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阴云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hzhc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旅游者来说秋季是巴黎最美的季节,不仅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并且由于整个城市都种满了高大的法式梧桐,进入10月后树叶一片金黄,秋风起落,叶子便像金色的蝴蝶纷纷飞落,铺满一地,犹如一座天然的黄金之城。当漫游在塞纳河畔,穿行在宫殿和花园其间,身边变幻风景仿佛古典油画般印入眼帘,使人流连忘返!不过秋季的巴黎常常阴晴不定,上午还是风和日丽,下午便阴雨连绵i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法国女郎,幽雅性感中却透着一股淡淡的阴郁气质,让人捉摸不定。而2012年这位美人似乎是耍起了性子,在笔者逗留巴黎的期间,几乎天天下雨,让人措手不及!而一年一度的法国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也在这10月的阴雨中拉开帷幕。
  本届展会仍然延续了上一届的豪华阵容,据Artinfo报道:仍有来自24个国家约180间画廊参加这场在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里举办的盛会,其中有61间来自法国本土的画廊: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英国及瑞士的画廊分别为30、24、12、14、9、6间:有来自丹麦、柏林、罗马尼亚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画廊首次参加FIAC。参展画廊中不乏高古轩、303、Air de Paris、Marian Goodman、Hauser&Wirth、Victoria Mira、David Zmer等世界知名画廊;更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表现突出的年轻画廊也首次在FIAC中亮相,其中包括Mary Hary、Reena Spaulings、T293、Cnerry&Martin、Peres Projects等画廊。
  阴云笼罩的博览会
  但是不知是否受连日阴雨的影响,Fiac场内的销售并不如预计的那么火爆。笔者采访了多家画廊,各位画廊主均表示2012年的Fiac似乎是一场吃力却并不讨好的博览会。2012年,在展览日程的安排上主办方借鉴了巴塞尔模式来调整Vip的分段预展,以期为藏家提供一个悠闲舒适的展览环境。然而,对于展商来说则是经历了一场噩梦,首日的VIP预展时长估计可以载入博览会时长吉尼斯纪录,居然将近12小时!而之后的每一天的展览时间也都近10小时,长时间的拉锯战让展商们体力透支、叫苦不迭。好在VIP客户的出场率颇高,给画廊们带来了少许安慰,但是相较于2011年井喷式的销售形势,2012年的交易速度明显慢了很多,Marian Goodman巴黎画廊的负责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由于2011年在frieze博览会销售惨淡,因此画廊今年调整战略,选择暂时离开Frieze伦敦,而主攻本地的博览会。然而当被问及起2012年Fiac的销售状况如何?负责人环顾了一下四周,说道“VIP客户们仍在场内,所以一切还很难说”。的确,客户们变得小心翼翼,出手谨慎,3万美元以下的作品在这里成为成交的主流。其实就笔者所知这一变化与近期法国议会调整的艺术品税收法案也极其相关,刚刚出台的名为Impot de solidarite sur la fortune,ISF的条例将个人收藏的艺术品也纳入个人财产税收内计算,因此藏家们除了需要支付高额的艺术品购买税还需要支付财产税,这无疑大大地打击了藏家们的积极性。而面对这种状况,主办方则表示将密切关注客户的需求及展商们的反馈,来及时调整下一年的计划,当然在近期各区域内知名品牌的博览会迭出的时期,作为法国本土的艺术博览会,Fiac也将面临着多重压力去改变。笔者在场内偶遇前任Fiac博览会总监,刚刚离开Fiac半年的她正打算筹备另一小型的本地画廊沙龙。据她透露,她将针对这些情况来试图通过新的形式帮助本地画廊与客户间建立起联系,即将联合各家巴黎本土画廊来共同筹建新的“巴黎艺术周末”,以沙龙形式将优秀的艺术家作品推荐给藏家,通过频繁的互动以期推动艺术品的销售。
