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婴儿抗HBc-IgM水平,分析孕产妇及其新生婴儿抗HBc-IgM水平关系,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孕产妇及其出生后2h内新生婴儿全部进行抗HBc-IgM检测,对检测结果用SPSS21.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母亲抗HBc-IgM指标和子代HBc-IgM指标存在较高的正相关。结论早期检测抗HBc-IgM有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乙肝,动态监测抗HBc-IgM滴度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经济方便的检测指标。
[关键词]抗HBc-IgM;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垂直传播
全世界约有3.5亿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若未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10/100人/年。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胎儿期感染易形成终身携带,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153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及婴儿进行乙肝HBeAg、抗HBc-IgM检测,并观察分析母婴之间HBeAg、抗HBc-IgM滴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的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来
选取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产前检查发现乙肝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婴儿全部进行HBV标志物检测。
1.2纳入标准
入选孕产妇均为依照卫生部标准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或携带者,所有入选新生儿均为足月,体重在2500~4500g之间,无窒息,无其他先天性疾患。
1.3检测方法
将患有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儿在出生后2h内,未接种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状态,采外周静脉血4mL,检测HBeAg、HBc-IgM水平。血标本由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统一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fbent assay,ELISA)检测。检测仪器为深圳雷杜生命科学公司生产的RT-2100C酶标分析仪,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批号为201109061。
1.4统计学处理
Excel2003录入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由于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将数据对数转化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母体与新生婴儿HBeAg、HBc-lgM滴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
2.1入选孕产妇一般情况
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乙肝孕产妇153例,所有纳入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颁布的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年龄17~46岁,其中低龄占1.9%,适龄产妇88.9%,高龄产妇9.2%;城镇户口54例,占35.3%;农村户口99例,占64.7%;大学及以上学历占42.5%,小学学历6.5%,中学(包括初中,高中)占51%;有乙肝家族史的13.7%,否认乙肝家族史的占86.3%,其中大三阳54.2%,小三阳22.2%,乙肝携带者23.5%,
2.2母HBeAg、HBc-igM与子代HBeAg、HBc-IgM相关性分析
入选新生儿一般状况均为足月,顺产或剖宫产,出生体重在2500~4000g之间,阿氏评分在8~10分之间,无先天畸形的正常新生儿。由表1可见,母亲的HBc-IgM和HBeAg值分别与子代的HBc-IgM和HBeAg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根据母代HBc-IgM和HBeAg值对子代的HBeAg值进行判断。
3讨论
乙型肝炎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全球范围内乙肝病毒携带者已逾3.5亿,占5%,我国为肝炎大国,全国超过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因而必须重视对乙肝的预防及诊断、治疗。很大比例的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由乙肝患者转化而来,对健康威胁很大。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早期识别新生儿乙肝高危人群,对于阻断母婴传播,提高我国出生人口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10%~15%,其中大部分HBV携带者的感染是在婴幼儿期,其中约30%~40%的感染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6个月龄婴儿感染HBV有80%~90%可成为慢性HBV携带者。目前我国新生儿乙肝感染率较前明显下降,得益于新生儿普及接种乙肝疫苗,但对于已发生宫内感染的胎儿,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无效,最终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因此早期识别新生儿是否发生宫内传播意义重大。但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完善,HBsAg和HBV DNA在新生儿期阳性率低,即使发生宫内感染,亦不能及时检出,故新生儿HBV感染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个难题。肝组织HBcAg位于肝细胞核内,是HBV病毒复制的标志物,并且细胞质HBcAg的表达是免疫性肝细胞裂解可能的靶子,肝细胞破坏时释放,在慢性HBV感染肝损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HBcAg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HBc-IgM。抗HBc-IgM在感染乙肝病毒后最早出现,因此它是HBV近期感染的重要标识,在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抗HBe-IgM是唯一能检出的特异性HBV指标。抗HBe-IgM可以评估肝脏的损伤情况,当抗HBc-IgM阳性时,肝脏的损伤情况较为严重。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急性乙肝的诊断。HBV感染后HBe-IgM可长期存在,无论HBV DNA阳性或阴性。因胎儿免疫功能不成熟,部分已发生宫内垂直传播者出生后检测HBsAg为阴性;HBe-IgM虽然同HBV复制无关,但如果抗HBe-IgM是唯一阳性标志物,即使HBsAg阴性,也应考虑到已发生宫内感染HBV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测HBVDNA以排外新生婴儿隐性HBV感染。胎盘对HBV血清标志物有不同程度的屏障作用,但母体Anti-HBc阳性则胎盘传播率显著上升,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建议,HBsAg阳性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在分娩之后应立即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因此,对于乙肝感染者及其新生儿只检测两对半是不够的,补充抗HBc-IgM的检测十分必要,他们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早期诊断、病毒复制、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能提高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检出率,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因此,早期检测乙肝母亲及其新生婴儿的抗HBc-IgM,可了解新生儿宫内感染状态,尽早的通过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提高免疫阻断率减少HBV母婴垂直传播。由于本研究的患者仅153例,故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继续研究。
