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0月15日下午,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和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喜玛拉雅文化论坛“无名的现实——今日中国的表象冲突”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论坛的发言嘉宾包括: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学系教授、中国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主任张旭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掌奖获得者王安忆,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徐冰,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卓,上海大学中文系讲师朱羽。
“喜玛拉雅文化论坛”自创立起就旨在构建跨学科、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平台,是由张旭东、戴志康共同发起,至今已有四年的历史。从2013年,第一届喜玛拉雅文化论坛“传统与形式创意”的举办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开始,而后“中国后现代”(2014年),再到“启蒙、革命与传统:新文化运动百年与新中国文艺的再出发”(2015年)持续至今。“喜玛拉雅文化论坛是一个鼓励讲者、参与者进行具有激励性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在论坛致辞中如是说。喜玛拉雅文化论坛发起人之一,证大集团董事长、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主席戴志康,则以正在展出的“山水社会”展览为例,从当下展览谈到多年以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坚持与守望。
此次讨论、交流的焦点在于“现实”与“表象”,所要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当代中国文艺如何给中国命名。在论坛引言中,张旭东指出,当下中国不仅存在着表象与现实的冲突,更存在着表象间的冲突。这表现为自我认同的混乱(无法回答“我是谁”)、价值根基的丧失(对于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不置可否)等。当下中国不仅有矛盾、冲突,同样也包含着巨大的生机与活力,需要借由叙事、形象等表征方式来表达,这里存在着一种“有”与“无”的辩证法。王安忆认为,文学叙事对写实的兴趣始终存在,同时写实者往往怀有世俗的兴趣。一种写实主义的美学既重视生活的外象与常识,也追求超出“常识”,但必须用一种常识来进行表达。王安忆同时承认,写实主义文学在今天必然受到新媒体的挑战,这对写作者的能力是巨大的考验。
徐冰的发言在某种意义上回应了王安忆的论述,在他看来,艺术家始终要处理艺术同“现实”之间的技术性问题,艺术创作的能量只能是来自于“现实”。他提到,艺术家的工作需要对社会现场有不断的反思。这种反思有可能建立一种新的艺术语汇,艺术史总是记载在艺术语汇上有过提示的人。另外,通过《蜻蜒之眼》的视频展示,他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命题:艺术工作如何找到与当代文明相匹配的工作方法?
陈思和与张旭东针对王安忆和徐冰的评议,分别就“写实主义”文学与“大数据时代”的艺术生产展开了对话。陈思和从王安忆的写作谈起,讲述写实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面对徐冰的作品,张旭东认为:在数码影像实时监控的太数据时代,人处于一种技术的包裹之中,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面每一个人都是微不足道,仅仅是一个点而已,但通过这个点可以讲故事——用影像和素材进行的二次装配。在大数据中,人是外在的,徐冰的故事片讲什么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他做了这样一件事情。
论坛的下半场由罗岗主持,青年学者刘卓、朱羽分别对当下的“非虚构”文学独特的对于“真实”理解以及文艺生产自身的“真实”与“幻觉”机制进行了理论反思,并与与会嘉宾进一步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这个开放的艺术场所中,艺术家、学者与市民共同构筑出了一个思想场域,我们如何思考艺术所把握到的真实,同时还需要道德、伦理、社会经济与政治视角的介入,为我们打开了一個理解现实及其艺术表象的新的空间。面对整个社会的碎片化的现状,每一个碎片似乎都在打着真实的旗号茌讲自己的话,都茌无限地接近真实,但在根本认同问题上的混乱状态。让我们感到所谓的现实的崩塌,那么真实究竟是什么?我们看似无限接近,但又触不可及,所以如何面对这种隐含的失语的状态,只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找寻。
“喜玛拉雅文化论坛”自创立起就旨在构建跨学科、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平台,是由张旭东、戴志康共同发起,至今已有四年的历史。从2013年,第一届喜玛拉雅文化论坛“传统与形式创意”的举办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开始,而后“中国后现代”(2014年),再到“启蒙、革命与传统:新文化运动百年与新中国文艺的再出发”(2015年)持续至今。“喜玛拉雅文化论坛是一个鼓励讲者、参与者进行具有激励性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在论坛致辞中如是说。喜玛拉雅文化论坛发起人之一,证大集团董事长、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主席戴志康,则以正在展出的“山水社会”展览为例,从当下展览谈到多年以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坚持与守望。
此次讨论、交流的焦点在于“现实”与“表象”,所要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当代中国文艺如何给中国命名。在论坛引言中,张旭东指出,当下中国不仅存在着表象与现实的冲突,更存在着表象间的冲突。这表现为自我认同的混乱(无法回答“我是谁”)、价值根基的丧失(对于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不置可否)等。当下中国不仅有矛盾、冲突,同样也包含着巨大的生机与活力,需要借由叙事、形象等表征方式来表达,这里存在着一种“有”与“无”的辩证法。王安忆认为,文学叙事对写实的兴趣始终存在,同时写实者往往怀有世俗的兴趣。一种写实主义的美学既重视生活的外象与常识,也追求超出“常识”,但必须用一种常识来进行表达。王安忆同时承认,写实主义文学在今天必然受到新媒体的挑战,这对写作者的能力是巨大的考验。
徐冰的发言在某种意义上回应了王安忆的论述,在他看来,艺术家始终要处理艺术同“现实”之间的技术性问题,艺术创作的能量只能是来自于“现实”。他提到,艺术家的工作需要对社会现场有不断的反思。这种反思有可能建立一种新的艺术语汇,艺术史总是记载在艺术语汇上有过提示的人。另外,通过《蜻蜒之眼》的视频展示,他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命题:艺术工作如何找到与当代文明相匹配的工作方法?
陈思和与张旭东针对王安忆和徐冰的评议,分别就“写实主义”文学与“大数据时代”的艺术生产展开了对话。陈思和从王安忆的写作谈起,讲述写实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面对徐冰的作品,张旭东认为:在数码影像实时监控的太数据时代,人处于一种技术的包裹之中,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面每一个人都是微不足道,仅仅是一个点而已,但通过这个点可以讲故事——用影像和素材进行的二次装配。在大数据中,人是外在的,徐冰的故事片讲什么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他做了这样一件事情。
论坛的下半场由罗岗主持,青年学者刘卓、朱羽分别对当下的“非虚构”文学独特的对于“真实”理解以及文艺生产自身的“真实”与“幻觉”机制进行了理论反思,并与与会嘉宾进一步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这个开放的艺术场所中,艺术家、学者与市民共同构筑出了一个思想场域,我们如何思考艺术所把握到的真实,同时还需要道德、伦理、社会经济与政治视角的介入,为我们打开了一個理解现实及其艺术表象的新的空间。面对整个社会的碎片化的现状,每一个碎片似乎都在打着真实的旗号茌讲自己的话,都茌无限地接近真实,但在根本认同问题上的混乱状态。让我们感到所谓的现实的崩塌,那么真实究竟是什么?我们看似无限接近,但又触不可及,所以如何面对这种隐含的失语的状态,只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