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支传奇的部队,有人说他们是腾空的猛虎,有人说他们是展翅的雄鹰,1950年9月17日,作为中国解放军一个崭新的兵种——空降兵部队在中原大地横空出世。
上甘岭战役坚守坑道14昼夜、屡建战功,“98抗洪”力守荆江大堤78天,中俄联合演习与俄罗斯空降兵同场竞技扬威异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5勇士从5000米高空舍身一跃……62年来,祖国各地,哪里最危险、哪里人民需要,哪里就有他们从天而降。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是——中国空降兵。
[高端访谈]专访空降兵某军军长李凤彪少将——
转型,锻造过硬战略拳头力量
战略角色承重任
解放军生活:胡主席提出全军和武警部队要“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请问军长如何理解这一论述?您认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关键是什么?
李凤彪: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军事理论的重大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军事篇,是新形势下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解决“两个不相适应”历史课题,提高部队建设质量和效益的行动指南。我们认为,加快转变空降兵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关键,就是要从军事训练领域入手,紧跟空军“四项基础性建设”步伐,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树牢科学理念,引领发展转变方向。理念决定眼界、状态和行动,理念的落后是最根本的落后,必须大力培育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理念。二是要提高能力素质,夯实发展转变基础。人是战斗力构成的第一要素,是战斗力建设中最具能动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最紧要的是提高官兵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要求的能力素质。三是要创新模式机制,探索发展转变路径。紧贴空降兵使命任务和部队信息化建设实际,坚持把思想政治模式、作战战备模式、军事训练模式、后装保障等模式向信息化聚焦。四是要构建信息系统,提供发展转变支撑。信息系统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基础,必须把信息系统建设作为首要平台抓紧抓好。
解放军生活:就我们所知,这支部队被大家称为“军委战略预备部队”、“空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您认为空降兵部队在未来战场上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凤彪:空降兵因其“动在空中、打在地面,高层决策、用在关键,快速反应、全域使用”的兵种特色,在未来战场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具有特殊优势,能够在关键时节、关键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军委、总部、空军提供力量和手段选择。一是在遂行作战任务时能够迅速投入、争取主动。在未来作战行动中具有独特的快速反应、远程投送、纵深突入和垂直打击的优势,为夺取战略主动创造条件。二是在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能够率先抵达、控制事态。我们七支专业应急力量,能够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中,执行情报搜集、应急救援、信息传递等特殊任务,发挥主力军、突击队作用。三是在维护国家海外利益中能够快速部署、抢夺先机。充分发挥空降兵空中机动、远程奔袭的独特优势,以积极行动抢夺战略先机,捍卫国家利益。
全域训练砺“尖刀”
解放军生活:2010年有一篇报道提到,中国空降兵由过去的轻装伞兵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初步具备快速反应、远程直达、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突击力量,其作战能力开始向“全疆域作战”跃升,请您谈谈什么是“全疆域作战”,它对我军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目前,这种能力我们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李凤彪:中国空降兵组建62年来,历经锤炼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的“步兵加跳伞”发展成为以轻型装甲、直升机和特种作战部队为主体,摩托化和部分机械化多专业合成、具有重装空投能力,正向信息化迈进的现代化兵种。全疆域作战就是要把空降兵建设成一支能超越地面障碍、远程直达、全方位使用的战略突击力量。近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水上、森林、高原、海岛、戈壁、丘陵等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跳伞试训,参加各类重大演习100余次,构建起以轻型装甲、直升机和信息作战、特种作战为主体的新型机动作战力量体系。空降兵具有全域作战能力,能够弥补其他兵种力量使用上的局限性。目前,以特种作战部队和战备值班分队为主体的应急力量,可在24小时内完成伞降遂行任务的准备;空降兵团能够在48小时内完成团规模伞降作战准备;空降兵师形成了伞降、机降、空中突击相结合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重装空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解放军生活:我们这支部队参加过“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等,在与国外军队的接触中,作为我军的空降兵部队,我们有什么收获,外军有什么好的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李凤彪:近年来,我们接待美、俄、英、法等60多个国家的军事代表团和驻华武官团参观访问,为10多个国家进行军事表演,向10多个国家派遣军事留学生,多次参加国际特种兵联演联训。2005年、2007年,与俄罗斯空降兵进行了代号“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的联合军演;2011年7月,赴白俄罗斯进行了代号“神鹰-2011”联合训练;2011年10月,派遣空降特种分队赴委内瑞拉,与该国特种部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联训。通过与外军的联演联训,我们感到:一是必须坚定空降兵“走出去”的思想。一方面,要突破兵种界限,广泛跟全军各大兵种进行联合训练。另一方面,要着眼国际兵种特点,走出国门,在与外军同台竞技中,开阔视野,取长补短。二是必须加大实战化、实案化训练。进一步强化训练即为作战的理念,一切从实战出发,摔打磨练部队,不断提高实战能力,尤其是要提高遂行参加大规模作战和特种作战任务的能力。三是必须着眼任务走开全域训练的路子。无论是高原海岛,还是大漠戈壁,空降兵要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厉兵秣马,不断提高全疆域作战能力。四是必须高度重视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建设。打什么仗就造什么武器,空降兵是战略兵种,是国际兵种,是大国军力的标志性兵种,武器装备的发展要突出兵种特点,具有兵种特色。五是必须打造国际品牌。美军有海豹突击队、82空降师,俄罗斯有76空降师等知名品牌,我空降兵也正在打造一支能“到达一切地域、夺占一切先机、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对手”,具有“特殊的忠诚、特殊的勇敢、特殊的本领、特殊的智慧、特殊的纪律”的特战尖兵——雷神突击队,并在去年与白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特种部队联训中初试锋芒。
英雄基因铸军魂
解放军生活:这支部队有着优良的传统,出过很多英雄,如黄继光、邱少云等,请您谈谈你们是如何传承这些精神。提升部队凝聚力的?
李凤彪:我们这支部队参加过抗美援朝,在上甘岭一战成名,涌现出以黄继光、邱少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个人和群体。这支部队有着英雄的基因,听党指挥、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团结友爱、好学上进。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传承上甘岭黄继光精神,无论是政治教育,还是文化建设,始终把空降兵优良传统作为主题突出出来,把英雄文化光大起来;无论是遂行作战行动,还是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始终用优良传统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无论是部队创建和调整改革时期,还是在转型建设的新征程上,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内涵。实践证明,空降兵优良传统,永远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力量源泉和战斗基因,只有把优良传统融入官兵的血脉之中。植入官兵灵魂深处,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良传统的传承人。
解放军生活: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知道你们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空降兵特色文化,那么请问您是如何理解文化发展对部队建设所起的作用?