[关键词]抗HBc-IgM;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垂直传播
全世界约有3.5亿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若未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10/100人/年。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胎儿期感染易形成终身携带,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153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及婴儿进行乙肝HBeAg、抗HBc-IgM检测,并观察分析母婴之间HBeAg、抗HBc-IgM滴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的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来
选取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产前检查发现乙肝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婴儿全部进行HBV标志物检测。
1.2纳入标准
入选孕产妇均为依照卫生部标准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或携带者,所有入选新生儿均为足月,体重在2500~4500g之间,无窒息,无其他先天性疾患。
1.3检测方法
将患有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儿在出生后2h内,未接种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状态,采外周静脉血4mL,检测HBeAg、HBc-IgM水平。血标本由兰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统一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fbent assay,ELISA)检测。检测仪器为深圳雷杜生命科学公司生产的RT-2100C酶标分析仪,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批号为201109061。
1.4统计学处理
Excel2003录入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由于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将数据对数转化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母体与新生婴儿HBeAg、HBc-lgM滴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
2.1入选孕产妇一般情况
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乙肝孕产妇153例,所有纳入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颁布的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年龄17~46岁,其中低龄占1.9%,适龄产妇88.9%,高龄产妇9.2%;城镇户口54例,占35.3%;农村户口99例,占64.7%;大学及以上学历占42.5%,小学学历6.5%,中学(包括初中,高中)占51%;有乙肝家族史的13.7%,否认乙肝家族史的占86.3%,其中大三阳54.2%,小三阳22.2%,乙肝携带者23.5%,
2.2母HBeAg、HBc-igM与子代HBeAg、HBc-IgM相关性分析
入选新生儿一般状况均为足月,顺产或剖宫产,出生体重在2500~4000g之间,阿氏评分在8~10分之间,无先天畸形的正常新生儿。由表1可见,母亲的HBc-IgM和HBeAg值分别与子代的HBc-IgM和HBeAg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根据母代HBc-IgM和HBeAg值对子代的HBeAg值进行判断。
3讨论
乙型肝炎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全球范围内乙肝病毒携带者已逾3.5亿,占5%,我国为肝炎大国,全国超过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因而必须重视对乙肝的预防及诊断、治疗。很大比例的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由乙肝患者转化而来,对健康威胁很大。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早期识别新生儿乙肝高危人群,对于阻断母婴传播,提高我国出生人口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10%~15%,其中大部分HBV携带者的感染是在婴幼儿期,其中约30%~40%的感染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6个月龄婴儿感染HBV有80%~90%可成为慢性HBV携带者。目前我国新生儿乙肝感染率较前明显下降,得益于新生儿普及接种乙肝疫苗,但对于已发生宫内感染的胎儿,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无效,最终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因此早期识别新生儿是否发生宫内传播意义重大。但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完善,HBsAg和HBV DNA在新生儿期阳性率低,即使发生宫内感染,亦不能及时检出,故新生儿HBV感染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个难题。肝组织HBcAg位于肝细胞核内,是HBV病毒复制的标志物,并且细胞质HBcAg的表达是免疫性肝细胞裂解可能的靶子,肝细胞破坏时释放,在慢性HBV感染肝损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HBcAg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HBc-IgM。抗HBc-IgM在感染乙肝病毒后最早出现,因此它是HBV近期感染的重要标识,在乙肝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抗HBe-IgM是唯一能检出的特异性HBV指标。抗HBe-IgM可以评估肝脏的损伤情况,当抗HBc-IgM阳性时,肝脏的损伤情况较为严重。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急性乙肝的诊断。HBV感染后HBe-IgM可长期存在,无论HBV DNA阳性或阴性。因胎儿免疫功能不成熟,部分已发生宫内垂直传播者出生后检测HBsAg为阴性;HBe-IgM虽然同HBV复制无关,但如果抗HBe-IgM是唯一阳性标志物,即使HBsAg阴性,也应考虑到已发生宫内感染HBV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测HBVDNA以排外新生婴儿隐性HBV感染。胎盘对HBV血清标志物有不同程度的屏障作用,但母体Anti-HBc阳性则胎盘传播率显著上升,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建议,HBsAg阳性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在分娩之后应立即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因此,对于乙肝感染者及其新生儿只检测两对半是不够的,补充抗HBc-IgM的检测十分必要,他们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早期诊断、病毒复制、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能提高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检出率,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因此,早期检测乙肝母亲及其新生婴儿的抗HBc-IgM,可了解新生儿宫内感染状态,尽早的通过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提高免疫阻断率减少HBV母婴垂直传播。由于本研究的患者仅153例,故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