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与责任,为避免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取向出现偏差,应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基于此,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入手,结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分析思政教育的渗透要点,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5-0093-02
项目来源: 重庆文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9KCSZ001)——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各国的经济、文化交融增多,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增多,易使学生的思想受功利主义、自私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价值观与世界观出现偏差,表现出诚信缺失、功利奢靡等行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阶段出现断层,需将其与思政教育融合。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
可行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思政理念,可强调国家意识,映射道德取向,为时代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就此,高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教育课程,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强化课程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可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该工作的可行性较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教育内容互补
《中国文化概论》涵盖多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内容交叉互补。交叉是指部分思政教育内容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如勤俭自强、诚实守信等,均可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1]。互补是指思政教育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使其适应现代发展需求,传统文化可补充思政教育内容,如孔孟之道、古代的励志故事与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强化教育效果,发展学生道德修养。
(二)教学功能一致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教学功能均可用“教化”二字总结,教化是指通过核心思想观念与相关行为,发展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在《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儒家理念培养学生的德行,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导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使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思政教育中,教师通过思政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使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这一过程即为教化。就此可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在教学功能、方式与理念方面存在共同性,为思政教育的渗透提供条件。
(三)教学目标类似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精神与人文素养为目标;在思政教育中,教师以培养学生思政政治素养为目标,使学生满足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的要求,这里的思想政治素养包括有道德、知荣辱、懂礼节等。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在教学目标方面有相似之处,甚至部分目标一致,将思政教育渗透在课程教学中,可强化教学效果,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2]。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
基于融入的可行性分析结果,教师应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拓展其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渗透深度与广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为高校教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帮助。
(一)合理选择思政教育的融入点
基于《中国文化概论》与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的互补性,教师需结合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思政教育的融入点,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发挥通识课程的隐性教育效果。以某高校教师为例,其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选择以下三点为思政教育融入点:
第一,爱国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内容比比皆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长久不衰,如岳飞的精忠报国、爱国诗人屈原、民族英雄文天祥等。教师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为学生学习提供精神动力,引导学生为祖国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
第二,道德观念。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立德的价值理念有专属的体系,如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等。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推荐《大学》一书,要求学生结合现代社会常见现象,讨论修养品德的重要性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砥砺前行,约束自身的行为,发展自身的品德。
第三,精神品格。中国民族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教师可将其为基础,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不变,道亦不变”等古代理论,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深化学生对进取的认识,激励学生奋勇拼搏,健全学生的精神品格[3]。
(二)整合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明确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入点的基础上,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自觉践行《中国文化概论》学习的理论,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内渗透,拓展至课堂外实践,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以某高校教师为例,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以下手段开展实践教学:
第一,社会实践。教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定社会调研主题,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发展学生的政治素养。例如,在所在市的某村庄不愿火葬时,教师组织学生到当地开展社会调研,了解区域的“二次葬”习俗,深化学生对地域文化与传统民俗的认识,培养学生破除封建迷信、建设科学社会的理念。
第二,课外研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教师指导学生开设汉服社团、围棋社团、儒学社团、书画社团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组织,为学生课外研修提供支持。在社团活动中,教师邀请相关专家为学生介绍专业知识、传统文化内涵,并为学生提供与名家交流探讨的机会,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傳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精神。 第三,以赛促学。该高校为加强传统文化传播,扩大思政教育渗透广度与深度,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多种类型的比赛,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汉服设计大赛、儒学辩论大赛等。在比赛举办前,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重点讲解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赛前培训,激励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了解,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品德修养的转化。
(三)创新中国文化概论教学方式
为提高思政教育渗透的有效性,提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创新方式,遵循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细化来说,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参与教学方式。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为高校关注重点。某高校为保障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采用参与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教材的编写,以《中国文化要略》、多版本的《中国文化概论》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教材编写的资料文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发展需求,选出期望纳入校本教材的内容,以此完成《中国文化概论》的校本教材编写,使教材内容更贴合学生实际,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网络教学方式。教师利用微信、QQ及微博等新媒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方式,提高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更贴合新时代学生的生活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例如,某教师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前,利用互联网收集音视频资料,编辑为教学微视频,上传至微信群与QQ群,并设置预习任务。学生根据教师发放的任务书课前进行预习,并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传统文化资料,可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直观的图片、视频方式理解传统文化蕴涵的精神与理念,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
(四)将思政素养纳入教学评价
在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发挥反馈作用,具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学习方式等优势。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为保障思政教育渗透的有效性,教师可将思政素养纳入教学评价范畴,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中,考查学生表现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为学生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建议,有助于《中国文化概论》教学水平的提升,切实发挥其隐性思政教育作用。例如,某教师结合思政教育渗透背景下多元的课程教学手段,采用旁听、学生访谈、社会调研、期中与期末考试、同行评议等手段,考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为学生完善自我提供建议,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功能与目标三方面存在共通之处,融入可行性较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合理选择思政教育融入点、整合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将思政素养纳入教学评价,从教学内容、实践、方法与评价四方面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標。
参考文献:
[1]万谦,李楠森,张帅浩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新西部,2020,(08):137+163.
[2]王光利.基于“嵌入”理论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以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6):197-199.
[3]宋秀清.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及路径[J].法制与社会,2019,(33):177-178.
