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的歌唱混响效果里,我最偏爱教堂混响。人类空旷的心灵,回响成的赞美和忏悔,如此深远持久。阿维尼翁很多教堂在戏剧节期间也是演出现场,宗教和世俗在艺术中走到了一起。这让我们想起了中国古老的庙会,也是烧香拜佛,搭台唱戏,天人合一。
在圣马丁教堂,我们看了两个声音实验艺术家的表演,一个用扳手敲击钢琴内部零件,还有一个打击各种奇奇怪挂的器皿,工具有锯条、饭碗、铁罐,这些生活中的声音被他们奇妙地化解成旋律和节奏。最绝的是快结束的时候,他们利用声音的回响共振,启动了教堂顶端的大管风琴,管风琴无数个巨大的声部不断地叠加,就像千百个火车头一起鸣响汽笛,声音在教堂中激荡,山呼海啸,让你感觉曾经驾驭这些管风琴的中世纪的灵魂,重新附体到他们的岗位上。
第二次是在教皇宫附近的一个小教堂,看一场古典音乐。一水儿是巴赫和莫扎特的聊天。一个深邃平和的老人,和一个阳光一样跳动的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他们的音乐最初的形成也是在教堂里,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莫扎特最后的“安魂曲”,都像是教堂忽然有了生命,自己唱出来的。
当然最壮观的是我们凌晨四点半,在教皇宫大剧场看的一场现代舞表演。没有灯光、舞美、音响,四千人的剧场座无虚席。音乐是现场演员清唱出来,风格有点像中世纪的唱咏,飘忽的高音,暗蓝的低音,像星群围绕着教堂的尖顶,缓缓旋转。几乎前半截人们只能看到台上演员模糊的轮廓,大家瞪大双眼,等待自己的视力和晨光一起清晰。我听到,在高处有第一声鸟鸣,接着,一声一声密集起来。当全城晨祷的钟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时,演出也和夜色一同,壮观地结束。这种演出更重要的是仪式感,几千人,静静地坐在中世纪的黑暗中,一起迎接黎明。
我还去了古城里一个千年历史的修道院La Chartreuse,过去只在一些中世纪的鬼故事里神游此类场所。下午的修道院非常安静,长长的环形走廊,隔不远就会有一个花园,有薄荷花园,薰衣草花园,还有玫瑰花花园。布局非常简朴,感觉像一个年代悠久的女子贵族学校,室外阳光炽烈,天空湛蓝。而在走廊和祈祷室间穿行,凉风习习,神清气爽。我最喜欢这里的又香又安静,不用读书,就算整天发呆,也能得道。
在圣马丁教堂,我们看了两个声音实验艺术家的表演,一个用扳手敲击钢琴内部零件,还有一个打击各种奇奇怪挂的器皿,工具有锯条、饭碗、铁罐,这些生活中的声音被他们奇妙地化解成旋律和节奏。最绝的是快结束的时候,他们利用声音的回响共振,启动了教堂顶端的大管风琴,管风琴无数个巨大的声部不断地叠加,就像千百个火车头一起鸣响汽笛,声音在教堂中激荡,山呼海啸,让你感觉曾经驾驭这些管风琴的中世纪的灵魂,重新附体到他们的岗位上。
第二次是在教皇宫附近的一个小教堂,看一场古典音乐。一水儿是巴赫和莫扎特的聊天。一个深邃平和的老人,和一个阳光一样跳动的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他们的音乐最初的形成也是在教堂里,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和莫扎特最后的“安魂曲”,都像是教堂忽然有了生命,自己唱出来的。
当然最壮观的是我们凌晨四点半,在教皇宫大剧场看的一场现代舞表演。没有灯光、舞美、音响,四千人的剧场座无虚席。音乐是现场演员清唱出来,风格有点像中世纪的唱咏,飘忽的高音,暗蓝的低音,像星群围绕着教堂的尖顶,缓缓旋转。几乎前半截人们只能看到台上演员模糊的轮廓,大家瞪大双眼,等待自己的视力和晨光一起清晰。我听到,在高处有第一声鸟鸣,接着,一声一声密集起来。当全城晨祷的钟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时,演出也和夜色一同,壮观地结束。这种演出更重要的是仪式感,几千人,静静地坐在中世纪的黑暗中,一起迎接黎明。
我还去了古城里一个千年历史的修道院La Chartreuse,过去只在一些中世纪的鬼故事里神游此类场所。下午的修道院非常安静,长长的环形走廊,隔不远就会有一个花园,有薄荷花园,薰衣草花园,还有玫瑰花花园。布局非常简朴,感觉像一个年代悠久的女子贵族学校,室外阳光炽烈,天空湛蓝。而在走廊和祈祷室间穿行,凉风习习,神清气爽。我最喜欢这里的又香又安静,不用读书,就算整天发呆,也能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