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的几节课进行评价,从课堂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中对当前的新课程语文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归因,试图通过这样的简析,来阐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设计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2008年10月,师范学院的一批实习生来我校实习。我带了四名实习生。他们的实习也给我带来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我经常带着学习的心情前往听课。在听了课后与他们认真地进行交流。交流是热烈的,也反映了在新课改下我们对新的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的疑虑。特别是新课程教学到底新在哪儿的问题,成为交流中的一个主题。
评课交流中,不少实习生只是谈:整节课的课堂脉络是否清晰。内容处理上是否紧凑。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在个别问题的设计上是否体现了人性化的倾向:但也有不少实习老师能提出自己的上课处理方法。笔者试从自己听课的体会及其他教师的评价,对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语文教学所应注意的问题来进行一番思考。
一、从课堂设计来看
传统的语文教学漠视学生的存在,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以教科书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成为教师灌输语文知识的对象。这种做法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不能够体现学生的需求。据调查显示,很多同学很喜欢学习语文,其原因并不在于对语文课程感兴趣,而是对语文本身感兴趣。随着年龄段的提升,这种兴趣也就逐渐减弱。
我们的许多课,基本上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硬牵着鼻子走,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太肤浅,没有启发性,就是过深,学生来不及思考与讨论,就要起来回答。这反映了由于长时间形成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巨大影响,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先要对新课程的理念有深入的理解,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新的课程理念?如何将这一新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对这样的问题缺乏一种理性思考,因而当新课程走进校园后。他们仍然在长期形成的经验和习惯的支配下,进行教学的“改革”。就连我们刚从高等学府出来接受了新理念的大学生也还按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来组织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将语文课程的理念理解为“学生中心”,于是在语文课堂上。为了开展活动而活动,在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却忽略了教师的参与;有的教师仍然按照“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路理解语文课程理念,因而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依然是教师给予,学生接受:有的教师将语文课程的新理念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上:有的教师将语文课程的理念理解为“贴近生活”,因而在语文课堂上过多地去“联系现实。联系生活”。明显地削弱了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学习。但是。只要我们抓住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两个基本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去实现互动教学。一节课。无论怎样去设计,都应该体现启发与探究学习的理念。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应该是看是否实现了师生间互动的创造活动,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看
首先,我们的课件的内容、文字量太多。学生看都看不过来。而图、声、像的资料很少,有着丰富资料、无穷意蕴的语文课,不应该是这样的。笔者是一直反对把课件做得太过详细的。课件不能当板书,课件与板书一定要分开,不然学生一节课下来就会感觉没有重点,没有学到东西。没有记到东西。没有板书的课。不算好课。在课件里无论如何用色彩、图文、语言强调某个重点知识,只要你一翻页,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又来不及抄录笔记的学生,就可能马上忘掉了你所讲的内容。我们的很多课,要是不拿一份教学设计。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学生们的眼球都在忙于寻找课件中的大堆的文字资料。所以。笔者提倡课件、板书二者分离。有了课件,板书同样也要精心设计。
其次,我们的许多课没有进行讨论教学,也没有启发式教学,没有教与学的高潮,仍然是老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再次,我们注意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总喜欢拓展知识,恨不得把自己平生所学全都给学生,但这样一来。时间的处理上就会出现问题。往往会来不及小结或做课堂练习。就到了下课时间。
听课、评课、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人感觉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变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明显;语文教师的方法论水平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语文课程的要求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距。语文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改变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尽快形成学生多样化、主动的学习方式。必须摈弃强行灌输——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建立积极引导——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但问题是。不少教师已经习惯了前一种模式。在改革中。就很容易用习惯了的灌输方式,去培养学生探究。这样。其实效就可想而知了。语文课程倡导学生多样化的主动学习,这对语文教师如何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的方法论水平及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的提高,势必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
三、从教学内容上来看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之下,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早已为人诟病。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至理名言,啃课本上的知识。不敢越雷池一步者有之;天马行空,脱离课本,以四大名著为教材来教学者亦有之;题海战,让学生埋头做习题,自己批改,而后讲解的“拼命三郎”也大有人在……不知道“教什么”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大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取舍,就成为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王荣生先生说过:“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一篇教材包含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达到有效、有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先有一个定位,一个目标,再据此去择取合宜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笔者想举几位实习老师教授的必修一中的第四专题“像山一样思考”的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授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时,先用五分钟的时间介绍了郁达夫的生平。接着用二十五分钟的时间分析了两个问题:(1)分析“南国的冬日”与“江南的冬日”的对比作用。(2)请学生概括“冬雨农村图”、“江南山野图”、“江南雪景图”的特征。最后进行了拓展延伸:学习郁达夫的另一篇文章《故都的秋》。
