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研究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推迟开学时间,进行线上教学,在这种形式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掌握“天时”、“地利”、“人和”,以自身行动为表率,另一方面需要思政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合理运用好教学过程中的“浇灌”技术与“滴灌”技术,产生协同效应,此外还需要高职院校守好“新媒体”这块责任田。三大策略并举,三管齐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 疫情 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线上授课
  一、引子
  党的十九大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等其他课程一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1]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将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智育与德育、认知与行为统合起来,从“思政教育”的“内核”出发,用价值引领的“魂”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和专业课各类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 [2]
  在防控“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推迟高校开学,进行线上授课,要高校教师明确当前线上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引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一校一策、一校多策的在线教学方案,开展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方法创新,确保网络安全和运行稳定。在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授课成为了众多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而完成线上授课只是基本工作,如何在线上授课过程中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线上教学过程自我表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在防控“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尽管教师的作用远不如在一线奋战的医生,但教师依旧可以用自身的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在线上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诸多阻碍。《孙膑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孙膑认为战争过程中如果没有掌握“天时”、“地利”、“人和”,即便获胜了也会埋下隐患。在如今的线上授课过程中同样要掌握“天时”、“地利”、“人和”,如若不然,即便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
  “天时”指的是线上授课的时间是否是高峰期。从钉钉直播到腾讯课堂,从学习通到云班课轻直播,没有任何一个平台能够单独承载庞大的用户数量。上午这个时间段自然就成了各大平台的直播高峰期,各平台出现“直播两小时,延迟五分钟”的尴尬局面,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候,学生毫无反应,用手机打开钉钉直播观看才发现学生看到的直播内容还停留在五分钟之前。总体而言,晚上直播的延迟少于下午直播的延遲,下午直播的延迟少于上午直播。因此,尽量错开直播高峰期,在各直播平台之间切换,实时选择最为流畅的直播平台,就等于掌握了线上授课的“天时”。
  “地利”指的是线上授课的教师进行授课的硬件设备是否过关。直播平台的流畅性是授课教师无法改变的,而授课教师的教学设备却是自己可以优化的。很多时候直播的卡顿并不是直播平台单方面的原因,与授课教师的网络与电脑有关,因此为了提升授课的质量与学生的体验,教师将自己的硬件设备调试到最优状态就等于掌握了线上授课的“地利”。
  “人和”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上课时的精神面貌是否调整到了最佳状态。线上授课虽然拉远了教师与学生在现实世界的距离,却拉近了两者在内心世界的距离。面对着屏幕,学生说出了许多在课堂上直面教师不敢说的意见,不再隐藏自己内心的问题与感受。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单方面的填鸭式教学是早该被摒弃的落后教学方式。教师的精彩授课可以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而学生在平台上的消息数量与点赞数量又为教师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如果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将自己的精神面貌都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就等于掌握了线上授课的“人和”。
  线上授课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对教学质量把控也是“课程思政”的体现。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因为线上授课的特殊性而自由散漫,而任课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激情与课堂质量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用心程度,使学生认识到教师为线上授课要花费比以前更多的精力,受到教师的精神感染,从而做到“慎独自律”,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认真学习,这便是教师在线上授课过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表率,融入了“课程思政”的内容。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特殊时期暂停的只是线下课堂教学,而不该暂停教师对教学方式的继续深入探索与“课程思政”的建设。这个特殊时期为线上授课的开展提供了契机,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抓住机遇,落实线上授课过程的“天时地利人和”,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提升自己的线上授课能力,在信息化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的道路上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用自己的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自我表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三、各门课程分工协作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传统的思政课程都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在“翻转课堂”的开展下可以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然而线上授课却因为受限于网络速度等客观因素而无法实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这种情况之下,三堂连上的思政课程理论性有余,人本性不足,教学效果很难尽如人意。此时,便需要各门课程分工协作形成协同效应。
  以“浇灌”技术与“滴灌”技术为例,可以非常形象地阐释各门课程线上课堂内容的分工优化对“课程思政”的推动作用。如果把学生比作幼苗,教师比作农夫,那么知识便是水,在灌溉作物的时候有“浇灌”与“滴灌”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各有长短。“浇灌”能够最快供给幼苗足够的水分,这是其优势所在,效果立竿见影,但没有经验的农夫很难把握“浇灌”的用水量,浇水过度非但是对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幼苗“涝死”。“浇灌”如同思政课程,系统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但如果思政教师经验不足或者教学方式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对思政课程反感,起到反作用。“滴灌”技术虽不如“浇灌”技术这般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胜在潜移默化的功效。“滴灌”指的是思政以外的其他课程,因为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思政理论教育培训,因此无法系统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但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优势,可以在任何课程中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避免了“集中式”与“过度式”的“浇灌”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   因此,推进“课程思政”最理想的方式是“浇灌”与“滴灌”并用,“浇灌”为主,“滴灌”为辅。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灌输知识的数量与速度,秉持“欲速则不达”的理念,放慢语速,循序渐进,避免拖堂,留足中间休息时间,一方面让课堂语言鲜活起来,在保证严谨性的同时增加思政课程的“人本性”。将相对晦涩难懂的思政理论知识转换成为学生容易接受的鲜活话语,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在“浇灌”保证幼苗生存必需的基本水分之后,由“滴灌”补足蒸发导致的水分流失。人在学习任何知识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遗忘,这相当于水分的流失。思政课程一周只有一次,无法做到對知识点的及时复习巩固,而其他课程都可以在讲到本课程知识点时适当延伸课堂内容,与时事新闻结合。例如在生物课程中,回顾2003年的SARS,17年以后的人类又因为食用野生动物受到了惩罚,引导学生对自然要存有敬畏之心,从保护自然联系到“五位一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韩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到韩国政府在处理此次疫情的政策方法以及韩国民众的过激反应,对比我国国内外同胞踊跃捐赠物资,疫区人民主动自我隔离的事实,体现出我国人民在“核心价值观”熏陶下产生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又如在酒店实训课程过程中介绍意式咖啡之后提及意大利政府在本次疫情中的对策,并与我国的政策进行对比,体现出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之英明与社会主义制度之优越。“浇灌”与“滴灌”并举,各门课程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四、做好“新媒体发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环境愈加复杂,单纯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难以适应现有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求,也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3]
