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和承诺,像指环和花朵,你用一生守候,等待幸福的结果。”生活,就是如此充满期待。此在永远是不能让人知足的,对彼岸的渴望代表人类永远的迷思。那里有一个诗意的世界。然而,面对现实,梦想往往无法升华,甚至于沦为幻想或妄想,这种沉沦有时居然在人力可控之外。对此在的厌倦与对彼岸的绝望,最终可能导致人们对生活本身的反动。这种紊乱的叛变关乎个体,更关乎群体。因此,生活更是门艺术,在技术之外。法律的生活同样面对法律主体在技术与艺术追寻间的双重跋涉。有关艺术的诺言一旦破灭为谎言,这种欺骗不仅将毁伤技术,更会毁伤法律生活本身。
卡夫卡在《审判》中用平静和着隐忍的愤懑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法律生活的欺骗的寓言,这一寓言故事曾被卡夫卡专门选摘出来,以《法的门前》之名独立发表。故事的大意是:一个乡下人,远道而来,要求见于法。在法的第一道门前,他就被守门人给拦阻了。守门人告诉他,现在不能让他进去。关于以后会不会获准进入,乡下人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在守门人暧昧不明的暗示中,特别是在得知法的门院深深、岗哨林立的内情后,乡下人决定耐心等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乡下人使尽浑身解数——甜言蜜语、死缠烂打、奉承谄媚甚至重“金”贿赂,仍然无法得到守门人明确的准入许可。行将就木之际,乡下人以反思的口吻问道:每个人都想到达法的跟前,缘何这么多年,除了我,没有一个人要求见法?守门人残忍地告诉他:这道门其实是专门为你而开的,不允许其他人进入,现在要将它关闭了。
故事平淡无趣又荒诞不经,读罢让人无法释怀又莫衷一是,伤感、愤怒?抑或无助、绝望?这也许正是卡夫卡其人与其文的独有风味。进入卡夫卡的世界是艰难的,更是令人恐慌的,从他的焦虑、孤独、哀伤、绝望的眼神中,你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以及这个世界的状态。而这篇广为传道的寓言其实就是卡夫卡眼中的世界的文字化身,它折射出太多值得玩味的象征与隐喻。在文学评论家那里,该寓言备受关注与推崇,诸多开放性评论也充分证明了寓言深邃而持久的生命力与洞察力。以法理学的视角考量,《法的门前》充满了有关人类法律生活,特别是司法生活的极其敏锐而又不断应验的令人叹止的预见性和解释力。
守门人:障碍抑或许可
守门人的角色相对清晰,他的职责是守护法的大门,在通向法的道路上巡逻,因此他是有权力的,任何想到达法跟前的人都必须首先得到他的许可。他没有批准乡下人的请求,但善意地默示其将来有进去的可能性。待乡下人决定等待后,他友好地给了乡下人一个凳子,甚至与他拉起家常来。在乡下人的百般央求中,他有足够的耐心与其周旋,始终坚持“现在”不能让乡下人进去的决定。将守门人的角色放大来看,他象征着司法中的角色——诸如法院警卫、立案人员等,(从《审判》原文中导出这段寓言的前后文字中,可以得知小说主人翁K与神父谈论的正是有关法庭与审判的话题。因此,有理由将该寓言视为是针对司法而言的。)而守卫、接待、聆听、解释、受理及立案等都代表着广义的司法性活动。就是这样一层层人员、组织设置构成了一道司法前程序,这是走向司法核心程序的必由之路,即走向由法官、法庭、审判所构成的司法程序的核心环节。然而寓言中,守门人所象征的司法前程序及可预期的司法程序却并没有让我们感受到任何的可亲,反倒可恶。其中有的只是繁琐、拖沓,乃至一种愚弄与邪恶。当等到花儿都快谢了的时候,却被告知这道门特地为其而设,而实际上始终未能踏入半步。多么残酷的玩笑!繁复的程序可以让人等成白发,等到死亡,一种毫无怜悯之心与效率的程序已经成为一种罪恶——因欺骗而生的罪恶。难道还有比司法程序所代表的终极正义的欺骗更能让人绝望的东西吗?