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统计工作全部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实现统计政务电子化、统计工作流程电子化、统计办公电子化,统计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统计;信息化;网络
中图分类号:T-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2-0095-01
一、统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一)统计手段现代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统计工作将以电子计算机代替传统统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将采用对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从而提高统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与此同时,还可将这些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通过局域网、城域网或Internet在相关部门传输、整理和分析,从而大大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二)统计资料无纸化。在信息化背景下,统计信息的保存方式将由单纯的数字和文字保存形式发展为图像、声音、文字、数字多媒体等多种保存形式;保存载体则由纸载存储方式转变为体积小、容量大、性能优、速度快、成本低、便于扩容、修改、组合的磁载和光载信息存储方式,使统计资料实施无纸化存储有了可能。
(三)统计内容多元化。统计进入网络运行阶段后,其工作范围必须开拓新的领域,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综合化统计的方向发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信息的收集,使统计工作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由单纯的业务统计向综合管理统计过渡,保证统计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统计机构虚拟化。传统统计工作以手工操作为主,为保证记载统计信息纸质载体的安全,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确定一个看得见而又摸得着的立体工作空间。但在信息化背景下,随着统计工作信息化推进,有无工作场所将对完成统计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联网即可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而完成统计工作,统计机构将成为一个虚拟机构。
二、信息化背景下统计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统计政务电子化。统计政务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组成内容,它包括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格认定、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等,统计政务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这些统计政务项目的性质,应把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等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备案事项纳入电子政务的范围。在实现形式上,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可以纳入一个地区电子政务总流程,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可以通过网络报批。统计调查单位登记纳入一个地区电子政务总流程将是统计政务迈出的重要一步。
电子政务就是在现代网络环境下,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构建一个政府办公平台,使用户只要持有一台电脑,即可在任何方便的时间和方便的地点获得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这种减少环节、提高实效、方便用户的政府对社会办公系统是对传统办公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统计工作流程信息化。统计工作流程的信息化是统计系统内部实现的,它是指统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的电子化,即统计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数据的加工处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初级产品的开发→统计信息产品的发布→统计信息资源管理等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统计数据采集实现由以统计报表、软磁盘为主转变为以网络传输为主。加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和基层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化水平,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国家、省(直辖市)和地(市)级政府统计局之间、限额以上统计调查企业(单位)与各级政府统计局之间应具备网络快速传递的硬件和设施水平;实现政府统计局对企业、上级政府统计部门与下一级政府统计部门之间统计制度、统计培训、电子程序的网络传递;实现基层企业(单位)统计数据信息的网上直报。最大限度地减少统计报送环节,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
统计数据处理应用程序由专业各自开发转变为集中统一研制。统一数据处理操作平台、应用软件、文件格式;统一实行统计“一套表”制度,统一单位属性标识代码、统计指标代码;统一数据处理和审核程序;实现准确、高效、方便的数据处理模式。
统计信息资料的开发利用由传统单一模式转变为现代多元模式。统计信息的8个系统15个数据库:一是统计法律法规系统(统计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二是统计调查单位管理系统(统计法人单位数据库、统计产业活动单位数据库)三是地理信息系统(统计调查单位地理分布数据库、人口地理分布数据库);四是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系统(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库、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数据库、基础统计指标及指标解释数据库、派生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数据库、统计标准数据库、统计调查方法数据库)、五是专项统计调查信息系统(国民经济各行业统计调查数据库);六是统计质量评估系统(统计指标数据逻辑关系库、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库);七是统计分析系统(统计分析模型应用软件);八是统计新闻发布系统。
统计数据管理由无制无序转变为有制有序。改变过去统计数据管理纸介质、磁介质并存方式,改变在资料管理和使用上缺乏规章制度,强调部门利益,甚至造成历史数据断挡、遗失及个别泄露商业秘密的状况,建立并执行基层及统计数据统一归档,分级分类使用制度。既要实现制度允许权限内的资源共享,又要依法保守商业秘密。资料归挡形式推行光盘形式,实现资料管理的安全化、制度化。
信息化背景下开展统计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和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使这些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和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国莉,赵进文.浅谈信息化系统种统计方法的应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3).
[2]我国信息资源整合与统计发展现状的分析[J].情报科学,2009,27,(1).
