面向全世界的商业模式。实际上,Google就是以美国为出发点,面向全世界,它把业务做到了全球各地。
另外一个重要的建议是,在这一轮变革中,中国传统的企业要提高意识,探寻如何利用互联网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今年很多大企业,比如富士康、国美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就是一个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