  乌云的金边
  虽然阴云不时笼罩着此届博览会,但是阳光也不时地透过云层,闪烁着点点光芒。对于本届Fiac,笔者另一大感觉是2012年各家画廊对于作品的选择以及展位的布置都做得十分认真,有许多重量级艺术家的作品展出,除了仍有一直比重颇重的现代主义绘画作品外,当代部分有如来自德国柏林的Spurth Magers画廊展出的Sindy Sherman早期的异装黑白影像摄影,Hauser&wirth则带来了保罗麦卡锡根据英国真实人兽交合的故事创作的雕塑装置,而Victoria Miro画廊则展出了正与路易威登合作艺术系列产品的草间弥生的早期绘画作品。然而对于已经经历过上一周Frieze博览会审美轰炸的观众们来说,大牌们的作品似乎并不具有吸引力,适时发现一些年轻有意思的艺术家作品成为观众们新的期待,因此二楼回廊的展区即人头攒动,如首次参展Fiac迪拜画廊的The Third Line画廊便赚得钵满盆满,画廊带来了多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如Rana Begum的观念作品,而来自格拉斯哥的MaryMary则带来Lili Reynaud-Dewar和Alexis MargueriteTeplin的新作。
  同时另一大改变是本届博览会中中国艺术家作品的比重大幅上升,除了连续8年的唯一一家来自中国参加Fiac的展商——香格纳画廊带来的目前正在伦敦Hayward美术馆展出的梁绍基、没顶公司作品以及年轻艺术家孙逊的动画脚本;法国老牌本土画廊Templon则带来了毛焰及岳敏君的绘画作品,而来自布鲁塞尔的画廊则推出了王度的作品。首次参加Fiac的巴黎画廊Natalia也展出了没顶公司的作品等。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相较于今年巴塞尔作品的多元气氛,2012年整场Fiac的展出作品给笔者的感觉是更趋于平面作品,有部分画廊展位更像是极简主义绘画推介展,看完整场仅仅只有少数的影像作品,这多多少少令人有些遗憾。
  外围展火热
  除此之外,2012年Fiac期间巴黎全城艺术氛围浓厚,极具超越伦敦之势。如Fiac外围的杜伊勒里宫(Tuileries)户外项目,Susumu Shingu的《光之小型交响(Sinfonietta of Light)》(2012),一组由纱网与镜面组成的动态雕塑八角形公园湖中生辉,而其他作品的行列延伸至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植物园。不过连日的阴雨,给户外的展览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很多Vip在开幕的当日就被淋成了落汤鸡。而另一被称为值得一去的展览,是目前高古轩巴黎新空间内呈现的Anselm Kiefer的回顾展。此番,高古轩砸重金在机场附近的Le Bourget工业区邀请著名建筑师Jean Nouvel设计改建了一个巨大的仓库空间,以方便展出巨型的装置作品。而在Pantin画廊的重量级的群展中,博伊斯在1969年时的作品TitusAndronicus/Iphigenie被重新装置呈现在观众眼前。而美术馆也不甘落后,蓬皮杜艺术中心此番便推出了中心影像作品的收藏展,而巴黎东京宫的年轻艺术家群展也吸引了大批观众前去观展。看来作为巴黎本土重要的区域性博览会,Fiac的影响力也慢慢开始辐射到本地的艺术生态环境之中,带动起整个城市的艺术发展,这点值得欣喜。
  在笔者即将离开巴黎的时候天空忽然又回复晴朗,秋意也越来越浓,看来阴雨终究只是短暂的过渡,因为雨过必然天晴!