李凤彪:先进军事文化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空军有蓝天文化,我们空降兵有英雄文化。文化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和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下,引导官兵从优良传统中汲取精神营养,自觉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仗,巩固思想文化阵地,铸牢精神支柱。全面提高空降兵部队战斗力,忠实履行历史使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我们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文情怀,需要丰富深厚的文化作支撑。只有坚持用空降兵特色文化凝魂聚气、励志育人,努力营造热爱空降兵、建设空降兵、奉献空降兵的浓厚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速推进空降兵转型建设和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李凤彪:先进军事文化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空军有蓝天文化,我们空降兵有英雄文化。文化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和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下,引导官兵从优良传统中汲取精神营养,自觉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仗,巩固思想文化阵地,铸牢精神支柱。全面提高空降兵部队战斗力,忠实履行历史使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我们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文情怀,需要丰富深厚的文化作支撑。只有坚持用空降兵特色文化凝魂聚气、励志育人,努力营造热爱空降兵、建设空降兵、奉献空降兵的浓厚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速推进空降兵转型建设和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在师长刘发庆的办公室,除了办公桌椅和一个装满书的书柜,最显眼的就是挂在墙壁两侧的两张巨幅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刘师长能准确说出从本场出发到达每一个关键位置的飞行距离和空运时间。访谈中,我们更深切地感到,这是一支随时准备开赴任何地域执行任务的部队。
一
影片《兄弟连》里有一句一针见血的话:空降兵就是被人包围的,在没有补给、没有支援和依托的敌后,身处各种危险的境地,过硬的单兵素质是空降兵完成闪击、破袭、营救等一切任务的基础。
“人永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为练就具备全域作战能力的士兵,我们坚持以特种兵的标准打造每一个单兵。”在去往训练场的路上,政委高鹏向我们介绍部队练兵的一贯做法。
车子缓缓来到一个战术综合训练场。莽莽雪原、冷风呼啸,但冬日的严寒没能冷却官兵的训练热情。在宽广开阔的训练场上,官兵们点缀在训练场的各个区域。只见有的在练习攀岩,有的在组织障碍训练,有的在进行战术推演……训练场被装点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练兵“龙虎图”。
训练场的中央是巨大的矩形跑道,这个师所属某团二连正在组织建制连武装越野。连长王长江一声令下:“按战斗要求披挂,进行全副武装5公里奔袭!”连队干部战士一道,背着枪,扛着炮,一个个犹如小老虎一般冲了出去。一圈、二圈……官兵们围着长1.5公里跑道一点一点顽强地向前迈着步子。在第三圈时,列兵吴迪用沙哑的声音向他的班长张金璐恳求:“班长,我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张班长一声断喝。随后,张班长接过吴迪的枪,推着吴迪向终点冲去。
在训练场组织训练的团参谋长王大力介绍:过硬的身体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空降兵的必备条件。在遂行空降作战任务时,每个人除携带武器弹药、通信器材、防护装备等战斗装具外,还要携带毛毯、雨布等露营物品和3日份的水、干粮。空运阶段的单兵根据战斗岗位的不同平均负重在55公斤,空降到地面去除降落伞后单兵战斗负重仍达30公斤以上。连队在组织武装越野时,每个人的背囊都要放置砖块或者沙子来增加负重,以此来不断增强官兵的体能。
为锻造出适应各种作战环境的精兵强将,他们每年都将部队拉到生疏地域进行3个月以上的野营驻训。去年盛夏,他们在东南沿海某陌生海域一扎就是5个月。在“高温、高湿、高盐”的艰苦环境下,官兵们住在帐篷中,淡水供应定时限量。晴天帐篷里气温高达60多摄氏度,酷暑难耐;雨天帐篷内潮湿闷热,地下渗水漫屋。每天除了要完成俯卧撑、仰卧起坐、武装泅渡、武装越野等体能训练,还要进行海上射击、捕俘、破障等战技术训练。几个月下来,官兵们身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海训恰逢水母繁殖期,训练时,每天都有人被水母蜇伤,最多一次有上百人,轻则起一片疙瘩,重的差点休克,伤口浸泡在海水中疼痛难忍。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上孤岛、入丛林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凭借着良好的素质,在每人带半斤米、二两盐和简单工具的情况下,硬是在荒无人烟的岛礁生存一周。
一个空降兵战士,除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完成一般的伞降训练外,他们还要经过捕俘、攀登、泅渡与操舟、驾驶、通信、爆破、潜伏、营救等技战术训练,并能熟练使用全连所有武器、营属炮兵火器,学会用现代指挥通信手段传输数据、上报情况和实施指挥引导。前不久,上级对这个师27类专业148个课目进行随机抽考,91.1%课目取得优良成绩。
二
1950年秋,随着62朵伞花在新中国碧空绽放,一个崭新的兵种——空降兵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
经过62年成长和发展,空降兵已经从初创时仅能小规模作战的“背伞的步兵”,成长为今天这支多兵种合成、能够快速反应、远程直达、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正向信息化迈进的战略突击力量。
2009年6月19日,鄂北某训练场上空。某大型运输机的3个舱门同时打开,一具洁白的牵引伞飞出机门,立即充气,拉出第一辆伞兵战车。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相继飞出。
这是这个师首次在丘陵地带实施人车同机空投的一次战术演练。为了这一天,该师官兵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据师参谋长孙向东介绍,以往重装空投都是在开阔地进行,在丘陵地实施三件连投,难度非常大,山坡与山坡之间的半径距离只有150米到200米,对战车投放的各个环节要求非常精确,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战车的翻滚。在这次演习中,为了进一步贴近实战,缩短开伞后的漂移距离,他们首次将空降空投高度从700米降低到600米。这降低的100米,将大大增加跳伞员处置空中特殊情况的风险和难度,是空降兵重装空投技术上的又一次突破。
“从将军到士兵,从男兵到女兵,部队官兵普遍掌握5种机型、9种地形条件下全副武装的伞降作战技能。如今,重装空投技术的一次次突破,使得空降兵的火力突击能力实现大幅跃升,为遂行全域作战任务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师长刘发庆说,随着近年来各种车辆、火炮等大型装备特别是伞兵战车等重型装备空投成功,中国空降兵机动作战能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继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掌握重型装备空投这一关键技术的空降兵部队。
近年来,他们已构建起了以轻型装甲、直升机和信息作战、特种作战为主体的新型力量体系,战斗力由“小规模作战”向“全域作战”迈进。
前不久,鄂北某战术综合训练场 “硝烟”弥漫,空降兵联合战役军团岛屿进攻作战指挥所演习拉开帷幕。指挥方舱内,各类信息从四面八方传来,强大信息流不断交换。各级指挥员熟练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实时共享战场态势,果断下达战斗指令,科学制订保障计划,千军万马指挥若定,在三省四地同步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现代战争话剧。
记者在指挥方舱看到,电话、传真、文电、图像等各类通信畅通无阻,作战指令一键直达千个作战节点,战场实况实时传向每个作战单元,诸兵种虽然相距千里却近在眼前。该师参谋长孙向东说:“通过构建一体化指挥平台,指挥结构由传统的树状指挥变为信息条件下的网状指挥,形成了从军、师、团到各分队、各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互连互通的指挥体系,实现了情况动态化、战场可视化、数据实时化。”
