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考感恩教育 形成理想教育效果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已开始引起人们比较广泛的重视,人们都意识到,在关注学生的智育时,也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对学生的德育,思考感恩教育的比較多起来。人们也在围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思考创新策略。
  【关键词】感恩教育;创新思考;形成效果
  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一般都在进行中,但教育效果都不是怎样的明显。为什么都是如此?进行比较仔细的分析,都是教育的空谈化,致使学生不能感受到感恩的必需和必要,致使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都不思感恩,也落实不到具体的行动中。这样的教育是不具实质意义的,应当思考其比较科学的策略。
  一、陶冶是创新思考感恩教育的前提
  人们都知道,教育的感恩教育比较重要,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着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教育的力量和效果。如让小学生去读《锄禾》,想通过这样的途径去产生“粒粒皆辛苦”的感觉,去感恩农民或者就是自己的长辈。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即使小学生能够背得滚瓜烂熟,但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还是不以为然的,也感受不到盘中餐的“粒粒皆辛苦”。为什么?是因为小学生根本也没有去体验过农民的“汗滴禾下土”。没有体验过,怎可有其感受,甚至就是相当深刻的感受?没有深刻的感受,学生的不以为然就是相关意义上的不足为奇。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光是口头说教,是形成不了理想教育效果的。要想形成感恩教育的理想效果,我们首先必须采取的策略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产生感受,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恩感受。
  二、启迪是创新思考感恩教育的提升
  道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让受教育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心智水准。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应当就是在提高学生感恩之心智水准去多做文章,去做实文章。小学生的心智水准,从一定的教育角度去说,需要人们运用启迪的策略。教育的实践证明,启迪学生的心智,也是德育教育的提升。我们所进行的感恩教育,如果去思考学生感恩心智水准的提高,那启迪也当是必需的。小学生有怎样的感恩心智水准,决定着学生对感恩意义的看法和感恩行动的落实。启迪学生的心智,可以赖于语文学习的阅读感悟,也可以赖于比较充实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如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爱之链》的教学篇目,我们在教学时,应当对爱之链去做比较深度的挖掘。如下岗职工主动为老妇人修车,分文不要,这让老妇人产生感恩之情。老妇人从下岗职工的行为,感到“爱”是没有界限的。教学时,我们则可以启迪学生去做这样的理解,如果老妇人不是产生这样的感觉,那在解决吃饭问题时就不可能对店主人施以一定的“爱”心。因此,在教学时,将“爱”施以的无界限去启迪学生之感恩的无有界限。怎样让学生知晓感恩的无有界限,人们可以采取的策略是,多让学生去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对自己有“爱”的无数和无限。小学生的阅历是有限的,小学生的认知水准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启迪学生,那我们的学生则有着许许多多的发现。平时在感恩心智水准的启迪中,小学生还也发现许多需要感恩的对象。如小学生在学校不仅仅去感恩自己的老师,而且也还多多感到必须感恩保安叔叔,必须感恩食堂的炊事人员;小学生也还感到自己所在的班级,不少学生甚至就是所有学生在平时对自己都施以过“爱”;小学生更感到的是对自己施以过“爱”的,也还有自己的家人、亲戚乃至邻居的叔叔、阿姨和爷爷奶奶们。
  三、体验是创新思考感恩教育的保证
  德育本体论和体验教育认为,让学生能够得以情操的陶冶和心智的启迪乃至行为的匡正,是提升德育教育效果的根本保证。在过往的德育教育中,人们都是提出要求式的口头说教。小学生能够背熟《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但就是在日常行为中规范不起来,往往就是那样的言行不一。感恩教育也多是这样,孩子们最起码知道父母亲的养育之恩,但孩子在对待父母上就是不知道感恩,有的孩子显得很倔强,甚至还粗言粗语。如有一已经11岁的女孩,父母离异后对母亲怀恨在心,用砖块砸自己母亲的自行车等。如果让其去呼喊“我爱妈妈”的口号,也许她也勉强凑合,甚至极有可能比任何人都叫喊得响亮。这就说明人们在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上不是没有教育,而是注重口头,欠于行动。感恩教育的欠于行动,是不可能产生任何效果的。所以,在平时的感恩教育,需要充分运用体验这根具有极大撬动作用的杠杆,让学生在体验乃至逐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意识和习惯。人们可以说德育教育的意识决定一切,也可以说德育教育的习惯也当是决定一切的。所以,在平时的感恩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多与自己有联系的人进行接触,在学生与他人接触中,要求学生能够看到他人给自己施以的爱;在比较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对自己施爱的人进行分析,将他们分成家人与非家人两大类。在比较有意义分类的基础上,学生所能产生的意识是,我们所必须感恩的应当说广范围的,也应当说大角度的。在学生产生一定意识的基础上,多开展一些体验性的活动,或者让学生去做一些体验性的事情。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感恩自然的活动,首先让学生去挖掘大自然的功力,然后让学生去搜集相关保护大自然的做法,最后再给学生以体验的机会。学生们多从保护自然的角度去身体力行,如学生不去随便攀折一根树枝,不去随便采摘一朵野花;如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力所能行地孝顺,感恩自己父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如学生在自己学习的环境里,尊敬爱戴自己的老师,甚至就是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感恩他们对的培育之恩,感恩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照顾之恩。
  参考文献:
  [1]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2]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