作者简介:
杨忠谦,男,汉族,山西应县人,现供职重庆文理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5-0093-02
项目来源: 重庆文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9KCSZ001)——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各国的经济、文化交融增多,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增多,易使学生的思想受功利主义、自私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价值观与世界观出现偏差,表现出诚信缺失、功利奢靡等行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阶段出现断层,需将其与思政教育融合。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
可行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思政理念,可强调国家意识,映射道德取向,为时代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就此,高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教育课程,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强化课程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可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该工作的可行性较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教育内容互补
《中国文化概论》涵盖多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内容交叉互补。交叉是指部分思政教育内容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如勤俭自强、诚实守信等,均可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1]。互补是指思政教育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使其适应现代发展需求,传统文化可补充思政教育内容,如孔孟之道、古代的励志故事与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强化教育效果,发展学生道德修养。
(二)教学功能一致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教学功能均可用“教化”二字总结,教化是指通过核心思想观念与相关行为,发展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在《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儒家理念培养学生的德行,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导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使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思政教育中,教师通过思政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使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这一过程即为教化。就此可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在教学功能、方式与理念方面存在共同性,为思政教育的渗透提供条件。
(三)教学目标类似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精神与人文素养为目标;在思政教育中,教师以培养学生思政政治素养为目标,使学生满足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的要求,这里的思想政治素养包括有道德、知荣辱、懂礼节等。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在教学目标方面有相似之处,甚至部分目标一致,将思政教育渗透在课程教学中,可强化教学效果,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2]。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
基于融入的可行性分析结果,教师应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拓展其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渗透深度与广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为高校教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帮助。
(一)合理选择思政教育的融入点
基于《中国文化概论》与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的互补性,教师需结合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思政教育的融入点,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发挥通识课程的隐性教育效果。以某高校教师为例,其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选择以下三点为思政教育融入点:
第一,爱国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内容比比皆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长久不衰,如岳飞的精忠报国、爱国诗人屈原、民族英雄文天祥等。教师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为学生学习提供精神动力,引导学生为祖国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
第二,道德观念。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立德的价值理念有专属的体系,如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等。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推荐《大学》一书,要求学生结合现代社会常见现象,讨论修养品德的重要性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砥砺前行,约束自身的行为,发展自身的品德。
第三,精神品格。中国民族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教师可将其为基础,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不变,道亦不变”等古代理论,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深化学生对进取的认识,激励学生奋勇拼搏,健全学生的精神品格[3]。
(二)整合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明确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入点的基础上,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自觉践行《中国文化概论》学习的理论,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内渗透,拓展至课堂外实践,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以某高校教师为例,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以下手段开展实践教学:
第一,社会实践。教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定社会调研主题,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发展学生的政治素养。例如,在所在市的某村庄不愿火葬时,教师组织学生到当地开展社会调研,了解区域的“二次葬”习俗,深化学生对地域文化与传统民俗的认识,培养学生破除封建迷信、建设科学社会的理念。
第二,课外研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教师指导学生开设汉服社团、围棋社团、儒学社团、书画社团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组织,为学生课外研修提供支持。在社团活动中,教师邀请相关专家为学生介绍专业知识、传统文化内涵,并为学生提供与名家交流探讨的机会,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傳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精神。 第三,以赛促学。该高校为加强传统文化传播,扩大思政教育渗透广度与深度,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多种类型的比赛,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汉服设计大赛、儒学辩论大赛等。在比赛举办前,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重点讲解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赛前培训,激励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了解,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品德修养的转化。
(三)创新中国文化概论教学方式
为提高思政教育渗透的有效性,提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创新方式,遵循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细化来说,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参与教学方式。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为高校关注重点。某高校为保障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采用参与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教材的编写,以《中国文化要略》、多版本的《中国文化概论》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教材编写的资料文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发展需求,选出期望纳入校本教材的内容,以此完成《中国文化概论》的校本教材编写,使教材内容更贴合学生实际,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网络教学方式。教师利用微信、QQ及微博等新媒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方式,提高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更贴合新时代学生的生活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例如,某教师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前,利用互联网收集音视频资料,编辑为教学微视频,上传至微信群与QQ群,并设置预习任务。学生根据教师发放的任务书课前进行预习,并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传统文化资料,可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直观的图片、视频方式理解传统文化蕴涵的精神与理念,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
(四)将思政素养纳入教学评价
在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发挥反馈作用,具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学习方式等优势。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为保障思政教育渗透的有效性,教师可将思政素养纳入教学评价范畴,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中,考查学生表现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为学生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建议,有助于《中国文化概论》教学水平的提升,切实发挥其隐性思政教育作用。例如,某教师结合思政教育渗透背景下多元的课程教学手段,采用旁听、学生访谈、社会调研、期中与期末考试、同行评议等手段,考查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为学生完善自我提供建议,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功能与目标三方面存在共通之处,融入可行性较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合理选择思政教育融入点、整合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将思政素养纳入教学评价,从教学内容、实践、方法与评价四方面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標。
参考文献:
[1]万谦,李楠森,张帅浩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新西部,2020,(08):137+163.
[2]王光利.基于“嵌入”理论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以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6):197-199.
[3]宋秀清.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及路径[J].法制与社会,2019,(33):177-178.
作者简介:
杨忠谦,男,汉族,山西应县人,现供职重庆文理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