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读写联动课型中,课堂小练笔是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小练笔,要讲究方法和时机,更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练笔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如果把大文章看作一串项链,那课堂小练笔就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教师在读写联动的课型中,要以文本阅读为依托,有效地抓好各种形式的课堂小练笔,厚积薄发,滴水石穿,学生将在课堂小练笔中,成就一篇篇大文章。
关健词:课堂小练笔;读写联动课型;有效指导;写作能力
一、情动而辞发,练笔已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抓住教材的情感“高潮”来煽动学生的情感,进一步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学生内心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时,学生便有了语言表达的需要,此时,教师便利用课堂情感的“高潮”,趁热打铁,通过小练笔释放学生此时此刻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那么,学生的思绪更会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进而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课堂小练笔中,学生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内容上,学生有话可写,并且真实感人。教师如果抓住机会让学生把流露的情感宣泄成文,就不怕学生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篇讲述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的佳作。在教学时,我抓住课题,未成曲调先有情。接着我找准动情点“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引导学生从这一串的时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意境,被“父亲”的坚持不懈的信念所感动。最后“父亲”发现了幸免于难“儿子”的情景达到情感的高潮,一位高大勇敢的“父亲”形象仿佛出现学生的心中,浓浓的父子情深充溢与学生心中,激发了学生心中珍藏已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二、读书破万遍,练笔已有神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语文教材的文章,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独具匠心,是学生学习、积累、模仿的最佳内容。所以,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背诵文本,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教材的模仿、借鉴,把教材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课堂上的小练笔,可以抓住教材中的精彩片段进行仿写指导,是有效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方式。
三、思维骋万里,练笔已生花
在文学作品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作家往往留下无限遐想和思维的“空白”。一位艺术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高明的画家来说,若墨处是画,空白处于是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处,让学生的思维驰骋在广阔的空间,巧妙地设计“补白”训练,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练笔方式。适当地“补白”能帮助学生更深入感悟文本,既将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又能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阅读内容的理解相得益彰。在课堂中,我抓住教材的空白处的补写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天空,使学生的课堂小练笔妙趣横生妙笔生花。
《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片段。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其中第31段写:“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出去……”此处,我设计了课堂小练笔:“请你想象,如果你是作者,此时此刻,拽着钱跑出去后,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请你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来填写此处的“空白”文段。”我以此课堂练笔,加强学生对作者内心的情感的理解,从而深化文章的中心。这种“感于内而发于外”的文字训练,让学生在思维的驰骋中,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有长足的发展,更提高了习作表达水平。
四、想象贯古今,练笔已返真
夸美纽斯曾说:“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写作就是孩子自然的表达流露,所以,我们在指导习作时不应该用成人的语言去束缚孩子,不是让孩子鹦鹉学舌,而应该让他們在自由的时空里表述自己的语言。每个孩子都有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眼里的世界是多姿多彩,充满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因此,在教学中,我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的空间,着重引导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重构那“桃花潭水深千尺”的离别场面,重温那“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重回那“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孤独落幕,再把想象的世界在写作中一吐为快。
五、观察显细致,练笔已生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视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所谓“入乎其内”是指要细致深入地观察事物,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事物的表象与内部结构的联系,诗人故能写之——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出来;所谓“入乎其外”是指能够超越事物本身,而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和更广阔的视野来重新观察事物,只有这样,诗人故有高致——才可能使文章呈现出广阔的视野。可见,通过细致的观察方法对写作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的小练笔中,我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的习惯,引导其发现最新奇的事物,或最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并要求其写下观察笔记,这对促进学生观察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课堂小练笔,将“吸收”与“倾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广开“写”路,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以提升。如果把大文章看作一串项链,那课堂小练笔就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教师在读写联动的课型中,要以文本阅读为依托,有效地抓好各种形式的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厚积薄发,水滴石穿,最终写就一篇篇大文章。
参考文献
[1]《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宋秀莲,《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5月
[2]《小练笔 大舞台》,李峰,《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3]《巧用小练笔 演绎大精彩》,张振生,《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年第29期
