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雅利安人”的想像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是个纯正的欧洲白人,平时话不多,有着雅利安人的优雅;他个儿魁梧,1.8米以上的高空优势,是日耳曼人一直以来对混血的拉丁矮人的矜持。金发碧眼白肤,使他在欧洲人身份认证中多了一些高加索人种的优势感。当他开着装满炸药的汽车冲向奥斯陆政府大楼以及背着一包各式枪支,打出“开花弹”狂杀人时,他可能把自己已经视为欧洲人类学意义上最纯正的“维京人”了。在维京人被招安为诺曼人之前,他们就是杀人越货的“北欧海盗”。
  他狂杀人,却放过了一个在他枪口前活蹦乱跳的幼童。700多人的目标中,当他杀到中途时,他对警方迟迟未到现场失望了,一度停下来打电话询问警察究竟走到哪里了,甚至询问他两个小时前引爆的汽车炸弹“杀伤力如何”。挪威警察拖到90分钟后才到现场,他立刻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显然,他不是“自杀式袭击者”,不是人们在“9·11”袭击或在莫斯科“黑寡妇”恐怖袭击中那些亡命之徒。他所布置的一切都是在确保他个人的安全,他穿上警察制服,为的是求得进退安全的保护色,如同在保证一部戏中主角的一贯性。在袭击目标的选择上,一个选择了在首都奥斯陆中心的爆炸袭击,另一个是选择了奥斯陆之外四十公里的于特岛上的青少年活动营地,他们都与挪威执政党工党有关。当他最终知道他杀了77人伤了近80人之时,他沉默了。他虽然对他的律师说,他要用“震撼至社会核心”的方式引发一场革命,但他或许并无意杀这么多挪威白人,于特岛血流成河,一部分原因或与出警奇慢有关。
  他希望人们阅读他在社交网络上花了三年写就的千页“万言书”,他给这本网络书取了一个很“诗意”的标题:“2083年,欧洲独立宣言”。他如愿以偿,大屠杀后,他的网络社交空间访客蜂拥而至,很多来造访的名流名家,被布雷维克书中居然引用了他们的观点,而惴惴不安。而最有“资格”恼怒的,可能当属欧洲最伟大哲学家约翰·洛克。洛克曾论述过“有理想的斗士胜过千万军队”的名言,被布雷维克“引证”为自己的座右铭。
  他的万言书揭开了他与外族人之间的“不快乐”。他说他的童年生活空间被穆斯林移民所包围,来自巴基斯坦的移民“黑帮”经常把他们欧洲白人打得鼻青脸肿。记者们试图采访当年的人与事,以求证伪与实,没有人相信布雷维克的陈述,甚至布雷维克点名指殴打过他的巴基斯坦小移民,说之前他们都是好朋友。
  布雷维克出生在挪威中产白领家庭,其父为职业外交官,父母在他一岁时就离婚,之后布雷维克就搬到奥斯陆与其母一起生活到16岁,衣食无忧。他想念他的父亲,但他父亲移居他国,很少回挪威。在布雷维克开始实施杀人计划之时,老布雷维克与他的妻子在法国人口稀少的僻静乡下购房定居。
  今年32岁的布雷维克,在他转入青少年社交生活之时,挪威的确在经历一场“多元文化”革命,尽管到今天为止,外来移民加上挪威少数民族萨米人,只占总人口5%,但习惯了“纯色”生活的挪威人而言,任何一丝杂色,都令他们十分的不快。布雷维克一度加入了反对移民的前进党。
  问题就出在一向宣扬“博爱、平等、自由”的欧洲,为什么对外来移民政策一直存在极右翼对抗思潮?欧洲人以移民开拓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并在非洲和印度洋上也开拓了很多属地和属岛。他们可以大规模移民立国,别人却不能进他们的“欧洲”,这是一个悖论。
  欧洲沃土千里,森林覆盖面大,如波兰90%国土为绿化地带。欧洲人宁愿野草锁田,也不愿别人代耕。他们人口稀少,社会福利高,享受着当今世界最好的生态环境和清洁水源。人们对挪威的认识,大都是受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而联想到的。
  布雷维克把造成欧洲多元文化及移民政策的各国领袖及政党,视为“欧奸”,并誓言杀死他们,按他的估计,至少要杀掉3万多人,他才能建立一个独立的欧洲。
  当年希特勒狂屠欧洲大陆上的非雅利安人,而今天布雷维克的“新雅利安人”想像,则是以雅利安人为目标,以清理门户的“有限内战”方式,重启十字军东征之战。布雷维克的的想像,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他或许最终的目的,就是从整个地球上抹去所有的“非雅利安人”,他的可怕性甚至盖过了法西斯分子希特勒。
其他文献
莎拉·杰西卡·帕克来到中国了,和所有好莱坞重量级明星一样,她的行程被排得满满的,一周之内,她依次到访上海、台北、北京,频繁换装、穿着10厘米的高跟鞋出镜、给身为珠宝设计师的好友赵心仪助阵珠宝展,还跑马灯一样出席了赞助商安利举办的活动。    当被问及在中国的旅程时,莎拉这样对记者说,“这是个神奇的国度,我们去了长城、故宫,还看了熊猫,我知道我到的每个地方都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游览尽兴,但是我们只有一
期刊
