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不断地撤点并校,远离城区的新校区不断增加,基础教育学校住宿生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很多学校住宿生数量超过学生总数的一半。虽然住宿生数量大规模增加了,但针对住宿生的管理及教育模式却未能同步跟上。很多基础教育学校都对住宿生实行封闭式管理,而且把学生的时间与空间全部用功课填满,不给学生的学校生活“留白”,如同画画缺少“留白”一样,不知道“留白”是一幅画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实行这种管理的初衷是怕学生出事,但在没有“留白”的封闭式管理的高压控制下,本应天真、活泼的学生变得孤独、冷漠、脆弱,没有张扬个性的空间,没有自主发展的空间。
一、封闭式寄宿制管理
1. 每日作息时间安排上没有“留白”
纵观全国大多数基础教育学校,对住宿生的管理大多采用封闭式管理。全体住宿生在规定时间内做规定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如果在没获得教师批准的情况下出现特殊的行为,那一定是违纪,轻则遭到班主任的批评,重则受到校纪处分。
早晨起床号一响,住宿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洗漱完毕,整理好宿舍内务。背诵外语几乎成为学生们早读课的全部内容。早读下课后,有半个多小时的早餐时间。11:30左右,上午课结束,住宿生又匆匆奔向食堂吃午饭。午休这段时间,有的学校要求学生统一到教室趴在桌子上午睡,有的学校干脆用这个时间统一做练习。13:30左右,下午紧张的学习又开始了。17:30左右,下午课结束。18:30左右,晚自习开始。21:30左右,晚自习下课,学生们要快速回宿舍洗漱、就寝。住宿生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度过本应活泼的青少年时光,年少的孩子们在这种封闭式管理模式下,无处彰显应有的激情与活力。
2. 年级越高,给学生自由支配的“留白”越少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把假期还给学生,但学生能真正自由支配的假期却非常少。小学生每周休息两天基本能保证,但很多寄宿制小学为了降低学校管理成本,采用两周休息一次的做法,连续上课十天,然后休息四天。年幼的小学生们在连续十天的学习中,每天就是在学校统一作息时间安排下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孩子们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兴趣几乎被学校教育拒之门外。寄宿制初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着中考转,白天的课程几乎全是与中考有关的科目,晚自习全是辅导课。初一、初二学生的法定假期基本能得到保证,到了初三,迟放假、早开学的现象极为普遍。到了高中,除了与高考有关的科目的学习,其他一切都与高中生无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高中三年时间里,可供高中生根据自己个性自由支配的“留白”,在寄宿制高中彻底消失。
二、给教育“留白”,构建住宿生良好管理生态
学生成长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是如何看待学生世界自身的度量和价值,另一个是成人世界为此提供一个怎样的社会生态。陶行知在其名篇《创造儿童的教育》中就提出六个解放的号召,“……,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让他们有一点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
1. 丰富教育内容,让住宿生有思想发展空间
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以分数和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培养的是考试机器,而不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教育的需求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未成年的住宿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有时孤独、焦虑、心无皈依,有时感到学习存在困难,有时感到压力无处释放。如果此时教育仍然以单一的知识传授为己任,势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教育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而心灵空虚,成为没有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社会弃儿。教育必须要跟上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功利的教育中走出来。教育目的要多元,教育内容要丰富,教育形式要创新,教育方法要灵活,教育手段要多样。教育要适合每个学生的成长,让他们有思想发展的空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个学生有对真、善、美的思考,有对他人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以学雷锋教育为例,雷锋精神就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助人为乐。在这个人情日益冷漠的社会,应教育学生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一个人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教育必须要同步跟上,教育内容一定要丰富。只有教育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才能丰富,生活才能丰富多彩。
2. 加强“非正式空间”建设,让住宿生有活动空间
对住宿生来说,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生活的场所,学校肩负着“校”和“家”双重职责。既然学校担负着双重职责,就应该扩大教育范围,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需求的空间,让学生有释放身心的地方,让学生有心灵交流的场所,让学生有碰撞思想火花的伊甸园。所以,要补齐教育资源,加强校园内文化吧、微缩图书角、咖啡馆、茶馆、图书馆、发呆室等非正式空间的建设,不仅让每个学生有活动的空间,而且要让每个学生在这个空间里,既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又能听到不同声音,与他人共同呼吸,激发灵感,启迪心智。让每一名学生在这个空间里都有心灵的归属,通过学习、讨论与交流,对个人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构建自身软实力。
以建立微缩图书角为例,微缩图书角虽然没有图书室、图书馆那么正式,但这个非正式空间却非常容易建立,任何一个班级都可以有微缩图书角。在这个图书角里放一定数量的、能启迪学生思想、能开阔学生视野的图书、杂志、报纸,学生们不用排队,不用占座,利用零散时间随时翻阅。众所周知,我国现今是出版大国,但国民阅读量却非常低,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不足一本。基础教育的学生除了课本和复习资料,几乎没有阅读课外书,特别是高质量的课外书的可能。所以,在每个班级建立一个微缩图书角,孩子们就有了阅读的资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有了物质上的保障。
3. 实行自主管理,让学生有人格发展空间
