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修课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有效地实现因材施教;有助于推进分层教学。中职选修课起步较晚,但随着走班制教学的不断深入,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作为声乐选修课的任课老师以及班主任,笔者深刻认识到加强选修课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经过实践,归纳其主要策略有:执行多轨化管理,落实全员育人;强化教育资源配备,实施全程育人;完善一人一表,重点分层育人;提升学生归属感,强调自主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30-01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选修课逐渐被中职学校师生们熟知,“走班制”这一名词也随之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中职学校由于学生基础能力不强,能力差距大,选修课起步较晚等问题,在选修课的开设与实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如何在中职选修课中进行良好、有序、有效的班级管理已成为选修课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下面笔者以声乐选修课为例,谈谈在声乐选修课走班制模式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执行多轨化管理,落实全员育人
以笔者学校为例,声乐选修课在走班制的模式下,虽然继续实行固定班级、固定学生、固定教室模式,但是这种固定只是作为一个选修课的班级而存在。不上选修课时,这些来自学校各个系部的同学仍然在自己班级里进行学习、生活。加上从声乐选修课开展的次数上来说,目前每个年级是每周2节。每学期笔者需自主申报选修课程,而学生也需自主选课,并准时到达指定地点上课,这就使得选修课呈现流动性强、周期性短、课堂松散等特征,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
在近几年的实践摸索中,笔者在声乐选修课中执行由指导教师、成长顾问、互助小组和学生辅导员等多元因素构成的多轨化走班管理模式。其中指导教师即任课老师,负责选修课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任务,实行一岗双责,坚持“课课点名”,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成长顾问即班主任,在“课课点名”的基础上,与其积极沟通,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互助小组即选修班班内分组,一般可将学生按原班级进行划分,实行组别间互帮互助、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形成良性竞争意识,提升学习积极性。学生辅导员即选修课内的优秀成员,以笔者开展的声乐选修课为例,参加选修课的学生中必然有几人的演唱功底较好,可以将这些学生挑选出来,聘请他们为学生辅导员,帮助教师进行课堂展示或简单的教学工作。
在走班制選修课中执行多轨化班级管理,将有效解决课堂纪律问题,使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形成三个互不可缺的整体,真正落实全员育人。
二、强化教育資源配备,实施全程育人
整合学校资源,特别是硬件方面,保证选修课的固定教室以及多媒体资源,使专业课或艺术课程拥有专项设备(声乐课中需要配备钢琴等基本伴奏乐器)。有了固定场地,管理上就会轻松很多。教师能到指定地点找到学生;学生也能更快融入选修课的学习,并运用专用设备更好地学习。而专项设备的配备,特别像声乐选修课中,一些乐器、广播、电脑、电子白板等设备的配置,是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利保障,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此外,学校需保证师生用书配备,以及相关选修课程的信息化使用,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新形势,联合搭建各种选修课的网络平台,开发与选修课程相配套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加强任课教师的梯队化培养。同时,学校要健全选修课走班模式管理制度,如建立《选修课课堂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师生评价体系,通过学校、学生、家长等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评价等,从而实现选修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效配备,定能在选修课教学中实施全程育人,提高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效率。
三、完善一人一表,重点分层育人
“走班制模式”是从“班”到“个人”的转变。原来学生按“一班一表”的内容统一上课,现在随着选修课的持续推进,出现了“一生一表”的情况,即“一个学生一张课程表”。“一人一表”的实行充分给予了每个学生自主选择权,也为选修课分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中职学生的入学分数普遍较低,语、数、外等基础课成绩更是参差不齐。由于学习习惯、自身能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其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也促使笔者在声乐选修课中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方法以及作业等多方面,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
以笔者声乐选修课14、15、16届学生为例,由于选择这门课的同学几乎都是音乐爱好者,平日喜欢唱歌,所以将这些学生根据年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为能力最强班,即14届学生;B级为能力良好班,即15届学生;C级为能力较弱班,即16届学生。如此以来,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也为音乐爱好者们提供了多个校内学习的新机会,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问题。
另外,完善“一人一表”的过程中还需要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由于中职学生自选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低等问题,在学生选课与学习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多关注他们的发展,深入认识、了解学生,明学生所需,并可参考学生在选修课上的表现以及成绩,估计该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强弱。这有利于班主任对班内学生进行分层,以便更好地沟通和管理。
四、提升学生归属感,强调自主育人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的“选修课走班制”模式具有学全员参与、课程多样、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效果凸显等特点。声乐选修课也不例外,笔者开设的这门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但是走班制必然使得这些学生离开原有班级,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以重组班级形式存在,因此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选修班归属感,并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课堂需求。
笔者在声乐选修课中,常利用游戏、律动教学等增强学生的表演欲;通过小组唱、合唱教学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采用“我来做老师”、“独唱音乐会”等活动提升学生自主育人的能力。在课间也多与选修课的学生交流,组建选修课QQ群,建设微信公众号,设置“蓝墨云班课”等。笔者认为,选修课任课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选修班氛围的融洽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步动力。只有使他们具有班级意识,才会具备团体的责任、义务和担当精神,才会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综上所述,中职声乐选修课走班模式下的班级管理策略是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是基于学生“私人定制”的“一人一表”;也是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中职学校既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又要培养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职声乐选修课走班模式管理策略的实施,必然会为学生的音乐学习铺设更多的路径;为任课老师的业务提升提供更多的阶梯;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创造更多的参考机会,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构筑更多的发展舞台。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230-01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选修课逐渐被中职学校师生们熟知,“走班制”这一名词也随之走入了我们的视野。中职学校由于学生基础能力不强,能力差距大,选修课起步较晚等问题,在选修课的开设与实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因此,如何在中职选修课中进行良好、有序、有效的班级管理已成为选修课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下面笔者以声乐选修课为例,谈谈在声乐选修课走班制模式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执行多轨化管理,落实全员育人