关键词:统计;信息化;网络
中图分类号:T-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2-0095-01
一、统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一)统计手段现代化。信息化背景下的统计工作将以电子计算机代替传统统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将采用对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从而提高统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与此同时,还可将这些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通过局域网、城域网或Internet在相关部门传输、整理和分析,从而大大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二)统计资料无纸化。在信息化背景下,统计信息的保存方式将由单纯的数字和文字保存形式发展为图像、声音、文字、数字多媒体等多种保存形式;保存载体则由纸载存储方式转变为体积小、容量大、性能优、速度快、成本低、便于扩容、修改、组合的磁载和光载信息存储方式,使统计资料实施无纸化存储有了可能。
(三)统计内容多元化。统计进入网络运行阶段后,其工作范围必须开拓新的领域,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综合化统计的方向发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信息的收集,使统计工作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由单纯的业务统计向综合管理统计过渡,保证统计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统计机构虚拟化。传统统计工作以手工操作为主,为保证记载统计信息纸质载体的安全,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确定一个看得见而又摸得着的立体工作空间。但在信息化背景下,随着统计工作信息化推进,有无工作场所将对完成统计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联网即可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而完成统计工作,统计机构将成为一个虚拟机构。
二、信息化背景下统计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统计政务电子化。统计政务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组成内容,它包括统计工作人员的资格认定、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等,统计政务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这些统计政务项目的性质,应把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等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备案事项纳入电子政务的范围。在实现形式上,统计调查单位登记备案可以纳入一个地区电子政务总流程,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备案可以通过网络报批。统计调查单位登记纳入一个地区电子政务总流程将是统计政务迈出的重要一步。
电子政务就是在现代网络环境下,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构建一个政府办公平台,使用户只要持有一台电脑,即可在任何方便的时间和方便的地点获得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这种减少环节、提高实效、方便用户的政府对社会办公系统是对传统办公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统计工作流程信息化。统计工作流程的信息化是统计系统内部实现的,它是指统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的电子化,即统计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数据的加工处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初级产品的开发→统计信息产品的发布→统计信息资源管理等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统计数据采集实现由以统计报表、软磁盘为主转变为以网络传输为主。加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和基层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化水平,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安全建设,国家、省(直辖市)和地(市)级政府统计局之间、限额以上统计调查企业(单位)与各级政府统计局之间应具备网络快速传递的硬件和设施水平;实现政府统计局对企业、上级政府统计部门与下一级政府统计部门之间统计制度、统计培训、电子程序的网络传递;实现基层企业(单位)统计数据信息的网上直报。最大限度地减少统计报送环节,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
统计数据处理应用程序由专业各自开发转变为集中统一研制。统一数据处理操作平台、应用软件、文件格式;统一实行统计“一套表”制度,统一单位属性标识代码、统计指标代码;统一数据处理和审核程序;实现准确、高效、方便的数据处理模式。
统计信息资料的开发利用由传统单一模式转变为现代多元模式。统计信息的8个系统15个数据库:一是统计法律法规系统(统计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二是统计调查单位管理系统(统计法人单位数据库、统计产业活动单位数据库)三是地理信息系统(统计调查单位地理分布数据库、人口地理分布数据库);四是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系统(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库、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数据库、基础统计指标及指标解释数据库、派生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数据库、统计标准数据库、统计调查方法数据库)、五是专项统计调查信息系统(国民经济各行业统计调查数据库);六是统计质量评估系统(统计指标数据逻辑关系库、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库);七是统计分析系统(统计分析模型应用软件);八是统计新闻发布系统。
统计数据管理由无制无序转变为有制有序。改变过去统计数据管理纸介质、磁介质并存方式,改变在资料管理和使用上缺乏规章制度,强调部门利益,甚至造成历史数据断挡、遗失及个别泄露商业秘密的状况,建立并执行基层及统计数据统一归档,分级分类使用制度。既要实现制度允许权限内的资源共享,又要依法保守商业秘密。资料归挡形式推行光盘形式,实现资料管理的安全化、制度化。
信息化背景下开展统计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政府管理模式和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使这些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和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国莉,赵进文.浅谈信息化系统种统计方法的应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3).
[2]我国信息资源整合与统计发展现状的分析[J].情报科学,200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