万里疆场一网连,各路英豪同竞技。过去,受异地同步指挥难等因素制约,一场演习很难同时联动分散多地的部队,各作战单元模块间只能各自为战,演“折子戏”。如今,一体化指挥平台的应用,让多个战场整体联动,战场资源统一协调指挥,产生了巨大的整体作战效果。记者深切感受到: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指挥作战,打破了传统作战受时空制约的枷锁,真正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
三
这个师,是我军首批确定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是一支动在空中、打在地面的部队,具有快速机动、垂直打击等优长。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作战样式的变化、使命任务的拓展,为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该师依托全军训练基地提升全域作战能力,努力实现由“空降尖刀”向“战略拳头”的转进。
去年夏天,为锻造出一支能完成热带雨林作战任务的部队,他们又一次出发了。
普洱,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这里群山起伏,雨林叠嶂,植被茂密,晴雨无常,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
为了早日征服这片雨林,打造一支能上天、入海、穿林、全域作战的空降尖兵,他们采取“递进式训练法”,把体能和射击这两大课目作为进入丛林的基础,经过适应性阶段训练后,本着“源于大纲、高于大纲”的思想,把武装五公里的合格标准由大纲规定的26分钟,提高到24分半,着装标准由战斗着装提高为全负重着装;把自动步枪精度射击合格标准由大纲规定的35环,提高到40环。对所属人员合理编组,从营长到每一名战士,人人制订个人达标计划和升级计划,定期组织考核,逐一升级过关。
为了增强参训官兵对环境的适应性,他们借鉴“爱尔纳-突击”和“猎人训练”的成功经验,突破以往单一的训练考核模式,展开极限体能、丛林射击等拓展性课目训练,水上射击、水中对抗、举轮胎、扛原木,一个个全新的课目增加的不仅仅是挑战,还有官兵们火一般的训练热情。
对于雨林训练这一全新的课题。他们在一无经验借鉴、二无教员教材的情况下,积极创新训练模式,改变过去先训技术后训战术的老套路,采取战术带动技术的方法,确立了“热带雨林敌后侦察行动与破袭战斗”的战术课题,结合热带雨林地区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拟制了想定文书,围绕实际战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展开各个技术课目的训练,提高了训练成绩。
丛林射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目。丛林中目标隐蔽,出靶顺序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参加此次雨林训练的连长汤轶辉感慨道:“在丛林中作战,不见面就不见面,见面就是面对面,谁先开枪就意味着谁在战场上存活下来。”为了提高丛林射击的技能,他们根据热带雨林中视界、射界受限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采取小组协同、交叉射击的方式,练反应、练击发。经过反复的训练,达到了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目标所指、弹无虚发。
两个月过去了,经过了雨林历练的空降兵战士,以坚韧顽强的意志、机动灵活的作风适应了雨林生活,掌握了雨林作战的技能。他们行踪诡秘,却无处不在;他们犹如幽灵,在无声无息中把匕首插进敌人的胸膛;他们的机智勇敢将危机四伏的雨林,变成了敌人永远的噩梦。
八千里路云和月,空降神兵磨砺出。新一代空降兵在神州大地谱写了一支精彩瑰丽的进行曲:近年来,他们先后组织部队赴青藏高原、山岳丛林、热带雨林、东北寒区、内蒙古草原、沿海岛屿进行适应性训练,进行了水上、森林、高原、海岛、戈壁、丘陵等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跳伞试训。如今,这支部队从指挥员到士兵,普遍掌握3种机型、9种地形等6个课目的跳伞技能,遂行全域作战任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行在空中,打在地面
铁甲飞虎出奇兵
这是一支打不烂、拉不垮的部队,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他们将战旗插在了上甘岭主峰。
这是一支能够快速反应、迅即出动的部队,“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成建制空降震中,成为最早进入灾区的外区部队。
这就是中国空降兵某师——黄继光生前所在师。
战绩
该部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和西南剿匪。抗美援朝战争中,该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坚守阵地43个昼夜,涌现出上甘岭特功八连、特级英雄黄继光、特等功臣邱少云等一大批英雄集体和个人。改编为空降兵以来,成功组织高原寒区、热带丛林等特殊环境下的空降试训,新机型、新伞型跳伞和空降空投试验,圆满完成“98抗洪”、中外联合军演、“08抗震”、首都国庆阅兵、奥运会和世博空中安保等重大任务,先后有10个单位和16名个人被军委或空军授予荣誉称号。
军歌
我们是蓝天的儿女/我们是大地的士兵/首战用我是祖国的信任/用我必胜是我们的光荣/前进前进前进/在高原上在戈壁中/飞翔飞翔飞翔/到海岛上到密林中/像一把尖刀直插敌后/我们的威名是空降兵/黄继光精神代代相传/战场上杀敌再立新功………
——作词:石胜义,作曲:羊鸣
空降兵职业道德 精武、迅猛、献身
荣誉墙
1947年时为太行军区独立第二旅某团一营三连,被太行军区记集体大功和授予“战斗模范连”称号;
1951年某旅二营被所在军授予“出国作战第一功”锦旗;
1996年某团六连党支部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某师荣立集体二等功;某师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国抗洪先进集体”;某团三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营”荣誉称号;
2006年某团六连党支部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7年某团被总装备部评为“爱装管装先进单位”;
2008年某师被四总部评为抗雨雪冰冻灾害先进单位;某师被四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某团团委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所属6个单位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2009年某团六连被四总部评为“全军先进基层单位”;
2010年某团六连被四总部评为“全军野战炊事技术比武活动先进单位”;某团八连党支部被总政治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某直升机大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
空降兵“独门绝技” 关键词:文化 文化符号 文化能够定义一支兵种。军营文化是军人团队精神的表现形式和它的物化形态,是军队中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空降兵的独特历史和兵种特色结晶在一系列的器物、准则、建筑中,形成固有的文化符号。人有性格,军队亦如此。空降兵的文化性格,就潜藏在这些信息丰富的符号里。 伞徽 空降兵某部新兵的首次升空跳伞。伞花绽放,他们飘然落地,“成功了!”大家笑着、喊着,一脸自豪。老同志当场给他们戴红花、披绶带、佩戴伞徽。伞徽是空降兵自己设计的:红白相间的伞衣顶,天蓝色的伞衣套,“八一”两字嵌中心,分明的条条直线代表伞绳,两翼张开金色的翅膀…… 佩戴伞徽犹如完成空降兵的成人礼。只有你历经,克服各种心理、生理、技术等困难,从万里高空勇猛一跃并安全落地,你才有资格别上这小小的伞徽。 在空降兵部队,伞徽无处不在:无论是营区大门、板报、橱窗,还是战士的相册、日记本、笔记本封面,都有伞徽的标识。每逢重大任务,官兵们也喜欢把伞徽悬挂在胳膊外侧,戴于胸前,缝在帽子上,印在头盔上。小小的伞徽,永远被空降兵别在最醒目的位置。 伞兵刀 伞兵刀,至今在技术性极强的空降兵中使用的一种冷兵器。 空降兵伞刀的外形简洁美观,结构牢固可靠。主要由刀体、刀柄、刀柄座、刀柄芯杆、横挡护手、指北针、刀鞘、刀鞘镶件、磨刀石、哨子、挂带、腰带挂扣、捆绑绳和保险绳等部分组成。刀柄表面刻有网纹和环形槽,握持舒适,手感好。刀体为锋利的单面刃口,能快速割断降落伞伞绳和其他绳索。刀背有一段坚利锯齿,能锯断飞机铝壳体和电缆。刀体刻有血槽,刺入敌人身体后,能顺利拔出。 空降兵的战场就是在敌后,没有补给,没有支援。因此,随身携带的每一件装备都至关重要。现在的伞兵刀已经多功能化了,不仅是空降兵空投、空降和地面作战的利器,也是行军和野外生存的有效工具。 