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的中国男性:隐性性别偏见的建构与反思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ahz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性别偏见的研究由来已久,对男性的性别偏见却常被忽略。广大中国男性正被捆绑于性别刻板印象和角色气质规范的牢笼之中,成为历史文化、媒介建构和个人认知三重推手下的受害者,在职业选择与家庭分工、婚恋相处、个人特质等方面承受着隐性性别偏见。男性隐性性别偏见是漫长社会化培育的结果,需要社会、媒体和男性个体合力修正,最终促进男性自由发展与两性和谐。
  【关键词】性别偏见   男性   媒介建构   父权制
  原始社会伊始,男性就被视作高价值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获取者。在男女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男权社会中,男性掌握着社会地位、婚恋择偶、资源分配等领域绝对的决策权。不均等的权力关系使作为“他者”的女性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长期处于社会生产生活的边缘地位。伴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及男女平等意识的增强,新时代独立女性开始觉醒,在对抗社会刻板成见、摆脱传统依附关系的同时,寻求与男性等同的地位和话语权。与此同时,人们却时常忽略性别偏见之于男性的反噬:男性同样是性别偏见和性别角色规范的受害者,广大中国男性正被困于隐性性别偏见的枷锁之中。
  一、男性隐性性别偏见的具体表现
  女性主义研究者普遍认为,男性是父权体制中的既得利益者和权力支配者①。实际上,男性、女性均活在性别偏见里,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对女性的性别偏见更为直观、明显、被熟知,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未受到压迫。相反,社会向男性施加的性别偏见更多为隐性、不易察觉、约定俗成的,其表现在职业选择与家庭分工、婚恋相处、个人特质等方面对男性的苛刻要求。
  (一)职业选择与家庭分工偏见
  性别刻板印象属于刻板成见的范畴,即人们根据生理性别,对男女性所具备的性别气质、角色地位持有的固定看法。职业选择和家庭分工本不应受到性别因素的制约,性别刻板印象则固化诠释了社会职业和家庭角色分工,并为其贴上相对稳定的性别标签。
  职业选择方面,加以性别偏见的传统观点认为,男性注重理性,适合学理科,女性是偏感性的,读文科更好。研究表明,学习能力、创造力与性别并无必然关联,其夸大了性别对能力差异的影响,限制了个人选择。秘书、幼师、护理、保洁等一向被视为女性主导的职业,一旦有男性参与,打破职业类型的“对应性”,易被视作“去男性化”的表现。调查显示,66.2%的被调查者认为男性不适合护理工作②,其工作常得不到大众的理解和支持,由此影响自我认知,甚至产生愧疚感,引发身份认同的困境,最终更换职业。
  由于天赋能力、家庭模式等情况的差异,男性个体的家庭分工大可有所不同。然而男性偏见的存在,强化了“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女从”的既有家庭角色分工,使男性养家糊口变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当“全职爸爸”一类的家庭分工出现,“吃软饭”“窝囊废”等负面色彩标签也随之而来,似乎无论男性在家庭贡献上多么突出,一旦缺少事业成就,依然难以获得社会认可,甚至遭受舆论非议。在承认和尊重女性家务劳动价值的同时,却否定了另一性别的同类行为,实乃赤裸裸的性别偏见。
  (二)婚恋相处的男性偏见
  在婚恋相处中,人们通常依据性别界定两性相处模式,指明女性、男性“应该是什么样的”,男性的认知和行为必须服从于社会性别角色和气质规范。一方面,男性被默认为承担家庭经济来源的“赚钱机器”。传统印象里,男性应在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方面比女性强大。然而,男性被默认为更强大,这本身就是性别偏见。“男人买房才能结婚”的传统观念,使男性在婚恋关系中承担多数经济责任、负责婚前物质基础建构演化为约定俗成的社会共识。“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的言论,在否认女性高收入者工作能力、物化女性为“生育机器”的同时,也向男性施加着经济压力和过高期待。
  另一方面体现在男性遭受性暴力时的失语。“男强女弱”的思维定式,加之男性在体格力量上的生理优势,潜移默化为其塑造了“行使权力、控制女性的施害者”的刻板印象,“阴茎是权力的武器”③等说法剥夺着大众脑海中存在男性受害者的观念,导致我国对男性性隐私和性安全关注甚少。如刑法规定的强奸罪和强制猥亵罪的保护对象是妇女、儿童,强奸变相化作男性权力和对女性控制的延伸,男性强奸受害者被忽略遗忘,或被视为次等的弱者。④据《卫报》报道,超过四成的家庭暴力受害者是男性,遭受家庭暴力的男性时常失语,并被警察、媒体忽视。在少数报道男性受家暴的事例中,媒体往往着墨较少,简单叙述情节或一带而过。⑤社会舆论对受家暴男性的态度普遍不友好,受害人甚至会遭受舆论二次伤害。2018年国内女星张雨绮以“家暴老公”登上新闻,众多网友称赞其为“真性情”,还戏谑调侃受害者“没用”。
  此外,性别偏见也存在于两性相处中。代表绅士的“女士优先”概念不仅意味先后顺序的谦让,更是基于男性生理优势强调男性的单方面付出。男性被赋予更重的体力劳动,被要求给予更多物质照顾,甚至承担不必要的责任。一旦男性不遵守,就会被视为无礼、没风度,上升至道德规范层面。
