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礼仪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处理好德育“知、情、意、行”的关系,“礼”与“仪”并重,以“仪”为先,以“仪”促“礼”,通过教师示范引领、活动体验熏陶、行为规范强化,让学生不仅“明礼”,更要“达礼”。
【关键词】 礼仪 以“仪”促“礼”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周朝开始就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备而复杂的礼仪制度,从此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渊薮和基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知书达礼”,“彬彬有礼”,“礼贤让人”,历来被视为做人的高尚情操和美德。所以从古到今,礼仪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礼仪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这实际上是处理好德育“知、情、意、行”的关系的问题,“行”一向是比较薄弱的,较强的往往是“知”,很多人认为,只要学生懂得了道理,就会自然而然去做。然而,现实的结果却是,我们把道理讲了很多,知识教了不少,但落实在学生行为上的却很少。德育具有“多开端性”,“知、情、意、行”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德育之端。但是,德育只有一个落脚点,那就是“行”。所以,在礼仪教育中我们要重视以“仪”为先,让学生不仅“明礼”,更要“达礼”。
1 重“仪”才能重“礼”
礼仪教育在我国民族教育中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而在当前,礼仪教育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需要,而且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国家教育部在2010年12月颁发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途径等方面为礼仪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礼仪教育,也为此探索出了很多具体实用的方法,学生的礼仪知识也确实日渐丰富,但是,学生的礼仪素养并未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增加而提高,反而让人感觉从幼儿园到高中、到大学,学生的礼仪素养不进反退了,以至于加强高中生、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比如,很多高中生包括优秀学生,见到父母,从不问候,碰到老师,也不打招呼;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尊重别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事实上,素养是一种内在的修为和涵养,一个人良好的素养必须通过行为外显才能表现出来,礼仪素养也是通过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其形象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情操、修养的外在表现。
当“礼仪”二字并用时,人们往往只注意了“礼”而忽视了“仪”。其实,“礼”与“仪”是并重的。“礼”是观念、意识,“仪”是外在表现;“礼”是仪的内容,“仪”是礼的形式,它包括礼节、仪式,指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具体表现为仪表大方、举止文明、衣冠整齐、精神饱满,待人热情、友好尊重、说话亲切,等等,它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礼仪教育需要一定的仪式,在仪式中接受规范而生动的教育。礼仪本身就包含着仪式,仪式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方式,彰显了文化的品味。礼仪礼仪,有“仪”才有“礼”,因此,我们必须遵照“仪”的规范来表达“礼”,即所谓“行礼如仪”。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些误解:一是有的人认为只有古人才会在礼仪上有那么多“穷讲究”,现代人有现代的作派,当代中学生不需要这一套。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礼仪的内容会有与时俱进的变化,这是肯定的,但是,一些必要的礼仪内容和形式在现代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讲究礼仪决不是思想守旧,行为迂腐。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一不涉及礼仪。二是总有人认为“礼”是内容,很重要;而“仪”是形式,不重要;甚至认为注重仪是作秀,做表面文章。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举个简单例子,朋友间分别时相互招招手,说声“再见”,这显然也是一种仪式,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仪式。如果认为不重要,是虚伪,是做表面文章,那么就既不招手,也不吭声,各自扭头就走。这样难道就很得体、很真诚吗?