黄继光塑像 1962年,为纪念黄继光牺牲10周年,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请雕塑家塑造了三尊一模一样的黄继光半身铜像。一尊由黄继光生前的连长万福来和班长熊家富代表部队赠送给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那里是黄继光的家乡;一尊赠送给了中国军事博物馆,那里收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级和最重要的记忆;最后一尊则被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收藏,陈列在“黄继光英雄连”的荣誉室,这里是英雄的家。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作为第一支赶到震区的外区部队,空降兵上万名官兵奋战在黄继光的家乡。四川灾区的百姓们动情地说,黄继光又回来了!其实,英雄何曾离开,他的床位仍旧在“黄继光英雄连”,每晚点名,第一个就点“黄继光”,全连官兵齐声答“到!” “布满381 个弹孔的战旗” 在空降兵各个部队,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在每个战士心中猎猎飘扬。上甘岭一役,敌人向八连防守的阵地投掷炸弹5000余枚,发射炮弹的密度达每秒钟6 发,八连官兵以超生命极限的战斗韧劲,坚守坑道阵地14 个日日夜夜,击退敌人的无数次进攻。最终,将被敌人枪炮击出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的主峰! 战旗本身已经随时间而淡出历史,但其象征的忠诚、坚韧、铁血和荣耀,却永存空降官兵的心中。旗帜本来就是标识,空降兵善于在执行任务中,将一面面旗帜插在伞兵突击车上,插在蓝军腹地、插在楼房废墟上。一面面如火似血的军旗,让敌人丧胆,让群众安心,更让壮士的胸中鼓荡征战的血性和豪情。 伞塔 中原腹地,空降兵某部营院里,矗立着一座88米高的伞塔。62年前,中国空降兵从这里迈出了从天而降的第一步;62年后,伞塔成为空降兵光荣历史的见证,无畏精神的象征。 初创时期的空降兵,起步是艰难的。当时仅有从苏联购买的300具降落伞,苏联的伊尔-12飞机和缴获的几架美制C-46飞机,破损较为严重,根本无法满足空降官兵跳伞训练的需求。他们采用苏联技术人员的建议,修建了一座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塔”的伞塔。 被称为“伞兵第一腿”的崔汉卿老人回忆说:“伞塔跳伞操作程序复杂,保障人员比跳伞人员还多,每个人一星期才能轮上一回跳伞,严重制约着部队的训练,那时,能坐上飞机跳伞简直是伞兵梦寐以求的事。”但大家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11天的伞塔训练后,第一批63名跳伞员跃出机舱,成功伞降,宣告中国空降兵真正进入我军的战斗序列。 进入新时期,随着空降兵武器装备建设不断发展,部队训练走向以中、大型运输机跳伞为主。伞塔虽然失去了本身的固有价值,但作为中国空降兵的原点,如擎天柱般的伞塔永远是官兵心中的丰碑。 关键词:兵器 特色装备大揭秘 飞将军自重霄入,披坚持锐荡四方。空降兵神出鬼没、所向披靡,精彩地演绎着“空中雄鹰、陆战猛虎”的神话,是什么秘密武器让空降兵如虎添翼?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十八般武器”。 降落伞——天兵之“飞翼” 伞是空降兵区别于其他兵种的特有“名片”。空降兵组建之初,受伞具装备技术的制约,当时只能满足于“降得下”。1982年10月,中国空降兵自主研制出抗风性能强、着陆速度、冲击力小的“伞兵-X型伞”。2003年8月,空降兵成功推出新型伞兵伞。它采用主伞与备份伞一体化背式结构,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和滑翔能力,使空降兵具备了“在空中操枪弄炮的能力”。目前,他们已自行研制出伞兵伞、武装翼伞、动力翼伞等10余种不同型号、性能各异的伞具装备列装部队,使部队具备了全方位、全天候跳伞作战能力。 重型装备——天兵之“甲盾” 作为“从天而降”的特殊兵种,中国空降兵长期以来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突入“敌”纵深后,却无法获得强大的火力突击、快速的战场机动、坚固的装甲防护能力。历史性的突破发生在2005年8月。那年,自动化指挥系统、伞兵突击车、伞兵战斗车陆续装备空降兵部队,以“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成功成批次空降新型伞兵战车为标志,空降兵部队的装备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空降兵从此迈入了重装时代,空降兵以摩托化和机械化方式实施快速突击作战,也成为主要作战形式之一。 背囊里的武器——天兵之“利刃” 伞兵背囊,是指单个战士携行装备物资所采用的工具。伞兵刀是伞兵携行系统中的必带装备,锋利的单面刃口不仅能快速割断降落伞伞绳,还能毫不费力地砍断直径5毫米以下的铁丝。一把小巧便携、坚硬耐磨的折叠式伞兵锹,三折叠后仅比巴掌大一点儿。伞兵们可以用它构筑工事,甚至煎鸡蛋、炒菜。全新伞兵头盔具有防火、防水、防反光性能,配上夜视仪、瞄准镜、单兵电脑等装备,可以在夜暗条件下为士兵提供一个可视化战场。伞兵睡具重量只有2.3公斤,内层使用高保温材料。伞降官兵还可随便取野外水源,通过一次性净水器过滤后,灌入多用水壶直接饮用。 关键词:兵种 骁勇特色小分队 “雷神”突击队:“雷神”突击队是空降兵某部着眼使命任务拓展,按照“到达一切地域、夺占一切先机、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对手”的建设标准,打造的一支“小型、灵活、多能”的空降特种突击新型力量。主要担负特种侦察、支援配合主力部队作战、遂行非常规作战、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等任务,为上级在关键时刻应对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提供特殊力量和特殊手段选择。突击队覆盖狙击、爆破、网络、医疗等10多个专业岗位,所有队员不仅要完成体能、心理、跳伞、射击、攀岩等单兵基本作战技能训练,还必须掌控侦察、格斗、游泳、驾驶、野外生存等特种技能,熟练运用多种火器和多种通信器材。目前,突击队人人跳过两种以上伞型、三种以上机型,个个具备在各种地区、各种气候条件下遂行特种作战的能力。 女子侦察引导队:空降兵女子侦察引导队是一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特种侦察力量,主要担负对空指挥伞降机群投放、地面引导航空兵和炮火对敌重要目标实施火力突击、高空武装翼伞渗透敌后、通信保障、科研试跳等任务,是空降兵部队“空中能跳、地面能打、空中能侦、精于引导”的一把“尖刀”力量。队员不仅要掌握气象知识、航行知识、投放计算、仪器侦察和多种通信装备的使用方法,并且还要完成狙击、格斗技术、犯罪心理学、战场救护、高空武装翼伞渗透、计算机、化装侦察等多专业课目训练。她们平均年龄只有22岁,平均跳伞100次以上,具备3种伞型、4种机型跳伞能力,熟练掌握水上跳伞、森林跳伞、夜间跳伞、高空武装翼跳伞等特种伞降技能。 空降医疗保障队:在空降兵队伍里,一群佩戴红“十”字袖标的女兵尤为引人注目,她们是空降医疗保障队的女队员。这群女队员能够升空跳伞,还能空降战区、灾区救死扶伤。2000年成立女子空降医疗队以来,她们做到了随时拉得出、降得下、保障精确,被称为“伞兵‘南丁格尔’”。 关键词:空降“俚语” 先跳后跳看体重 空降兵跳伞前,伞训教员会统计跳伞员的体重,根据体重大小编排离机顺序。体重最大的第一个从机门跳出,体重最小的最后一个从机门跳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两伞相插相撞。跳伞员离开飞机后,如果后一名的下降速度比前一名快,容易进入前一名跳伞员的涡流区,导致上方跳伞员的降落伞失效,从而发生特情和危险。 机降司令 在空降兵部队,从将军到士兵每个人都要跳伞,新跳伞员刚开始跳伞时,由于紧张和恐惧不敢跳出飞机,会被官兵笑称为“机降司令”,也被空降兵看成是军旅生涯最大的耻辱。 到了机场尿多、上了飞机汗多、着陆后话多 这是用来形容新跳伞员的最贴切的话。新跳伞员到了机场等候登机时,由于心情紧张总会想去上厕所;上了飞机后,内心的紧张达到最高点,容易额头冒汗;安全着陆后,心情激动兴奋就会不停地找人交流:“你伞绳扭劲没?”“你着陆摔倒了吧?” 新兵怕离机、老兵怕着陆 新跳伞员总担心离机时步伐不对或者姿势翻滚,甚至还担心降落伞不开,就会比较害怕离机;老兵由于技术娴熟,充分相信降落伞都能正常张开,而着陆时因地形、风向、风速等不确定因素增多,更容易摔倒或者受伤。■
上甘岭战役坚守坑道14昼夜、屡建战功,“98抗洪”力守荆江大堤78天,中俄联合演习与俄罗斯空降兵同场竞技扬威异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5勇士从5000米高空舍身一跃……62年来,祖国各地,哪里最危险、哪里人民需要,哪里就有他们从天而降。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是——中国空降兵。
[高端访谈]专访空降兵某军军长李凤彪少将——
转型,锻造过硬战略拳头力量
战略角色承重任
解放军生活:胡主席提出全军和武警部队要“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请问军长如何理解这一论述?您认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关键是什么?
