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白被运用在文学作品、绘画和话剧中,运用留白能够使得作品内容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在脑海里有一个独立的想象空间。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巧妙地将“留白”进行运用,不仅能够使得教学更加精彩,而且还能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无限的挖掘,也让语文课堂从枯燥无味到乐趣无穷,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丰富。
关键词:巧用留白;小学;语文课堂
我们常常提起的“留白”本是国画在创作中使用的一种构图技巧,它的含义是计白当黑,通俗来说,可以在作品上达到虚与实的相互映衬,形与神相互兼备的目的,使得艺术的境界更上一层楼。例如南宋山水画家中很有名气的马远所作的名画《寒江独钓图》,只用墨与纸、黑与白画出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个渔翁坐在船上垂钓,环顾四周,作者只用了两三笔代过,空白部分让看到此画的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将“留白”进行运用,正是符合了小学生好奇的心理,使得小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以下从几个方面例证在语文课堂中巧用留白起到的效果。
一、通过留白在表达方式上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意境
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所具有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够通过课文阅读感受到文中所营造的意境,并能够有所感悟。教师在教学中可将感悟部分留下空白,让学生通过阅读有所体验。在课堂中阅读中,一首富有意境的诗句,一篇感人的文章,可让学生先表达自己的感想,让学生能够通读诗句、文章后有自己独立的感受。例如,教师在对《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篇文章进行教学时,通过音乐的形式,打开学生的感官,“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同学们在美妙的歌声中能够感受到很轻松的心情,似乎自己已经身处在其中,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在划着小船了,通过音乐的形式还能让学生很轻松地学习到文章的内容,更加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二、通过留白在知识上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形象
在课堂中讲解某些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该知识上留下空白,使得学生主动地去搜索、去探索知识。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我们可以知道,留白在知识上并不是说对知识的抛弃,而是在教学中起到“画笔点睛”的作用,学生在留白中敞开自己思想的大门,使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让学生能够因为好奇的心理而去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寻找美好的天地。通过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可以了解到,当不完整的形状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见到的人则会产生紧张不安以及“内驱力”,这使得大脑更加兴奋地想要去填补这些空缺,让事物变得完美,让内心产生平衡感,收获到满满的幸福。在教学中应走出传统模式下的怪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成为主体,学生感受到自己处于主体地位后能够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学习能力。
三、让留白出现在思考上,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得到体现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关注,忽略了学生剖析问题的过程,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让学生对答案死记硬背,而独立思考这一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退化,大脑的运行能力逐渐减弱。在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时,美国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每个问题提出后,至少要等到三秒钟。等待的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在脑海中搜寻到答案后能够对问题的回答有主动性;第二,这样减少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因为想不到答案而焦急,让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第三,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对问题思考的过程也是通过不同路径的,不同的思维能让学生互相借鉴,互相弥补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换句话说,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学习到有意义的东西。所以,教師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留有时间去思考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让教学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能力得到无限激发。
四、让留白在心理上点燃学生的探索能力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我们可以知道,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路上不应过多干扰,而应起到指引的作用。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留白的情景,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不断地打败问题。例如,教师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一课文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大和小是反义词,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呢?”学生在听到老师抛出这一问题后,内心便产生了疑问,并会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留有空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语文课程带来的趣味。
参考文献
[1]顾善霞.巧用留白,让小学语文课堂余味无穷[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11):25.
[2]蒋梅兰.留有余地绽放精彩——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J].考试周刊,2019,(82):65,67.
[3]徐美英.驻足留白处共赏别样景[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341.
关键词:巧用留白;小学;语文课堂
我们常常提起的“留白”本是国画在创作中使用的一种构图技巧,它的含义是计白当黑,通俗来说,可以在作品上达到虚与实的相互映衬,形与神相互兼备的目的,使得艺术的境界更上一层楼。例如南宋山水画家中很有名气的马远所作的名画《寒江独钓图》,只用墨与纸、黑与白画出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个渔翁坐在船上垂钓,环顾四周,作者只用了两三笔代过,空白部分让看到此画的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将“留白”进行运用,正是符合了小学生好奇的心理,使得小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以下从几个方面例证在语文课堂中巧用留白起到的效果。
一、通过留白在表达方式上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意境
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所具有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能够通过课文阅读感受到文中所营造的意境,并能够有所感悟。教师在教学中可将感悟部分留下空白,让学生通过阅读有所体验。在课堂中阅读中,一首富有意境的诗句,一篇感人的文章,可让学生先表达自己的感想,让学生能够通读诗句、文章后有自己独立的感受。例如,教师在对《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篇文章进行教学时,通过音乐的形式,打开学生的感官,“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同学们在美妙的歌声中能够感受到很轻松的心情,似乎自己已经身处在其中,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在划着小船了,通过音乐的形式还能让学生很轻松地学习到文章的内容,更加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二、通过留白在知识上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形象
在课堂中讲解某些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该知识上留下空白,使得学生主动地去搜索、去探索知识。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我们可以知道,留白在知识上并不是说对知识的抛弃,而是在教学中起到“画笔点睛”的作用,学生在留白中敞开自己思想的大门,使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让学生能够因为好奇的心理而去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寻找美好的天地。通过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可以了解到,当不完整的形状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见到的人则会产生紧张不安以及“内驱力”,这使得大脑更加兴奋地想要去填补这些空缺,让事物变得完美,让内心产生平衡感,收获到满满的幸福。在教学中应走出传统模式下的怪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成为主体,学生感受到自己处于主体地位后能够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学习能力。
三、让留白出现在思考上,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得到体现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关注,忽略了学生剖析问题的过程,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让学生对答案死记硬背,而独立思考这一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退化,大脑的运行能力逐渐减弱。在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时,美国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每个问题提出后,至少要等到三秒钟。等待的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在脑海中搜寻到答案后能够对问题的回答有主动性;第二,这样减少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因为想不到答案而焦急,让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第三,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对问题思考的过程也是通过不同路径的,不同的思维能让学生互相借鉴,互相弥补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换句话说,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学习到有意义的东西。所以,教師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留有时间去思考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让教学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能力得到无限激发。
四、让留白在心理上点燃学生的探索能力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我们可以知道,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路上不应过多干扰,而应起到指引的作用。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留白的情景,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不断地打败问题。例如,教师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一课文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大和小是反义词,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呢?”学生在听到老师抛出这一问题后,内心便产生了疑问,并会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留有空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语文课程带来的趣味。
参考文献
[1]顾善霞.巧用留白,让小学语文课堂余味无穷[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11):25.
[2]蒋梅兰.留有余地绽放精彩——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J].考试周刊,2019,(82):65,67.
[3]徐美英.驻足留白处共赏别样景[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