“仪”有时候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却很能表现一个人的素养。金正昆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课时举过一个例子,说有的人比较洒脱,与人会面,往人家对面一坐,也不管对方是熟人是生人是同性是异性,很自然地把腿伸出去,有的男同志,还顺手把裤管往上一拉,露出一条“飞毛腿”。这是不注重“仪”的一个典型例子,所以人们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尤其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不注重“仪”这种看似“形式”的东西,那不仅有失个人尊严,有时还会丧失国格,失去民族尊严。
“知”是“行”的基础,无“知”便无德行。“行”更是“知”的外在表现,无“行”则“知”就失去了依托。重视“仪”,就是重视“行”,只有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显现高尚的内在素养。
2 以“仪”促“礼”的方法2.1 教师的示范引领。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守则,教职员要躬亲共守。”这就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做好表率,以自身的规范引领学生的行为。学生的“向师性”很强,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潜移默化地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礼仪教育中,尤其是中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礼节、仪式方面,老师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都会熏陶感染学生,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当学生向老师问好的时候,老师也应该向学生问好,有时点头微笑示意也是一种回应。校长给学生颁奖,双手将奖状或证书发给学生,并说一两句祝贺或鼓励的话。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比严肃地给学生讲一百遍一千遍礼仪知识还管用。但我们有些老师往往觉得这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一点不注意,学生问好,视而不见;颁发奖状,一只手给学生了事。如此等等,就容易让学生会说不会做,懂知识缺行动,造成“知”“行”脱节的后果。
学生的良好习惯有些是老师教出来的,更多的是老师“润物细无声”的行为感染导出来的。学生帮我做了事情,比如我常常在下课后将无线鼠标忘在讲台上,学生帮我拿到办公室来,我都要真诚说一声:“谢谢!”我向学生借红笔或词典,都要认真客气地说:“请把你的红笔(或词典)借我用一下!”有的学生觉得老师何必这么客气呢,一些老师也觉得跟学生没必要这么客气,甚至显得关系生疏,但时间长了,学生感受了老师的真诚,并受到感染,他们在得到别人帮助后也就会主动道谢了。这就是老师示范引领的魅力。
要让每一个教师自觉地发挥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还必须从建设现代教师队伍的高度,与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让每一个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形象、多元的知识结构、完善的能力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求真的创新精神,同时,让每一个教师具有大爱之心、忠诚之志、专精之业,只有这样的具有现代教育精神的教师,才会时时刻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为目标,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在礼仪教育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2 活动的体验熏陶。
礼仪教育,尤其是“仪”的方面,必须坚持从“小事情、小细节”入手,强化实践、体验和养成,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辩论会等形式,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校园典礼等契机,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图书阅览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养成好习惯,从而提升文明素养。
在活动体验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我们每学期都要在各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活动,选出优秀的班会活动进行全校展评,并录像做成光盘,鼓励学生。在主题班会中,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一节课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课本剧、音乐剧、情景剧、相声、小品、快板、歌谣等表演形式,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真实的场景中,感悟和体验礼仪的内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尝试改进升旗仪式的形式,每次升旗仪式上都安排一个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参加演讲的同学由本人报名,学校团委和德育处选拔审定。演讲内容涉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有关德性养成的各个方面,就礼仪教育来说,除了演讲内容有礼仪常识外,更要求每个演讲者,从着装、体态、语言等方面都严格遵守学校礼仪规范,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
我们在利用校本礼仪教材《礼仪伴我成长》上好礼仪课的同时,开展“寻找身边的礼仪”“礼仪在我身边传递——学生论坛”“诵国学经典,习中华礼仪”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礼仪手抄报、摄影展览比赛,礼仪知识竞赛等有奖游戏活动;让学生收集礼仪名言、故事,编成小册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礼仪教育纳入教室、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时时刻刻在家一样的温馨中受到礼仪熏陶和感染。
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利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机会,进行礼仪教育。学生到社区参加实践、服务活动,需要自己去和相关单位联系,需要与有关的人打交道,需要懂得礼仪知识并外显为礼仪行为,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同时,在开展活动时,把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有机结合,共同促进。
2.3 行为的规范强化。
礼仪教育要常态化,形成一种学校的文化制度和文化特色。但是,在礼仪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也会有让我们尴尬的时候,那就是,礼仪教育活动不能说没有成效,也不能说没有作用,尤其是“仪”的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常常感到学生往往一阵“兴奋”之后,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以至于一些老师也觉得,这样就差不多了,够好的了,何必要求那么高呢,这就是师生对礼仪教育的“审美疲劳”,老师产生这种“审美疲劳”后对学生的要求就不那么严格了,学生产生这种“审美疲劳”后就对老师的要求产生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师生疲惫,礼仪教育就会陷入更为尴尬的局面,不做肯定不行,做又效果不好。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目标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避免让学生产生“礼仪教育年年都差不多”的感觉,起码应该是“似曾相识却年年不同”的感觉。而且考评要跟上,表扬奖励要及时,“文明班级”“礼仪标兵”等评选表彰,及时鼓励。因为说到底,礼仪行为习惯事关人生修养,不在于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什么艰深的知识难点,关键在于行动难,成为自觉的行为难。所以,只有通过常态化的活动要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礼仪文化,才能在行动过程中把学到的礼仪知识转化为行为规范,外显为行为习惯,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礼仪素养。
总之,只有“礼”“仪”并重,以“仪”为先,以“仪”促“礼”,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并时刻关注让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礼仪规范,从而提高礼仪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国德育[J],2011,(2).
[2] 周培植.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中国德育[J],2011,(2).
[3]李霞. 谈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礼仪教育.经济师[J],2009,(10).
[4]王慧玲. 论礼仪教育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理论月刊[J],2005,(08).