但凡成功的教育都是注重人性的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心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既然教育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就必须给现在的封闭式管理留个“缺口”,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切实为学生成长服务。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激励入手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自我管理空间。 以就餐管理为例,在日本,学生要去食堂帮厨,每天都抽到一个班,学生不管年龄大小,都要参加,主要负责帮助厨房做饭、准备餐具等工作。日本孩子在喝牛奶时,将绳子和封盖分别装起来,然后有学生负责分类回收绳子和瓶盖,这就是从娃娃开始的垃圾分类教育。日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很少浪费,这就是从小培养的节约意识。牛奶喝完后,瓶子都要倒着放,这样不容易走路的时候倒下来,小细节体现着大智慧。吃饭后,他们就立刻刷牙,要排队把餐具放回原处,打扫食堂卫生。整个过程没有监工和指挥,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在就餐时要遵守规则,不如在管理上留出空白,把就餐管理教给学生,让学生轮流参与到就餐管理当中。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学校管理的层次和境界,升华学校管理的内涵,也能让学生在接受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格。
4. 加强情感教育,让住宿生在爱的空间里健康成长
我们的教育最缺乏什么?不是教育技术,也不是教育艺术,而是爱,是温度,是基于人性所需要的精神温度,是让孩子心灵富足和自豪的精神温度。人是非常脆弱的、有限的、自私的存在,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的内心时常处于混乱和挣扎状态,这时就需要爱和温度的感召。教育的道德前提是对学生的爱,是对未来的期许,是对人自身的尊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披着教育外皮的伪教育。教育不是冰冷的传输与说教,是爱的传递。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未成年的住宿生有时感到孤独、焦虑、心无皈依,需要学校教育提高温度,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在爱的空间里健康成长。
以宿舍管理为例,住宿生在校时间中的三分之一是在宿舍度过的,所以,宿舍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宿舍不光是一个可供睡觉的地方,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在宿舍进行,宿舍就是住宿生的又一个家。在这个家中,一定要有情感来支撑每个人与舍友的联系,让大家感到家的温暖、爱的阳光。《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所以,教育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乐观、独立性强、坦诚、有幽默感、为他人着想、充满活力等良好的品质,避免自私、心眼小、斤斤计较、孤傲、依赖、自我中心、虚伪、自卑等消极情绪。提高学生整体的情感素养,才能让人感受到宿舍的温暖,才能更有利于宿舍管理。
教育是一个现象的、经验的、情境的、综合的系统。追求完美不如留点空白。好的管理生态能够给人们提供机会和希望,让人得到一种支撑、一种安慰、一种心灵上的洗涤。教育要对教育现状、教育实际和受教育对象有一个全面、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把握,给住宿生的学校生活充分“留白”,做到管理不管死,放手不放松。教育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思想空间、心理空间和活动空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做准备。
(作者单位:1.江苏沭阳银河学校 2.江苏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王雪)
一、封闭式寄宿制管理
1. 每日作息时间安排上没有“留白”
纵观全国大多数基础教育学校,对住宿生的管理大多采用封闭式管理。全体住宿生在规定时间内做规定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如果在没获得教师批准的情况下出现特殊的行为,那一定是违纪,轻则遭到班主任的批评,重则受到校纪处分。
早晨起床号一响,住宿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洗漱完毕,整理好宿舍内务。背诵外语几乎成为学生们早读课的全部内容。早读下课后,有半个多小时的早餐时间。11:30左右,上午课结束,住宿生又匆匆奔向食堂吃午饭。午休这段时间,有的学校要求学生统一到教室趴在桌子上午睡,有的学校干脆用这个时间统一做练习。13:30左右,下午紧张的学习又开始了。17:30左右,下午课结束。18:30左右,晚自习开始。21:30左右,晚自习下课,学生们要快速回宿舍洗漱、就寝。住宿生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度过本应活泼的青少年时光,年少的孩子们在这种封闭式管理模式下,无处彰显应有的激情与活力。
2. 年级越高,给学生自由支配的“留白”越少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把假期还给学生,但学生能真正自由支配的假期却非常少。小学生每周休息两天基本能保证,但很多寄宿制小学为了降低学校管理成本,采用两周休息一次的做法,连续上课十天,然后休息四天。年幼的小学生们在连续十天的学习中,每天就是在学校统一作息时间安排下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孩子们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兴趣几乎被学校教育拒之门外。寄宿制初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着中考转,白天的课程几乎全是与中考有关的科目,晚自习全是辅导课。初一、初二学生的法定假期基本能得到保证,到了初三,迟放假、早开学的现象极为普遍。到了高中,除了与高考有关的科目的学习,其他一切都与高中生无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高中三年时间里,可供高中生根据自己个性自由支配的“留白”,在寄宿制高中彻底消失。
二、给教育“留白”,构建住宿生良好管理生态
学生成长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是如何看待学生世界自身的度量和价值,另一个是成人世界为此提供一个怎样的社会生态。陶行知在其名篇《创造儿童的教育》中就提出六个解放的号召,“……,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让他们有一点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
1. 丰富教育内容,让住宿生有思想发展空间