其他文献
尽管摄影收藏在国外早已风生水起,但在国内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被称作艺术收藏中的“原始股”。2006年,解海龙的《大眼睛》以30多万的高价卖出,引发一时之热议,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摄影市场却又重新低落。对尚且年幼的市场来说,热钱的流人和营销的炒作只能是饮鸩止渴,要形成良性发展,就必须先认识到中国影像收藏市场所面临的真正困境。  本期“圆桌”邀请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荣荣先和浮图网的CEO杨长虹
期刊
2012年,可谓是艺术市场继1997年和2008年两次调整后的第三次调整。而在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查税风波、拍卖公司试水香港等多重变局的影响,市场信心备受考验。作为每年编纂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的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长余丁,他认为虽然2012年中国艺术市场整体“减速”。但是未来十年仍然是国际艺术品的收藏是黄金十年。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界艺术收藏体系的逐渐形成,有助于提高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地位
期刊
对于20世纪20-30年代的香港画坛,国画研究会香港分会(下称“香港分会”或“分会”)是重要的研究个案。该会的广东总会以坚守传统文化为务,致力发扬国画传统,代表着传统画派于中国南方的主要力量。香港分会承其宗旨,透过各种美术活动,为保存国粹作出努力,并带动了香港早期书画团体的发展。由于与广东有着直接的渊源,同时会员亦与中原地区颇有联系,分会于香港延续中国艺术传统,实有筚路蓝缕之功。然而,在以往的美术
期刊
香港是亚洲艺术中心,位于西九龙艺术文化区的M+视觉艺术博物馆将成为香港乃至亚洲未来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作为一个2017年才投入使用,暂时没有展架、没有墙壁、没有庭院的博物馆到底可以展示什么?而这个破除墙界后的博物馆,又将如何呈现艺术家与城市地理、城市历史最深刻的互动成果呢?曾担任过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教授,现任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高级策划人的皮力博士,整体呈现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的过去进行时
期刊
美术馆不断建立是一个国家艺术品市场进入繁盛期的必然现象,中国的企业正在遵从世界性的发展规律,在商业获得成功之后向文化转型。而在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建立新型的美术馆生态并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国的美术馆运营探索将有怎样的可能性?因此本次论坛的第二个议题集中讨论“美术馆的可能性”。  2012年,中意建交42周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51亿元。中意两国在不断加强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两国在文化、艺术等各领域
期刊
2012年,不少藏家都建立起自己的私人美术馆。这些民营美术馆的创建者们希望与公众分享收藏,但是提升文化品质的初衷遭遇现实的无情考验,陷入资金与政策的双重迷局,相关法律的不可操作与某些缺失也使得当前民营博物馆在维持运营、流转藏品上遇到不小困难,在文化诉求与现实条件中,民营美术馆将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包铭山作为中国的顶级藏家,由他担任馆长的新疆广汇美术馆将于2013年开始建设。由藏家转身馆长,他将如何
期刊
在清初四画僧中,我对弘仁(渐江)和石涛两家研究较多,也曾临摹过他们的作品。弘仁传世作品不多,今均收藏于海内外各博物馆,且多有著录。而近二十年来拍卖市场中的弘仁作品,十伪八九,而私人收藏更是百无一真。海内外研究弘仁的专著和论文,以及有关的图录,我大多阅读和过目过。尤其是已故汪世清先生的专著和论文对我影响颇深,堪称当今“弘仁研究第一人”。  每当我凡闻见或已知有公私收藏的弘仁之画,不论真伪,必尽可能设
期刊
无论是洛可可风格盛行前的巴洛克风格,抑或是18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古典主义,都不断回溯古代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1715-1775年间的艺术和装饰,却偏离了这条道路,与“享乐”、“放纵”、“轻浮”、“世俗”联系在一起。这时期的作品采用不对称的轮廓和纤巧繁复的C形、S形曲线,以及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构图方面,刻意营造轻盈、上升的视觉效果。欧洲人对异国情调的喜爱突出地体现在装饰艺术中,他们模仿东方装饰母题
期刊
2012年秋拍被业内视为中国书画的深入调整期,虽然该板块的总成交额回落程度最大,但仍占成交主力,为艺术品拍卖市场最大组成部分。在2012年秋拍中,买家的理性购买使得近现代书画在总成交额和成交价上都有大幅回调,回归到其正常的价格区间上,行情回调,但精品仍旧取得高位。秋拍最为显著的是古代书画的异军突起,不仅表现非常稳健,还频频出现高价,显示出极强的抗跌性,成为秋拍市场上的一朵奇葩。  近现代书画逐利空
期刊
2012年12月31日,为期4天的西泠印社2012秋季拍卖会圆满落槌,整场秋拍共23个专场,总成交率85.7%,总成交额7.16亿元。与2012年春拍87.85%的总成交率、7.72亿元的总成交额相比,曲线平稳,稳中求新,亮点频现。  稳中求新  这次西泠秋拍的“新”,一是首次将漫画门类纳入到大拍之中。最终“中国名家漫画作品”专场总成交率为93.53%,总成交额1443.25万元。具有历史意义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