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是个纯正的欧洲白人,平时话不多,有着雅利安人的优雅;他个儿魁梧,1.8米以上的高空优势,是日耳曼人一直以来对混血的拉丁矮人的矜持。金发碧眼白肤,使他在欧洲人身份认证中多了一些高加索人种的优势感。当他开着装满炸药的汽车冲向奥斯陆政府大楼以及背着一包各式枪支,打出“开花弹”狂杀人时,他可能把自己已经视为欧洲人类学意义上最纯正的“维京人”了。在维京人被招安为诺曼人之前,他们就是杀人越货的“北欧海盗”。
他狂杀人,却放过了一个在他枪口前活蹦乱跳的幼童。700多人的目标中,当他杀到中途时,他对警方迟迟未到现场失望了,一度停下来打电话询问警察究竟走到哪里了,甚至询问他两个小时前引爆的汽车炸弹“杀伤力如何”。挪威警察拖到90分钟后才到现场,他立刻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显然,他不是“自杀式袭击者”,不是人们在“9·11”袭击或在莫斯科“黑寡妇”恐怖袭击中那些亡命之徒。他所布置的一切都是在确保他个人的安全,他穿上警察制服,为的是求得进退安全的保护色,如同在保证一部戏中主角的一贯性。在袭击目标的选择上,一个选择了在首都奥斯陆中心的爆炸袭击,另一个是选择了奥斯陆之外四十公里的于特岛上的青少年活动营地,他们都与挪威执政党工党有关。当他最终知道他杀了77人伤了近80人之时,他沉默了。他虽然对他的律师说,他要用“震撼至社会核心”的方式引发一场革命,但他或许并无意杀这么多挪威白人,于特岛血流成河,一部分原因或与出警奇慢有关。
他希望人们阅读他在社交网络上花了三年写就的千页“万言书”,他给这本网络书取了一个很“诗意”的标题:“2083年,欧洲独立宣言”。他如愿以偿,大屠杀后,他的网络社交空间访客蜂拥而至,很多来造访的名流名家,被布雷维克书中居然引用了他们的观点,而惴惴不安。而最有“资格”恼怒的,可能当属欧洲最伟大哲学家约翰·洛克。洛克曾论述过“有理想的斗士胜过千万军队”的名言,被布雷维克“引证”为自己的座右铭。
他的万言书揭开了他与外族人之间的“不快乐”。他说他的童年生活空间被穆斯林移民所包围,来自巴基斯坦的移民“黑帮”经常把他们欧洲白人打得鼻青脸肿。记者们试图采访当年的人与事,以求证伪与实,没有人相信布雷维克的陈述,甚至布雷维克点名指殴打过他的巴基斯坦小移民,说之前他们都是好朋友。
布雷维克出生在挪威中产白领家庭,其父为职业外交官,父母在他一岁时就离婚,之后布雷维克就搬到奥斯陆与其母一起生活到16岁,衣食无忧。他想念他的父亲,但他父亲移居他国,很少回挪威。在布雷维克开始实施杀人计划之时,老布雷维克与他的妻子在法国人口稀少的僻静乡下购房定居。
今年32岁的布雷维克,在他转入青少年社交生活之时,挪威的确在经历一场“多元文化”革命,尽管到今天为止,外来移民加上挪威少数民族萨米人,只占总人口5%,但习惯了“纯色”生活的挪威人而言,任何一丝杂色,都令他们十分的不快。布雷维克一度加入了反对移民的前进党。
问题就出在一向宣扬“博爱、平等、自由”的欧洲,为什么对外来移民政策一直存在极右翼对抗思潮?欧洲人以移民开拓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并在非洲和印度洋上也开拓了很多属地和属岛。他们可以大规模移民立国,别人却不能进他们的“欧洲”,这是一个悖论。
欧洲沃土千里,森林覆盖面大,如波兰90%国土为绿化地带。欧洲人宁愿野草锁田,也不愿别人代耕。他们人口稀少,社会福利高,享受着当今世界最好的生态环境和清洁水源。人们对挪威的认识,大都是受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而联想到的。
布雷维克把造成欧洲多元文化及移民政策的各国领袖及政党,视为“欧奸”,并誓言杀死他们,按他的估计,至少要杀掉3万多人,他才能建立一个独立的欧洲。