[5]赵辛辰. “以礼立人”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德育[J],2009,(09).
【关键词】 礼仪 以“仪”促“礼”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周朝开始就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备而复杂的礼仪制度,从此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渊薮和基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知书达礼”,“彬彬有礼”,“礼贤让人”,历来被视为做人的高尚情操和美德。所以从古到今,礼仪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礼仪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这实际上是处理好德育“知、情、意、行”的关系的问题,“行”一向是比较薄弱的,较强的往往是“知”,很多人认为,只要学生懂得了道理,就会自然而然去做。然而,现实的结果却是,我们把道理讲了很多,知识教了不少,但落实在学生行为上的却很少。德育具有“多开端性”,“知、情、意、行”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德育之端。但是,德育只有一个落脚点,那就是“行”。所以,在礼仪教育中我们要重视以“仪”为先,让学生不仅“明礼”,更要“达礼”。
1 重“仪”才能重“礼”
礼仪教育在我国民族教育中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而在当前,礼仪教育不仅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需要,而且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国家教育部在2010年12月颁发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途径等方面为礼仪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礼仪教育,也为此探索出了很多具体实用的方法,学生的礼仪知识也确实日渐丰富,但是,学生的礼仪素养并未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增加而提高,反而让人感觉从幼儿园到高中、到大学,学生的礼仪素养不进反退了,以至于加强高中生、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比如,很多高中生包括优秀学生,见到父母,从不问候,碰到老师,也不打招呼;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尊重别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事实上,素养是一种内在的修为和涵养,一个人良好的素养必须通过行为外显才能表现出来,礼仪素养也是通过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其形象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情操、修养的外在表现。
当“礼仪”二字并用时,人们往往只注意了“礼”而忽视了“仪”。其实,“礼”与“仪”是并重的。“礼”是观念、意识,“仪”是外在表现;“礼”是仪的内容,“仪”是礼的形式,它包括礼节、仪式,指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具体表现为仪表大方、举止文明、衣冠整齐、精神饱满,待人热情、友好尊重、说话亲切,等等,它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礼仪教育需要一定的仪式,在仪式中接受规范而生动的教育。礼仪本身就包含着仪式,仪式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方式,彰显了文化的品味。礼仪礼仪,有“仪”才有“礼”,因此,我们必须遵照“仪”的规范来表达“礼”,即所谓“行礼如仪”。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些误解:一是有的人认为只有古人才会在礼仪上有那么多“穷讲究”,现代人有现代的作派,当代中学生不需要这一套。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礼仪的内容会有与时俱进的变化,这是肯定的,但是,一些必要的礼仪内容和形式在现代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讲究礼仪决不是思想守旧,行为迂腐。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一不涉及礼仪。二是总有人认为“礼”是内容,很重要;而“仪”是形式,不重要;甚至认为注重仪是作秀,做表面文章。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举个简单例子,朋友间分别时相互招招手,说声“再见”,这显然也是一种仪式,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仪式。如果认为不重要,是虚伪,是做表面文章,那么就既不招手,也不吭声,各自扭头就走。这样难道就很得体、很真诚吗?
“仪”有时候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却很能表现一个人的素养。金正昆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课时举过一个例子,说有的人比较洒脱,与人会面,往人家对面一坐,也不管对方是熟人是生人是同性是异性,很自然地把腿伸出去,有的男同志,还顺手把裤管往上一拉,露出一条“飞毛腿”。这是不注重“仪”的一个典型例子,所以人们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尤其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不注重“仪”这种看似“形式”的东西,那不仅有失个人尊严,有时还会丧失国格,失去民族尊严。
“知”是“行”的基础,无“知”便无德行。“行”更是“知”的外在表现,无“行”则“知”就失去了依托。重视“仪”,就是重视“行”,只有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显现高尚的内在素养。
2 以“仪”促“礼”的方法2.1 教师的示范引领。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守则,教职员要躬亲共守。”这就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做好表率,以自身的规范引领学生的行为。学生的“向师性”很强,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潜移默化地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礼仪教育中,尤其是中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礼节、仪式方面,老师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都会熏陶感染学生,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当学生向老师问好的时候,老师也应该向学生问好,有时点头微笑示意也是一种回应。校长给学生颁奖,双手将奖状或证书发给学生,并说一两句祝贺或鼓励的话。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比严肃地给学生讲一百遍一千遍礼仪知识还管用。但我们有些老师往往觉得这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一点不注意,学生问好,视而不见;颁发奖状,一只手给学生了事。如此等等,就容易让学生会说不会做,懂知识缺行动,造成“知”“行”脱节的后果。