李凤彪: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军事理论的重大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军事篇,是新形势下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解决“两个不相适应”历史课题,提高部队建设质量和效益的行动指南。我们认为,加快转变空降兵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关键,就是要从军事训练领域入手,紧跟空军“四项基础性建设”步伐,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树牢科学理念,引领发展转变方向。理念决定眼界、状态和行动,理念的落后是最根本的落后,必须大力培育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理念。二是要提高能力素质,夯实发展转变基础。人是战斗力构成的第一要素,是战斗力建设中最具能动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最紧要的是提高官兵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要求的能力素质。三是要创新模式机制,探索发展转变路径。紧贴空降兵使命任务和部队信息化建设实际,坚持把思想政治模式、作战战备模式、军事训练模式、后装保障等模式向信息化聚焦。四是要构建信息系统,提供发展转变支撑。信息系统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基础,必须把信息系统建设作为首要平台抓紧抓好。
解放军生活:就我们所知,这支部队被大家称为“军委战略预备部队”、“空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您认为空降兵部队在未来战场上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凤彪:空降兵因其“动在空中、打在地面,高层决策、用在关键,快速反应、全域使用”的兵种特色,在未来战场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具有特殊优势,能够在关键时节、关键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军委、总部、空军提供力量和手段选择。一是在遂行作战任务时能够迅速投入、争取主动。在未来作战行动中具有独特的快速反应、远程投送、纵深突入和垂直打击的优势,为夺取战略主动创造条件。二是在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能够率先抵达、控制事态。我们七支专业应急力量,能够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中,执行情报搜集、应急救援、信息传递等特殊任务,发挥主力军、突击队作用。三是在维护国家海外利益中能够快速部署、抢夺先机。充分发挥空降兵空中机动、远程奔袭的独特优势,以积极行动抢夺战略先机,捍卫国家利益。
全域训练砺“尖刀”
解放军生活:2010年有一篇报道提到,中国空降兵由过去的轻装伞兵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初步具备快速反应、远程直达、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突击力量,其作战能力开始向“全疆域作战”跃升,请您谈谈什么是“全疆域作战”,它对我军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目前,这种能力我们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李凤彪:中国空降兵组建62年来,历经锤炼不断发展壮大。由最初的“步兵加跳伞”发展成为以轻型装甲、直升机和特种作战部队为主体,摩托化和部分机械化多专业合成、具有重装空投能力,正向信息化迈进的现代化兵种。全疆域作战就是要把空降兵建设成一支能超越地面障碍、远程直达、全方位使用的战略突击力量。近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水上、森林、高原、海岛、戈壁、丘陵等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跳伞试训,参加各类重大演习100余次,构建起以轻型装甲、直升机和信息作战、特种作战为主体的新型机动作战力量体系。空降兵具有全域作战能力,能够弥补其他兵种力量使用上的局限性。目前,以特种作战部队和战备值班分队为主体的应急力量,可在24小时内完成伞降遂行任务的准备;空降兵团能够在48小时内完成团规模伞降作战准备;空降兵师形成了伞降、机降、空中突击相结合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重装空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解放军生活:我们这支部队参加过“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等,在与国外军队的接触中,作为我军的空降兵部队,我们有什么收获,外军有什么好的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李凤彪:近年来,我们接待美、俄、英、法等60多个国家的军事代表团和驻华武官团参观访问,为10多个国家进行军事表演,向10多个国家派遣军事留学生,多次参加国际特种兵联演联训。2005年、2007年,与俄罗斯空降兵进行了代号“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的联合军演;2011年7月,赴白俄罗斯进行了代号“神鹰-2011”联合训练;2011年10月,派遣空降特种分队赴委内瑞拉,与该国特种部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联训。通过与外军的联演联训,我们感到:一是必须坚定空降兵“走出去”的思想。一方面,要突破兵种界限,广泛跟全军各大兵种进行联合训练。另一方面,要着眼国际兵种特点,走出国门,在与外军同台竞技中,开阔视野,取长补短。二是必须加大实战化、实案化训练。进一步强化训练即为作战的理念,一切从实战出发,摔打磨练部队,不断提高实战能力,尤其是要提高遂行参加大规模作战和特种作战任务的能力。三是必须着眼任务走开全域训练的路子。无论是高原海岛,还是大漠戈壁,空降兵要在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厉兵秣马,不断提高全疆域作战能力。四是必须高度重视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武器装备建设。打什么仗就造什么武器,空降兵是战略兵种,是国际兵种,是大国军力的标志性兵种,武器装备的发展要突出兵种特点,具有兵种特色。五是必须打造国际品牌。美军有海豹突击队、82空降师,俄罗斯有76空降师等知名品牌,我空降兵也正在打造一支能“到达一切地域、夺占一切先机、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对手”,具有“特殊的忠诚、特殊的勇敢、特殊的本领、特殊的智慧、特殊的纪律”的特战尖兵——雷神突击队,并在去年与白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特种部队联训中初试锋芒。
英雄基因铸军魂
解放军生活:这支部队有着优良的传统,出过很多英雄,如黄继光、邱少云等,请您谈谈你们是如何传承这些精神。提升部队凝聚力的?
李凤彪:我们这支部队参加过抗美援朝,在上甘岭一战成名,涌现出以黄继光、邱少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个人和群体。这支部队有着英雄的基因,听党指挥、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团结友爱、好学上进。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传承上甘岭黄继光精神,无论是政治教育,还是文化建设,始终把空降兵优良传统作为主题突出出来,把英雄文化光大起来;无论是遂行作战行动,还是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始终用优良传统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无论是部队创建和调整改革时期,还是在转型建设的新征程上,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赋予优良传统新的内涵。实践证明,空降兵优良传统,永远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力量源泉和战斗基因,只有把优良传统融入官兵的血脉之中。植入官兵灵魂深处,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良传统的传承人。
解放军生活: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知道你们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空降兵特色文化,那么请问您是如何理解文化发展对部队建设所起的作用?