当年希特勒狂屠欧洲大陆上的非雅利安人,而今天布雷维克的“新雅利安人”想像,则是以雅利安人为目标,以清理门户的“有限内战”方式,重启十字军东征之战。布雷维克的的想像,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他或许最终的目的,就是从整个地球上抹去所有的“非雅利安人”,他的可怕性甚至盖过了法西斯分子希特勒。
他狂杀人,却放过了一个在他枪口前活蹦乱跳的幼童。700多人的目标中,当他杀到中途时,他对警方迟迟未到现场失望了,一度停下来打电话询问警察究竟走到哪里了,甚至询问他两个小时前引爆的汽车炸弹“杀伤力如何”。挪威警察拖到90分钟后才到现场,他立刻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显然,他不是“自杀式袭击者”,不是人们在“9·11”袭击或在莫斯科“黑寡妇”恐怖袭击中那些亡命之徒。他所布置的一切都是在确保他个人的安全,他穿上警察制服,为的是求得进退安全的保护色,如同在保证一部戏中主角的一贯性。在袭击目标的选择上,一个选择了在首都奥斯陆中心的爆炸袭击,另一个是选择了奥斯陆之外四十公里的于特岛上的青少年活动营地,他们都与挪威执政党工党有关。当他最终知道他杀了77人伤了近80人之时,他沉默了。他虽然对他的律师说,他要用“震撼至社会核心”的方式引发一场革命,但他或许并无意杀这么多挪威白人,于特岛血流成河,一部分原因或与出警奇慢有关。
他希望人们阅读他在社交网络上花了三年写就的千页“万言书”,他给这本网络书取了一个很“诗意”的标题:“2083年,欧洲独立宣言”。他如愿以偿,大屠杀后,他的网络社交空间访客蜂拥而至,很多来造访的名流名家,被布雷维克书中居然引用了他们的观点,而惴惴不安。而最有“资格”恼怒的,可能当属欧洲最伟大哲学家约翰·洛克。洛克曾论述过“有理想的斗士胜过千万军队”的名言,被布雷维克“引证”为自己的座右铭。
他的万言书揭开了他与外族人之间的“不快乐”。他说他的童年生活空间被穆斯林移民所包围,来自巴基斯坦的移民“黑帮”经常把他们欧洲白人打得鼻青脸肿。记者们试图采访当年的人与事,以求证伪与实,没有人相信布雷维克的陈述,甚至布雷维克点名指殴打过他的巴基斯坦小移民,说之前他们都是好朋友。
布雷维克出生在挪威中产白领家庭,其父为职业外交官,父母在他一岁时就离婚,之后布雷维克就搬到奥斯陆与其母一起生活到16岁,衣食无忧。他想念他的父亲,但他父亲移居他国,很少回挪威。在布雷维克开始实施杀人计划之时,老布雷维克与他的妻子在法国人口稀少的僻静乡下购房定居。
今年32岁的布雷维克,在他转入青少年社交生活之时,挪威的确在经历一场“多元文化”革命,尽管到今天为止,外来移民加上挪威少数民族萨米人,只占总人口5%,但习惯了“纯色”生活的挪威人而言,任何一丝杂色,都令他们十分的不快。布雷维克一度加入了反对移民的前进党。
问题就出在一向宣扬“博爱、平等、自由”的欧洲,为什么对外来移民政策一直存在极右翼对抗思潮?欧洲人以移民开拓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并在非洲和印度洋上也开拓了很多属地和属岛。他们可以大规模移民立国,别人却不能进他们的“欧洲”,这是一个悖论。
欧洲沃土千里,森林覆盖面大,如波兰90%国土为绿化地带。欧洲人宁愿野草锁田,也不愿别人代耕。他们人口稀少,社会福利高,享受着当今世界最好的生态环境和清洁水源。人们对挪威的认识,大都是受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而联想到的。
布雷维克把造成欧洲多元文化及移民政策的各国领袖及政党,视为“欧奸”,并誓言杀死他们,按他的估计,至少要杀掉3万多人,他才能建立一个独立的欧洲。
当年希特勒狂屠欧洲大陆上的非雅利安人,而今天布雷维克的“新雅利安人”想像,则是以雅利安人为目标,以清理门户的“有限内战”方式,重启十字军东征之战。布雷维克的的想像,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他或许最终的目的,就是从整个地球上抹去所有的“非雅利安人”,他的可怕性甚至盖过了法西斯分子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