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的死实际等于诗人的再生。
——普拉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怀宁,1979年考入北大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年仅25岁的海子卧轨自杀。
有人以为海子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是“一个逃避现实的懦夫”,“他在精神的冲突中无暇顾及他人的感受,只专注于他自己的解脱(其实是逃避)”。他的诗“宣扬了解脱矛盾与困扰的极端方式”,所以“时代不要海子”。(倪修山《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者的和解》)
而我以为,那四组数字,涵盖的是海子的一生,短暂却依然不失美丽。
诗歌的第一章,表现了诗人对“做一个幸福的人”的渴望。“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对昨日失去的怅惘,对今日生活的厌倦,注定了海子只能将生活的梦境寄托给未知的“明天”。他心中的幸福是洗净铅华后的质朴和纯真,是一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生命终归自然的坦然”后的回归。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摆脱生活中的浮华和喧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诗人生命的最后也是最好的归宿。在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然被打上了诗人独特精神追求的深刻烙印。大海是那样的广袤,碧波荡漾,雄奇开阔,让人的心神又如何不为之畅快?与日日跋涉于熙熙攘攘、喧嚣的红尘中相比,该是怎样一种从容、淡定和幸福!而“春暖花开”在浪涛翻滚的海波之上,不是诗人写意的神来之笔又是什么?诗人用他浪漫而又极富想象力的天赋构筑出一个风光绮丽、远离尘世的斑斓世界。也许,这就是诗人的理想家园。
诗人试图摆脱尘世的羁绊,在一个平朴、简单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他将渺小的生命置于无限宽广的背景之中,也陡然增添了一种世事苍茫、人生短暂的慨叹。这也是中国文人心中一脉相承的共同困惑,是人类美梦难圆的永恒疮疤!
“庄子的齐寿夭,一死生的人生态度是魏晋名士向往和追求却又往往不能达到的。正因为做不到,就反使死生夭寿问题在情感上变得更为突出,更加耿耿于怀,不能自己。”(李泽厚《华夏美学》)然而海子并没有因为生命的将逝而感伤,而恸绝哀怆,这首诗歌是他的绝命诗,写成不久他就自杀身亡。但是,我们从这首诗中却捕捉不到流淌其中的哀恸和感伤,相反,诗中充满对幸福的无限期盼和渴求。诗歌用美丽的憧憬传达着诗人对人生、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它的深刻所在体现为它超出了一般的情绪的简单发泄,而是在憧憬和期盼中抒发自己对人生、生命的深沉感喟。看不到凄凉和哀伤。却在字里行间浸润濡染着人的心灵。
生活于浮华尘世中的海子,并没有在红尘的泥沼中迷失,他固执而倔强地追寻属于他自己的生命家园。他说过“他的死与任何人无关”,这是他临终的遗言,一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遗嘱,恰如他对平朴、简约幸福的追求一样。他就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的。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冥冥的天意中,他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命运之神的召唤?是否告诉我们昨日与亲人的阻断、隔膜,从中可以窥探出人精神生活的困顿、闭塞?和亲人没有通音讯,无法传递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幸福,将一切都深藏于心灵的某个角落,以至于将与亲人通信也当成了他对明日幸福的期待。这是诗人参透了现实生活后的一种幡然醒悟,还是他灵魂深处沉睡已久如今业已奏响的生命琴弦?他热烈而深情地呼唤着每一座山峦,每一条欢快的河流,“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他要给每个人祝福,不管熟识与否,他希望有情人能成眷属,获得尘世的幸福和欢乐。海子并不漠视世界,漠视尘世的幸福。在他的思想深处依然跳动着对人生的殷切祝福,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阻止他寻找理想归宿的理由。对尘世的厌倦和无奈,对理想的渴慕和追求是他所有人生痛苦的根源所在。他不愿长久地沉湎于虚无的欢欣之中,而是依然故我地将他心中被深深打上烙印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当成他永远的归宿。所有红尘中的浮华、喧嚣、名利,以及那些闪电般的幸福快感,都只是在诗人心灵之海稍作休憩,追求永恒生命的归属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心灵困惑。
海子的困惑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是对生命本质的痴心探询。诗人知道,人生苦短,终有生命消逝的时候。“对人生、生死、存在的意向探询、疑惑相交织,从而达到哲理的高层。”(李泽厚《华夏美学》)对生命的嗟叹、宇宙的感怀、死亡的恐惧,是每一个有感性、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的共同心理特征。
海子是充满智慧的,他用诗人的眼光洞穿了惑及千古的难解命题,他是勇敢的,用自己的生命作为注解,诠释了生命的美丽并不在于长短。这是个体生命的伟大觉醒!