尽管寓言中至始至终也没有透露乡下人到底所为何事,要提出怎样的主张,声明怎样的权利,然而,这一切似乎并不重要,当他提出求见法的要求的时候就表明了他的要约已经发出,因他而启动的程序理应以其理念与规则发出相应的承诺,即承诺进入、聆听、立案、乃至审理、裁决。然而,程序却让这承诺落空。作者将这一承诺的落空集中设置在最基本、最原始的第一步——进入法门。经过高度压缩的困境,让你不得不对进入程序的艰难产生最有冲击力的体会。诚然,正当程序的由来是难能可贵的,然而,正当程序的作茧自缚效应(比如惰性与形式主义)最终不仅伤害了自身,更伤害了那些对她充满神圣期待的寻求救济的人们。寓言至尾也没有表明乡下人最终有没有进入法门。可以试想,即使等成冰人的乡下人走进了法门,然而,不要忘记在第一道门后面还有更多的门;即使他越过了所有的艰难,跨过了所有的门槛,最终见到了法,审判程序启动了,主张被支持了,正义实现了,那迟来的正义的意义也许已经荡然无存。
法的门前,谁在风中伫立
乡下人的轮廓是模糊的,他被截取了生活背景与经历,甚至他缘何要求见法也不可得知。他的要求似乎就是跨入那道法门而已。可以想象,在到达法的第一道门前,他可能舟车劳顿,支付了时间与金钱还有体力。尔后多年的等待中,他散尽了所带之物企图买通守门人,甚至为此花费了年纪与生命。正常人的生产生活更被长久的中断甚至彻底终止。他的代价太高昂了。在等待进入的生涯中,他过着纯粹的法律生活,然而又是极端乏味的法律生活。法的大门为他敞开,而他却始终无法进入,这是多么折磨人的哲学命题!如果说法律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的话,它的使用肯定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司法同样不是免费的,然而司法不应该是天价,需要一个人搭上一生。当法律作为一种机制与规范渗透入生活的各个角落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演变为一种法律生活,如果这种生活的成本高得让人难人承受的话,那么它还有多大的意义?
作者设置的乡下人角色的确很到位,因为他更可能象征那些可供其援用的知识与经验相当有限的甚至相当贫穷的基层草民,他们可能是最需要司法帮助的卑微的人们,然而,司法没有能够爽快地或慷慨地向他们开放,而是任由他们在法的门前等成冰人甚至死人。面对那些权利被剥夺、被压抑而最渴望保护的又不能要求保护的人们,司法怎么可以视若无睹、袖手旁观?须注意的是,乡下人的乡下语境成功提示了一种对立,它的对立面就是法门、守卫所背靠的城市法治语境。面对陌生的城市法治程序,草民们充满好奇又将信将疑,这其中暗含了基层与司法或基层司法的困境。法的门前,渴望之人在风中颤抖。而风中伫立的何止于渴望而可怜的乡下人呢,还应该包括固守而可悲的守门人。《审判》中主人公K与神父就该寓言展开了饶有意思的讨论,其中提及真正受骗的是守门人的这种解释,这很富有启迪。的确,除了知道法的门院深深、岗哨林立的内情外,守门人似乎并不比乡下人了解更多的法的内幕。对于自己的岗位与工作一无所知,可见是一种受骗。更为深刻的受骗是:他守卫的只是一道门,而这道门又是专为乡下人而设,因此他的守卫从属于乡下人的等待,或者说他的守卫其实就如同乡下人的等待,一样的漫漫无期且徒劳无功。如果说乡下人还有选择等与不等的自由,那么守门人的等待则是一种义务,来自于法的安排,不具有选择性。然而对这一切他却不自知。守门人象征了司法程序中的职权角色,然而最终同样成为了被愚弄的对象,人力已经无能为力,司法制度已经异化,成为一种宰制它的创制者与阐释者的怪物。
诺言与谎言之间