[4]《巧设练笔点,赏花归来香犹在》,兰安军,《师者讲坛》,2014年11月
[5]《小学语文教学》,林金忠,《依托文本,有效实施课堂练笔》,2014年10月
[6]《对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思考与实践》,宗彩国,《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10月
关健词:课堂小练笔;读写联动课型;有效指导;写作能力
一、情动而辞发,练笔已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抓住教材的情感“高潮”来煽动学生的情感,进一步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学生内心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时,学生便有了语言表达的需要,此时,教师便利用课堂情感的“高潮”,趁热打铁,通过小练笔释放学生此时此刻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那么,学生的思绪更会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进而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课堂小练笔中,学生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内容上,学生有话可写,并且真实感人。教师如果抓住机会让学生把流露的情感宣泄成文,就不怕学生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篇讲述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的佳作。在教学时,我抓住课题,未成曲调先有情。接着我找准动情点“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引导学生从这一串的时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意境,被“父亲”的坚持不懈的信念所感动。最后“父亲”发现了幸免于难“儿子”的情景达到情感的高潮,一位高大勇敢的“父亲”形象仿佛出现学生的心中,浓浓的父子情深充溢与学生心中,激发了学生心中珍藏已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二、读书破万遍,练笔已有神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语文教材的文章,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独具匠心,是学生学习、积累、模仿的最佳内容。所以,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背诵文本,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教材的模仿、借鉴,把教材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课堂上的小练笔,可以抓住教材中的精彩片段进行仿写指导,是有效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方式。
三、思维骋万里,练笔已生花
在文学作品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作家往往留下无限遐想和思维的“空白”。一位艺术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高明的画家来说,若墨处是画,空白处于是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处,让学生的思维驰骋在广阔的空间,巧妙地设计“补白”训练,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练笔方式。适当地“补白”能帮助学生更深入感悟文本,既将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又能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阅读内容的理解相得益彰。在课堂中,我抓住教材的空白处的补写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天空,使学生的课堂小练笔妙趣横生妙笔生花。
《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片段。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其中第31段写:“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出去……”此处,我设计了课堂小练笔:“请你想象,如果你是作者,此时此刻,拽着钱跑出去后,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请你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来填写此处的“空白”文段。”我以此课堂练笔,加强学生对作者内心的情感的理解,从而深化文章的中心。这种“感于内而发于外”的文字训练,让学生在思维的驰骋中,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有长足的发展,更提高了习作表达水平。
四、想象贯古今,练笔已返真
夸美纽斯曾说:“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写作就是孩子自然的表达流露,所以,我们在指导习作时不应该用成人的语言去束缚孩子,不是让孩子鹦鹉学舌,而应该让他們在自由的时空里表述自己的语言。每个孩子都有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眼里的世界是多姿多彩,充满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因此,在教学中,我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的空间,着重引导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重构那“桃花潭水深千尺”的离别场面,重温那“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重回那“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孤独落幕,再把想象的世界在写作中一吐为快。
五、观察显细致,练笔已生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视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所谓“入乎其内”是指要细致深入地观察事物,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事物的表象与内部结构的联系,诗人故能写之——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出来;所谓“入乎其外”是指能够超越事物本身,而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和更广阔的视野来重新观察事物,只有这样,诗人故有高致——才可能使文章呈现出广阔的视野。可见,通过细致的观察方法对写作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的小练笔中,我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的习惯,引导其发现最新奇的事物,或最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并要求其写下观察笔记,这对促进学生观察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课堂小练笔,将“吸收”与“倾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广开“写”路,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以提升。如果把大文章看作一串项链,那课堂小练笔就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教师在读写联动的课型中,要以文本阅读为依托,有效地抓好各种形式的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厚积薄发,水滴石穿,最终写就一篇篇大文章。
参考文献
[1]《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宋秀莲,《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5月
[2]《小练笔 大舞台》,李峰,《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3]《巧用小练笔 演绎大精彩》,张振生,《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年第29期
[4]《巧设练笔点,赏花归来香犹在》,兰安军,《师者讲坛》,2014年11月
[5]《小学语文教学》,林金忠,《依托文本,有效实施课堂练笔》,2014年10月
[6]《对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思考与实践》,宗彩国,《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