  [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5.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学阶段学习差的差生,有着与其他大学生不同的思想政治心理,本文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目的就是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对策  高职院校被定格为“低层次、低水平”的二流教育,高职大学生被认为是考不上“正规”大学的一种无奈的选择,进校后又与理想的大学似乎相差甚远,他们的心理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变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关键。从政治学科来说,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提出的问题较为抽象难懂。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大部分教师片面的以为死记硬背就能够获得好成绩。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没有把思辨能力融入到政治课堂当中来。为了转变现状,就一定要将高中政治紧贴实际。因此,文中通过对高中政治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体系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对教育院校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需要其根据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要求积极进行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高质高效的教育效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在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中逐渐的引入了一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实现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下面,本文就针对技工院校德育课翻转课堂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希望为其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技工院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主要部分,其地位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发展愈加重要。与重点中学相比,普通中学的德育教育更要突出特色,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让德育教育成为立德树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自强进取的强心剂,从而更好的进行智育,实现德育和智育互相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普通中学;德
期刊
【摘 要】社会认知能力是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世界并开展社会实践的前提条件,能够有效的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意义重大,而初中阶段就是培养青少年社会认知力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进行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自我认知,还能够帮助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促进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并且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都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德育工作被视为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之中推行激励策略,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行为规范能力。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推进激励策略的具体方案进行一些简单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激励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水平的评判标准正发生着改变,追求高分、高积累、高解题量的观念正在退出家长的脑海,德育教育工作开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教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各学科知识内容,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各年级教育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因此,授课教师务必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本文主要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望对未来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教学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有效策略  处于初中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阐述高职院校大学生助学金评定工作现状及产生的问题;就如何更高效、公正的开展在校生助学金评选工作提出可行的对策。融入立德树人新理念于助学金管理之中,让“助学. 感恩. 激励”为主旨的德育教育深入助学金评定全流程,最终实现助学金“资金帮扶”向“立志育人”功能升华。  【关键词】高职院校;助学金评定;育人功能;感恩诚信  一、高职院校助学金评定工作特点  (一)高职院校受助学生特点  1
期刊
【摘 要】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人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但网络信息稂莠不齐,因此应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把德育渗透到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探索了一些德育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环境;德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和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群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一些不道
期刊
【摘 要】考试改革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改革需要从考核的时间、内容及考核标准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实现考核时间的日常化,考核内容的科学化,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及考核标准的差异化。全方位推动考试改革将为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考试;教学实效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其内涵是丰富的。思政课教师及相关部门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