  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电脑、手机与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接触时间大大增加,同样增加的是其接触各类新媒体的时间,而当前形势下许多被利益驱使的自媒体虚假报道新闻,各类良莠不齐的自媒体混淆视听,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下,有可能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冲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亟需一道振聋发聩的正义之音将学生唤醒。
  在新形势下守好“新媒体建设”这块主阵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以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为核心,各二级学院以及各学校职能部门微信公众号协同发力,形成一道将不良信息隔绝在外的保护屏障。
  公众号发布内容与题材尽量做到多样化鲜活化。国家层面的消息,可发布抗击“新冠疫情”的英雄人物与感人事迹。社会层面的消息,可发布本校师生踊跃争当志愿者,奔波于复工复产第一线的相关事迹。学校层面的消息,可发布“抗疫作品集”,里面涵盖了学生以防控“新冠疫情”为主题的剪纸、美术、书法等作品。思政教育不能只停留于课堂之上,而是要全方面育人,全程育人。做好“新媒体建设”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一环。
  五、结语
  “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德智体美劳教育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强调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能够做到有机统一。
  在疫情背景下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通过教师的自我表率、思政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的分工协作、落实新媒体建设三方面推进新形势下的“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这一项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伟大复兴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董勇.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5)
  [2] 董勇.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5)
  [3] 陈卓国. 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8)
  作者简介:沈适也 出生年月:1990.5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浙江台州。职务:思政教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儒家文化史 单位: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的分析基于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选取归化视角下的三种翻译技巧展开进一步研究,分别是意译法、释译法、减译法;异化视角下则运用直译法和增译法。例子均取自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经分析发现,归化和异化策略的使用可以准确地表达发言词意思,传达中方清晰且完整的立场。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李总理答记者问  一、归化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一)意译法  例1:我一直说
期刊
【摘 要】 知识型员工是人力资源的核心,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知识型员工了解心理契约违背的情况,以及对于心理契约违背而采取的个体行动,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心理契约违背 影响 预防措施  引 言  彼得德鲁克于1959年首次提出“知识工作者”一词,他理解为一个掌握和使用符号和概念、使用知识或信息来工作的人。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使他们具有
期刊
【摘 要】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果能将学习巧妙地关联到生活,那么这样不仅会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效率。所以在教育教学当中,如果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何尝不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应用?本文将分三个层面予以说明,以分析生活化教学给初中语文课堂质量带来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 生活化  如今学生们对于语文
期刊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平时的理论知识教育是近年的改革新趋势,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教学新目标。本文对“互联网金融营销”课程的思政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给出将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有机结合的实例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营销”课程 思政教育 有效路径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要将思想政治工
期刊
【摘 要】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他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创造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石。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总公式,并分门别类地为各领域矛盾的解决给出了建议。新时代下,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有了全新论断,重温毛泽东同志这一
期刊
【摘 要】 “认契”是指人与人或人与神建立的一种契约关系。人与人建立的契约关系是指通过定花根认算命先生为“干爸”,“干爸”契予名字。直到结婚前都保持契关系。而人与神建立契约关系即通过举行做醮仪式,父母帮其孩子与某个神灵正式建立合作关系,父母承担对神灵的供奉,而神灵则保佑孩子顺利茁壮成长,直到孩子成年结婚,并举行答谢仪式解除人神契约的合作关系。本文通过对乐宁村人们的“认契”行为分析其原因,总结出人们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在多个重要场合围绕家风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独特的家风思想。习近平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家庭伦理观、家国一体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红色家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深刻剖析习近平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对于我们弘扬优良家风、党风、政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 家风建设 理论
期刊
企业政工人员经常同企业员工接触,是最了解员工的重要主力,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质量及效果。政工人员自身职业素养给其自身工作质量带来重要影响。为此,企业必须重视政工人员职业素养建设,强化引导和培训,提升其职业素养,以提升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及质量。  一、企业政工人员职业素养现状  (一)缺乏职业认同感及职业精神。企业政工的职业化需要从政工人员的思想上进行,使其对政工这一职业有充分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2002-2019年间公开发表在CNKI上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载文时间、文献著者、期刊来源、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分析,得到反恐预警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探讨反恐预警领域的未来发展与走势。本文结论对了解和掌握该领域发展走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文献计量 反恐 预警  2016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这是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
期刊
【摘 要】 神话是达斡尔族萨满教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达斡尔族萨满教神话中的宇宙观与灵魂观体现了达斡尔族先民对世界探索过程中的思考、对宇宙的来源、宇宙的形态、灵魂问题、形与神关系的思考。被传承的神话中对宇宙来源的描述具有唯物与唯心相交织的特点、在宇宙结构上有对天分多层每层各有功能和天柱的概念、形神关系上有着魂不灭但魂为气的观念。  【关键词】 宇宙观 灵魂观 形神关系  历史上,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