李凤彪:先进军事文化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空军有蓝天文化,我们空降兵有英雄文化。文化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和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下,引导官兵从优良传统中汲取精神营养,自觉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仗,巩固思想文化阵地,铸牢精神支柱。全面提高空降兵部队战斗力,忠实履行历史使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我们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文情怀,需要丰富深厚的文化作支撑。只有坚持用空降兵特色文化凝魂聚气、励志育人,努力营造热爱空降兵、建设空降兵、奉献空降兵的浓厚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速推进空降兵转型建设和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李凤彪:先进军事文化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空军有蓝天文化,我们空降兵有英雄文化。文化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行为规范。在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和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下,引导官兵从优良传统中汲取精神营养,自觉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仗,巩固思想文化阵地,铸牢精神支柱。全面提高空降兵部队战斗力,忠实履行历史使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我们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文情怀,需要丰富深厚的文化作支撑。只有坚持用空降兵特色文化凝魂聚气、励志育人,努力营造热爱空降兵、建设空降兵、奉献空降兵的浓厚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速推进空降兵转型建设和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在师长刘发庆的办公室,除了办公桌椅和一个装满书的书柜,最显眼的就是挂在墙壁两侧的两张巨幅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刘师长能准确说出从本场出发到达每一个关键位置的飞行距离和空运时间。访谈中,我们更深切地感到,这是一支随时准备开赴任何地域执行任务的部队。
一
影片《兄弟连》里有一句一针见血的话:空降兵就是被人包围的,在没有补给、没有支援和依托的敌后,身处各种危险的境地,过硬的单兵素质是空降兵完成闪击、破袭、营救等一切任务的基础。
“人永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为练就具备全域作战能力的士兵,我们坚持以特种兵的标准打造每一个单兵。”在去往训练场的路上,政委高鹏向我们介绍部队练兵的一贯做法。
车子缓缓来到一个战术综合训练场。莽莽雪原、冷风呼啸,但冬日的严寒没能冷却官兵的训练热情。在宽广开阔的训练场上,官兵们点缀在训练场的各个区域。只见有的在练习攀岩,有的在组织障碍训练,有的在进行战术推演……训练场被装点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练兵“龙虎图”。
训练场的中央是巨大的矩形跑道,这个师所属某团二连正在组织建制连武装越野。连长王长江一声令下:“按战斗要求披挂,进行全副武装5公里奔袭!”连队干部战士一道,背着枪,扛着炮,一个个犹如小老虎一般冲了出去。一圈、二圈……官兵们围着长1.5公里跑道一点一点顽强地向前迈着步子。在第三圈时,列兵吴迪用沙哑的声音向他的班长张金璐恳求:“班长,我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张班长一声断喝。随后,张班长接过吴迪的枪,推着吴迪向终点冲去。
在训练场组织训练的团参谋长王大力介绍:过硬的身体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空降兵的必备条件。在遂行空降作战任务时,每个人除携带武器弹药、通信器材、防护装备等战斗装具外,还要携带毛毯、雨布等露营物品和3日份的水、干粮。空运阶段的单兵根据战斗岗位的不同平均负重在55公斤,空降到地面去除降落伞后单兵战斗负重仍达30公斤以上。连队在组织武装越野时,每个人的背囊都要放置砖块或者沙子来增加负重,以此来不断增强官兵的体能。
为锻造出适应各种作战环境的精兵强将,他们每年都将部队拉到生疏地域进行3个月以上的野营驻训。去年盛夏,他们在东南沿海某陌生海域一扎就是5个月。在“高温、高湿、高盐”的艰苦环境下,官兵们住在帐篷中,淡水供应定时限量。晴天帐篷里气温高达60多摄氏度,酷暑难耐;雨天帐篷内潮湿闷热,地下渗水漫屋。每天除了要完成俯卧撑、仰卧起坐、武装泅渡、武装越野等体能训练,还要进行海上射击、捕俘、破障等战技术训练。几个月下来,官兵们身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海训恰逢水母繁殖期,训练时,每天都有人被水母蜇伤,最多一次有上百人,轻则起一片疙瘩,重的差点休克,伤口浸泡在海水中疼痛难忍。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上孤岛、入丛林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凭借着良好的素质,在每人带半斤米、二两盐和简单工具的情况下,硬是在荒无人烟的岛礁生存一周。
一个空降兵战士,除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完成一般的伞降训练外,他们还要经过捕俘、攀登、泅渡与操舟、驾驶、通信、爆破、潜伏、营救等技战术训练,并能熟练使用全连所有武器、营属炮兵火器,学会用现代指挥通信手段传输数据、上报情况和实施指挥引导。前不久,上级对这个师27类专业148个课目进行随机抽考,91.1%课目取得优良成绩。
二
1950年秋,随着62朵伞花在新中国碧空绽放,一个崭新的兵种——空降兵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
经过62年成长和发展,空降兵已经从初创时仅能小规模作战的“背伞的步兵”,成长为今天这支多兵种合成、能够快速反应、远程直达、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正向信息化迈进的战略突击力量。
2009年6月19日,鄂北某训练场上空。某大型运输机的3个舱门同时打开,一具洁白的牵引伞飞出机门,立即充气,拉出第一辆伞兵战车。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相继飞出。
这是这个师首次在丘陵地带实施人车同机空投的一次战术演练。为了这一天,该师官兵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据师参谋长孙向东介绍,以往重装空投都是在开阔地进行,在丘陵地实施三件连投,难度非常大,山坡与山坡之间的半径距离只有150米到200米,对战车投放的各个环节要求非常精确,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战车的翻滚。在这次演习中,为了进一步贴近实战,缩短开伞后的漂移距离,他们首次将空降空投高度从700米降低到600米。这降低的100米,将大大增加跳伞员处置空中特殊情况的风险和难度,是空降兵重装空投技术上的又一次突破。
“从将军到士兵,从男兵到女兵,部队官兵普遍掌握5种机型、9种地形条件下全副武装的伞降作战技能。如今,重装空投技术的一次次突破,使得空降兵的火力突击能力实现大幅跃升,为遂行全域作战任务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师长刘发庆说,随着近年来各种车辆、火炮等大型装备特别是伞兵战车等重型装备空投成功,中国空降兵机动作战能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继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掌握重型装备空投这一关键技术的空降兵部队。
近年来,他们已构建起了以轻型装甲、直升机和信息作战、特种作战为主体的新型力量体系,战斗力由“小规模作战”向“全域作战”迈进。
前不久,鄂北某战术综合训练场 “硝烟”弥漫,空降兵联合战役军团岛屿进攻作战指挥所演习拉开帷幕。指挥方舱内,各类信息从四面八方传来,强大信息流不断交换。各级指挥员熟练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实时共享战场态势,果断下达战斗指令,科学制订保障计划,千军万马指挥若定,在三省四地同步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现代战争话剧。