以笔者学校为例,声乐选修课在走班制的模式下,虽然继续实行固定班级、固定学生、固定教室模式,但是这种固定只是作为一个选修课的班级而存在。不上选修课时,这些来自学校各个系部的同学仍然在自己班级里进行学习、生活。加上从声乐选修课开展的次数上来说,目前每个年级是每周2节。每学期笔者需自主申报选修课程,而学生也需自主选课,并准时到达指定地点上课,这就使得选修课呈现流动性强、周期性短、课堂松散等特征,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
在近几年的实践摸索中,笔者在声乐选修课中执行由指导教师、成长顾问、互助小组和学生辅导员等多元因素构成的多轨化走班管理模式。其中指导教师即任课老师,负责选修课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任务,实行一岗双责,坚持“课课点名”,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成长顾问即班主任,在“课课点名”的基础上,与其积极沟通,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互助小组即选修班班内分组,一般可将学生按原班级进行划分,实行组别间互帮互助、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形成良性竞争意识,提升学习积极性。学生辅导员即选修课内的优秀成员,以笔者开展的声乐选修课为例,参加选修课的学生中必然有几人的演唱功底较好,可以将这些学生挑选出来,聘请他们为学生辅导员,帮助教师进行课堂展示或简单的教学工作。
在走班制選修课中执行多轨化班级管理,将有效解决课堂纪律问题,使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形成三个互不可缺的整体,真正落实全员育人。
二、强化教育資源配备,实施全程育人
整合学校资源,特别是硬件方面,保证选修课的固定教室以及多媒体资源,使专业课或艺术课程拥有专项设备(声乐课中需要配备钢琴等基本伴奏乐器)。有了固定场地,管理上就会轻松很多。教师能到指定地点找到学生;学生也能更快融入选修课的学习,并运用专用设备更好地学习。而专项设备的配备,特别像声乐选修课中,一些乐器、广播、电脑、电子白板等设备的配置,是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利保障,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此外,学校需保证师生用书配备,以及相关选修课程的信息化使用,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新形势,联合搭建各种选修课的网络平台,开发与选修课程相配套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加强任课教师的梯队化培养。同时,学校要健全选修课走班模式管理制度,如建立《选修课课堂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师生评价体系,通过学校、学生、家长等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评价等,从而实现选修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效配备,定能在选修课教学中实施全程育人,提高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效率。
三、完善一人一表,重点分层育人
“走班制模式”是从“班”到“个人”的转变。原来学生按“一班一表”的内容统一上课,现在随着选修课的持续推进,出现了“一生一表”的情况,即“一个学生一张课程表”。“一人一表”的实行充分给予了每个学生自主选择权,也为选修课分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中职学生的入学分数普遍较低,语、数、外等基础课成绩更是参差不齐。由于学习习惯、自身能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其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都存在较大差距。这也促使笔者在声乐选修课中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方法以及作业等多方面,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
以笔者声乐选修课14、15、16届学生为例,由于选择这门课的同学几乎都是音乐爱好者,平日喜欢唱歌,所以将这些学生根据年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为能力最强班,即14届学生;B级为能力良好班,即15届学生;C级为能力较弱班,即16届学生。如此以来,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也为音乐爱好者们提供了多个校内学习的新机会,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问题。
另外,完善“一人一表”的过程中还需要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由于中职学生自选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低等问题,在学生选课与学习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多关注他们的发展,深入认识、了解学生,明学生所需,并可参考学生在选修课上的表现以及成绩,估计该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强弱。这有利于班主任对班内学生进行分层,以便更好地沟通和管理。
四、提升学生归属感,强调自主育人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的“选修课走班制”模式具有学全员参与、课程多样、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效果凸显等特点。声乐选修课也不例外,笔者开设的这门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但是走班制必然使得这些学生离开原有班级,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以重组班级形式存在,因此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选修班归属感,并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课堂需求。
笔者在声乐选修课中,常利用游戏、律动教学等增强学生的表演欲;通过小组唱、合唱教学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采用“我来做老师”、“独唱音乐会”等活动提升学生自主育人的能力。在课间也多与选修课的学生交流,组建选修课QQ群,建设微信公众号,设置“蓝墨云班课”等。笔者认为,选修课任课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选修班氛围的融洽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步动力。只有使他们具有班级意识,才会具备团体的责任、义务和担当精神,才会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综上所述,中职声乐选修课走班模式下的班级管理策略是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是基于学生“私人定制”的“一人一表”;也是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新型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中职学校既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又要培养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职声乐选修课走班模式管理策略的实施,必然会为学生的音乐学习铺设更多的路径;为任课老师的业务提升提供更多的阶梯;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创造更多的参考机会,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构筑更多的发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