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塑造具有主体精神的文化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完成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材的对话交流,激起思维碰撞,达到心灵沟通、情感共鸣。
一、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对话的目标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了解学情的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也是突出重点、攻破难点、体现观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提问的目的是通过设疑、解疑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提问的设计要选准教学的突破口,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达到与全体学生交流的目的。
如在“综合应用——设计租车方案”这一课的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1)租车前应先了解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们打算租什么车?(3)在租车过程中,应考虑些什么?这三个问题围绕教学重点环环相扣。问题(1)是温故,问题(2)是过渡,问题(3)是目标,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凭借这个设问情境引出课堂教学目标,也就引发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探究。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归纳,学生对选择最佳的租车方案有了明确的指向。
二、合作交流——让学生进入对话的情境
明确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目标之后,就要确定围绕什么问题展开对话,也就是对话的内容问题,因为对话能否取得效果,关键在于交往双方是否具有“共同话题”。但“共同话题”并不都是在教学活动中预先设定好的,它在对话进程中会不断变化。因此,教师既不要牢牢控制课堂秩序和谈话内容,又要对谈话中的生成内容加以引导,在“综合应用——设计租车方案”课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全员讨论及合作交流,完成各种租车方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各种租车方案展示出来后,让学生评价哪种方案最合理(从空位、租金等方面),从而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沟通的舞台。
三、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对话的快乐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总是带有情感的,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生学习数学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平等的氛围中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由此形成积极、自由、活跃的良好情感体验。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一课中引领学生探究其规律的一段对话。
师:请你们猜一猜,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它与分数的哪个部分有关呢?
生:我想应该与分子有关。
生:我认为与分母有关。
生:我想应与分子、分母都有关。
师: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
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内的讨论,不时给予指导,之后全班汇报。
生: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
生:用除法是大家都知道的,刚才我们已经做了。但这只能看到结果,却说明不了问题。
生:要将那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子换成其他数。比如先把 的分子换成3、5、7等,然后看结果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能的话,说明与分子没有关系,如果不能,就说明与分子有关。用同样的方法来验证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你这主意不错!那咱们就试一试。请大家选择一个分数,如 、 ,把分子换成其他数,分母不变,看计算结果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生:我们通过验证发现,以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换了分子后仍然能,以前不能的,换了分子后仍然不能。因此,我们认为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子无关。
师:既然大家都同意与分子无关,那与什么有关?(生:与分母有关。)那又该怎样证明与分母有关?
生:将分母换成其他数,分子不变,看得到的新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师:好,我们仍以 为例,可以把分母换成25以内的数而分子不变的分数,看分母是哪些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比一比,看哪一组能很快得出结果。
学生汇报:我们组把分母分别换成是2、4、5、8、10、16、20、25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换成是3、6、7、9、11、12、13、14、15、17……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看看还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我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都能扩倍成10、100、1000……
生:我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里有约数2和5。
生:分数 的分母也有约数2,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又怎么解释?
师:同学们,将这些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再观察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小组通过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不能化成的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师:请同学们判断分数 、 、 、 。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讨论。
师:根据同学们探究的方法,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但通过计算又能,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讨论、反馈)
生:我通过观察发现 不是最简分数,可以约分为 ,分母中只有5,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现在我明白了,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首先要看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就先约分,然后再按照判断方法来判断。
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不断利用原有经验对新的问题作出解释,随着对话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数学结论的内涵和外延获得领悟,新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在逻辑对话中得到建构。
四、积极思考——让学生充实对话的内容
“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有所思才会有见解,才能有话可说,师生之间的对话才可能成为现实。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思考,切不可在问题刚提出时,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回答,或者是象征性地留下几秒钟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思考是不深刻的,而在没有得到深刻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对话,也是不切实际的,师生之间只能是泛泛而谈,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更难以产生思维的碰撞。
例如,有位教师在“拼图游戏”一节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两个同样的正方形,边长都是1,能拼成长方形吗?
生:当然能!
师:3个同样的正方形能拼成长方形吗?
生:能拼成一个长3米、宽1米的长方形。
师:4个同样的正方形能拼成怎样的长方形?
生:可以拼成长、宽不同的两个长方形。
师:12个呢?20个呢?猜想一下小正方形的个数与拼成的长方形的个数有联系吗?
生: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不同长、宽的长方形个数也就越多。
(教师显得惊讶、迟疑。约停2分多钟,有学生若有所悟。)
生:不对!7个小正方形只能拼出一种长方形啊!11个也是啊!