记者在指挥方舱看到,电话、传真、文电、图像等各类通信畅通无阻,作战指令一键直达千个作战节点,战场实况实时传向每个作战单元,诸兵种虽然相距千里却近在眼前。该师参谋长孙向东说:“通过构建一体化指挥平台,指挥结构由传统的树状指挥变为信息条件下的网状指挥,形成了从军、师、团到各分队、各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互连互通的指挥体系,实现了情况动态化、战场可视化、数据实时化。”
万里疆场一网连,各路英豪同竞技。过去,受异地同步指挥难等因素制约,一场演习很难同时联动分散多地的部队,各作战单元模块间只能各自为战,演“折子戏”。如今,一体化指挥平台的应用,让多个战场整体联动,战场资源统一协调指挥,产生了巨大的整体作战效果。记者深切感受到: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指挥作战,打破了传统作战受时空制约的枷锁,真正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
三
这个师,是我军首批确定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是一支动在空中、打在地面的部队,具有快速机动、垂直打击等优长。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作战样式的变化、使命任务的拓展,为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该师依托全军训练基地提升全域作战能力,努力实现由“空降尖刀”向“战略拳头”的转进。
去年夏天,为锻造出一支能完成热带雨林作战任务的部队,他们又一次出发了。
普洱,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这里群山起伏,雨林叠嶂,植被茂密,晴雨无常,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
为了早日征服这片雨林,打造一支能上天、入海、穿林、全域作战的空降尖兵,他们采取“递进式训练法”,把体能和射击这两大课目作为进入丛林的基础,经过适应性阶段训练后,本着“源于大纲、高于大纲”的思想,把武装五公里的合格标准由大纲规定的26分钟,提高到24分半,着装标准由战斗着装提高为全负重着装;把自动步枪精度射击合格标准由大纲规定的35环,提高到40环。对所属人员合理编组,从营长到每一名战士,人人制订个人达标计划和升级计划,定期组织考核,逐一升级过关。
为了增强参训官兵对环境的适应性,他们借鉴“爱尔纳-突击”和“猎人训练”的成功经验,突破以往单一的训练考核模式,展开极限体能、丛林射击等拓展性课目训练,水上射击、水中对抗、举轮胎、扛原木,一个个全新的课目增加的不仅仅是挑战,还有官兵们火一般的训练热情。
对于雨林训练这一全新的课题。他们在一无经验借鉴、二无教员教材的情况下,积极创新训练模式,改变过去先训技术后训战术的老套路,采取战术带动技术的方法,确立了“热带雨林敌后侦察行动与破袭战斗”的战术课题,结合热带雨林地区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拟制了想定文书,围绕实际战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展开各个技术课目的训练,提高了训练成绩。
丛林射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目。丛林中目标隐蔽,出靶顺序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参加此次雨林训练的连长汤轶辉感慨道:“在丛林中作战,不见面就不见面,见面就是面对面,谁先开枪就意味着谁在战场上存活下来。”为了提高丛林射击的技能,他们根据热带雨林中视界、射界受限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采取小组协同、交叉射击的方式,练反应、练击发。经过反复的训练,达到了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目标所指、弹无虚发。
两个月过去了,经过了雨林历练的空降兵战士,以坚韧顽强的意志、机动灵活的作风适应了雨林生活,掌握了雨林作战的技能。他们行踪诡秘,却无处不在;他们犹如幽灵,在无声无息中把匕首插进敌人的胸膛;他们的机智勇敢将危机四伏的雨林,变成了敌人永远的噩梦。
八千里路云和月,空降神兵磨砺出。新一代空降兵在神州大地谱写了一支精彩瑰丽的进行曲:近年来,他们先后组织部队赴青藏高原、山岳丛林、热带雨林、东北寒区、内蒙古草原、沿海岛屿进行适应性训练,进行了水上、森林、高原、海岛、戈壁、丘陵等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跳伞试训。如今,这支部队从指挥员到士兵,普遍掌握3种机型、9种地形等6个课目的跳伞技能,遂行全域作战任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行在空中,打在地面
铁甲飞虎出奇兵
这是一支打不烂、拉不垮的部队,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他们将战旗插在了上甘岭主峰。
这是一支能够快速反应、迅即出动的部队,“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成建制空降震中,成为最早进入灾区的外区部队。
这就是中国空降兵某师——黄继光生前所在师。
战绩
该部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和西南剿匪。抗美援朝战争中,该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坚守阵地43个昼夜,涌现出上甘岭特功八连、特级英雄黄继光、特等功臣邱少云等一大批英雄集体和个人。改编为空降兵以来,成功组织高原寒区、热带丛林等特殊环境下的空降试训,新机型、新伞型跳伞和空降空投试验,圆满完成“98抗洪”、中外联合军演、“08抗震”、首都国庆阅兵、奥运会和世博空中安保等重大任务,先后有10个单位和16名个人被军委或空军授予荣誉称号。
军歌
我们是蓝天的儿女/我们是大地的士兵/首战用我是祖国的信任/用我必胜是我们的光荣/前进前进前进/在高原上在戈壁中/飞翔飞翔飞翔/到海岛上到密林中/像一把尖刀直插敌后/我们的威名是空降兵/黄继光精神代代相传/战场上杀敌再立新功………
——作词:石胜义,作曲:羊鸣
空降兵职业道德 精武、迅猛、献身
荣誉墙
1947年时为太行军区独立第二旅某团一营三连,被太行军区记集体大功和授予“战斗模范连”称号;
1951年某旅二营被所在军授予“出国作战第一功”锦旗;
1996年某团六连党支部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某师荣立集体二等功;某师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国抗洪先进集体”;某团三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营”荣誉称号;
2006年某团六连党支部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7年某团被总装备部评为“爱装管装先进单位”;
2008年某师被四总部评为抗雨雪冰冻灾害先进单位;某师被四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某团团委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所属6个单位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2009年某团六连被四总部评为“全军先进基层单位”;
2010年某团六连被四总部评为“全军野战炊事技术比武活动先进单位”;某团八连党支部被总政治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某直升机大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
