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教育、创客教育等创新的教育思想正慢慢影响着广大师生。教师已不再是发号施令的领导者,而成为课堂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呢?
一、创设情境,提供自主探究机会
在课堂中导入恰当的情境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性探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示,而是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去行动,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设计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自发地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这样学生才会愿意自己动脑动手,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创造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创设问题情境
单纯的数学内容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可以恰当地设计一些新鲜、有趣的数学问题,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例如,学习加法交换律时,当出现“40+5=45,5+40=45;120+65=185,65+120=185”后,教师不提出“每道算式的加数都是什么、结果是多少”,而是提出“请仔细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的提问能促使学生去抓住核心重点,激活思维,提高思考能力。
2.创设讨论情境
小学生喜欢动手动脑,但缺乏毅力。所以,教师应有效地组织他们进行讨论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一项学习任务,促使他们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为学生创造相互交流的平台环境。交流讨论等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各种各样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如在讲“三角形的分类”时,设计情境活动“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解答“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什么三角形?按边分呢?”经过合作交流,知识点就在学生们交流讨论中总结出来了。这样,在课堂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讨论交流促进了彼此间的情感,同时也能达到教学目标。
3.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多想象。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这样不仅巩固了他们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等着我们去发现。
二、发挥情感动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只有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才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与学生多交流,对学生多鼓励。
1.体验实际操作,产生学习需求
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呈现生活中体现数学智慧的例子,把数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产生学习的需求。
2.融洽师生关系,优化探究氛围
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容忽视的条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让学生感到亲切。学生只有在不紧张、没有压力的课堂中,才更乐于参与学习。
3.给予有效评价,保持探究热情
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的评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的某个答案被老师表扬后,学生就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是生动的课堂,也是真实的课堂。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当有些学生答不出来或者答错时,教师一定不能批评,而应及时地进行鼓励,让每个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三、提供多种模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应当开展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享受其中的乐趣。
1.留出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
传统课堂上,学生经常被枯燥无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慢慢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例如,在教學“平行与垂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任意画两条线段,观察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尝试画出两条线段的另一种位置关系。在这种自主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去探索、去思考。
2.集体互动,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是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的一种学习形式。在课堂讨论的环节,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及时地进行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学“解决问题(用两种方法解答)”时,有道题目是“5个足球550元,5个排球450元,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在小组中交流,在交流中大多数学生都能探讨出不同的解法,然后在课堂中进一步验证。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合作讨论,提升了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
总之,对小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耐心地引导,保持对教育的热情,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种有营养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提供自主探究机会
在课堂中导入恰当的情境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性探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示,而是发自内心积极主动地去行动,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设计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自发地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这样学生才会愿意自己动脑动手,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创造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创设问题情境
单纯的数学内容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可以恰当地设计一些新鲜、有趣的数学问题,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例如,学习加法交换律时,当出现“40+5=45,5+40=45;120+65=185,65+120=185”后,教师不提出“每道算式的加数都是什么、结果是多少”,而是提出“请仔细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的提问能促使学生去抓住核心重点,激活思维,提高思考能力。
2.创设讨论情境
小学生喜欢动手动脑,但缺乏毅力。所以,教师应有效地组织他们进行讨论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一项学习任务,促使他们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为学生创造相互交流的平台环境。交流讨论等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各种各样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如在讲“三角形的分类”时,设计情境活动“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解答“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什么三角形?按边分呢?”经过合作交流,知识点就在学生们交流讨论中总结出来了。这样,在课堂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讨论交流促进了彼此间的情感,同时也能达到教学目标。
3.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多想象。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这样不仅巩固了他们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等着我们去发现。
二、发挥情感动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只有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才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与学生多交流,对学生多鼓励。
1.体验实际操作,产生学习需求
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呈现生活中体现数学智慧的例子,把数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产生学习的需求。
2.融洽师生关系,优化探究氛围
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容忽视的条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让学生感到亲切。学生只有在不紧张、没有压力的课堂中,才更乐于参与学习。
3.给予有效评价,保持探究热情
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的评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的某个答案被老师表扬后,学生就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是生动的课堂,也是真实的课堂。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当有些学生答不出来或者答错时,教师一定不能批评,而应及时地进行鼓励,让每个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三、提供多种模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应当开展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享受其中的乐趣。
1.留出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
传统课堂上,学生经常被枯燥无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慢慢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例如,在教學“平行与垂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任意画两条线段,观察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尝试画出两条线段的另一种位置关系。在这种自主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去探索、去思考。
2.集体互动,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是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的一种学习形式。在课堂讨论的环节,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及时地进行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学“解决问题(用两种方法解答)”时,有道题目是“5个足球550元,5个排球450元,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在小组中交流,在交流中大多数学生都能探讨出不同的解法,然后在课堂中进一步验证。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合作讨论,提升了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
总之,对小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耐心地引导,保持对教育的热情,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种有营养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