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从3个方面对美感教育进行切入,对美感教育做了合适的解释。
关键词:美美感教育语文课堂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5-123-01
美感教育,是指与美的感受紧密结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它的目的在于促成人对自然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情趣,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创造美的能力。近代学者王国维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也说:“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美感教育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对促进智育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通过美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的提高。一言蔽之,美感教育可以全面影响人的素质的提高。如何进行美感教育呢?
一、课文之美处处是,教师努力挖掘之
马克思说:“人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艺术美是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产物。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绝大多数,这些课文俱为名家之作,文质兼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我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时,就抓住“最美丽的一条水” 这一主线来展开教学。首先是叫学生默读全诗,找出诗中具有”鲜明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 的语句, 例如:“那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那榆荫下的一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等等,从而指导学生分析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相映成趣的“黄昏康河美景图” 。使学生通过欣赏这些富有动作性的词语,来享受作者营造的给人以立体美感的画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雄壮美,柳永《雨霖铃》的恋情美,李清照《声声慢》的凄苦美,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虎丘记》是山水游记圣手袁宏道“性灵化”的一种审美体现,不仅追求对审美客体本色化,传神写照,而且在意象营造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渗透人生的睿智和性命相守的意趣。古典诗文教学也应该以读为主,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必能乐在其中,悟在其中。
二、美的课堂处处亮,教师竭力营造之
窃以为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过于刻板的课堂不是美的课堂。英国诗人、文艺评论家西蒙斯说:“如果教师能适应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关联来说,就充满着趣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技能才是至美的课堂。教师首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才能体现一种随意挥洒、从容不迫的“台风美”。其次,还要做到广采博览。若没有渊博的知识、从容的智慧,想“幽它一默”却是难。幽默来源于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当这两个世界统一起来,并且有足够的技巧去表现它时,不仅教师进入一个愉快的王国,他引导下的课堂也必定是一个愉快的、美的课堂。
三、艺术之美处处有,教师尽力把握之
1、创设情境,展示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之美。文学艺术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对现实进行加工创造出来的,它本身所包含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具有美的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情境激活想像,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作品中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进而启发他们去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2、领学生深入文章意境,激起审美共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但要让学生理解文意,还要让学生感悟到文章的言外之意:教师可以通过多情的朗读、生动的描述、精辟的剖析,对作品中蕴涵的美加以阐释和点拨,引领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去体会,在感受体会的同时同主人公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和碰撞,产生出强烈的共鸣,进而提高学生鉴赏、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作文表达中创造美。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去创造美。
辅导学生写作,是培养这种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味作品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以美的眼睛去寻觅生活中的美,并且通过作文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如在进行《背影》教学时,学生都会被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深情所感动,教师在此时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父母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从记忆中寻找同样感人的情节,用真情的话语写下来,并在写作中升华人性之美。
总而言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育是使青年和社会走向进步和文明的阶梯。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趋向成熟,强化了对“美” 的渴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善待之心和体察之智,以美感教育结构课堂,可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启发他们去发现、去创造,以美引真,塑造美的灵魂,这是我们的目的,更是我们的责任。
美,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吴兵.美、语文课堂的主旋律[J].作文教学研究.2006,5
[2]史红霞.浅谈语文“美导式”教学[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6,10
[3]乔炜.课堂教学中美感形象的营造[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9
[4]吴慈芳.让课堂处处流淌“美”[J].福建教学研究.2006,6
关键词:美美感教育语文课堂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5-123-01
美感教育,是指与美的感受紧密结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它的目的在于促成人对自然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情趣,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创造美的能力。近代学者王国维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也说:“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美感教育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对促进智育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通过美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的提高。一言蔽之,美感教育可以全面影响人的素质的提高。如何进行美感教育呢?
一、课文之美处处是,教师努力挖掘之
马克思说:“人按照美的规律来造成东西的。”艺术美是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产物。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了绝大多数,这些课文俱为名家之作,文质兼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我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时,就抓住“最美丽的一条水” 这一主线来展开教学。首先是叫学生默读全诗,找出诗中具有”鲜明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 的语句, 例如:“那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那榆荫下的一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等等,从而指导学生分析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相映成趣的“黄昏康河美景图” 。使学生通过欣赏这些富有动作性的词语,来享受作者营造的给人以立体美感的画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雄壮美,柳永《雨霖铃》的恋情美,李清照《声声慢》的凄苦美,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虎丘记》是山水游记圣手袁宏道“性灵化”的一种审美体现,不仅追求对审美客体本色化,传神写照,而且在意象营造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渗透人生的睿智和性命相守的意趣。古典诗文教学也应该以读为主,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必能乐在其中,悟在其中。
二、美的课堂处处亮,教师竭力营造之
窃以为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过于刻板的课堂不是美的课堂。英国诗人、文艺评论家西蒙斯说:“如果教师能适应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关联来说,就充满着趣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技能才是至美的课堂。教师首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才能体现一种随意挥洒、从容不迫的“台风美”。其次,还要做到广采博览。若没有渊博的知识、从容的智慧,想“幽它一默”却是难。幽默来源于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当这两个世界统一起来,并且有足够的技巧去表现它时,不仅教师进入一个愉快的王国,他引导下的课堂也必定是一个愉快的、美的课堂。
三、艺术之美处处有,教师尽力把握之
1、创设情境,展示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之美。文学艺术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对现实进行加工创造出来的,它本身所包含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具有美的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情境激活想像,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作品中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进而启发他们去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2、领学生深入文章意境,激起审美共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但要让学生理解文意,还要让学生感悟到文章的言外之意:教师可以通过多情的朗读、生动的描述、精辟的剖析,对作品中蕴涵的美加以阐释和点拨,引领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去体会,在感受体会的同时同主人公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和碰撞,产生出强烈的共鸣,进而提高学生鉴赏、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作文表达中创造美。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去创造美。
辅导学生写作,是培养这种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味作品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以美的眼睛去寻觅生活中的美,并且通过作文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如在进行《背影》教学时,学生都会被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深情所感动,教师在此时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父母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从记忆中寻找同样感人的情节,用真情的话语写下来,并在写作中升华人性之美。
总而言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育是使青年和社会走向进步和文明的阶梯。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趋向成熟,强化了对“美” 的渴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善待之心和体察之智,以美感教育结构课堂,可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启发他们去发现、去创造,以美引真,塑造美的灵魂,这是我们的目的,更是我们的责任。
美,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吴兵.美、语文课堂的主旋律[J].作文教学研究.2006,5
[2]史红霞.浅谈语文“美导式”教学[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6,10
[3]乔炜.课堂教学中美感形象的营造[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9
[4]吴慈芳.让课堂处处流淌“美”[J].福建教学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