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疑源于探究,是创造的起跑线,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能更好地体现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留住了语文的根,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质疑 工具性 人文性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不单纯是语言文字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质疑问难,源于探究,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是创造发明的起跑线。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励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去想、去说、去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质疑的兴趣,让课堂更精彩。
一、激发兴趣,消除顾虑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应从兴趣入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里有被尊重和被承认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用信任的目光和期望的语气给予肯定和鼓励,绝对不能训斥和处罚。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热烈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消除顾虑。如:班上一名后进生,平时很少与人交流沟通,至于举手回答问题那是少之又少。但在学习《“糟透了”和“妙极了”》一课中,他在我的暗示和鼓励下,竟然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呢?如何体会糟透了和妙极了呢?令我大感欣慰。平时,我就及时鼓励学生,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在这样的气氛下“质疑”创造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精彩课堂。强化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掌握方法,精彩纷呈
古人云:“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我们明白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质疑,教学中教师应指导质疑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质疑课题
波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问题,探求新知。在教材中的很多课题常常使人产生疑问,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鱼游到了纸上》当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读题目,他们马上产生疑问,纷纷举手提出:“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啦?鱼不在水里游吗?题目错了吗?应该把《鱼游到了纸上》改成《鱼画到了纸上》、《鱼游到了河里》等。”于是,学生很自然而然地激烈议论起来,各抒己见,在这精彩的场面下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和兴趣。让他们悟出聋哑青年因为画技高超,所以把鱼画得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可见,质疑课题让学生对课文“想入非非”。
(二)、质疑重点词、句、段
理解词语是读懂文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质疑,再理解句子意思。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众所周知,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触摸的春天》时,引导学生注意找出重点的句子与段落,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质疑。学生对文中的几个句子产生了兴趣。比如:安静是一个盲童,为什么能拢住一只活生生的蝴蝶呢?作者怎能看到安静的内心世界呢?蝴蝶飞走了,安静却仰起头来张望,她不是盲的吗?怎么会看得到呢?“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在这段中,为什么说蝴蝶是安静人生中的曲线与飞翔的概念?学生通过质疑体会到安静是一个盲童,她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脉搏,对人生充满期盼。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能对比自己,联系生活实际,有所感悟,让课堂蕴含着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精神。
三、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什么都感好奇的少年儿童表现更加突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好地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敢于超越教材,应从多方位的角度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但可以掌握课本的知识,还可以从基础上有更大的发现和创新。那么,有时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引导学生延伸到课外去探索。如教《自然之道》一文,学生知道了作者不懂得自然规律,造成海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好心做坏事。这时教师只要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提出:“其实‘自然之道’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去观察思考、探究发现、实践它呢?或许我们会通过发现,发明更多的东西。”学生带着质疑启动《综合性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植物、还查阅课外书、电脑等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借助学生这种强烈的发现欲望,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引导学生从全文出发,多方质疑,从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总之,质疑,是探究的一种,是创造的起步。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独立自主读书”迈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品尝着浓浓的语文味,阐述着自已理想;让语文课堂坚持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课堂留住了语文的根,追求教学质效;让课堂因质疑而精彩。
【关键词】质疑 工具性 人文性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不单纯是语言文字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质疑问难,源于探究,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是创造发明的起跑线。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励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去想、去说、去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质疑的兴趣,让课堂更精彩。
一、激发兴趣,消除顾虑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应从兴趣入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里有被尊重和被承认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用信任的目光和期望的语气给予肯定和鼓励,绝对不能训斥和处罚。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热烈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其消除顾虑。如:班上一名后进生,平时很少与人交流沟通,至于举手回答问题那是少之又少。但在学习《“糟透了”和“妙极了”》一课中,他在我的暗示和鼓励下,竟然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呢?如何体会糟透了和妙极了呢?令我大感欣慰。平时,我就及时鼓励学生,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在这样的气氛下“质疑”创造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精彩课堂。强化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掌握方法,精彩纷呈
古人云:“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我们明白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质疑,教学中教师应指导质疑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质疑课题
波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问题,探求新知。在教材中的很多课题常常使人产生疑问,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鱼游到了纸上》当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读题目,他们马上产生疑问,纷纷举手提出:“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啦?鱼不在水里游吗?题目错了吗?应该把《鱼游到了纸上》改成《鱼画到了纸上》、《鱼游到了河里》等。”于是,学生很自然而然地激烈议论起来,各抒己见,在这精彩的场面下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和兴趣。让他们悟出聋哑青年因为画技高超,所以把鱼画得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可见,质疑课题让学生对课文“想入非非”。
(二)、质疑重点词、句、段
理解词语是读懂文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质疑,再理解句子意思。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众所周知,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触摸的春天》时,引导学生注意找出重点的句子与段落,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质疑。学生对文中的几个句子产生了兴趣。比如:安静是一个盲童,为什么能拢住一只活生生的蝴蝶呢?作者怎能看到安静的内心世界呢?蝴蝶飞走了,安静却仰起头来张望,她不是盲的吗?怎么会看得到呢?“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在这段中,为什么说蝴蝶是安静人生中的曲线与飞翔的概念?学生通过质疑体会到安静是一个盲童,她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脉搏,对人生充满期盼。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能对比自己,联系生活实际,有所感悟,让课堂蕴含着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文精神。
三、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什么都感好奇的少年儿童表现更加突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好地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敢于超越教材,应从多方位的角度去思考,并发现问题,这不但可以掌握课本的知识,还可以从基础上有更大的发现和创新。那么,有时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引导学生延伸到课外去探索。如教《自然之道》一文,学生知道了作者不懂得自然规律,造成海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好心做坏事。这时教师只要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提出:“其实‘自然之道’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去观察思考、探究发现、实践它呢?或许我们会通过发现,发明更多的东西。”学生带着质疑启动《综合性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的动物、植物、还查阅课外书、电脑等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借助学生这种强烈的发现欲望,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引导学生从全文出发,多方质疑,从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自主探究能力。
总之,质疑,是探究的一种,是创造的起步。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独立自主读书”迈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品尝着浓浓的语文味,阐述着自已理想;让语文课堂坚持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课堂留住了语文的根,追求教学质效;让课堂因质疑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