……
对于上述片段,如果在学生出错后立即给予指正,学生的思维便不会继续深入,他们的认识也不会如此深刻!正是那短短的2分钟的宁静,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交流,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五、大胆质疑——让学生提高对话的水平
数学课堂教学应倡导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寻根问底,发表不同见解,提出独创的问题。高质量的质疑问难可以推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而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质疑问难中被点燃。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许多学生不满足于课本上的推导方法,而是主动质疑。有一位同学向老师提出这样问题:“老师,把圆等分后,能不能将它们拼割成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呢?”同学们跃跃欲试,重新操作学具,先后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剪、拼、摆的探索过程,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有的同学马上总结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圆的半径”。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在有的情况下,不知道半径也能求出圆的面积。比如:“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在这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圆的面积是多少?”因为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所以在求圆的面积时,就不需要知道半径是多少,只要把“半径的平方”看作一个整体,圆的面积就可求出。只要教师能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训练,他们就能提出思维含量比较高的问题来,甚至敢于向书本挑战。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岩市中街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对话的目标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了解学情的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也是突出重点、攻破难点、体现观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提问的目的是通过设疑、解疑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提问的设计要选准教学的突破口,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达到与全体学生交流的目的。
如在“综合应用——设计租车方案”这一课的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1)租车前应先了解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们打算租什么车?(3)在租车过程中,应考虑些什么?这三个问题围绕教学重点环环相扣。问题(1)是温故,问题(2)是过渡,问题(3)是目标,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凭借这个设问情境引出课堂教学目标,也就引发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探究。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归纳,学生对选择最佳的租车方案有了明确的指向。
二、合作交流——让学生进入对话的情境
明确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目标之后,就要确定围绕什么问题展开对话,也就是对话的内容问题,因为对话能否取得效果,关键在于交往双方是否具有“共同话题”。但“共同话题”并不都是在教学活动中预先设定好的,它在对话进程中会不断变化。因此,教师既不要牢牢控制课堂秩序和谈话内容,又要对谈话中的生成内容加以引导,在“综合应用——设计租车方案”课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全员讨论及合作交流,完成各种租车方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各种租车方案展示出来后,让学生评价哪种方案最合理(从空位、租金等方面),从而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沟通的舞台。
三、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对话的快乐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总是带有情感的,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生学习数学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平等的氛围中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由此形成积极、自由、活跃的良好情感体验。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一课中引领学生探究其规律的一段对话。
师:请你们猜一猜,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它与分数的哪个部分有关呢?
生:我想应该与分子有关。
生:我认为与分母有关。
生:我想应与分子、分母都有关。
师: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
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内的讨论,不时给予指导,之后全班汇报。
生: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
生:用除法是大家都知道的,刚才我们已经做了。但这只能看到结果,却说明不了问题。
生:要将那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子换成其他数。比如先把 的分子换成3、5、7等,然后看结果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能的话,说明与分子没有关系,如果不能,就说明与分子有关。用同样的方法来验证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你这主意不错!那咱们就试一试。请大家选择一个分数,如 、 ,把分子换成其他数,分母不变,看计算结果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生:我们通过验证发现,以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换了分子后仍然能,以前不能的,换了分子后仍然不能。因此,我们认为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子无关。
师:既然大家都同意与分子无关,那与什么有关?(生:与分母有关。)那又该怎样证明与分母有关?
生:将分母换成其他数,分子不变,看得到的新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师:好,我们仍以 为例,可以把分母换成25以内的数而分子不变的分数,看分母是哪些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比一比,看哪一组能很快得出结果。
学生汇报:我们组把分母分别换成是2、4、5、8、10、16、20、25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换成是3、6、7、9、11、12、13、14、15、17……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看看还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我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都能扩倍成10、100、1000……
生:我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里有约数2和5。
生:分数 的分母也有约数2,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又怎么解释?
师:同学们,将这些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再观察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小组通过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不能化成的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师:请同学们判断分数 、 、 、 。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讨论。
师:根据同学们探究的方法,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但通过计算又能,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讨论、反馈)
生:我通过观察发现 不是最简分数,可以约分为 ,分母中只有5,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现在我明白了,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首先要看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就先约分,然后再按照判断方法来判断。
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不断利用原有经验对新的问题作出解释,随着对话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数学结论的内涵和外延获得领悟,新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在逻辑对话中得到建构。
四、积极思考——让学生充实对话的内容
“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有所思才会有见解,才能有话可说,师生之间的对话才可能成为现实。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思考,切不可在问题刚提出时,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回答,或者是象征性地留下几秒钟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思考是不深刻的,而在没有得到深刻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对话,也是不切实际的,师生之间只能是泛泛而谈,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更难以产生思维的碰撞。
例如,有位教师在“拼图游戏”一节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两个同样的正方形,边长都是1,能拼成长方形吗?
生:当然能!
师:3个同样的正方形能拼成长方形吗?
生:能拼成一个长3米、宽1米的长方形。
师:4个同样的正方形能拼成怎样的长方形?
生:可以拼成长、宽不同的两个长方形。
师:12个呢?20个呢?猜想一下小正方形的个数与拼成的长方形的个数有联系吗?
生:小正方形的个数越多,拼成不同长、宽的长方形个数也就越多。
(教师显得惊讶、迟疑。约停2分多钟,有学生若有所悟。)
生:不对!7个小正方形只能拼出一种长方形啊!11个也是啊!
……
对于上述片段,如果在学生出错后立即给予指正,学生的思维便不会继续深入,他们的认识也不会如此深刻!正是那短短的2分钟的宁静,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交流,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五、大胆质疑——让学生提高对话的水平
数学课堂教学应倡导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寻根问底,发表不同见解,提出独创的问题。高质量的质疑问难可以推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而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质疑问难中被点燃。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许多学生不满足于课本上的推导方法,而是主动质疑。有一位同学向老师提出这样问题:“老师,把圆等分后,能不能将它们拼割成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呢?”同学们跃跃欲试,重新操作学具,先后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剪、拼、摆的探索过程,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有的同学马上总结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圆的半径”。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在有的情况下,不知道半径也能求出圆的面积。比如:“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在这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圆的面积是多少?”因为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所以在求圆的面积时,就不需要知道半径是多少,只要把“半径的平方”看作一个整体,圆的面积就可求出。只要教师能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训练,他们就能提出思维含量比较高的问题来,甚至敢于向书本挑战。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岩市中街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