学生的良好习惯有些是老师教出来的,更多的是老师“润物细无声”的行为感染导出来的。学生帮我做了事情,比如我常常在下课后将无线鼠标忘在讲台上,学生帮我拿到办公室来,我都要真诚说一声:“谢谢!”我向学生借红笔或词典,都要认真客气地说:“请把你的红笔(或词典)借我用一下!”有的学生觉得老师何必这么客气呢,一些老师也觉得跟学生没必要这么客气,甚至显得关系生疏,但时间长了,学生感受了老师的真诚,并受到感染,他们在得到别人帮助后也就会主动道谢了。这就是老师示范引领的魅力。
要让每一个教师自觉地发挥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还必须从建设现代教师队伍的高度,与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让每一个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形象、多元的知识结构、完善的能力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求真的创新精神,同时,让每一个教师具有大爱之心、忠诚之志、专精之业,只有这样的具有现代教育精神的教师,才会时时刻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为目标,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在礼仪教育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2 活动的体验熏陶。
礼仪教育,尤其是“仪”的方面,必须坚持从“小事情、小细节”入手,强化实践、体验和养成,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辩论会等形式,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校园典礼等契机,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图书阅览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养成好习惯,从而提升文明素养。
在活动体验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我们每学期都要在各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活动,选出优秀的班会活动进行全校展评,并录像做成光盘,鼓励学生。在主题班会中,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一节课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课本剧、音乐剧、情景剧、相声、小品、快板、歌谣等表演形式,让学生置身于生活真实的场景中,感悟和体验礼仪的内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尝试改进升旗仪式的形式,每次升旗仪式上都安排一个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参加演讲的同学由本人报名,学校团委和德育处选拔审定。演讲内容涉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有关德性养成的各个方面,就礼仪教育来说,除了演讲内容有礼仪常识外,更要求每个演讲者,从着装、体态、语言等方面都严格遵守学校礼仪规范,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
我们在利用校本礼仪教材《礼仪伴我成长》上好礼仪课的同时,开展“寻找身边的礼仪”“礼仪在我身边传递——学生论坛”“诵国学经典,习中华礼仪”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礼仪手抄报、摄影展览比赛,礼仪知识竞赛等有奖游戏活动;让学生收集礼仪名言、故事,编成小册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礼仪教育纳入教室、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时时刻刻在家一样的温馨中受到礼仪熏陶和感染。
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利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机会,进行礼仪教育。学生到社区参加实践、服务活动,需要自己去和相关单位联系,需要与有关的人打交道,需要懂得礼仪知识并外显为礼仪行为,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同时,在开展活动时,把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有机结合,共同促进。
2.3 行为的规范强化。
礼仪教育要常态化,形成一种学校的文化制度和文化特色。但是,在礼仪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也会有让我们尴尬的时候,那就是,礼仪教育活动不能说没有成效,也不能说没有作用,尤其是“仪”的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常常感到学生往往一阵“兴奋”之后,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以至于一些老师也觉得,这样就差不多了,够好的了,何必要求那么高呢,这就是师生对礼仪教育的“审美疲劳”,老师产生这种“审美疲劳”后对学生的要求就不那么严格了,学生产生这种“审美疲劳”后就对老师的要求产生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师生疲惫,礼仪教育就会陷入更为尴尬的局面,不做肯定不行,做又效果不好。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目标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避免让学生产生“礼仪教育年年都差不多”的感觉,起码应该是“似曾相识却年年不同”的感觉。而且考评要跟上,表扬奖励要及时,“文明班级”“礼仪标兵”等评选表彰,及时鼓励。因为说到底,礼仪行为习惯事关人生修养,不在于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什么艰深的知识难点,关键在于行动难,成为自觉的行为难。所以,只有通过常态化的活动要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礼仪文化,才能在行动过程中把学到的礼仪知识转化为行为规范,外显为行为习惯,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礼仪素养。
总之,只有“礼”“仪”并重,以“仪”为先,以“仪”促“礼”,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并时刻关注让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礼仪规范,从而提高礼仪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国德育[J],2011,(2).
[2] 周培植.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中国德育[J],2011,(2).
[3]李霞. 谈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礼仪教育.经济师[J],2009,(10).
[4]王慧玲. 论礼仪教育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理论月刊[J],2005,(08).
[5]赵辛辰. “以礼立人”的思考与实践.中国德育[J],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