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军嫂”的等待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女孩还不是军嫂,要算也只能说是一名“准军嫂”,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工作,有着可观的收入和光明的前景。男孩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现在是空降兵某部的一名连长。
  女孩和男孩是高中同学,三年都在同—个班里,但也一直仅仅是很普通的同学关系。2005年8月,在大三暑假的一次同学聚会上,两人记下了彼此的电话。回到学校后,多了些联系和问候,也开始有了些书信往来。两人就这么淡淡地过了将近—年,到大四下学期,男孩向女孩表白了。
  那一年,男孩22岁,女孩20岁。
  “找当兵的,有你的苦吃……”女孩的父母知道后,明确表明了的态度。
  女孩个性很要强,聪明伶俐,甚至还有几分桀骜不驯。也许是对爱情的义无反顾,也许是年轻时的无知无畏,这一次她违背了父母的意愿。这一路女孩走得很执着,转眼间6年过去。出于对女儿选择的尊重和疼爱,女孩的父母慢慢也接受了两个人的恋情。
  如今,男孩28岁,女孩26岁。
  这6年是一个女孩一生的黄金季节,恋爱、被宠、花前月下似乎是这个季节的专属名词。可女孩却只能把这一切都埋藏在心底,想念了只能打个电话,遇到困难只能自己处理,伤心的时候甚至连找个撒气的人都没有。为此女孩偷偷地哭过,也曾赌气怨过男孩,甚至也曾有过彷徨,可女孩固执地坚持着。
  2006年6月,两人大学毕业。这是男孩女孩确定恋爱来第一次相聚的日子,两人都投入了全情的期待。可就在女孩开始憧憬假期幸福点滴的时候,男孩接到了去桂林某学院暑训和进修一年的命令。女孩听后泪水只往外涌,虽然早就知道选择了军人就会有很多身不由己的事,但没想到失望来得这么直接而又真实。女孩很懂事,没说什么,期待下一次见面。进修结束,女孩以为可以相聚了,仍然没有机会。这一次女孩没有哭。只是倔强地说:“不管怎样,我也要去看你!”
  女孩在人压人的车厢里挤着站了20多个小时后,终于赶在男孩毕业前夕来到了桂林。两人终于见面了。然而,艰辛的日子在离别后。一个冬日,女孩生病了,给男孩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想听几句温暖的话也成为一种奢望。就在女孩内心感到痛苦和纠结的时候,接到男孩的电话,他已申请去汶川灾区救援,马上出发。接下来的日子里,女孩关注着灾区,关注着部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人民子弟兵用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气概、刚毅的品格雕塑出了一幅新时期军人崭新的画像。子弟兵的事迹感动了祖国人民,同样也深深地打动了女孩,女孩下决心要坚强地等下去。
  常有人劝女孩:“以你这么好的条件,怎么都能找个比他好的,何必这么苦自己?”女孩从来都是笑笑,不作解释,因为她坚信:只要两颗年轻的心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2009年底,女孩第一次到部队看男孩,正赶上连队战备任务重。女孩在部队只待了3天,这一次的短短相处,女孩被战士们的淳朴和可爱感动着。战士们没有人问起她的姓名,一律规范地喊“嫂子”,还没结婚的她被叫得脸火辣辣的,可心里却美滋滋的。
  之后,他们天各一方,靠着深情的书信和温馨的电话维系着不屈的爱情,靠着火辣辣的文字和暖洋洋的回忆保持着爱情的温度。男孩一遍遍地怀想女孩的笑容,女孩一天天地念着黑黝黝的男孩。想得多了,念得久了,女孩就起了探亲的念头,男孩就有了回家的想法。可工作忙,女孩走不开;而连队任务重,男孩回不去。只能这样,美美地想着,深深地念着……
其他文献
这是一支打不烂、拉不垮的部队,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他们将战旗插在了上甘岭主峰。  这是一支能够快速反应、迅即出动的部队,“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成建制空降震中,成为最早进入灾区的外区部队。  这就是中国空降兵某师——黄继光生前所在师。  在师长刘发庆的办公室,除了办公桌椅和一个装满书的书柜,最显眼的就是挂在墙壁两侧的两张巨幅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而更让人惊讶的是,
期刊
“尚导,你这次又要去啊?”  初见尚昌仪,是在一次对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司令官的采访中。听大家这样称呼他,我以为那是他的名字,怎么也没和导演这个职业想到一起。采访中,尚昌仪对维和情况的熟悉程度,让我一度把他当成维和办来的研究员,当得知他是八一制片厂的导演后,我重新打量眼前的这个中年人。导演?怎么没有长头发、长胡子,至少要有点“文艺中年”的颓废劲儿吧。坐在我旁边的一位领导说:“你看他不像导演,他身上没有
期刊