  (三)个人特质的男性偏见
  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本姆提出了性别角色“双性化”理论,即无论男女都具有两性气质的某些特质,差别在于特征高低程度的不同。传统观念却认为两性存在明显的气质划分,男性化与女性化特征不可杂糅,甚至截然对立。
  一是穿着打扮方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郎才女貌”等固化观念,赋予护肤化妆极强的“女性化”特质,使其成为女性专利。男性的穿着打扮也有所谓“短裤不过膝,不是娘炮就是基”“穿粉色就很娘”的定律。2018年《开学第一课》邀请朱正廷等男星参与,由于其化妆描眉的行为违反了传统性别气质,遭到网友“少年娘则中国娘”的吐槽。使用“娘”等贬义词汇去称呼与传统性别气质不符的男性,不仅打击了多元男性氣质,这一符号暴力更是对男女两性的不尊重。
  二是性格喜好方面。哭只是情感宣泄方式,“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刚毅角色规定使男性哭被视作“缺乏阳刚气质的懦夫”,甚至把流泪当成耻辱,变相剥夺了男性敏感、脆弱的权利,实为反人性的存在。男性性格刚直,易被称作“钢铁直男”“直男癌”。喜好上,“是男人就要学会喝酒”等强制规定,使与传统性别气质不符的男性常产生被异类的焦虑。   三是外表行为方面。说话阴柔、嗓音轻细、性格安静、长相俊秀的男性易被冠以“娘娘腔”。事实上,强壮的男人未必就像个男人,阴柔的男人也未必不男人。将传统意义上以“大男子气概”为代表的霸权男性气质视为更高一级、更值得推崇的气质标准,将造成男性气质单一化,阉割了本该多样化的男性气质。
  二、男性隐性性别偏见的根源
  性别偏见的问题在于将先天的性别因素当作划分后天行为的准则。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存在大到种族、阶级、信仰,小到家庭、学历、性格等不同,最终却以与生俱来的性别标签作区分,是不合理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男性气质和性别形象是在交织的社会属性中逐渐建构的。同样,男性隐性性别偏见也非天然形成,而是在历史文化、中介助推、个体认知等多重因素渲染下逐步定性的。
  (一)历史文化:父权制语境下传统认知强加的刻板印象
  阿尔都塞在主体建构理论中指出,人的社会性别和形象是在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中被不断建构的,而非自然本质。⑥纵观我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女性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父权制社会被男性话语笼罩。“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映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二元对立的刻板印象,在预设男女两性不同性格气质、社会分工的同时,成功塑造了男性的强者印象。
  维护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父权思想,在代际传递间已经渗透至社会制度、行为观念的各层面,形成了完整的男性主导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制度。它看似将男性放在了社会结构中心,但从中受益的不过是处在权力链上游的统治者,绝大多数男性和女性被动服从于父权统治。同时,父权制统治将男性规训为“硬汉”“大男子汉”,底层男性被强行赋予了极高社会期待,甚至将男性默认为战争或社会集体持续性利益下的“牺牲品”。⑦一系列默认为男性天然遵从的行为规范,抹杀了男性群体的内部差异性,为男性戴上僵化的枷锁。当男性表现出“女性特質”、僭越性别界限时,是不符合传统社会期许和被主流性别规范容纳的,社会舆论通过指责将其推向压抑的境地,男性成为被钳制自由的受害者。
  (二)中介助推:媒介建构中的媒介暴力强化了性别偏见
  媒介是一面反映文化和时代的镜子,作为把关人的大众传媒通过“拟态环境”的建构及观念的暗示、渲染和引导,塑造性别形象,使其内化为受众观念,间接影响着社会性别建构。许多媒体在报道中遵循社会历史进程下人为建构的社会性别属性和性别秩序,与父权话语合谋,通过社会性别规范建构,充当了性别偏见的“扩音器”。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部分自媒体为博眼球,公然挑拨男女关系,制造性别矛盾,通过评判男性气质的高低优劣及书写双重价值评判标准,巧妙地将性别与资本、权力、城乡等偏见嫁接,借助形象刻画铺设出实为性别偏见的观念陷阱,助长着以权力和经济评判男性个体价值高低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同时,对于不符合传统规范的行为给予污名化评价,引导公众对该类男性采取抵触排斥等社会性集体行为,男性因而受到媒介建构偏见的影响。媒体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了受众的性别意识,强化着性别偏见,甚至固化为群体标签。媒介错位建构不但伤害了女性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能力,也加深着社会对男性角色的认知偏差和原有污名。
  (三)个体认知:内化父权文化意识,并影响日常思想行为