案例二:一教师在教授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 游记》时,主要分以下几步:
1 在上课前,要求学生翻译全文。略知课文的内容。
2 主要分析第二段:特写游西山的经过。分析时抓住几个地点以及关键的动词来梳理文章。
3 拓展延伸:本文与《小石潭记》作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水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重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案例三:一教师在教授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时,课件做得相当精美,在大致梳理了文章的脉络之后,播放了一组图片(都是人类猎杀珍稀动物的场面),大讲特讲我们应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
在实习老师的几堂课中,他们均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来一点拓展教学。这些看似精彩的设计却毫无光彩,让人有种说不清的尴尬。“像山那样思考”这一专题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文本研习让学生体味自然、热爱自然,提高对自然的审美观照能力。这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的定位和目标。
像案例一、案例三那样。课文本身异化为一个引出拓展内容的“用件”,那这样的拓展只能是毫无意义。恰如于漪先生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教师在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而不能为求开放和拓展。漠视、抛开甚至异化文本。牵强附会地无度延伸。在很多时候。文本的价值还没来得及探究,学生的思维还没被完全激活。就匆匆进行拓展,不仅取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得语文课成了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自然科学课……像案例三。不就成了自然科学课了?这种语文学习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更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出现了“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奇怪现象。
像案例二,从语言角度看,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属于文言文,而文言文教学的重心应该是有异于现代白话文的语言特点,这也应该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
因此,合理地把握文本所彰显的价值是相当重要的。没有适宜的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将失去意义。不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筛选,不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是语文教学致命的失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综而述之。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要尽快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体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课堂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从而推进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浪潮。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设计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2008年10月,师范学院的一批实习生来我校实习。我带了四名实习生。他们的实习也给我带来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我经常带着学习的心情前往听课。在听了课后与他们认真地进行交流。交流是热烈的,也反映了在新课改下我们对新的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的疑虑。特别是新课程教学到底新在哪儿的问题,成为交流中的一个主题。
评课交流中,不少实习生只是谈:整节课的课堂脉络是否清晰。内容处理上是否紧凑。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在个别问题的设计上是否体现了人性化的倾向:但也有不少实习老师能提出自己的上课处理方法。笔者试从自己听课的体会及其他教师的评价,对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语文教学所应注意的问题来进行一番思考。
一、从课堂设计来看
传统的语文教学漠视学生的存在,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以教科书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往往成为教师灌输语文知识的对象。这种做法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不能够体现学生的需求。据调查显示,很多同学很喜欢学习语文,其原因并不在于对语文课程感兴趣,而是对语文本身感兴趣。随着年龄段的提升,这种兴趣也就逐渐减弱。
我们的许多课,基本上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硬牵着鼻子走,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太肤浅,没有启发性,就是过深,学生来不及思考与讨论,就要起来回答。这反映了由于长时间形成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巨大影响,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先要对新课程的理念有深入的理解,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新的课程理念?如何将这一新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对这样的问题缺乏一种理性思考,因而当新课程走进校园后。他们仍然在长期形成的经验和习惯的支配下,进行教学的“改革”。就连我们刚从高等学府出来接受了新理念的大学生也还按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来组织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将语文课程的理念理解为“学生中心”,于是在语文课堂上。为了开展活动而活动,在强调学生参与的同时,却忽略了教师的参与;有的教师仍然按照“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思路理解语文课程理念,因而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依然是教师给予,学生接受:有的教师将语文课程的新理念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上:有的教师将语文课程的理念理解为“贴近生活”,因而在语文课堂上过多地去“联系现实。联系生活”。明显地削弱了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学习。但是。只要我们抓住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两个基本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去实现互动教学。一节课。无论怎样去设计,都应该体现启发与探究学习的理念。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应该是看是否实现了师生间互动的创造活动,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看