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以分数和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培养的是考试机器,而不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教育的需求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未成年的住宿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有时孤独、焦虑、心无皈依,有时感到学习存在困难,有时感到压力无处释放。如果此时教育仍然以单一的知识传授为己任,势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教育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而心灵空虚,成为没有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社会弃儿。教育必须要跟上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功利的教育中走出来。教育目的要多元,教育内容要丰富,教育形式要创新,教育方法要灵活,教育手段要多样。教育要适合每个学生的成长,让他们有思想发展的空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个学生有对真、善、美的思考,有对他人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以学雷锋教育为例,雷锋精神就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助人为乐。在这个人情日益冷漠的社会,应教育学生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一个人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教育必须要同步跟上,教育内容一定要丰富。只有教育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才能丰富,生活才能丰富多彩。
2. 加强“非正式空间”建设,让住宿生有活动空间
对住宿生来说,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生活的场所,学校肩负着“校”和“家”双重职责。既然学校担负着双重职责,就应该扩大教育范围,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需求的空间,让学生有释放身心的地方,让学生有心灵交流的场所,让学生有碰撞思想火花的伊甸园。所以,要补齐教育资源,加强校园内文化吧、微缩图书角、咖啡馆、茶馆、图书馆、发呆室等非正式空间的建设,不仅让每个学生有活动的空间,而且要让每个学生在这个空间里,既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又能听到不同声音,与他人共同呼吸,激发灵感,启迪心智。让每一名学生在这个空间里都有心灵的归属,通过学习、讨论与交流,对个人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构建自身软实力。
以建立微缩图书角为例,微缩图书角虽然没有图书室、图书馆那么正式,但这个非正式空间却非常容易建立,任何一个班级都可以有微缩图书角。在这个图书角里放一定数量的、能启迪学生思想、能开阔学生视野的图书、杂志、报纸,学生们不用排队,不用占座,利用零散时间随时翻阅。众所周知,我国现今是出版大国,但国民阅读量却非常低,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不足一本。基础教育的学生除了课本和复习资料,几乎没有阅读课外书,特别是高质量的课外书的可能。所以,在每个班级建立一个微缩图书角,孩子们就有了阅读的资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有了物质上的保障。
3. 实行自主管理,让学生有人格发展空间
但凡成功的教育都是注重人性的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心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既然教育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就必须给现在的封闭式管理留个“缺口”,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切实为学生成长服务。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激励入手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自我管理空间。 以就餐管理为例,在日本,学生要去食堂帮厨,每天都抽到一个班,学生不管年龄大小,都要参加,主要负责帮助厨房做饭、准备餐具等工作。日本孩子在喝牛奶时,将绳子和封盖分别装起来,然后有学生负责分类回收绳子和瓶盖,这就是从娃娃开始的垃圾分类教育。日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很少浪费,这就是从小培养的节约意识。牛奶喝完后,瓶子都要倒着放,这样不容易走路的时候倒下来,小细节体现着大智慧。吃饭后,他们就立刻刷牙,要排队把餐具放回原处,打扫食堂卫生。整个过程没有监工和指挥,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在就餐时要遵守规则,不如在管理上留出空白,把就餐管理教给学生,让学生轮流参与到就餐管理当中。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学校管理的层次和境界,升华学校管理的内涵,也能让学生在接受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格。
4. 加强情感教育,让住宿生在爱的空间里健康成长
我们的教育最缺乏什么?不是教育技术,也不是教育艺术,而是爱,是温度,是基于人性所需要的精神温度,是让孩子心灵富足和自豪的精神温度。人是非常脆弱的、有限的、自私的存在,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人的内心时常处于混乱和挣扎状态,这时就需要爱和温度的感召。教育的道德前提是对学生的爱,是对未来的期许,是对人自身的尊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披着教育外皮的伪教育。教育不是冰冷的传输与说教,是爱的传递。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未成年的住宿生有时感到孤独、焦虑、心无皈依,需要学校教育提高温度,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在爱的空间里健康成长。
以宿舍管理为例,住宿生在校时间中的三分之一是在宿舍度过的,所以,宿舍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宿舍不光是一个可供睡觉的地方,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在宿舍进行,宿舍就是住宿生的又一个家。在这个家中,一定要有情感来支撑每个人与舍友的联系,让大家感到家的温暖、爱的阳光。《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所以,教育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乐观、独立性强、坦诚、有幽默感、为他人着想、充满活力等良好的品质,避免自私、心眼小、斤斤计较、孤傲、依赖、自我中心、虚伪、自卑等消极情绪。提高学生整体的情感素养,才能让人感受到宿舍的温暖,才能更有利于宿舍管理。
教育是一个现象的、经验的、情境的、综合的系统。追求完美不如留点空白。好的管理生态能够给人们提供机会和希望,让人得到一种支撑、一种安慰、一种心灵上的洗涤。教育要对教育现状、教育实际和受教育对象有一个全面、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把握,给住宿生的学校生活充分“留白”,做到管理不管死,放手不放松。教育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思想空间、心理空间和活动空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做准备。
(作者单位:1.江苏沭阳银河学校 2.江苏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