  绝大多数男性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遭受性别偏见的“奴役”,自觉将带有父权残余的社会标准内化为文化认同和思维定式,用以指导社会生产生活。少数意识到压迫的男性,碍于男性身份和害怕孤立无援,不旦不予以反抗、争取自身利益,反而选择妥协,努力营造出符合传统性别标签和角色期待的男性形象,最终被大环境下形成的“适应性偏好”束缚。如父权规训下的男性常认为烈日打伞是女性的特权,男人天生是糙汉,自己打伞则是“性错位”“性别角色混乱”。部分有防晒需求的男性会因为怕被加之污名化性别标签选择退让,隐藏真实想法,只有极少数男性敢于遵从内心,在夏日打伞。
  心理和文化认同的长期缺失,导致男性个体易对自身认知产生偏差,限制个人行为举止和自我实现,加剧性别焦虑和心理负担。于男性群体而言,恐加深错误刻板印象,阻碍社会角色定位和潜力挖掘。同时,被污名化的群体或个体不但最终可能接受他人歧视行为及主流社会关于其地位低下的观点,并通过污名的强化与再造,导致“污名的循环再生产。”⑧如部分男性会将自身遭遇的压迫施加至广泛男性群体的选择和行为上,通过要求对方减少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逼迫他人妥协于既有性别秩序,源源不断地复制和传播着性别偏见。
  三、破除性别偏见桎梏,促进两性性别平等
  可见,传统观念下的性别实为特殊的规训方式。在压榨女性权益的同时,也剥夺了男性自由选择的权利,性别偏见下的男女两性都是受害者。若想在未来彻底撕碎传统性别标签,让男性逐渐从父权文化赋予的性别偏见中解放,需要社会、媒体、个体合力应对。
  (一)社会:培育性别平等观念,广泛开展性别教育
  尽管社会性别观念逐渐开放,但封建文化的历史残余无法被迅速根除,文化观念的相对稳定性导致性别文化变迁缓慢。对此,全社会需要构建更为多元的男性角色认同和更为宽容的社会思潮,打破既有的性别角色预设。各级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开展性别意识的普及教育,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不同男性气质和角色的接受度,从源头铲除带有性别偏见的思维观念,逐渐松动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广东省自2018年9月起在全省中小学、中职学校中全面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活动,并在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消除学生对性别角色单一、固定、僵化的认定,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同时拥有阳刚和阴柔的特点。”⑨这不仅益于两性健康发展,对社会发展也起到建设性意义。
  (二)媒体:规范性别报道内容,增强性别平等意识
  媒体从业者作为重要的价值引领者,不应利用公众赋予的形塑力量,硬性规定何种男性形象才是“合适”的性别形象。出于对公众的负责态度,新老媒体需加强自身的社会性别意识,克服性别偏差,反映多样化的社会现实;传播积极先进的性别文化,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两性关系,营造性别平等舆论场,推进社会性别秩序的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媒体性别敏感指标就为克服媒介性别偏见提供了可行的实操指南。我国以《奶爸当家》《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电视作品,也正在利用媒介力量打破封建历史体系下对男女社会角色分工的建构。社交媒体上“花美男”“小鲜肉”等男性新称呼的兴起,在赋予男性秀美、精致等新形象特质之余,也助推人们打破对男性“阳刚之气”等固有角色的期待。社交媒体更应利用自身在传达速度、波及范围等方面的优势,助推多样化男性气质的建构,纠偏既有男性性别建构。   (三)个体:跳出父权规制束缚,建立自我价值认同
  为真正促进性别意识觉醒,摆脱压迫下的“集体无意识”状态,男性个体必须察觉到父权逻辑运作对男性的规训,并予以回应抗争;跳出二分对立的性别观念、角色期待和审美标准的规制,意识到双性化性别特质的合理性:男性气质可以是多元、“刚柔并济”的。男性媒介形象的软化趋势有助于加深男性群体对男性气质多样化的认可和对自身行为的自我認同,将性别平等观念内化为价值准则。同时,无论男女都不应将二元化的性别分类从“人”这一本质上剥离分化,积极承认个体的差异,重视独立个体的价值,尊重他人的自我选择,进而弥合性别偏见,真正做到性别平权。
  四、结语
  性别偏见是父权神话和霸权气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对男女两性皆为压迫的存在。如今我国兴起的网络词汇“田园女权”,正是描述那些一味强调自己是“女权主义者”,却只享受权利却不愿履行义务、只专注索取而不愿付出的女性形象。⑩男女两性的权利都应得到保护,而非在关注女性群体以弱者身份发声、追求女性性别平等的同时,开始新一轮以男性为性别偏见受害者的压迫。平等、平权的追求绝非零和游戏,必须走出两性观念的割裂对立困境,呼唤更为平等的性别秩序与性别文化观念,改变一元制霸权下不公平、不对等的现状,弱化性别对立,促进社会公正,使个人获得真正自由全面的发展。
  注释:
  ①Marshall,J.,2001,Connectivity and Restructuring: Identity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a Fishing Community. GenderPlace and Culture, 8(4): 391-409.