2009年,当牛根生与宁高宁坐在一张桌子后边,宣布蒙牛与央企中粮合作的时候,很多人猜想,牛根生是要将蒙牛“献给国家”。  现在,这个猜测成真了。  今年6月,蒙牛发布公告称,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蒙牛董事会主席,取而代之的是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  “献给国家”这句话出自马云,他说随时准备把支付宝和淘宝献给国家。如今,支付宝仍在马云手中,虽然“内资化”了,但毕竟距离国有化尚远。  牛根生退出后,蒙牛却离
期刊
6月15日,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国将进一步下调包括部分中高档商品在内的产品进口关税,对于需求不断扩大的国内奢侈品市场,这一消息将会带来哪些影响和契机?中国时尚产业升级,买手店的兴起和消费群体、消费理念成熟之间的如何相互碰撞?奢侈品行业资深专家陈为读者一一解析。    李多钰  资深媒体人,新京报传媒副总裁    陈  中国第一代时尚买手,   NC STYLE 创始人及 CEO,  Y3品牌中
期刊
在一部电影中,制片人究竟扮演如何的角色?答案是他有权力决定拍摄的一切事务,投拍什么样的剧本,聘请谁做导演、选择什么样的演员,影片完成后如何将其推向市场。导演决定着一部电影的艺术水准,而制片人则决定着这部电影是否真的成立。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6月12日,劳拉·泽斯金因乳腺癌在位于加州圣莫尼卡的家中去世,享年61岁。她去世的消息就好像她制片人的身份,对于不熟悉电影的人而言,这只是一位同《风月俏佳
期刊
詹姆斯的随心所欲让他不停与早该到来的机会失之交臂,对于新陈代谢积极运转的好莱坞,这种英国式的慵懒不会被允许。  挥不去的父恨  时光倒流至二十五年前,在苏格兰克莱德河畔的格拉斯哥,一个少年提着与身材不合衬的行李箱犹豫踟蹰地站在祖父母家门口,眉头微蹙、若有所思。他刚刚经历了父母离异,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无法再给他一个新的家,所以现在不得不带着妹妹搬到祖父母家去住,没有人可以收留他。  这个人就是—詹
期刊
在中国建筑界,张永和的名字代表一种荣誉。  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学习建筑的留学生,2005年9月出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是华裔人士第一次执掌美国建筑研究重镇。  2010年,他作为“国家形象人物”,亮相国家宣传片。  除此之外,这个名字也代表着一种趣味。他热爱侦探小说,热爱自行车,  钟爱的那辆“正着骑倒着走”的自行车丢了,能让他气愤良久。他还想去幼儿园教书,也许不用说什
期刊
“对话剧深深着迷”的作家莫言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大剧场作品,联手的是已经排了66部戏的人艺金牌导演任鸣。  《我们的荆轲》将在8月31日登陆首都剧场,对于早已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和历史,这一次,莫言和任鸣为他找到了全新的落脚点—借2000多年前荆轲刺秦的壮举,说了当下各种“坛”中想出名的魂儿。“我们的荆轲”与曾经的荆轲有何不同?不同的是,这一次,说得不只是荆轲,更是我们。    荆轲刺秦就是一场秀 
期刊
8月2日,经历一番作秀式的争吵过后,美债上限还是如预料中一般上调了。对此,中国等债权人只能无可奈何地表示欢迎。因为,如果不上调,美债违约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因为当前是欧债危机还未解决、新兴市场国家进入二次衰退的时候,全球经济负担不了再一次沉重的打压。所以,拖一时算一时吧,不然又能怎样?  美债是美国联邦政府所欠的债务,这笔债务需要由政府来偿还。但美国政府是“清贫”的,尤其是金融危机中,美国
期刊
1978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34岁的工程技术员柳传志按时上班,到传达室拎了一把热水瓶,跟老保安开了几句玩笑,然后从写着自己名字的信格里取出了当日的《人民日报》。半小时后,在办公室的他从《人民日报》上第一次看到允许养牛的新闻。在那个寒意料峭的早冬,他内心充盈了巨大的幸福感—当时他就解读出,时代正在变换,希望即将涌现。  33年后的初夏,在史玉柱的忽悠下,67岁的柳传志剃了个光头。事后,联
期刊
电影贵在求新,最近日程表上的众多电影,虽然都是旧人物,但却努力融入新元素。刚刚上映的《变形金刚3》,是一部3D电影;即将上映的《蓝精灵》,让蓝爸爸和蓝妹妹离开了他们的村庄,以穿越的方式来到纽约;《丁丁历险记:独角兽的秘密》拒绝了真人出镜,采用“表情捕捉+CG动画”的方式;正在拍摄的《超人:钢铁之躯》,则主张写实精神,展现超人的农庄生活。  不过,即便有这些与时俱进的变化,看好莱坞的这类英雄电影,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