寓言中的那扇门虽然一直敞开着,(尽管结尾守门人说要将它关闭,然而能否以及是否付诸实施,未可得知。)但对于乡下人而言,它实质上已经关闭。在开与关的形式与实质的悖离之间,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乡下人那至始至终饱含期待的眼神,甚至于在即将带着美好梦想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他仍然能够从昏暗的门内望见微弱的光芒。这光芒代表的正是乡下人曾经简单而充分的求法、见法的希望。然而这希望之光的内在变化是不容忽视的,长年的等待与纠缠使它不再鲜艳,慢慢褪色,变淡消逝。当光芒成为黑暗,希望也成为绝望。故事结尾处,在仅有的理智支持下,乡下人发出了寓言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疑问,这疑问已经不再像最初的疑问那样顺从、卑微,这疑问已经在反思与质疑自己长久等待的意义、这扇敞开之门的意义乃至司法的意义。往深里说,这一质问道破了司法生活中不可告人的机密与悖论:它诱惑你又拒绝你;它为你开放又向你关闭;它让你守候一生又不允许拜见一次;它缠绕你的心灵,耗尽你的光阴,却完全无视你的存在。总之,它如此冷漠又冷酷,又要你赔上加倍的热情。司法的真貌被完全地遮蔽在守门人的身后,隐藏在一道又一道的法门之后。这一机密披着神秘面纱,拒绝窥探与破解。结合卡夫卡其他的有关法律的短论,读者也许更能充分理解这一梦魇一样的司法之谜的悖论。试想,如果这种绝望早些来临,在乡下人还有充分的理智与认知能力的时候,他还会为那莫名的主张寻求怎样的救济呢?绝对不再会是法律!可能是习俗,可能是宗教,或者权力、关系甚至自力救济,你死我活的暴力也说不准。就以后生活中其他事情,他也不再会首先想到司法。法律的本性根植于人类的本性,那就是利得性,我们企图在求利性的追求中,平衡以公平正义之理,即公平地求取利益。当司法以公正程序的名义,拖延、无视甚至压制那些迫切的利益诉求时,司法生活就被自己亲手扯去正义的假面,现出其骗人的鬼把戏。从另一角度说,司法的正义有抽象与具体的两层面:抽象正义更多的可能表征着司法的理念与权威;实证地看,司法的正义更应该体现在每一个鲜活而具体的个案中。当司法的生命不再鲜活而具体,从承诺到爽约,从诺言至谎言,欺骗、愚弄甚至压制只会让人退避三舍。无人问津的司法最终可能宣告了法律生活的末日。
通向司法的道路充满了现实与梦想的纠葛。卡夫卡的确是明智而残酷的,在夸张得无以复加的文字中,作者道出了司法生活乃至整个法律生活中无法排遣的荒谬!而这几百年前的可怕的隐喻,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这个推崇法治与公正、承诺权利与自由的现时代。现代化将法治推为无冕之王,将法律举为社会主要控制技术,张扬着权利与自由、秩序与公正。法律已经从一种秘密武器转而作为一种资源与方式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不可能性也同样存在于这种推举与张扬之中。当法律仅仅代表一种琐碎的技术与顽固的秩序时,当法律丧失梦想性与艺术性时,当法律面对那些在法的门前、在寒风中伫立的人们而无动于衷时,请问:法律到底是什么?
卡夫卡在《审判》中用平静和着隐忍的愤懑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法律生活的欺骗的寓言,这一寓言故事曾被卡夫卡专门选摘出来,以《法的门前》之名独立发表。故事的大意是:一个乡下人,远道而来,要求见于法。在法的第一道门前,他就被守门人给拦阻了。守门人告诉他,现在不能让他进去。关于以后会不会获准进入,乡下人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在守门人暧昧不明的暗示中,特别是在得知法的门院深深、岗哨林立的内情后,乡下人决定耐心等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乡下人使尽浑身解数——甜言蜜语、死缠烂打、奉承谄媚甚至重“金”贿赂,仍然无法得到守门人明确的准入许可。行将就木之际,乡下人以反思的口吻问道:每个人都想到达法的跟前,缘何这么多年,除了我,没有一个人要求见法?守门人残忍地告诉他:这道门其实是专门为你而开的,不允许其他人进入,现在要将它关闭了。