  ②马旭攀,骆发东.男护的心理现状及社会认同度调查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09):185-186.
  ③Aliraza Javaid.“The penis is a weapon of power”: a feminist and hate crime interpretation of male sexual victim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asculinity Studies,Vol.13(1):23.
  ④Aliraza Javaid.Feminism,masculinity and male rape: bringing male rape “out of the closet”.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Vol. 25(3):285.
  ⑤王晓彤.社会性别视角下家庭暴力报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⑥魏海童.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批判[J].东南传播,2016(09):54-56.
  ⑦【加】达琳·尤施卡.性别符号学 政治身体/身体政治[M].程丽蓉译.译林出版社,2015:97.
  ⑧孙志鹏.制造同意:“公共卫生”对艾滋病与男性同性恋“关联”的污名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⑨新媒体女性.重磅!广东全面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政策 具体怎么落实?[EB/OL].http://m.sohu.com/a/248672114_617289.2018-8-30
  ⑩林沐.对媒介中性别偏见的认识与改善方法的研究[J].黑河学刊,2018(03):53-55.
  作者简介:李芷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培训资源在数量和规模上的爆炸式增长,学员个性化需求与推送方式单一之间的矛盾问题。在邮政企业远程培训中引入个性化推荐技术,通过对学员和资源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学员的兴趣需要和课程资源的特点,利用推荐算法为学员推荐最适合的学习资源,构建"三位一体"的个性化推荐应用新模式。将学员对资源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系统对学员的主动推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同时,极大的调动学员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学习的培训
传媒业的生产方式从最初的口口相传,经历了平面媒体传播,然后进入到了电子媒体的传播时代。在电子媒体方式传播时代,先是广播,之后是电视媒体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扑面而来,传媒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称其为后电子媒介传播时代。  目前这种电子媒体爆炸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三网融合面临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通过三网融合,传统媒体可以拓展传播途径和空间,可以提高传播技术和传播速度。另一
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做好评论工作至关重要。2016年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深入部分中央驻区和区直新闻单位走访调研,就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对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评论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作为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牢记职责使命,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主动创新,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時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唱响时代
2012年,内蒙古电视台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切实转变新闻工作作风,坚持“三贴近”原则,反映群众心声,回应群众诉求。推进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建设,切实增强电视节目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提升内蒙古电视台的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充分认识加强电视新闻传播力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电视新闻宣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发声的媒介可谓众多,什么样的传播才是有影响力的传播?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给出了答案:“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就网络媒体而言,做“有温度”的新闻,是提升传播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什么是“有温度”的新闻,不外乎两点,用户视角+人文关怀。站在用户的立
传统媒体在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显得力不从心,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争相融入转型大军行列,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对农广播在激烈的媒体转型中如何抓住机遇,成为越来越多农村广播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现阶段对农广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广播定位模糊,城乡桥梁作用缺位  对农广播除了传播实用的种养殖知识和丰富农牧业区听众的文化生活之外,更加重要的作用应该定位在服务上。对农广播发端于城市,但是频率定位在农
2013年,央视在蛇年春晚上首次插播公益广告。本文以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的公益广告《名字篇》《中国字中国年》《时光倒流篇》《只盼这一天》为研究对象,用叙事学理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