幸福过,并感受过生活的人,生命是充满了张力的。海子用结束生命来捍卫个体生命精神的自由空间,难道不是智者的勇敢所为?当然,他的极为“反常”之举也深深触痛了人类心灵共同的疮疤,他那撼人心魄的举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他的梦是如此的美丽,他的死更是如此的悲壮而不乏凄凉。海子的这种文化心理不同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更多的是诗人的忧郁、感伤,是成熟人性在历经了生死挣扎后的自然流露。
海子,一名智者,一位为理想献身的勇敢诗人。
——普拉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怀宁,1979年考入北大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年仅25岁的海子卧轨自杀。
有人以为海子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是“一个逃避现实的懦夫”,“他在精神的冲突中无暇顾及他人的感受,只专注于他自己的解脱(其实是逃避)”。他的诗“宣扬了解脱矛盾与困扰的极端方式”,所以“时代不要海子”。(倪修山《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者的和解》)
而我以为,那四组数字,涵盖的是海子的一生,短暂却依然不失美丽。
诗歌的第一章,表现了诗人对“做一个幸福的人”的渴望。“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对昨日失去的怅惘,对今日生活的厌倦,注定了海子只能将生活的梦境寄托给未知的“明天”。他心中的幸福是洗净铅华后的质朴和纯真,是一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生命终归自然的坦然”后的回归。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摆脱生活中的浮华和喧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诗人生命的最后也是最好的归宿。在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然被打上了诗人独特精神追求的深刻烙印。大海是那样的广袤,碧波荡漾,雄奇开阔,让人的心神又如何不为之畅快?与日日跋涉于熙熙攘攘、喧嚣的红尘中相比,该是怎样一种从容、淡定和幸福!而“春暖花开”在浪涛翻滚的海波之上,不是诗人写意的神来之笔又是什么?诗人用他浪漫而又极富想象力的天赋构筑出一个风光绮丽、远离尘世的斑斓世界。也许,这就是诗人的理想家园。
诗人试图摆脱尘世的羁绊,在一个平朴、简单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他将渺小的生命置于无限宽广的背景之中,也陡然增添了一种世事苍茫、人生短暂的慨叹。这也是中国文人心中一脉相承的共同困惑,是人类美梦难圆的永恒疮疤!
“庄子的齐寿夭,一死生的人生态度是魏晋名士向往和追求却又往往不能达到的。正因为做不到,就反使死生夭寿问题在情感上变得更为突出,更加耿耿于怀,不能自己。”(李泽厚《华夏美学》)然而海子并没有因为生命的将逝而感伤,而恸绝哀怆,这首诗歌是他的绝命诗,写成不久他就自杀身亡。但是,我们从这首诗中却捕捉不到流淌其中的哀恸和感伤,相反,诗中充满对幸福的无限期盼和渴求。诗歌用美丽的憧憬传达着诗人对人生、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它的深刻所在体现为它超出了一般的情绪的简单发泄,而是在憧憬和期盼中抒发自己对人生、生命的深沉感喟。看不到凄凉和哀伤。却在字里行间浸润濡染着人的心灵。
生活于浮华尘世中的海子,并没有在红尘的泥沼中迷失,他固执而倔强地追寻属于他自己的生命家园。他说过“他的死与任何人无关”,这是他临终的遗言,一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遗嘱,恰如他对平朴、简约幸福的追求一样。他就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的。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冥冥的天意中,他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命运之神的召唤?是否告诉我们昨日与亲人的阻断、隔膜,从中可以窥探出人精神生活的困顿、闭塞?和亲人没有通音讯,无法传递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幸福,将一切都深藏于心灵的某个角落,以至于将与亲人通信也当成了他对明日幸福的期待。这是诗人参透了现实生活后的一种幡然醒悟,还是他灵魂深处沉睡已久如今业已奏响的生命琴弦?他热烈而深情地呼唤着每一座山峦,每一条欢快的河流,“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他要给每个人祝福,不管熟识与否,他希望有情人能成眷属,获得尘世的幸福和欢乐。海子并不漠视世界,漠视尘世的幸福。在他的思想深处依然跳动着对人生的殷切祝福,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阻止他寻找理想归宿的理由。对尘世的厌倦和无奈,对理想的渴慕和追求是他所有人生痛苦的根源所在。他不愿长久地沉湎于虚无的欢欣之中,而是依然故我地将他心中被深深打上烙印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当成他永远的归宿。所有红尘中的浮华、喧嚣、名利,以及那些闪电般的幸福快感,都只是在诗人心灵之海稍作休憩,追求永恒生命的归属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心灵困惑。
海子的困惑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是对生命本质的痴心探询。诗人知道,人生苦短,终有生命消逝的时候。“对人生、生死、存在的意向探询、疑惑相交织,从而达到哲理的高层。”(李泽厚《华夏美学》)对生命的嗟叹、宇宙的感怀、死亡的恐惧,是每一个有感性、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的共同心理特征。
海子是充满智慧的,他用诗人的眼光洞穿了惑及千古的难解命题,他是勇敢的,用自己的生命作为注解,诠释了生命的美丽并不在于长短。这是个体生命的伟大觉醒!
幸福过,并感受过生活的人,生命是充满了张力的。海子用结束生命来捍卫个体生命精神的自由空间,难道不是智者的勇敢所为?当然,他的极为“反常”之举也深深触痛了人类心灵共同的疮疤,他那撼人心魄的举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他的梦是如此的美丽,他的死更是如此的悲壮而不乏凄凉。海子的这种文化心理不同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更多的是诗人的忧郁、感伤,是成熟人性在历经了生死挣扎后的自然流露。
海子,一名智者,一位为理想献身的勇敢诗人。