故事平淡无趣又荒诞不经,读罢让人无法释怀又莫衷一是,伤感、愤怒?抑或无助、绝望?这也许正是卡夫卡其人与其文的独有风味。进入卡夫卡的世界是艰难的,更是令人恐慌的,从他的焦虑、孤独、哀伤、绝望的眼神中,你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以及这个世界的状态。而这篇广为传道的寓言其实就是卡夫卡眼中的世界的文字化身,它折射出太多值得玩味的象征与隐喻。在文学评论家那里,该寓言备受关注与推崇,诸多开放性评论也充分证明了寓言深邃而持久的生命力与洞察力。以法理学的视角考量,《法的门前》充满了有关人类法律生活,特别是司法生活的极其敏锐而又不断应验的令人叹止的预见性和解释力。
守门人:障碍抑或许可
守门人的角色相对清晰,他的职责是守护法的大门,在通向法的道路上巡逻,因此他是有权力的,任何想到达法跟前的人都必须首先得到他的许可。他没有批准乡下人的请求,但善意地默示其将来有进去的可能性。待乡下人决定等待后,他友好地给了乡下人一个凳子,甚至与他拉起家常来。在乡下人的百般央求中,他有足够的耐心与其周旋,始终坚持“现在”不能让乡下人进去的决定。将守门人的角色放大来看,他象征着司法中的角色——诸如法院警卫、立案人员等,(从《审判》原文中导出这段寓言的前后文字中,可以得知小说主人翁K与神父谈论的正是有关法庭与审判的话题。因此,有理由将该寓言视为是针对司法而言的。)而守卫、接待、聆听、解释、受理及立案等都代表着广义的司法性活动。就是这样一层层人员、组织设置构成了一道司法前程序,这是走向司法核心程序的必由之路,即走向由法官、法庭、审判所构成的司法程序的核心环节。然而寓言中,守门人所象征的司法前程序及可预期的司法程序却并没有让我们感受到任何的可亲,反倒可恶。其中有的只是繁琐、拖沓,乃至一种愚弄与邪恶。当等到花儿都快谢了的时候,却被告知这道门特地为其而设,而实际上始终未能踏入半步。多么残酷的玩笑!繁复的程序可以让人等成白发,等到死亡,一种毫无怜悯之心与效率的程序已经成为一种罪恶——因欺骗而生的罪恶。难道还有比司法程序所代表的终极正义的欺骗更能让人绝望的东西吗?尽管寓言中至始至终也没有透露乡下人到底所为何事,要提出怎样的主张,声明怎样的权利,然而,这一切似乎并不重要,当他提出求见法的要求的时候就表明了他的要约已经发出,因他而启动的程序理应以其理念与规则发出相应的承诺,即承诺进入、聆听、立案、乃至审理、裁决。然而,程序却让这承诺落空。作者将这一承诺的落空集中设置在最基本、最原始的第一步——进入法门。经过高度压缩的困境,让你不得不对进入程序的艰难产生最有冲击力的体会。诚然,正当程序的由来是难能可贵的,然而,正当程序的作茧自缚效应(比如惰性与形式主义)最终不仅伤害了自身,更伤害了那些对她充满神圣期待的寻求救济的人们。寓言至尾也没有表明乡下人最终有没有进入法门。可以试想,即使等成冰人的乡下人走进了法门,然而,不要忘记在第一道门后面还有更多的门;即使他越过了所有的艰难,跨过了所有的门槛,最终见到了法,审判程序启动了,主张被支持了,正义实现了,那迟来的正义的意义也许已经荡然无存。
法的门前,谁在风中伫立
乡下人的轮廓是模糊的,他被截取了生活背景与经历,甚至他缘何要求见法也不可得知。他的要求似乎就是跨入那道法门而已。可以想象,在到达法的第一道门前,他可能舟车劳顿,支付了时间与金钱还有体力。尔后多年的等待中,他散尽了所带之物企图买通守门人,甚至为此花费了年纪与生命。正常人的生产生活更被长久的中断甚至彻底终止。他的代价太高昂了。在等待进入的生涯中,他过着纯粹的法律生活,然而又是极端乏味的法律生活。法的大门为他敞开,而他却始终无法进入,这是多么折磨人的哲学命题!如果说法律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的话,它的使用肯定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司法同样不是免费的,然而司法不应该是天价,需要一个人搭上一生。当法律作为一种机制与规范渗透入生活的各个角落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演变为一种法律生活,如果这种生活的成本高得让人难人承受的话,那么它还有多大的意义?