兵的名字似乎永远和战争有关,当然还有使命、责任、荣誉。陌生的人很难想得到,他是一个拥有双研究生学历、专業技术六级的主任医师,因为他长得实在平凡。然而兵群里他又是那么地不甘于平凡,就是在406医院院长的岗位上,他依旧用行动“高调”地向众人誓言:“我是一个兵。”  面对这个老兵,笔者忍不住追问:杨金宝,你有几多兵情怀?  士兵情结——  当年我从兵中来,今朝我为兵应该  25年前,当杨金宝从黑龙江省第
期刊
这是一支年轻的部队,生在和平年代,成长在红旗之下,如今已经步入了核常兼备的发展阶段,多次圆满完成导弹发射训练任务和近似实战条件下的战役演习,不仅具备了战略核打击能力,也具有了战术打击能力。  这是一支能战斗的部队,不管是在崇山峻岭还是大漠戈壁,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发射车拉起导弹就可以在简易路上跑,到预定发射点位后支起架子就可以打,真正达到了全方位、全天候。  这是一支拥有高素质人才的部队,导
期刊
[人物名片]  1994年12月入伍,1999年6月入党,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测量控制站三级军士长,现为该站光学测量二中队分队长。2005年-2007年连续3年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三等奖,2008年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被评为总装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荣立二等功。2010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总装十大学习成才标兵、总装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2011年获全国青年
期刊
[人物名片]  周宏泉,1963年出生,籍贯湖南,研究生学历。1980年到空军某部服役,历任政治处干事、政治指导员等职。1995年退役,先后出任莲花北村管理处主任、深圳市鹏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现为深圳市鑫长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市北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募总经理。1999年开始,先后发表理论研究文章几百万字,提出了“人力资本是物业管理的第一资本”物业管理等理论,出版理论专著《物业管理
期刊
青春励志电影《杜拉拉升职记》的风靡引发了国人对职场生存之道的思考,美丽时尚的“杜拉拉”也迅速成为职场女孩竞相效仿的对象。而在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防空指挥系,来自地方大学的3位女硕士——毛艺凡、原慧、宫萍,却同样演绎了军校版的“杜拉拉升职记”,她们的“成长故事”让同批同学津津乐道。  一点都不平凡的毛艺凡  第一次听到“毛艺凡”这个名字,是在新生报到那天。来自南开大学的女学员毛艺凡毛遂自荐,主动请缨
期刊
写在前面的话: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中国军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阔的思路,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担当起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培育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任。因此《中国军校》栏目也抓住这个契机,进行了改版,每期推出一个军校。虽然在有限的版面中不能全面地震示出军校风采,但我们力图抓重点,展亮点,把每个在这所军校学习生活过的官兵们,带回他们的学生时代;带回那琅琅的读书声中;带回每个天蒙蒙亮就要
期刊
[人物名片]  王铁金,武警天津总队六支队六中队一班长,先后参加北京奥运会、国际夏季达沃斯论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重大安保任务30余次:参与成功捕获蓟县特大凶杀案案犯等各类突发事件10余起;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一别怕苦,二不憷难,咬牙,玩命,所有课目都不难。”  我是有8年军龄的“兵头”班长,别看“官”不大,却带了好几茬新兵,战友们跟我开玩笑说:
期刊
因为面相“黑不溜秋”,又因其名“黑黑”,于是“黑鬼”便成了驻滇某炮兵团班长周黑黑的爱称。  周黑黑是云南大山深处的一个彝族农家娃,他一顿能吃掉18个包子。当义务兵那会儿,他在连队担任饲养员,几只猪仔皮肤红肿,他便对着猪圈翻来覆去地折腾,还趴在地上用棍子捅墙角的小洞,这一捅不要紧,几条麻花蛇嗖地蹿了出来,他飞身下去,一把抓住俩,一撕两半。不久,猪场改建,工具全靠一把15公斤重的铁锤,新兵抡不动。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