首先,我们的课件的内容、文字量太多。学生看都看不过来。而图、声、像的资料很少,有着丰富资料、无穷意蕴的语文课,不应该是这样的。笔者是一直反对把课件做得太过详细的。课件不能当板书,课件与板书一定要分开,不然学生一节课下来就会感觉没有重点,没有学到东西。没有记到东西。没有板书的课。不算好课。在课件里无论如何用色彩、图文、语言强调某个重点知识,只要你一翻页,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又来不及抄录笔记的学生,就可能马上忘掉了你所讲的内容。我们的很多课,要是不拿一份教学设计。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学生们的眼球都在忙于寻找课件中的大堆的文字资料。所以。笔者提倡课件、板书二者分离。有了课件,板书同样也要精心设计。
其次,我们的许多课没有进行讨论教学,也没有启发式教学,没有教与学的高潮,仍然是老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再次,我们注意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总喜欢拓展知识,恨不得把自己平生所学全都给学生,但这样一来。时间的处理上就会出现问题。往往会来不及小结或做课堂练习。就到了下课时间。
听课、评课、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人感觉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变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明显;语文教师的方法论水平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语文课程的要求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距。语文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改变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尽快形成学生多样化、主动的学习方式。必须摈弃强行灌输——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建立积极引导——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但问题是。不少教师已经习惯了前一种模式。在改革中。就很容易用习惯了的灌输方式,去培养学生探究。这样。其实效就可想而知了。语文课程倡导学生多样化的主动学习,这对语文教师如何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的方法论水平及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的提高,势必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
三、从教学内容上来看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之下,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早已为人诟病。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至理名言,啃课本上的知识。不敢越雷池一步者有之;天马行空,脱离课本,以四大名著为教材来教学者亦有之;题海战,让学生埋头做习题,自己批改,而后讲解的“拼命三郎”也大有人在……不知道“教什么”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大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取舍,就成为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王荣生先生说过:“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一篇教材包含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达到有效、有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先有一个定位,一个目标,再据此去择取合宜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笔者想举几位实习老师教授的必修一中的第四专题“像山一样思考”的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授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时,先用五分钟的时间介绍了郁达夫的生平。接着用二十五分钟的时间分析了两个问题:(1)分析“南国的冬日”与“江南的冬日”的对比作用。(2)请学生概括“冬雨农村图”、“江南山野图”、“江南雪景图”的特征。最后进行了拓展延伸:学习郁达夫的另一篇文章《故都的秋》。
案例二:一教师在教授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 游记》时,主要分以下几步:
1 在上课前,要求学生翻译全文。略知课文的内容。
2 主要分析第二段:特写游西山的经过。分析时抓住几个地点以及关键的动词来梳理文章。
3 拓展延伸:本文与《小石潭记》作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水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重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案例三:一教师在教授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时,课件做得相当精美,在大致梳理了文章的脉络之后,播放了一组图片(都是人类猎杀珍稀动物的场面),大讲特讲我们应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
在实习老师的几堂课中,他们均不约而同地选择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来一点拓展教学。这些看似精彩的设计却毫无光彩,让人有种说不清的尴尬。“像山那样思考”这一专题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文本研习让学生体味自然、热爱自然,提高对自然的审美观照能力。这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的定位和目标。
像案例一、案例三那样。课文本身异化为一个引出拓展内容的“用件”,那这样的拓展只能是毫无意义。恰如于漪先生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教师在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而不能为求开放和拓展。漠视、抛开甚至异化文本。牵强附会地无度延伸。在很多时候。文本的价值还没来得及探究,学生的思维还没被完全激活。就匆匆进行拓展,不仅取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得语文课成了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自然科学课……像案例三。不就成了自然科学课了?这种语文学习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更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出现了“乱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奇怪现象。
像案例二,从语言角度看,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属于文言文,而文言文教学的重心应该是有异于现代白话文的语言特点,这也应该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
因此,合理地把握文本所彰显的价值是相当重要的。没有适宜的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将失去意义。不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筛选,不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是语文教学致命的失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综而述之。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要尽快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体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课堂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从而推进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