空降兵“独门绝技” 关键词:文化 文化符号 文化能够定义一支兵种。军营文化是军人团队精神的表现形式和它的物化形态,是军队中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空降兵的独特历史和兵种特色结晶在一系列的器物、准则、建筑中,形成固有的文化符号。人有性格,军队亦如此。空降兵的文化性格,就潜藏在这些信息丰富的符号里。 伞徽 空降兵某部新兵的首次升空跳伞。伞花绽放,他们飘然落地,“成功了!”大家笑着、喊着,一脸自豪。老同志当场给他们戴红花、披绶带、佩戴伞徽。伞徽是空降兵自己设计的:红白相间的伞衣顶,天蓝色的伞衣套,“八一”两字嵌中心,分明的条条直线代表伞绳,两翼张开金色的翅膀…… 佩戴伞徽犹如完成空降兵的成人礼。只有你历经,克服各种心理、生理、技术等困难,从万里高空勇猛一跃并安全落地,你才有资格别上这小小的伞徽。 在空降兵部队,伞徽无处不在:无论是营区大门、板报、橱窗,还是战士的相册、日记本、笔记本封面,都有伞徽的标识。每逢重大任务,官兵们也喜欢把伞徽悬挂在胳膊外侧,戴于胸前,缝在帽子上,印在头盔上。小小的伞徽,永远被空降兵别在最醒目的位置。 伞兵刀 伞兵刀,至今在技术性极强的空降兵中使用的一种冷兵器。 空降兵伞刀的外形简洁美观,结构牢固可靠。主要由刀体、刀柄、刀柄座、刀柄芯杆、横挡护手、指北针、刀鞘、刀鞘镶件、磨刀石、哨子、挂带、腰带挂扣、捆绑绳和保险绳等部分组成。刀柄表面刻有网纹和环形槽,握持舒适,手感好。刀体为锋利的单面刃口,能快速割断降落伞伞绳和其他绳索。刀背有一段坚利锯齿,能锯断飞机铝壳体和电缆。刀体刻有血槽,刺入敌人身体后,能顺利拔出。 空降兵的战场就是在敌后,没有补给,没有支援。因此,随身携带的每一件装备都至关重要。现在的伞兵刀已经多功能化了,不仅是空降兵空投、空降和地面作战的利器,也是行军和野外生存的有效工具。 黄继光塑像 1962年,为纪念黄继光牺牲10周年,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请雕塑家塑造了三尊一模一样的黄继光半身铜像。一尊由黄继光生前的连长万福来和班长熊家富代表部队赠送给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那里是黄继光的家乡;一尊赠送给了中国军事博物馆,那里收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级和最重要的记忆;最后一尊则被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收藏,陈列在“黄继光英雄连”的荣誉室,这里是英雄的家。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作为第一支赶到震区的外区部队,空降兵上万名官兵奋战在黄继光的家乡。四川灾区的百姓们动情地说,黄继光又回来了!其实,英雄何曾离开,他的床位仍旧在“黄继光英雄连”,每晚点名,第一个就点“黄继光”,全连官兵齐声答“到!” “布满381 个弹孔的战旗” 在空降兵各个部队,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在每个战士心中猎猎飘扬。上甘岭一役,敌人向八连防守的阵地投掷炸弹5000余枚,发射炮弹的密度达每秒钟6 发,八连官兵以超生命极限的战斗韧劲,坚守坑道阵地14 个日日夜夜,击退敌人的无数次进攻。最终,将被敌人枪炮击出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的主峰! 战旗本身已经随时间而淡出历史,但其象征的忠诚、坚韧、铁血和荣耀,却永存空降官兵的心中。旗帜本来就是标识,空降兵善于在执行任务中,将一面面旗帜插在伞兵突击车上,插在蓝军腹地、插在楼房废墟上。一面面如火似血的军旗,让敌人丧胆,让群众安心,更让壮士的胸中鼓荡征战的血性和豪情。 伞塔 中原腹地,空降兵某部营院里,矗立着一座88米高的伞塔。62年前,中国空降兵从这里迈出了从天而降的第一步;62年后,伞塔成为空降兵光荣历史的见证,无畏精神的象征。 初创时期的空降兵,起步是艰难的。当时仅有从苏联购买的300具降落伞,苏联的伊尔-12飞机和缴获的几架美制C-46飞机,破损较为严重,根本无法满足空降官兵跳伞训练的需求。他们采用苏联技术人员的建议,修建了一座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塔”的伞塔。 被称为“伞兵第一腿”的崔汉卿老人回忆说:“伞塔跳伞操作程序复杂,保障人员比跳伞人员还多,每个人一星期才能轮上一回跳伞,严重制约着部队的训练,那时,能坐上飞机跳伞简直是伞兵梦寐以求的事。”但大家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11天的伞塔训练后,第一批63名跳伞员跃出机舱,成功伞降,宣告中国空降兵真正进入我军的战斗序列。 进入新时期,随着空降兵武器装备建设不断发展,部队训练走向以中、大型运输机跳伞为主。伞塔虽然失去了本身的固有价值,但作为中国空降兵的原点,如擎天柱般的伞塔永远是官兵心中的丰碑。 关键词:兵器 特色装备大揭秘 飞将军自重霄入,披坚持锐荡四方。空降兵神出鬼没、所向披靡,精彩地演绎着“空中雄鹰、陆战猛虎”的神话,是什么秘密武器让空降兵如虎添翼?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十八般武器”。 降落伞——天兵之“飞翼” 伞是空降兵区别于其他兵种的特有“名片”。空降兵组建之初,受伞具装备技术的制约,当时只能满足于“降得下”。1982年10月,中国空降兵自主研制出抗风性能强、着陆速度、冲击力小的“伞兵-X型伞”。2003年8月,空降兵成功推出新型伞兵伞。它采用主伞与备份伞一体化背式结构,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和滑翔能力,使空降兵具备了“在空中操枪弄炮的能力”。目前,他们已自行研制出伞兵伞、武装翼伞、动力翼伞等10余种不同型号、性能各异的伞具装备列装部队,使部队具备了全方位、全天候跳伞作战能力。 重型装备——天兵之“甲盾” 作为“从天而降”的特殊兵种,中国空降兵长期以来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突入“敌”纵深后,却无法获得强大的火力突击、快速的战场机动、坚固的装甲防护能力。历史性的突破发生在2005年8月。那年,自动化指挥系统、伞兵突击车、伞兵战斗车陆续装备空降兵部队,以“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成功成批次空降新型伞兵战车为标志,空降兵部队的装备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空降兵从此迈入了重装时代,空降兵以摩托化和机械化方式实施快速突击作战,也成为主要作战形式之一。 背囊里的武器——天兵之“利刃” 伞兵背囊,是指单个战士携行装备物资所采用的工具。伞兵刀是伞兵携行系统中的必带装备,锋利的单面刃口不仅能快速割断降落伞伞绳,还能毫不费力地砍断直径5毫米以下的铁丝。一把小巧便携、坚硬耐磨的折叠式伞兵锹,三折叠后仅比巴掌大一点儿。伞兵们可以用它构筑工事,甚至煎鸡蛋、炒菜。全新伞兵头盔具有防火、防水、防反光性能,配上夜视仪、瞄准镜、单兵电脑等装备,可以在夜暗条件下为士兵提供一个可视化战场。伞兵睡具重量只有2.3公斤,内层使用高保温材料。伞降官兵还可随便取野外水源,通过一次性净水器过滤后,灌入多用水壶直接饮用。 关键词:兵种 骁勇特色小分队 “雷神”突击队:“雷神”突击队是空降兵某部着眼使命任务拓展,按照“到达一切地域、夺占一切先机、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对手”的建设标准,打造的一支“小型、灵活、多能”的空降特种突击新型力量。主要担负特种侦察、支援配合主力部队作战、遂行非常规作战、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等任务,为上级在关键时刻应对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提供特殊力量和特殊手段选择。突击队覆盖狙击、爆破、网络、医疗等10多个专业岗位,所有队员不仅要完成体能、心理、跳伞、射击、攀岩等单兵基本作战技能训练,还必须掌控侦察、格斗、游泳、驾驶、野外生存等特种技能,熟练运用多种火器和多种通信器材。目前,突击队人人跳过两种以上伞型、三种以上机型,个个具备在各种地区、各种气候条件下遂行特种作战的能力。 女子侦察引导队:空降兵女子侦察引导队是一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特种侦察力量,主要担负对空指挥伞降机群投放、地面引导航空兵和炮火对敌重要目标实施火力突击、高空武装翼伞渗透敌后、通信保障、科研试跳等任务,是空降兵部队“空中能跳、地面能打、空中能侦、精于引导”的一把“尖刀”力量。队员不仅要掌握气象知识、航行知识、投放计算、仪器侦察和多种通信装备的使用方法,并且还要完成狙击、格斗技术、犯罪心理学、战场救护、高空武装翼伞渗透、计算机、化装侦察等多专业课目训练。她们平均年龄只有22岁,平均跳伞100次以上,具备3种伞型、4种机型跳伞能力,熟练掌握水上跳伞、森林跳伞、夜间跳伞、高空武装翼跳伞等特种伞降技能。 空降医疗保障队:在空降兵队伍里,一群佩戴红“十”字袖标的女兵尤为引人注目,她们是空降医疗保障队的女队员。这群女队员能够升空跳伞,还能空降战区、灾区救死扶伤。2000年成立女子空降医疗队以来,她们做到了随时拉得出、降得下、保障精确,被称为“伞兵‘南丁格尔’”。 关键词:空降“俚语” 先跳后跳看体重 空降兵跳伞前,伞训教员会统计跳伞员的体重,根据体重大小编排离机顺序。体重最大的第一个从机门跳出,体重最小的最后一个从机门跳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两伞相插相撞。跳伞员离开飞机后,如果后一名的下降速度比前一名快,容易进入前一名跳伞员的涡流区,导致上方跳伞员的降落伞失效,从而发生特情和危险。 机降司令 在空降兵部队,从将军到士兵每个人都要跳伞,新跳伞员刚开始跳伞时,由于紧张和恐惧不敢跳出飞机,会被官兵笑称为“机降司令”,也被空降兵看成是军旅生涯最大的耻辱。 到了机场尿多、上了飞机汗多、着陆后话多 这是用来形容新跳伞员的最贴切的话。新跳伞员到了机场等候登机时,由于心情紧张总会想去上厕所;上了飞机后,内心的紧张达到最高点,容易额头冒汗;安全着陆后,心情激动兴奋就会不停地找人交流:“你伞绳扭劲没?”“你着陆摔倒了吧?” 新兵怕离机、老兵怕着陆 新跳伞员总担心离机时步伐不对或者姿势翻滚,甚至还担心降落伞不开,就会比较害怕离机;老兵由于技术娴熟,充分相信降落伞都能正常张开,而着陆时因地形、风向、风速等不确定因素增多,更容易摔倒或者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