作者设置的乡下人角色的确很到位,因为他更可能象征那些可供其援用的知识与经验相当有限的甚至相当贫穷的基层草民,他们可能是最需要司法帮助的卑微的人们,然而,司法没有能够爽快地或慷慨地向他们开放,而是任由他们在法的门前等成冰人甚至死人。面对那些权利被剥夺、被压抑而最渴望保护的又不能要求保护的人们,司法怎么可以视若无睹、袖手旁观?须注意的是,乡下人的乡下语境成功提示了一种对立,它的对立面就是法门、守卫所背靠的城市法治语境。面对陌生的城市法治程序,草民们充满好奇又将信将疑,这其中暗含了基层与司法或基层司法的困境。法的门前,渴望之人在风中颤抖。而风中伫立的何止于渴望而可怜的乡下人呢,还应该包括固守而可悲的守门人。《审判》中主人公K与神父就该寓言展开了饶有意思的讨论,其中提及真正受骗的是守门人的这种解释,这很富有启迪。的确,除了知道法的门院深深、岗哨林立的内情外,守门人似乎并不比乡下人了解更多的法的内幕。对于自己的岗位与工作一无所知,可见是一种受骗。更为深刻的受骗是:他守卫的只是一道门,而这道门又是专为乡下人而设,因此他的守卫从属于乡下人的等待,或者说他的守卫其实就如同乡下人的等待,一样的漫漫无期且徒劳无功。如果说乡下人还有选择等与不等的自由,那么守门人的等待则是一种义务,来自于法的安排,不具有选择性。然而对这一切他却不自知。守门人象征了司法程序中的职权角色,然而最终同样成为了被愚弄的对象,人力已经无能为力,司法制度已经异化,成为一种宰制它的创制者与阐释者的怪物。
诺言与谎言之间
寓言中的那扇门虽然一直敞开着,(尽管结尾守门人说要将它关闭,然而能否以及是否付诸实施,未可得知。)但对于乡下人而言,它实质上已经关闭。在开与关的形式与实质的悖离之间,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乡下人那至始至终饱含期待的眼神,甚至于在即将带着美好梦想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他仍然能够从昏暗的门内望见微弱的光芒。这光芒代表的正是乡下人曾经简单而充分的求法、见法的希望。然而这希望之光的内在变化是不容忽视的,长年的等待与纠缠使它不再鲜艳,慢慢褪色,变淡消逝。当光芒成为黑暗,希望也成为绝望。故事结尾处,在仅有的理智支持下,乡下人发出了寓言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疑问,这疑问已经不再像最初的疑问那样顺从、卑微,这疑问已经在反思与质疑自己长久等待的意义、这扇敞开之门的意义乃至司法的意义。往深里说,这一质问道破了司法生活中不可告人的机密与悖论:它诱惑你又拒绝你;它为你开放又向你关闭;它让你守候一生又不允许拜见一次;它缠绕你的心灵,耗尽你的光阴,却完全无视你的存在。总之,它如此冷漠又冷酷,又要你赔上加倍的热情。司法的真貌被完全地遮蔽在守门人的身后,隐藏在一道又一道的法门之后。这一机密披着神秘面纱,拒绝窥探与破解。结合卡夫卡其他的有关法律的短论,读者也许更能充分理解这一梦魇一样的司法之谜的悖论。试想,如果这种绝望早些来临,在乡下人还有充分的理智与认知能力的时候,他还会为那莫名的主张寻求怎样的救济呢?绝对不再会是法律!可能是习俗,可能是宗教,或者权力、关系甚至自力救济,你死我活的暴力也说不准。就以后生活中其他事情,他也不再会首先想到司法。法律的本性根植于人类的本性,那就是利得性,我们企图在求利性的追求中,平衡以公平正义之理,即公平地求取利益。当司法以公正程序的名义,拖延、无视甚至压制那些迫切的利益诉求时,司法生活就被自己亲手扯去正义的假面,现出其骗人的鬼把戏。从另一角度说,司法的正义有抽象与具体的两层面:抽象正义更多的可能表征着司法的理念与权威;实证地看,司法的正义更应该体现在每一个鲜活而具体的个案中。当司法的生命不再鲜活而具体,从承诺到爽约,从诺言至谎言,欺骗、愚弄甚至压制只会让人退避三舍。无人问津的司法最终可能宣告了法律生活的末日。
通向司法的道路充满了现实与梦想的纠葛。卡夫卡的确是明智而残酷的,在夸张得无以复加的文字中,作者道出了司法生活乃至整个法律生活中无法排遣的荒谬!而这几百年前的可怕的隐喻,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这个推崇法治与公正、承诺权利与自由的现时代。现代化将法治推为无冕之王,将法律举为社会主要控制技术,张扬着权利与自由、秩序与公正。法律已经从一种秘密武器转而作为一种资源与方式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不可能性也同样存在于这种推举与张扬之中。当法律仅仅代表一种琐碎的技术与顽固的秩序时,当法律丧失梦想性与艺术性时,当法律面对那些在法的门前、在寒风中伫立的人们而无动于衷时,请问:法律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